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北齐书 > 50章 > 废帝纪

北齐书

《北齐书》50章废帝纪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废帝纪

书籍: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皇后。天保元年(550),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机敏聪慧。初学反切语,在“。。”字下注“自反”。侍者不解其意,太子解释说:“。。字,足旁亦为‘。。’,难道不是自反?”经常游宴北宫,却不让河间王进入。左右探听缘由,太子说:“这里是世宗遭难的地方,河间王不宜在此。”文宣帝认为太子像汉人,不像自己,想废掉他,立太原王。最初诏令国子博士李宝鼎做他的师傅,宝鼎死,再诏国子博士邢峙作侍讲。太子虽然年龄大些,但温裕开朗,有君王的风度。博涉群书,观览时政,有很好的名声。七年冬,文宣召集朝臣中的文学士和礼学官在东宫宴会,命令用经义提问答问,并且亲自临听。太子一边笔记一边诘难,使在座的人十分感叹。九年,文宣在晋陽,由太子监国,他聚集诸儒宣讲《孝经》。还请杨忄音传旨,问国子助教许散愁:“先生在社会上用什么方式养活自己?”回答说:“散愁从懂事时起,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生平的抱负,如此而已。”太子道:“颜渊苦不改乐,柳下坐怀不乱,不像这位老头头发斑白却不结婚的。”于是赐绢百匹。后来文宣登临金凤台,命令太子亲手诛杀罪囚。太子怜悯,面露难色,几次都不能将头砍下。文宣恼怒,拿起马鞭将太子抽了三下,从此之后,心悸口吃,精神恍惚。
十年十月,文宣死。十九日,太子于晋陽宣德殿即帝位,大赦天下,内外百官普加一阶,失官失爵的,可以恢复。二十六日,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诏九州军民年在七十岁以上的给予板授官职,武官年六十岁以上以及癃病不堪使役的,全部放还回家。并停止所有的土木营造和金铜铁诸种杂作。
十一月初二,以右丞相、咸陽王斛律金为左丞相,以录尚书事、常山王演为太傅,以司徒、长广王湛为太尉,以司空段韶为司徒,以平陽王淹为司空,高陽王氵是为尚书左仆射,河间王孝琬为司州牧,侍中燕子献为右仆射。初五,分派使者巡察四方,访求政事得失,考察风俗,问民疾苦。
十二月十五日,改封上党王绍仁为渔陽王,广陽王绍义为范陽王,长乐王绍廉为陇西王。是岁,为周武成元年。
乾明元年(560),春正月初一,改元。初七,诏减省徭赋。十一日,高陽王氵是死。是月,车驾从晋陽返回。二月十七日,以太傅、常山王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以太尉、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射、平秦王归彦为司空,赵郡王睿又为尚书左仆射。诏令全部放免配置宫内的诸元氏良口和被送给官吏的。二十二日,帝幸芳林园,亲自审问罪囚,依次降免了死罪以下的徒刑。二十三日,太师、常山王演矫诏诛杀尚书令杨忄音、尚书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散骑常侍郑子默。二十六日,以太常王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以大司马、长广王湛为太傅、京畿大都督,以司徒段韶为大将军,以前司空、平陽王淹为太尉,以司空、平秦王归彦为司徒,彭城王氵攸为尚书令。又以高丽王世子汤为使持节、领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丽王。是月,王琳被陈打败,萧庄自行突围解脱了出来,抵达和州。
三月初三,诏军国大事均申报晋陽,由大丞相常山王规划综理。二十一日,封文襄第二子孝珩为广宁王,第三子长恭为兰陵王。
夏四月初六,诏河南、定、冀、赵、瀛、沧、南胶、光、青九州,往因虫灾水灾,损伤了庄稼,派遣使者抚恤赈济。本月,周明帝崩。
五月初二,以开府仪同三司刘洪徽为尚书右仆射。
秋八月初三,太皇太后下令废帝为济南王,食邑一郡。以大丞相、常山王演入继大统。是日,王居别宫。皇建二年(561)九月,死于晋陽,享年十七岁。
帝聪慧早成,宽厚仁智,天保年间很有美名。及为帝后,杨忄音、燕子献、宋钦道等一同辅政。因常山王地亲望重,内外畏服,加上文宣刚刚去世,太后很想扶他即位,所以惹得杨忄音等人离间猜忌。常山王惆怅,于是请求诛杀杨忄音之党羽,这时平秦王归彦也参预其事。皇建二年秋,天文告变,归彦担心后患,又向孝昭报告,并指出王会受到灾祸。这样就派遣归彦骑着驿站的快马赶赴晋陽宫施行诛杀。济南王死后,孝昭重病,看见文宣帝作祟。孝昭心境极为恶劣,实施厌胜术等法驱鬼,却徒劳无功。不到一个月,孝昭就死了。大宁二年(562),安葬在武宁西北的陵地中,谥号闵悼王。当初文宣帝请邢邵给帝命名为殷字正道,帝同意了,却诧怪道:“殷家兄终弟及,‘正’字一横一止,我死后此儿得不到帝位。”邵恐惧,请改换名字,文宣不同意,说:“这是天意。”又对孝昭帝说:“要夺位就夺位,千万不要杀他呀!”

