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公羊高的诗 > 春王正月 > 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的意思

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朝代:先秦诗人:公羊高出自:春王正月时间:2017-06-14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诗人公羊高资料

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作者公羊高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先秦诗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 查看详情>>

公羊高代表作品: 《春王正月》 《公羊传·名句》 《宋人及楚人平》 《吴子使札来聘

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的意思

本篇选自《公羊传》。《公羊传》相传为子夏的学生公羊高所作,它和《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解释《春秋》的。《左传》详于记事,《公羊传》、《谷梁传》着重解释经文。本篇是《公羊传》的第一篇,解释《春秋》鲁隐公元年第一句经文“元年,春王正月”,阐明君位继承的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

查看详情>>

注释 ①元年:指鲁隐公元年。 ②文王:周文王。 ③曷:为什么。正月:阴历每年第一个月。 ④王正月:指周历正月。古时改朝换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⑤大一统:天下统一。 ⑥平国而反之桓:隐公打算平治鲁国后,把政权归还桓公。 ⑦隐长而卑、桓幼而贵:桓公的母亲仲子是鲁惠公的夫人。隐公的母亲声子...

查看详情>>

《春王正月》出自《公羊传》,通过周朝时隐公与桓公对继承王位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道理。

查看详情>>

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的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