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魏书 > 150章 > 董绍传

魏书

《魏书》150章董绍传

《魏书》是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齐魏收。该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

《魏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董绍传

书籍:魏书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董绍,字兴远,新蔡鱼同陽人。少年好学,颇有文义。起家任四门博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国子助教、积射将军、兼中书舍人。对问善辩,被世宗所赞赏。
豫州城人白早生举城南叛,帝诏让董绍前去慰劳。到上蔡,被敌人袭击,把他囚送江东,锁禁起来。萧衍领军将军吕僧珍刚与董绍交谈,便相器重。萧衍听说,派使者劳慰董绍说:“忠臣孝子,不可无人。现在当让卿还归魏国。”董绍回答说:“老母在洛陽,而臣囚此,心中正失方寸,现在既奉恩慈宽贷,实若再生。”萧衍又派主书霍灵超对董绍说:“今天放卿还魏,是想让卿通结两国之好,彼此息民安国,岂不是一件好事。”董绍回答说:“通好息民,乃是两国之事,既蒙提到,我就应如实给本朝汇报。”萧衍赐给董绍衣物,引他入见,令他的舍人周舍慰劳董绍,并称:“战争多年,民生灵涂炭,所以不耻先言,与魏朝通好。前亦有书,都无回音。卿应该备申此意,所以朕派传诏周灵秀送你归国,迟迟有此嘉问。”又令人对他说:“卿知道为什么能不死呢?今天得到你,乃是天意。夫千人之聚,不散则乱,故须立君以治天下,不以天下奉养一人。凡在民上之人,谁不想到这一点?如想通好,今天就应该把宿豫还给魏,魏当把汉中还给我。”这以前,帝下诏让有关部门用所抓获的萧衍将齐苟儿等十人换回董绍,事在《司马悦传》。等到董绍还归,世宗爱悯他,永平年间,除授他为给事中,仍兼舍人。董绍虽然向世宗陈说和好之计,朝廷不答应。很久以后,加授他为轻车将军、正舍人,又除步兵校尉。
肃宗初年,董绍上《御天马颂》,魏帝赏识其文辞藻,赐给帛八十匹。又除授龙骧将军、中散大夫,舍人官职如故。加授冠军将军,出除右将军、洛州刺史。董绍喜好施行小惠,颇得民心。萧衍将军曹义宗、王玄真等侵犯荆州,据占顺陽、马圈,裴衍、王罴讨伐。攻下顺陽之后,又进围马圈。城池坚固,裴、王二人粮草短少,董绍上书说其必败。没多久,裴衍等人果然失利,顺陽又被义宗占据。董绍有气病,请求解除州职,帝下诏不许。
萧宝夤在长安反叛,董绍上书请求讨伐,说:“臣当出瞎巴兵三千,生吃蜀子。”肃宗对黄门徐纥说:“这巴人真是瞎子吗?”徐纥说:“这是董绍的豪言壮语,说巴人勇猛善战,见敌无所畏惧,不是真的瞎子。”帝大笑,命董绍火速前去,又加授平西将军。以迎战萧宝夤之功,赏爵新蔡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
永安年间,人代其职,董绍回到京都。于是除授安西将军、梁州刺史、假抚军将军、兼尚书,为山南行台,颇有清廉称誉。前废帝以元孚代其职任。董绍到长安,当时。。朱天光任关右大行台,启奏董绍为大行台从事,兼任吏部尚书,又除授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朱天光率兵赴洛,留董绍在后。天光军败,贺拔岳又请董绍为其开府谘议参军。永熙年间,加授车骑将军。贺拔岳后来携董绍在高平牧马,董绍悲而赋诗:“走马山之阿,马渴饮黄河。宁谓胡关下,复闻楚客歌。”后来被宇文黑獭杀害。
子董敏,永安年间,任太尉西。。祭酒。

