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九卷 > 和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九卷和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和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九卷更新时间:2018-05-05
【解析】
本篇以《和战》为题,旨在阐述如何运用“和谈”手段配合军事斗争的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必须首先伪与敌人议和,以此来麻痹敌人,乘其懈怠不备之隙而以精兵袭击之,就可以把敌人打败。本篇引自《孙子兵法》的“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据《说文》、《集韵》释义,约者,意谓屈困、受挫;整个句意是,尚未陷入屈困境地而主动前来请和的敌人,必定是另有图谋的。古代战争实践的经验表明,军事战略的胜利往往离不开政治策略的紧密配合,而伪与议和则是兵家常常用以迷惑和麻痹敌人的重要策略手段。然而,善战者不仅应当善于运用“伪和”手段配合军事进攻以夺取对敌作战的胜利,而且更应当善于识别敌人的“伪和”阴谋以挫败其战争企图。这样,才可以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秦末刘邦进攻嶢关之战,就是运用“伪和”手段取胜的一个战例。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立即强攻拒守嶢关的秦军。但谋士张良认为,秦军力量尚强,不可轻敌硬攻。他根据秦军多系屠夫、商人子弟而容易利诱收买的实际情况,建议派遣说客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秦营议和收买之。刘邦完全采纳照办。秦军将领果然被利诱收买而丧失了警惕。刘邦“因其懈怠”而挥军突然袭击,结果大败秦军,攻占了嶢关,为尔后直驱咸阳,灭亡秦朝,奠定了胜利基础。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必须战前先派使者伪与敌人议和;敌人虽然口头答应讲和,但其内部意见并不一致。这样,我可乘敌松懈麻痹之隙,选派精锐部队进攻它,敌军就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敌人尚未受挫屈困而主动来讲和的,必定是另有图谋。”秦朝末年,全国各地都纷纷起兵反秦。沛公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用二万兵力进击嶢关的秦军。谋士张良劝告他说:“秦朝的军队现在还强大,不可以轻视它。我听说那里的守将多是屠夫、商人子弟,这些人是容易以财物利诱所买动的。我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壁垒,派人先行一步,筹备五万人的粮食,并在嶢关附近的山上多多张挂旗帜,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同时,派遣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嶢关收买秦将。”秦军将领在郦食其的重利诱惑下,果然叛秦而要与刘邦军联合一起西向袭取秦都咸阳,刘邦打算听从秦将的意见。但张良及时提醒刘邦说:“这仅仅是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罢了,恐怕他们的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一旦不服从,必将给我们带来危险。因此,不如乘秦将麻痹松懈之隙而出兵袭击他们。”刘邦于是亲率大军袭击嶢关,把秦军打得大败。

【原文】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击之,其军可败。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①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②,欲以二万人击嶢关②,张良④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⑤,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⑥〔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重宝啖秦将⑦。〕”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⑧〕,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⑨

【注释】
①无约而请和者,谋也: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②武关:关隘名。故址在今陕西商南东南。③嶢关:关隘名,故址在今陕西商县西北,因临嶢山而得名。自古为关中平原通往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道。④张良:西汉开国功臣。字子房。先世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复韩,曾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秦末农民战争中,他聚众归附刘邦。其后,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多所献策,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汉建立后,封留侯。⑤屠、贾子:即屠夫、商人子弟。贾(gǔ),古指设肆售货的商人,亦称“坐商”。⑥五万人: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万人”,今据史校改。⑦持重宝啖秦将: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陆贾”,今据史校改。啖(dàn),引诱,利诱。⑧咸阳:秦朝都城。位于今陕西咸阳东北。⑨本篇史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又见《汉书·张良传》。