废帝纪相关文章

  • 耿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耿姓氏祖宗:祖乙姓氏起源:以地名为姓。商代有君王名祖乙,他的国都从相迁到邢,后来盘庚又把都城迁到毫。邢在今天的河南省温县东。邢的读音,古代读做耿。盘庚迁都后,一部分商朝...
  • 沿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沿姓起源一、《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出自吴公子札,食采延陵及州来,去‘陵’称‘延’,曰延州来季子,后以为氏。”《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ldquo...
  • 某知府夫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文安王氏姨母,先太夫人第五妹也。言未嫁时,坐度帆楼中,遥见河畔停一船,有宦家中年妇,伏窗而哭,观者如堵。乳媪启后户往视,言是某知府夫人,昼寝船中,梦其亡女为人执缚宰割,呼号惨切,悸而...
  • 九 青》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龟曳尾,鹤梳翎,月榭对风亭。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
  • 粤西游日记十一》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初三日 简通“检”,检查顾仆所促拓工《水月洞碑》,始见陆碑尾张上每行失拓二字,乃同静闻亲携此尾往令重拓。二里,出南门,一里,抵拓工家,坐候其饭。上午乃同往水月,手指笔...
  • 外国人》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己巳秋,岭南从外洋飘一巨艘来。上有十一人,衣鸟羽,文采璀璨。自言曰:“吕宋国人。遇风覆舟,数十人皆死;惟十一人附巨木,飘至大岛得免。凡五年,日攫鸟虫而食;夜伏石洞中,织羽为帆...
  • 邵士梅》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邵进士名士梅,济宁人。初授登州教授,有二老秀才投剌,睹其名,似甚熟识;凝思良久,忽悟前身。便问斋夫:“某生居某村否?”又言其丰范,一一吻合。俄两生入,执手倾语,欢若平生。谈...
  • 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
  • 宪问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后10篇 - -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
  • 扬之水》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 襄公·襄公七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七年春,郯子来朝。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小邾子来朝。城费。秋,季孙宿如卫。八月,螽。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楚公子贞帅师围陈。十有二月,公会...
  • 唐纪六十九唐僖宗乾符四年(丁酉,公元877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正月,王郢诱鲁入舟中,执之,将士从者皆奔溃。朝廷闻之,以右龙武大将军宋皓为江 南诸道招讨使,先征诸道兵外,更发忠武、宣武、感化三道、宣、泗二州兵,新旧合万五千余人,并受皓节...
  • 卷一百·列传第三十八》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孟铸,大定末,补尚书省令史。明昌元年,御史台奏荐户部员外郎李献可、完颜扫合、太府丞徒单绎、宫籍监丞张庸、右警巡使衮、礼部主事蒲察振寿、户部主事郭蜕、应奉翰林文字移刺益...
  • 列传第二十六·纥石烈良弼等》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纥石烈良弼,本名娄室,回怕川人也。曾祖忽懒。祖忒不鲁。父太宇,世袭蒲辇,徙宣宁。天会中,选诸路女直字学生送京师,良弼与纳合椿年皆童丱,俱在选中。是时,希尹为丞相,以事如外郡,良弼遇...
  • 本纪第六·世宗上》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世宗上   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禄,太祖孙,睿宗子也。母曰贞懿皇后李氏。天辅七年癸卯岁,生于上京。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其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
  • 王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王厚字处道。小的时候即随父亲居于军中,因此对羌人的情况非常熟悉,累官至通直郎。元..年间,皇上决定放弃河、湟二地。王厚上疏极力劝阻,认为不能放弃,并且亲自到政事堂陈述,他的意...
  • 高琼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高琼,家族世代为燕州人。祖父高霸,父亲高乾。五代时,李景割据江南,暗中勾结契丹,每年派遣一使者单独往返。高霸奉契丹之命,带着高乾随同出使李景。当到达江左时,间谍侦查到有北方使...
  • 元景山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元景山,字王缶岳,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燮,魏国的安定王。 父亲元琰,魏国的宋安王。 元景山小时即有气度,才能过人。 北周闵帝时,他随大司马贺兰祥进攻吐谷浑,因功拜授为抚军...
  • 袁枢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袁枢字践言,是梁吴郡太守袁君正之子。容貌俊美,仪表堂堂,性情沉着恬静,喜欢读书,手不释卷。世代家族显贵,钱财很多而袁枢居处却一向俭朴,和他人没有交往,端坐一室,不是公事不曾出游,对...
  • 五音五味》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右征与少征,调右手太阳二,左商与左征,调左手阳明上。少征与大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大角,调右手少阳下。大征与少征,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