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史记 > 50章 > 管蔡世家

史记

《史记》50章管蔡世家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管蔡世家

书籍:史记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6
管叔鲜和蔡叔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
武王同母兄弟有十人。
母亲叫太姒,是文王的正妃。
太姒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是武王姬发,三儿是管叔鲜,四儿是周公旦,五儿是蔡叔度,史记六儿是曹叔振铎,七儿是成叔武,八儿是霍叔处,九儿是康叔封,十儿是冉季载。
冉季载最小。
同母兄弟十人中,只有姬发、姬旦贤明,辅佐文王,所以文王舍弃伯邑考而以姬发为太子。
文王去世后,姬发继位,这就是周武王。
伯邑考在这以前已经死了。
周武王灭掉殷纣王后,平定了天下,分封功臣和兄弟。
于是将叔鲜封在管,将叔度封在蔡;让他们帮助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治理殷商的遗民。
将叔旦封在鲁,却留在周王朝作国相,就是周公。
将叔铎封在曹,将叔武封在成,将叔处封在霍。
康叔封和冉季载都年少,没有得到封地。
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少,周公旦在王室中专揽大权。
管叔鲜和蔡叔度怀疑周公旦的行为对成王不利,于是挟持武庚起来叛乱。
周公旦奉成王的命令讨伐诛灭武庚,杀掉管叔,放逐蔡叔,给他十辆车子,七十个随从。
又将殷商遗民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给微子启,让他继续殷商的祭祀;另一部分给康叔,让康叔当卫君,这就是卫康叔。
又将季载分在冉。
冉季、康叔都有善行,于是周公旦提拔康叔任周朝司寇,提拔冉季任周朝司空,以辅佐成王治理国家,都在天下享有美好的名声。
蔡叔度在被流放后死去。
他的儿子叫姬胡,姬胡改变了他父亲的行为,遵循道德顺从善性。
周公听到后,就提拔姬胡作鲁国的卿士,鲁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于是周公又向成王进言,再次将姬胡封在蔡,以继奉蔡叔的香火,这就是蔡仲。
其余五个兄弟都各回自己封国,没有作天子官吏的。
蔡仲去世后,儿子蔡伯荒继位。
蔡伯荒去世后,儿子宫侯继位。
宫侯去世,儿子厉侯继位。
厉侯去世,儿子武侯继位。
武侯的时候,周厉王丢掉国都,逃奔到彘邑,由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政,诸侯国有很多背叛了周王室。
武侯去世,儿子夷侯继位。
夷侯十一年(前827),周宣王即位。
二十八年(前810),夷侯去世,儿子矨侯所事继位。
矨侯三十九年(前771),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周王室卑微衰弱,由镐京东迁洛阳。
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有功而得以列为诸侯。
四十八年(前762),矨侯去世,儿子共侯兴继位。
共侯二年(前760)去世,儿子戴侯继位。
戴侯十年(前750)去世,儿子宣侯措父继位。
宣侯二十八年(前722),鲁隐公刚登位。
三十五年,宣侯去世,儿子桓侯封人继位。
桓侯三年(前712),鲁国人杀害了他们的国君隐公。
二十年,桓侯去世,弟弟哀侯献舞继位。
哀侯十一年(前684),原先,哀侯娶了陈侯的女儿,息侯也娶了陈侯的女儿。
息夫人出嫁,经过蔡国,蔡侯不礼貌。
息侯很生气,向楚文王说:“您假装来攻打我国,我向蔡国求救,蔡侯一定会派军队来,楚国再乘机攻击蔡国,可以建立战功。”楚文王听从他的话,俘虏了蔡侯回国。
哀侯被拘留了九年,死在楚国,前后在位二十年。
蔡国人立他儿子筭,这就是缪侯。
缪侯把他妹妹嫁给齐桓公作夫人。
十八年(前657),齐桓公与蔡女在船上嬉戏,蔡女摇晃船儿,桓公制止她,不听,桓公很生气,把蔡女赶回娘家,但没断绝夫妻关系。