董绍传相关文章

  • 银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汉族银氏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银氏祖籍原为湖北襄樊麻城,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通过“湖广填四川”入川,在今富顺县赵化镇一带定居。祖上原本姓翁,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咸丰...
  • 应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应姓氏祖宗:应侯姓氏起源: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之后。武王克商后,封其第四子于应(今 河南鲁山县),为应侯。建立应国。应侯的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 氏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堂号:&l...
  • 致九弟·宜自修处求强》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弟左右:  接弟信,具悉一切。弟谓命运作主,余所深信,谓自强者,每胜一筹,则余不甚深信。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凡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此亦关乎天命,不尽由于人谋。至一身之强,则不...
  • 巴拉》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乌鲁木齐又言有厮养曰巴拉,从征时,遇贼每力战,后流矢贯左颊,镞出于右耳之后,犹奋刀斫一贼,与之俱仆。后因事至孤穆第——在乌鲁木齐特纳格尔之间,梦巴拉拜谒,衣冠修整,颇不...
  • 粤西游日记二十一》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初三日 饭勾漏,即东北行。由营房转山之东南角,过透石东出之泉,径草坡而行。五里,越一坡,有塘衍水环浸山谷。渡桥,又二里,堰塘愈大,石峰至此东尽,其北有尖峰兀立若独秀焉。山北隙中露...
  •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晋献公内蛊于骊姬,外惑于“二五”,益疏太子,而亲爱奚齐。只因申生小心承顺,又数将兵有功,无间可乘。骊姬乃召优施,告以心腹之事:“今欲废太子而立奚齐,何策而可?&...
  • 卷七》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上卷 - -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秦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孔安...
  • 谋篇(现代译文)》原文翻译 - - 《鬼谷子》现代翻译 - - 对于一个人来说,凡是筹划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一定要弄清原由,以便研究实情。根据研究,来确定“三仪”。“三义”就是上、中、下。三者互相渗透,就可谋...
  • 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第七十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惊恶梦》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宋公明一打东平,两打东昌,回归山寨,计点大小头领,共有一百单八员,心中大喜。遂对众弟兄道:‘宋江自从闹了江州,上山之後,皆托赖众弟兄英雄扶助,立我为头。今者,共聚得一百八...
  • 韩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韩 姓氏祖宗:韩武子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为唐叔虞之后裔。曲沃武公灭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韩国,封其小叔叔姬万于韩,称为韩武子,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
  • 段宏章、刘贵翁、黄霁宇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段宏章 洞仙歌 一庭晴雪,了东风孤注。睡起浓香占窗户。对翠蛟盘雨,白凤迎风,知谁见、愁与飞红流处。 想飞琼弄玉,共驾苍烟,欲向人间挽春住。清泪满檀心,如此江山,都付与、斜阳杜宇...
  •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系出旺古族。仕金,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巩昌便宜总帅。金平,郡县望风款附,世显独城守,及皇子阔端驻兵城下,始率众降。皇子曰:吾征四方,所至皆下,汝独固...
  • 赵汝谈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赵汝谈,字履常,生来就很聪明,十五岁时,因祖父的恩荫被补官为将士郎。他考中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丞相周必大得到他的文章认为他与众不同,对参知政事施师点说“:此人他日将...
  • 陈从易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陈从易,字简夫,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及第,任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推官。王均占据成都后,接连又攻陷绵、汉等郡,彭州人密谋杀死兵马都监来响应王均。当时陈从易正辅助处理彭州...
  • 列传第四十一》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桓彦范 敬晖 崔玄暐 张柬之 袁恕己 桓彦范,润州曲阿人也。祖法嗣,雍王府谘议参军、弘文馆学士。彦范慷慨俊爽,少以门荫调补右翊卫。圣历初,累除司卫寺主簿。纳言狄仁杰特相...
  • 江夷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江 夷字茂远,济陽考城人。祖父江 ..,是晋朝的护军将军。父亲江 岂攵,官至骠骑谘议参军。 江 夷少年时努力学习 ,是年轻一辈中出众人才。本州征用他为主簿,他未应命。桓玄篡位时...
  • 宣帝纪》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语在《太子传》。曾孙虽在...
  • 楚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楚国的祖先出自颛顼帝高阳。 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 高阳生下称,称生了卷章,卷章生了重黎。 重黎为帝喾高辛主掌火政,很有功绩,能使光照天下,帝喾命名他叫祝。 共工氏作乱...
  • 耿湋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六十八 卷268_1 《发南康夜泊赣石中》耿湋 倦客乘归舟,春溪杳将暮。 群林结暝色,孤泊有佳趣。 夜山转长江,赤月吐深树。 飒飒松上吹,泛泛花间露。 险石俯潭涡,跳湍碍沿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