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六卷 > 退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六卷退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退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六卷更新时间:2018-05-05
【解析】
本篇以《退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采取退却方式以免遭敌打击的问题。它认为,在敌众我寡、地形不利,且难以力争胜的条件下,应当迅速退却,不与敌人决战。这样,就可以保全自己实力不受损失。本篇《退战》与前篇《进战》,是从相反相成的两个侧面,阐明了采取进攻和退却两种不同作战方式的主要依据条件,力戒战争指导者既要善于“见可则进”,又要善于“知难而退”。敌情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作战方式亦应不同。两篇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这里已经包含有“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作战指导思想,这是十分可贵的。三国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魏将曹爽“发卒十余万人”(见《资治通鉴·魏纪六》),自骆谷口进入蜀地汉中。当时蜀在汉中的兵力不满三万,从双方兵力对比情况看,魏军是蜀军的三倍多,但最后结局却是以魏军败退而告终。究其原因则在于魏军作战指导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大将军曹爽单纯凭借其兵力上的优势,既忽视了长途跋涉的劳困和地形条件对己不利的因素,且又不听司马懿劝阻(据《三国志·魏书·曹爽传》载称:“宣王止之不能止”,下同),一意孤行,结果造成其“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的困难局面。最后他不得不采纳司马昭的建议而引军撤退。蜀将费祎乘机挥军疾趋三岭凭险截击,曹爽率部“争险苦战,仅乃得过,失亡甚众,关中为之虚耗。”(见《资治通鉴·魏纪六》)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军兵多、我军兵少,且地形条件对我不利,在单凭兵力不能与敌争胜的情况下,就应当立即撤退以避开敌人,这样就可以保全我军实力安然无损。诚如兵法所说:“作战中确知敌人难以战胜,就应及时撤退以保存实力。”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军曹爽奉命率军讨伐蜀国,司马昭为征蜀将军而随同前往,穿越骆谷后,进驻于兴势山。蜀将王平率兵乘夜偷袭魏军,司马昭命令所属部队坚守不动,王平未能得手而退回。司马昭提出建议说:“蜀国大将军费祎如果占据险要地形进行防守,我们前进却得不到交战的机会,强攻硬打又不可能奏效。因此,应当急速撤军,以后再作良图。”曹爽听后,下令魏军撤退。蜀将费祎果然领兵迅速抢占了三岭险要地形,曹爽等人率军偷偷越过险阻,才得以撤回。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法曰:“知难而退。”①三国魏将曹爽②伐蜀,司马昭③同行出骆谷④,次于兴势⑤。蜀将王平⑥乘夜袭击,昭令坚卧不动,平退。昭谓诸将曰:“费祎⑦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急旋军,以为后图。”爽等遂退,祎果驰兵趋三岭⑧争险,爽等潜师越险,乃得过。⑨

【注释】
①知难而退: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引自《军志》;又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②曹爽:曹操之侄孙。字昭伯。魏明帝时,官至武卫将军。明帝病重之时,拜其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司马懿受遗诏同辅齐王曹芳。后因与司马懿争权被杀。③司马昭:马本及各本皆作“司马懿”,显误,据《晋书·宣帝纪》和《三国志》之《魏书·三少帝纪》、《魏书·曹爽传》、《蜀书·后主传》、《蜀书·王平传》等书记载,此次曹爽率军伐蜀,不但皆无“司马懿同行”之说,相反,却称司马懿对此次攻蜀始终持劝阻态度,但结果是“止之,不可”(见《晋书·宣帝纪》;又见《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宣王止之不能止”)。又据《晋书·文帝纪》载称:“大将军曹爽之伐蜀也,以帝(指司马昭)为征蜀将军,副夏侯玄,出骆谷,次于兴势。”可见,随爽攻蜀者并非是司马懿,而是懿子司吴昭。故据《晋书·文帝纪》校改。④骆谷:狭谷名。位于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谷长四百余里,地势险要,是关中通往汉中的交通要道。⑤兴势: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兴元”,今据史校改。兴势,即兴势山,位于今陕西洋县北。⑥王平:蜀将。马本及各本作“王琳”,《晋书·文帝纪》作“王林”,皆误。今据《三国志·蜀书·王平传》和《资治通鉴·魏纪六》校改。⑦费祎:蜀将。江夏鄳县(今河南信阳东北)人,字文伟。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为诸葛亮所推重,拜为参军、司马。亮卒,祎为后军师。蒋琬秉政后,祎任大将军,录尚书事。⑧三岭:即沈岭、衙岭、分水岭。均在今陕西周至西南之骆谷中。⑨本篇史例出自《晋书·文帝纪》。

