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九卷 > 声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九卷声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声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九卷更新时间:2018-05-05
【解析】
本篇以《声战》为题,取其虚张声势之义,旨在阐述进攻作战中采用“声东击西”战法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采用“声东而击西”战法进攻敌人,就可以使敌人不知从何处对我进行有效防守,从而便可为我造成歼敌的有利条件和可乘之机。“声东击西”战法,实际上是一种佯动误敌手段。采用此法,往往可以诱使敌人上当和调动敌人就范,进而达成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作战效果。因此,在古代战争中,“声东击西”便成为兵家经常用以进攻敌人的有效战法。东汉初年,汉将耿弇攻取临淄与西安两地的作战,就是巧妙运用此法而获胜的。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建威大将军耿弇在取得平定济南的作战胜利后,继而率军向割据势力张步发动进攻。当时,张步率军驻守于剧县,为了阻截汉军攻势,他一面急令其弟张蓝率领精兵二万进驻西安,一面又令其所隶诸郡太守集兵万余坚守临淄,企图以相距仅四十里的两城构成犄角之势,来阻挡汉军的进攻。此时,耿弇率军已进至画中,恰在西安与临淄两城之间。他从“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的敌情实际出发,采取了声言攻西安而实攻临淄的“声东击西”战法,出敌不意地首先攻占了守备薄弱的临淄。结果,敌人临淄一失,西安守敌顿形孤立。在此形势下,张蓝被迫放弃西安而逃住剧地张步处,耿弇兵不血刃地进占了西安,取得了“击一而得二”的重大胜利,从而为汉军此后彻底平定张步割据势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译文】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声战”,就是用虚张声势的佯动战法来迷惑敌人。声言攻其东而实际击其西,声言攻其彼而实际击其此。这样,便可迫使敌人不知道究竟从哪里进行防守;而我军真正所要进攻的,恰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诚如兵法所说:“善于实施进攻作战的军队,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东汉建武五年,大将耿弇率军同割据势力张步相对抗。时据守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的张步,派遣其弟张蓝率领精锐部队二万人进驻西安,并令其所辖诸郡太守集中兵力万余人驻守临淄,两城相距四十余里。耿弇率军进至画中,此地位于西安与临淄二城之间。耿弇侦察知道西安城小而坚固,且有张蓝精锐部队防守;临淄城虽大却容易攻取。于是,耿弇责令诸将集会一处,宣布说五天后进攻西安。张蓝获此消息后,昼夜严加戒备。到了第五天,耿弇命令全军将士提前于半夜起床吃饱饭,天亮时候进至临淄城下。这时,护军荀梁等人在攻打临淄的问题上同耿弇发生了争执,他们认为应当迅速攻打西安。耿弇分析指出说:“不能先打西安。因为西安的守敌听说我军要进攻他们,已经昼夜加紧守备;我们现在进攻临淄乃是出其不意,必使该城守敌惊慌失措,猛攻一天就可破城。攻克临淄,西安就陷入孤立境地,张蓝因与张步之间交通断绝而成孤立无援之敌,因此必定又将弃城逃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箭双雕的战法。如果先攻西安,不能很快攻克,顿兵于坚城之下,必会给我军造成更多伤亡。纵然能够攻克西安,张蓝率兵逃往临淄,与该城守军合兵协力,便可寻机向我发动进攻。我军深入敌境作战,没有后方供应,十天之内,不经交战便将陷入困境。诸位所谈意见,看不到有何恰当可取之处。”于是,耿弇挥军进攻临淄,半天即攻克,进占了该城。张蓝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率兵逃跑了,汉军不战而得西安。

【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①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②,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③,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④,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俟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弇敕诸将夜半皆蓐食⑤,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⑥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奔还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⑦,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⑧

【注释】
①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②西安:县名。故址在今山东桓台东。③临淄:县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北。④画中:邑名。东汉时又称“棘里亭”,位于今山东临淄西。⑤蓐食:据《方言》云:“蓐,厚也。”蓐食,谓丰厚饮食。这里指战前令士卒饱餐。⑥卒(cù):同“猝”,谓突然、急促,引申为马上、立即之意。⑦转输:谓转运输送物资。这里指后勤供应。⑧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耿弇传》。