蔡侯非常愤怒,把妹妹又嫁给了别人。
齐桓公因而大怒,进攻蔡国;蔡国被击溃,于是齐桓公活捉了蔡缪侯,向南直攻到楚国的邵陵。
后来各国诸侯替蔡侯向齐桓公谢罪,齐桓公放回蔡缪侯。
二十九年(前646),缪侯去世,儿子庄侯甲午继位。
庄侯三年(前643),齐桓公去世。
十四年(前632),晋文公在城濮打败楚国。
二十年(前626),楚国太子商臣杀害他父亲成王,取代为楚王。
二十五年(前621),秦穆公去世。
三十三年(前613),楚庄王继位。
三十四年,蔡庄侯去世,儿子文侯申继位。
文侯十四年(前598),楚庄王进攻陈国,杀死夏徵舒。
十五年,楚国包围郑国,郑君投降楚王,楚王又放掉了郑君。
二十年,文侯去世,儿子景侯固继位。
景侯元年(前591),楚庄王去世。
四十九年(前532),景侯为太子般从楚国娶回一个儿媳妇,而景侯与她通奸。
太子杀害了景侯自己继位,这就是灵侯。
灵侯二年(前541),楚国公子围杀害了他的国君郏侯而自立为王,这就是灵王。
九年,陈国司徒招杀了他的国君哀公。
楚国派公子弃疾灭掉了陈国而占领它。
十二年,灵王由于蔡灵侯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将蔡侯诱骗到申城,埋伏带甲勇士,又设宴招待他,把他灌醉后杀掉了他,并杀了他的士卒七十人。
楚王令公子弃疾围困蔡国。
十一月,灭掉蔡国,派弃疾作蔡公。
楚国灭掉蔡国后三年,楚公子弃疾杀害他的国君而取代为王,这就是楚平王。
平王于是找到蔡景侯的小儿子庐,让他继位,这就是蔡平侯。
这一年,楚国又让陈国重新立国。
楚平王刚继位,想亲睦诸侯,所以又立陈侯和蔡侯的后代。
平侯在位九年去世,灵侯般的孙子东国攻打平侯的儿子,自己继位,这就是悼侯。
悼侯的父亲叫隐太子友。
隐太子友是灵侯的太子,平侯继位后杀死了隐太子友,所以平侯去世后隐太子友的儿子东国攻打平侯的儿子取代他继位,成为悼侯。
悼侯在位三年去世,弟弟昭侯申继位。
昭侯十年(前509),朝拜楚昭王,带了两件美丽的裘衣,其中一件献给楚昭王,另一件自己穿着。
楚国宰相子常想要,昭侯没给。
子常便向楚昭王说蔡昭侯的坏话,把他扣留在楚国三年。
蔡侯知道实情后,便把自己的裘衣献给子常;子常得到裘衣,才向楚昭王说好话放了蔡昭侯。
蔡侯回国后就到晋国,请求与晋国一起攻打楚国。
十三年(前506)春天,蔡昭侯与卫灵公在邵陵会盟。
蔡侯暗中向周朝大夫苌弘请求使蔡国地位高于卫国;卫国派史鱼酋称扬卫国始祖康叔的功德,于是卫国的地位高于蔡国。
这一年夏天,蔡国为晋国消灭了沈国,楚昭王大怒,进攻蔡国。
蔡昭侯派自己的儿子到吴国当人质,请求与吴国一同进攻楚国。
冬天,与吴王阖闾打败楚国进入郢都。
蔡昭侯怨恨子常,子常害怕,逃奔到郑国。
十四年,吴军离开楚国,楚昭王复入郢都。
十六年,楚国令尹为人民哭泣着请求楚昭王谋攻蔡国,蔡昭侯害怕。
二十六年,孔子到蔡国。
楚昭王进攻蔡国,蔡侯惊惧,向吴国告急。
吴王认为蔡国距吴国太远,便和蔡侯约定把都城迁近吴国,便于史记援救;蔡昭侯私下答应了,不与大夫们商量。
吴人来救蔡国,趁机把蔡国都城迁到州来。
二十八年,蔡昭侯准备朝拜吴国,蔡国大夫恐怕他再次迁都,于是派一个叫利的贼寇刺杀昭侯;事后蔡国大夫又诛杀了利以求免除自己的罪过,拥立昭侯的儿子朔继位,这就是成侯。
成侯四年(前487),宋国灭亡曹国。
十年,齐国田常杀害他的国君简公。
十三年,楚国灭掉陈国。
十九年,蔡成侯去世,儿子声侯产继位。
声侯在位十五年去世,儿子元侯继位。
元侯在位六年去世,儿子蔡侯齐继位。
蔡侯齐四年,楚惠王灭掉蔡国,蔡侯齐逃亡,蔡国于是继绝了祭祀,比陈国后灭亡三十三年。
伯邑考,他的后代不知封在何处。
武王姬发,他的后代是周王,有《周本纪》记载。
管叔鲜作乱被杀后,没有后代。
周公旦,他的后代为鲁侯,有《鲁周公世家》记载。
蔡叔度,他的后代是蔡侯,有《管蔡世家》记载。
曹叔振铎,他的后代是曹侯,有《管蔡世家》记载。
成叔武,他的后代没有人见过。
霍叔处,他的后代霍侯在晋献公时被晋国灭亡了。
康叔封,他的后代是卫侯,有《卫康叔世家》记载。
冉季载,他的后代没有人听说过。
太史公说:管叔、蔡叔叛乱,并没有什么值得记载的。
然而周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引起天下人的怀疑,依靠同胞弟弟成叔、冉季载等十人作为辅佐,因此天下诸侯最后尊崇周室,所以把他们附载于“世家”中记述。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的弟弟。