退战相关文章

  • 白日见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朱青云言,尝与高西园散步水次。时春冰初泮,净绿瀛溶,高曰:忆晚唐有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句,无一字言春水,而晴波滑笏之状,如在目前。惜不记其姓名矣。朱沉思未对,闻老柳后有人语曰:此...
  • 士容论》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论 - - 【士容】  一曰: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其状朗然不儇,若失其一。傲小物而志属於大,似无勇而未可恐狼,执固横敢而不可辱害。临患涉难而处义不越,南面称寡而不以侈大。今日君...
  • 九青》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下卷 - - 庚对甲,乙对丁。魏阙对彤庭。梅妻对鹤子,珠箔对银屏。鸳浴沼,鹭飞汀。鸿雁对鹡鴒。人间寿者相,天上老人星。八月好修攀桂斧,三春须系护花铃。江阁凭临,一水净连天际碧;石栏闲倚,群山...
  • 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 日月》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
  • 周书·君奭》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
  • 气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八卷 - - 【解析】本篇以《气战》为题,旨在阐述部队士气在对敌作战中的重要性及临战状态下激发士气所应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为,将领指挥对敌作战靠的是部队旺盛的士气,而部队旺盛的士气...
  • 李新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李新 临江仙 杨柳梢头春色重,紫骝嘶入残花。香风满面日西斜。只知间信马,不觉误随车。 已许洞天归路晚,空劳眼惜眉怜。几回偷为掷花钿。今生应已过,重结后来缘。 浣溪沙(秋怀) 千...
  • 家铉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家铉翁 水调歌头(题旅舍壁) 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老龙蹲踞不动,潭影净无尘。此地高阳胜处,天付仙翁为主,那肯借闲人。暂挂西堂锡,仍同旦过宾。 六年里,五迁舍,得此邻。儒馆豆笾于...
  • 李吕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李吕 一落索(送游君安解县竹尉) 琢成玉树。谁解著、云斤月斧。短_羸骖,朴樕一怀尘土。叹雄图、伤别绪。 主人不语花能语。苦欲留君、不是留君处。碧落紫霄,楼观参差烟雾。一樽空...
  • 庄公·庄公十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秋,荆伐郑。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邾子克卒。   【传】十六年夏,诸...
  • 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
  •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七》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耶律屋质耶律吼何鲁不耶律安搏耶律洼耶律颓昱耶律挞烈耶律屋质,字敌辇,系出孟父房。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博学,知天文。   会同间,为惕隐。太宗...
  • 石延年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石延年字曼卿,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后晋把幽州送给契丹,他的祖父就率领全族人向南方转移,留居在宋城。石延年的为人放纵不拘,崇尚气节,读书通大义,做文章劲健有力。对诗最擅长而且还...
  • 杨巨源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杨巨源,字子渊,他的祖先是成都人。他父亲杨信臣,客居在益昌,于是他家住在益昌。杨巨源洒脱有大志,善于骑马射箭,涉猎诸子百家的书籍。考进士不中,考武举又不中。刘光祖见他认为他是...
  • 傅永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氏。幼年随叔父傅洪仲与张幸从青州入魏国,不久又南归。傅永有力气胆量,拳脚功夫过人,能够手执鞍桥,倒立驰骋。二十多岁,有位友人给他写了封信而他不能写信回答,请...
  • 孙盛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县人。祖父孙楚,做过冯翊太守。父孙恂,做过颍川太守。孙恂在任职期间,遇贼被害。孙盛十岁就因避乱而渡江 南来。年长后,博学多闻,善于分析名理。当时殷浩名噪...
  • 皎然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一十九 卷819_1 《兵后余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皎然 携手曾此分,恍如隔胡越。 伦侯古封邑,荣盛风雨歇。 饥鼯号空亭,野草生故辙。 如何此路岐,更作千年别。 冯轼望远道,春...
  • 卢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五十一 卷551_1 《汉堤诗》卢肇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 洎入大郛,波端若铓。 触厚摧高, 不知其防。 骇溃颠委,万室皆毁。 灶登蛟鼍,堂集鳣鲔。 惟恩若雠,母不能子。 洪溃既涸,...
  •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芦荟 释名 奴会、讷会、象胆。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湿癣。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擦干后敷上药末,有奇效。 2、小儿脾疳。用芦荟、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