声战相关文章

  • 谈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谈姓氏祖宗:微子姓氏起源: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于宋,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为姓, 相传姓谈。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汉...
  • 邸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回族中的邸姓,是明永乐年间实行移民政策,由外地迁往山西太原的。山西太原的回回十大姓中便有邸姓。邸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山西太原、内蒙包头和北京。...
  • 鵋鶀好音》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吴王夫差与群臣夜饮,有鵋鶀鸣于庭,王恶使弹之,子胥曰:“是好音也,弗可弹也。”王怪而问之。子胥曰:“王何为而恶是也?夫有口则有鸣,物之常也,王何恶焉?”王曰:&ldq...
  • 茧丝》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郁离子曰:“蚕吐丝而为茧以自卫也,卒以烹其身,而其所以贾祸者,乃其所自作以自卫之物也。蚕亦愚矣哉!蚕不能自育,而托于人以育也,托人以育其生,则竭其力,戕其身,以为人用也弗过。...
  • 姚安》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姚安,临洮人,美丰标。同里宫姓,有女子字绿娥,艳而知书,择偶不嫁。母语人曰:“门族风采,必如姚某始字之。”姚闻,给妻窥井,挤堕之,遂娶绿娥。雅甚亲爱。  然以其美也,故疑之...
  • 封三娘》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范十一娘,城祭酒之女,少艳美,骚雅尤绝。父母钟爱之,求聘者辄令自择,女恒少所可。会上元日,水月寺中诸尼作“盂兰盆会”。是日,游女如云,女亦诣之。方随喜间,一女子步趋相...
  • 王制》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
  • 弭讼》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姑子刘君士由之论曰:“人纲始於夫妇, 判合拟乎二仪. 是故大婚之礼, 古人所重, 将合二姓之好, 以承祖宗之基. 主人拜迎於门, 听命於庙, 玄纁贽币, 亲御授绥, 婿有三年之...
  • 退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六卷 - - 【解析】本篇以《退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采取退却方式以免遭敌打击的问题。它认为,在敌众我寡、地形不利,且难以力争胜的条件下,应当迅速退却,不与敌人决战。这样,就可以...
  • 纰漏》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三卷 - -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箸水中而饮之,谓是乾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元皇初见贺司空,言及...
  • 赵师、宋先生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赵师 减字木兰花 江南春早。春到南枝花更好。不比寻常。深着胭脂学弄妆。 寿阳开宴。拂拂红霞生酒面。从此溪桥。步障翻腾着绛绡。 宋先生 苏幕遮 气随神,神随气。神气相随...
  •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崔斌,字仲文,马邑人。性警敏,多智虑,魁岸雄伟,善骑射,尤攻文学,而达政术。世祖在潜邸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怜吉带,将游骑戍淮南。斌负才略,卜怜吉带甚敬礼之。兵驻扬州西城,俾斌领骑兵觇...
  • 志第四十八·兵三》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西北马多天下,秦、汉而下,载籍盖可考已。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古或未之有。盖其沙漠万里,牧养蕃息,太仆之马,殆不可以数计,亦一代之盛哉。   世祖中统四年,设群...
  • 吴遵路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吴遵路,字安道。父亲吴淑,见载于《文苑传》。中进士第,累任官至殿中丞,担任秘阁校理。章献太后临朝称制,国家的朝政得失,下面朝臣没有谁敢于议论。吴遵路条奏陈请十多件事,语言都直...
  • 高季兴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本名季昌,到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为回避庄宗的庙讳“庄”而改“昌”名为“兴”。小时在汴州商人李七郎家中做事,梁太...
  • 胡藩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胡 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少年时成为孤儿,居丧以哀伤闻名。太守韩伯见了他,对胡 藩的叔叔尚书胡 少广说:“您的这个侄子一定会以义烈成名。”州府征召,他不去上任,等二...
  • 伊..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伊..,代地人。年轻时勇猛刚健,跑起来可以追上奔跑的马,善于骑射,力大无比,能够拖住牛不让它跑动。神..初年(428),伊..擢升为侍郎,转为三郎,被赐予汾陽子的爵位,加授振威将军。 世祖...
  • 自序》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当年少日皋金天氏有一个后裔子孙叫昧的,当玄冥神的老师,生了允格、台骀两个儿子。台骀继承父亲的职业,开发汾水、洮水一带,以大湖泽作为屏障,在太原这一带建城而居,颛顼帝很赞扬他...
  • 郭象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郭象字子玄,年少时有才理,爱好《老》、《庄》学说,能够清谈玄理。太尉王衍常常说:“听郭象讲话,如同悬挂的河水倾泻而出,流注不竭。”州郡征召,都不就任。时常闲居,用文论...
  • 牛僧孺、叶季良、薛存诚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六十六 卷466_1 《享太庙乐章》牛僧孺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 不纽不舒,贯成九围。 武烈文经,敷施当宜。 纂尧付启,亿万熙熙。 卷466_2 《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牛僧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