《郑晓传》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朱由检文言文:郑晓传更新时间:2018-09-25
郑晓,字窒甫,海盐人。嘉靖元年(1522)考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予职方主事。他每天翻阅过去的公文,全部了解天下险要关塞,兵马虚实、强弱的情况。尚书金献民嘱托他撰写《九边图志》,人们争相传抄。张孚敬执掌朝政,器重他,想改任他为翰林和谏官,郑晓都不答应。父亲去世,他回家守丧,很久没被起用。
许讃担任礼部尚书,把他调入吏部,任考功郎中。夏言被罢相后,世宗恨言官们没检举弹劾他,下诏考察他们决定去留。大学士严嵩趁机想排除自己不喜欢的人,可是郑晓却革除乔佑等十三个人,大多是严嵩所看重的。严嵩非常恨郑晓,调他为文选郎中。严嵩想任用赵文华为考功郎中,郑晓对许讃说:“过去黄祯任文选郎中,调李开先为考功郎中,他们都是山东人,皇上下诏不同意。现在调文华来,我只好让位了。”许讃为此拒绝了严嵩。严嵩更加生气了,贬郑晓为和州同知。逐渐升迁为太仆丞,历任南京太常卿。召入朝廷任刑部右侍郎。
不久改任兵部,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大江南北都受倭寇侵扰,漕船差不多都受阻。郑晓请求拨发库银数十万两,建造战船,修筑城堡,操练兵将,囤积粮草。皇帝下诏听从了他。中国的奸诈百姓因倭寇的贿赂得利,多与他们勾结,通州人顾表尤其残忍狡黠,替倭寇做向导。因此倭寇的营寨都占据要害,完全掌握官兵的虚实。郑晓悬重赏捕杀了顾表。招募勇猛强悍的盐客当兵,增设泰州海防副使,修筑瓜洲城,在庙湾、麻洋、云梯等出海口都增派兵力设立瞭望台。于是在通州打败倭寇,连续在如皋、海门打败他们,在吕泗袭击倭寇的军队,把他们围困在狼山,前后斩杀九百多人,倭寇败逃而去。叙录功劳,郑晓两次增加俸禄,三次被赏赐银两丝绸。
不久被召为吏部左侍郎,升为南京吏部尚书。皇帝因为郑晓懂得军事,改任他为右都御史协助办理军事。不久任命他为刑部尚书。俺答围困大同,形势紧急,皇帝命令兵部尚书杨博前去督率大军,于是用郑晓代理兵部尚书。郑晓上书说:“现今战事正紧急,可是所挑选出来听候调遣的三万五千京军,竟然命令他们服役做工,用什么来准备作战防守呢?请让他们回到军营。”皇帝立即听从了他的意见。
郑晓精通经学,熟悉国家典章制度,当时声望很高。但是被权贵压制,抱负不能完全施展。回乡后,他戴方巾穿布衣和家乡父老交游相处,见到他的人不知道他是显贵之人。死后,儿子郑履淳等向朝廷申诉他抗击倭寇的功劳,皇帝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隆庆初年,追赠太子少保,谥号端简。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刚进入京城,杨荣就在成祖马前迎接拜见说:“殿下是先祭拜皇陵,还是先即位?”成祖马上催促车驾拜谒皇陵,杨荣从此就受到皇帝的知遇。成祖即位后,选拔杨荣进入文渊阁,一起值班的七个人里,杨荣最年轻,机警聪敏。江西盗贼兴起,朝廷派遣使者招抚晓谕,又命令都督韩观率领军队跟随在他们后面。盗贼接受招抚的奏报抵达京城,皇帝想要下令慰劳韩观。杨荣说:“算来发出诏令时,韩观还没有到达,不应该评定功劳。”皇帝更加器重他。
永乐五年,皇帝命令杨荣前往甘肃处理筹划军务,所过之处杨荣察看山川的高低险易之势,考察军队和百姓的情况,并检查城堡等设施,回来后在武英殿奏报。皇帝非常高兴。当时正是盛夏,天气炎热,皇帝亲自切瓜给他吃。皇帝曾经晚上坐在行军的帐篷中,召来杨荣商量军粮的事情。杨荣回答说:“选择将领屯田,训练有方法,耕作有时节,那么士兵的粮食就够了。”永乐二十年,皇帝再次下令征讨阿鲁台,有人请求征调建文年间召集起来的民兵。皇帝询问杨荣,杨荣说:“陛下准许(答应)百姓恢复常业(本业、生业)将近二十年了,一旦再征调他们,不能向天下显示信用。”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第二年跟随皇帝出塞,皇帝吧把军中事务都托付给了杨荣,白天和晚上召见他没有固定的时间。当时,皇帝一共五次出塞,回师途中驻扎在榆木川,皇帝驾崩。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秘密地与杨荣等人进入皇帝的帐篷里商议:军队在外,距离京城还很远,秘密地不对外公布丧讯,按礼数入殓;用锡浇铸成内棺,装载在车中。所到之地早晚进奉膳食和平时的仪式一样,更加严格军令,人们无从揣测。有人请求通过其他事(为借口)制定诏令,疾行报告皇太子。杨荣说:“谁敢这样做!先帝活着才能称作诏令,宾天了却还称为诏令,是欺骗,罪过不小。”众人说:“是。”于是列出皇帝驾崩的月、日和临终诏命传位的大意,启奏太子。
仁宗即位,下令褒奖慰劳杨荣,赏赐非常优厚,晋升为工部尚书,领取三份俸禄。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造反,皇帝召见杨荣等人商定对策。杨荣首先请求皇帝亲自出征,说:“他们认为陛下新近登基,一定不会亲自出征,现在出其不意,以天子的威严前往,事情没有不成功的。”皇帝听从了他的计策。军队到达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
英宗即位,委任托付和以前一样。正统五年,请求回乡省视坟墓,皇帝命令宦官护送前往。返回时抵达武林驿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师,谥号文敏,授予世袭都指挥使。

诗人朱由检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 查看详情>>

诗人朱由检作品: 《张淳传》 《王轼传》 《张永明传》 《谢铎传》 《刘春传》 《陈怀传》 《彭时传》 《陈以勤传》 《仁宗传》 《徐达传

《郑晓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