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坏晋馆垣》赏析

朝代:先秦诗人:左丘明文言文:子产坏晋馆垣更新时间:2017-06-14
全篇文章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叙事富于故事情节性与戏剧冲突性。文章记叙了子产陪同郑简公以从属国的身份来到晋国访问、纳贡,受到冷遇,子产便派人把晋国会馆的围墙通通拆除。等士文伯来兴师问罪时,子产就借机发表了一番振振有词的言论,将小国的不平与无奈尽情发泄,针锋相对,理直气壮,不卑不亢,说得士文伯哑口无言,赵文子心服口服,叔向大加赞叹,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即取得了郑国对晋外交的一大胜利。完整的故事结构,跌但起伏的故事情节,集中体现了《左传》的叙事特色。
和许多《左传》中的文章一样,该文也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点染人物形象,其中子产的过人胆识、机智与善辩,使人如闻如睹,不由得击节叹赏。《左传》作者对他没有一句空泛的赞词,没有一处抽象的评论,子产的性格特征完全是通过描述他在政治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的,读来生动而感人。
文章也生动的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仅仅因为国君没有接见,就动怒拆毁了该国客舍的围墙,还以巧妙动听的言辞,说得对方连赔不是,不仅国君出来接见,而且还礼遇有加,满意且满载而归。初看起来还有点过分,有点儿太过了,犯得着如此大动肝火,做出如此大胆的事儿来吗?但是不要忘记了这件表面上看来有点儿荒唐的事情的背景。晋国是个大国,强国,诸侯盟主,一方霸主。国君不出来接见客人,是在摆谱儿,那架子,耍弄人,那藏而不露的意思是要让人下跪,乞求,被愚弄。郑国是个小国,夹在大国当中受气,此行是进去献贡物,是去“朝圣”,表示对盟主的恭敬和孝顺。明白了这个背景,就不得不对子产的所作所为令眼相看,肃然起敬,佩服他的勇气和骨气。他的举动真有点儿犯上作乱的味道,大胆地、公开的、理直气壮把围墙给拆了,还批得敌手理屈辞穷,态度陡然一转。
文章讲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不分大小,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多寡,财富不分贫富,大伙儿一律平等,以礼相待、以诚相待,这应当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

郑国上卿子皮想派年轻而忠厚的尹何任邑大夫。子产不同意,认为应该先让尹何学习政事,然后再来治理政事。他采取了各种比喻,反复说明不经过学习就去从政的危险,终于使子皮心服。

诗人左丘明资料

赏析作者左丘明

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先秦诗人,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后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 查看详情>>

诗人左丘明作品: 《王孙圉论楚宝》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申胥谏许越成》 《王孙满对楚子》 《祁奚请免叔向》 《展禽论祀爰居》 《臧僖伯谏观鱼》 《祭公谏征犬戎》 《烛之武退秦师》 《宫之奇谏假道

《子产坏晋馆垣》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