武王在灭掉殷王纣后,把叔振铎分封在曹。
叔振铎去世,儿子太伯脾继位。
太伯去世,儿子仲君平继位。
仲君平去世,儿子宫伯侯继位。
宫伯侯去世,儿子孝伯云继位。
孝伯云去世,儿子夷伯喜继位。
夷伯二十三年(前842),周厉王逃奔到彘地。
夷伯三十年(前835)去世,弟弟幽伯强继位。
幽伯九年(前826),弟弟苏杀害幽伯取代他继位,这就是戴伯。
戴伯元年(前825),周宣王已继位三年。
三十年(前796),戴伯去世,儿子惠伯兕继位。
惠伯二十五年(前771),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因而向东迁都,周王室更加卑弱,诸侯多背叛它,秦国开始列为诸侯。
三十六年(前760),惠伯去世,儿子石甫继位。
他的弟弟姬武杀掉他取代接位,这就是曹缪公。
缪公在位三年去世,儿子桓公终生继位。
曹桓公三十五年(前722),鲁国隐公登位。
四十五年(前712),鲁国人杀害他们的国君鲁隐公。
四十六年,宋国华父督杀害他的国君宋殇公以及大夫孔父。
五十五年,曹桓公去世,儿子庄公夕姑继位。
曹庄公二十三年(前679),齐桓公开始称霸。
三十一年(前671),曹庄公去世,儿子矨公夷继位。
矨公在位九年去世,儿子昭公班继位。
昭公六年(前656),齐桓公打败蔡国,于是直抵楚国召陵。
九年,昭公去世,儿子共公襄继位。
共公十六年(前637),原先,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经过曹国,曹君对他不礼貌,想偷看他身上连在一起的肋骨。
大夫矨负羁加以劝谏,曹君不听,矨负羁就私下善待重耳。
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讨伐曹国,俘虏曹共公回晋国,命令军队不准进入矨负羁家族所居住的里巷大门。
有人告诉晋文公说“:从前齐桓公会合诸侯,恢复异性的国家;现在君王囚禁曹君,消灭同姓国家,这样将如何能号令天下诸侯?”晋文公于是又把曹共公放回去了。
二十五年(前628),晋文公去世。
三十五年,曹共公去世,儿子文公寿继位。
文公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儿子宣公瞗继位。
宣公在位十七年去世,弟弟成公负刍继位。
曹成公三年(前579),晋厉公进攻曹国。
俘获曹成公而归,后来又放了他。
五年,晋国栾书、中行偃派程滑杀害了他们的国君晋厉公。
二十三年,曹成公去世,儿子武公胜继位。
武公二十六年(前529),楚国公子弃疾杀害了他的君父楚灵王取代他继立。
二十七年,曹武公去世,儿子平公须继位。
平公在位四年去世,儿子悼公武继位。
这一年,宋、卫、陈、郑都发生火灾。
悼公八年(前516),宋国景公登位。
九年,悼公朝拜宋国,宋国拘留了他;曹国人拥立他的弟弟野,这就是曹声公。
悼公死在宋国,送回曹国安葬。
声公五年(前496),曹平公的弟弟通杀害声公取代他继立,这就是曹隐公。
隐公四年(前506),声公的弟弟露杀害隐公取代他继立,这就是曹靖公。
靖公在位四年去世,儿子伯阳继位。
伯阳三年(前499),曹国有人梦见历代所有君王站在祭祀土神的社宫中,商量要灭亡曹国,曹叔振铎阻止他们,请等待公孙强出现才行动。
大家表示同意。
天亮后,他在曹国都城寻找,没有叫公孙强的人。
做梦的人告诫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听到公孙强掌政,一定要离开曹国,不要遭遇曹国灭亡的灾祸。”到伯阳即位后,喜欢打猎。
六年,曹国乡下人公孙强也喜欢打猎,射到白雁而献给伯阳,并谈论打猎的事情,伯阳而向他请教施政的事。
伯阳非常喜欢他,宠信他,让他作司城以参预国事。
做梦人的儿子于是逃走了。
公孙强向曹伯陈说霸道。
十四年(前488),于是背叛晋国,侵犯宋国。
宋景公讨伐他,晋国人不来救援。
十五年,宋国灭掉曹国,抓住曹伯阳和公孙强回去,杀掉了他们。
曹国于是断绝了祭祀。
太史公说:我探求曹共公不任用矨负羁的原因,他坐高车的美女就有三百人,知道他惟独不修德政。
到后来振铎阻止众先王亡曹的梦,难道不是想要延长曹国的祭祀吗?如果公孙强不施行霸道政治,叔铎的祭祀怎会突然断绝呢?

