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刺疟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刺疟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刺疟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刺疟篇第三十六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肌,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趾上_。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足太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婉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疟发身方热,刺趾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
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挟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之间;先腰脊痛者,先刺]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_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身体小痛,刺至阴。
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
湿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刺疟篇相关文章

  • 术使》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五 - -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
  • 云萝公主》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安大业,卢龙人。生而能言,母饮以犬血始止。既长,韶秀,顾影无俦,慧而能读。世家争婚之。母梦曰:“儿当尚主。”信之。至十五六迄无验,亦渐自悔。  一日安独坐,忽闻异香。...
  • 离娄章句下·第十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杕杜》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有杕之杜,其叶湑々。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杜,其叶箐箐。独行??。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黛玉到馆门口,紫鹃说了一句话,更动了心,一时吐出血来,几乎晕倒。亏了还同着秋纹两个人挽扶着黛玉到屋里来。那时秋纹去后,紫鹃雪雁守着,见他渐渐苏醒过来,问紫鹃道:“你们...
  • 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薛姨妈听了薛蝌的来书,因叫进小厮问道:“你听见你大爷说到底是怎么就把人打死了呢?”小厮道:“小的也没听真切。那一日,大爷告诉二爷说——”...
  • 必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八卷 - - 【解析】本篇以《必战》为题,乃取“攻其必救”之义,其要旨是阐述在深入敌境作战的条件下,打败坚壁不战之敌的指导原则。它认为,凡是深入敌国境内作战,对于那些固守坚城...
  • 厮打》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厮打 教官子与县丞子厮打,教官子屡负,归而哭诉其母。母曰:“彼家终日吃肉,故恁般强健会打。你家终日吃腐,力气衰微,如何敌得他过?”教官曰:“这般我儿不要忙,等祭过...
  • 黄革、陈潜心、罗子衎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黄革 酹江月(寿太守母八十·正月初一) 堂堂卿月,奉君恩来作,潜藩贤守。喜遇慈闱年八十,特向新下称寿。千里春风,满堂和气,是处歌声奏。荷衣紫绶,捧觞齐上春酒。 人道彭祖高年,...
  • 杨景、范智闻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杨景 婆罗门外 帐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银汉夜洗晴空。皓月堂轩高挂,秋入广寒宫。正金波不动,桂影玲珑。佳人未逢。怅此夕、与谁同。对酒当歌,追念霜满愁红。南楼何处,愁人在、...
  • 赵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赵企 失调名 闻道南丹风土美。流出溅溅五溪水。威仪尽识汉君臣,衣冠已变□番子。 凯歌还、欢声载路。一曲春风里。不日万年觞,猺人北面朝天子。 感皇恩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
  • 隋纪三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庚申,公元600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三月,辛卯,以扬州总管司马河内张衡为行军总管,帅步骑五万讨平之。   [1]春季,二月,熙州人李英林率众造反。三月,辛卯(初二),隋文帝任命扬州总管司马河...
  • 齐纪十 和皇帝中兴元年(辛巳、501)》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齐纪十齐和帝中兴元年(辛巳,公元501年)   [1]春,正月,丁酉,东昏侯以晋安王宝义为司徒,建安王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春季,正月,丁酉(初二),东昏侯任命晋安王萧宝...
  •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五十六》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贺仁杰,字宽甫,其先河东隰州人,祖种德徒关中,遂为京兆鄠人。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关中兵后积尸满野,贲买地金天门外,为大冢收瘗之。远近闻者,争辇尸来葬,复以私钱劳之。尝治...
  • 吕祖俭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吕祖俭字子约,婺州金华人,是吕祖谦的弟弟,像学生一样受学于吕祖谦。监明州仓,将要上任,恰逢吕祖谦去世。按照吏部四选注授官员差遣的规定半年不上任的为逾限过犯,吕祖俭决心打算服...
  • 列传第五十四 裴崔卢李王严》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裴守真,绛州稷山人,后魏冀州刺史叔业六世孙。父諲,隋大业中为淮安司户参军。郡人杨琳、田瓚等乱,劫吏多死,唯諲以仁爱故,贼约其属无敢害,护送还乡。 守真早孤,母丧,哀毁癯尽。举进...
  • 尉元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尉元,字苟仁,代郡人。世代都是豪族。父亲尉目斤,因有勇有谋而著称于当时。泰常年间,任前将军,跟从皇帝平定虎牢,颇有军功,被授任为中山太守。尉元十九岁的时候,以善于骑射而著称。神...
  • 阮瞻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阮瞻字千里。生性清心寡欲,常常自己内心感到满足。读书不去刻意追求研讨,只是默默地记住要领,遇到事理辩论,言辞不足而旨趣有余。很会弹琴,别人听说他会弹琴,大都前来请他弹奏,阮瞻...
  • 郑愔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零六   卷106_1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郑愔   公门袭汉环,主第称秦玉。池架祥鳣序,山吹鸣凤曲。   拂席萝薜垂,回舟芰荷触。平阳妙舞处,日暮清歌续。 ...
  • 石花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石花菜 释名 枝。 气味 甘、咸、大寒、滑、无毒。 主治 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冬瓜 释名 名白瓜、水芝、地芝。 气味 白冬瓜:甘、微寒、无毒。 瓜练:甘、平、无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