和战相关文章

  • 土化兔》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靖逆侯张勇镇兰州时,出猎获兔甚多,中有半身或两股尚为土质。一时秦中争传土能化兔。此亦物理之不可解者。
  • 说大话》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谬误部 - - 说大话 主人谓仆曰:“汝出外,须说几句大话,装我体面。”仆领之。值有言“三清殿大”者,仆曰:“只与我家租房一般。”有言“龙衣船大&rdquo...
  • 黜免》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三卷 - - 诸葛宏在西朝,少有清誉,为王夷甫所重,时论亦以拟王。后为继母族党所谗,诬之为狂逆。将远徙,友人王夷甫之徒,诣槛车与别。宏问:“朝廷何以徙我?”王曰:“言卿狂逆。&rd...
  • 一世人材》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一世人材,自可给一世之用。苟有以致之,无问其取士之门如何也。今之议者,多以科举经义、诗赋为言,以为诗赋浮华无根柢,不能致实学,故其说常右经而左赋。是不然。成周之时,下及列国,皆...
  • 司字作入声》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白乐天诗,好以“司”字作入声读,如云:“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是也。又以“相”字作入声,如云:&ldq...
  • 张祥、张履信、赵昂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张祥 水调歌头 为爱龙山胜,小队一登临。冯仙洞府安在,抉石试幽寻。商略生平事业,摆脱人间尘土,欲与断丝芩。泉响似相答,未可启归心。 中原地,禾黍茂,犬羊腥。君王梦想豪杰,有待扫妖...
  • 晋纪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己酉、28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四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   [1]夏,四月,太庙成;乙巳,袷祭;大赦。   [1]夏季,四月,太庙建成。乙巳(十一日),集中远近祖先进行合祭。大赦天下罪人。   [2]慕容遣...
  • 汉纪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八汉景帝前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   [1]冬,十月,梁王来朝。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詹事...
  • 卷一百九十四·列传第八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乔宇,字希大,山西乐平人。祖毅,工部左侍郎。父凤,职方郎中。皆以清节显。宇登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弘治初,王恕为吏部,调之文选,三迁至郎中。门无私谒。擢太常少卿。武宗嗣位...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父积翁,仕宋为宝章阁学士、福建制置使。至元十三年,宋主纳土,乃以全闽八郡图籍来,入觐世祖于上京,降金虎符,授中奉大夫、刑部尚书、福建道宣慰使,兼提刑...
  • 本纪第四·熙宗》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熙宗   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讳亶,本讳合剌,太祖孙,景宣皇帝子。母蒲察氏。天辅三年己亥岁生。天会八年,谙班勃极烈杲薨,太宗意久未决。十年,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
  • 郑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郑樵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喜欢著书,不爱写单篇文章。郑樵颇为自负,认为自己不比汉代刘向、扬雄差。他常年居在夹氵祭山,过了三十年远离社会人世的艰苦生活。后来,他开始游历名山...
  • 詹体仁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其父詹忄造,与胡宏、刘子..交游甚多,被调任赣州信丰县尉。金人背弃盟约后,詹忄造拜见张浚陈述了灭金之计,张浚召他为属下。詹体仁在隆兴元年(1163)考中...
  • 经籍上》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夫龟文成象,肇八卦于庖牺;鸟迹分形,创六书于苍颉。圣作明述,同源异流。《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先王陈迹,后王准绳。《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礼...
  • 豫章文献王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豫章文献王萧嶷字宣俨,他是太祖的第二个儿子。他宽仁弘雅,有成就大事的器量,太祖对他特别钟爱。 他开始做的是太学博士、长城令,后来进入中央机构任尚书左民郎、钱唐令。太祖...
  • 武帝纪》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武皇帝名炎,字安世,是晋文帝的长子。为人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魏嘉平年间(249~254),封为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又迁为中护军、假节。到东武陽迎常道...
  • 外戚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50章 - - 【原文】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过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用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及有{新女},而纣之灭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太任、太...
  • 田叔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他的祖先是齐国田氏的后代。 田叔喜欢剑术,曾在乐巨公的住处向他学习黄、老的学说。 田叔为人峭刻廉洁,并以此自得。 喜欢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 赵国人把...
  • 梁琼、刘云、崔仲容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全唐诗卷八百零一 卷801_1 《采桑》郎大家宋氏 春来南雁归,日去西蚕远。 妾思纷何极,客游殊未返。 卷801_2 《宛转歌二首(一作崔液诗)》郎大家宋氏 风已清,月朗琴复鸣。 掩抑非千...
  • 卢同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八十九 卷389_1 《走笔追王内丘》卢同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 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 忽然夫子不语, 带席帽,骑驴去。 余对醁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