管蔡世家相关文章

  • 丘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丘一、来源有四1、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
  • 飞天野叉》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乌鲁木齐把总蔡良栋言,此地初定时,尝巡皔至南山深处——乌鲁木齐在天山北,故呼曰南山,日色薄暮,似见隔涧有人影,疑为玛哈沁——额鲁特语谓劫盗曰玛哈沁,营伍中...
  • 小花犬显灵》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先祖母张太夫人,畜一小花犬,群婢患其盗肉,阴扼杀之。中一婢曰柳意,梦中恒见此犬来啮,睡辄呓语。太夫人知之,曰:群婢共杀犬,何独衔冤于柳意?此必柳意亦盗肉,不足服其心也。考问果然。 ...
  • 夫妇》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二 - - 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人生偶以夫妇。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夫谓妻曰拙荆,又曰内子;妻称夫曰藁[gǎo]砧,又曰良人。贺人娶妻...
  • 孝行览》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览 - - 【孝行】  一曰: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後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於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
  • 种谷》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罔与勿析土而农,耨不胜其草,罔并薙以焚之,禾灭而草生如初,勿两存焉。粟则化而为稂,稻化为稗,胥顾以馁。乃得诉于后稷曰:“谷之种非良。”问而言其故,后稷曰:“是女罪...
  • 军形篇》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原文及注释 - -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竹...
  • 夬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泽天夬)兑上乾下《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九四...
  •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凤姐正与平儿说话,只见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凤姐急命快请进来。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凤姐,满面陪笑,连连问好。凤姐也假意殷勤,让茶让坐。贾...
  • 速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七卷 - - 【解析】本篇以《速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的攻城作战应取速战速决的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对于兵少粮多、外有强援的守城之敌,只有采取速攻战法,才能便于取胜。实战的历...
  • 张仲宇、洪迈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张仲宇 如梦令(秋怀) 送过雕梁旧燕。听到妆楼新雁。菊讯一何迟,倒尽清樽谁伴。魂断。魂断。人与暮云俱远。 洪迈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雨涩风慳,双溪閟、几曾洋溢。长长...
  • 欧阳澈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欧阳澈字德明,抚州崇仁人。年轻时是个美男子,善于谈论世事,崇尚气节和正大的言论,意气激昂不为屈服,而忧国悯时,出于他的天性。靖康初年,应对制策条陈弊政,上陈安边御敌十策,州官府...
  • 列传第八》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卫操 莫含 刘库仁(弟子罗辰 罗辰曾孙仁之) 尉古真(从玄孙瑾)穆崇 奚斤 叔孙建 安同 庾业延 王建 罗结 楼伏连(曾孙宝) 闾大肥 奚牧 和跋 莫题贺狄干 李栗 奚眷 卫操,字德元...
  • 元孝友传一》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史。孝友为政温 和,喜施小惠,虽操行不能纯洁,却也无所侵犯,百姓亦以此为便利。魏静帝在华林设宴款待文襄,孝友醉酒,...
  • 着至教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
  • 吴融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八十四 卷684_1 《奉和御制》吴融 岳寺清秋霁,宸游永日闲。 霓旌森物外,凤吹落人间。 玉漱穿城水,屏开对阙山。 皆知圣情悦,丽藻洒芳兰。 卷684_2 《和集贤相公西溪侍宴观...
  • 陈羽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四十八 卷348_1 《公子行》陈羽 金羁白面郎,何处蹋青来。 马娇郎半醉,躞蹀望楼台。 似见楼上人,玲珑窗户开。 隔花闻一笑,落日不知回。 卷348_2 《古意》陈羽 十三学绣罗...
  • 小蘖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小蘖 释名 子蘖、山石榴。 气味 苦、大寒、无毒 主治 去心腹中热气,杀诸虫,治血崩。 檀 释名 气味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安神止渴,久服强身。 ...
  • 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
  • 芜菁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芜菁 释名 蔓菁、九英菘、诸葛菜。 气味 (根、叶)苦、温、无毒。 (子)苦、辛、平、无毒。 主治 1、肿毒。用生蔓菁一把,加盐少许,一起捣烂敷患处,一天换三次。又方:用未沾水的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