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100章

晋书100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晋书》100章

  • 1.孙盛传》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县人。祖父孙楚,做过冯翊太守。父孙恂,做过颍川太守。孙恂在任职期间,遇贼被害。孙盛十岁就因避乱而渡江 南来。年长后,博学多闻,善于分析名理。当...
  • 2.司马彪传》 司马彪,字绍统,高陽王司马睦的长子。过继给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敏。年少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但轻薄好色,常遭到司马睦的责备,因此不得做继承人,虽然名义上是过继于人,实际上...
  • 3.陈寿传》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郡人。自幼刻苦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在蜀汉任观阁令史。当时蜀汉朝中宦官黄皓专横弄权,蜀汉大臣都极力逢迎黄皓,而陈寿独不愿依附他,因此多次被贬...
  • 4.朱序传》 朱序,字次伦,义陽人氏。父朱焘,以才干历任西蛮校尉、益州刺史。朱序终生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 夏相。兴宁末年(365),梁州刺史司马勋叛乱,桓温 上表朝廷举荐朱序为征...
  • 5.朱伺传》 朱伺,字仲文,安陆县人。年轻时为吴牙门将陶丹给使。吴亡后,内迁江 夏郡。朱伺勇武有胆识,但不善言谈,不知诗书,为郡将督,见乡里士大夫名宦,作揖报个姓名而已。及至做了将...
  • 6.桓伊传》 桓伊,字叔夏。父桓景,有用世济时之才干,官至侍中、丹杨尹、中领军、护军将军、长社侯。 桓伊有军事才略,聪慧过人,简朴真率,为王氵蒙、刘忄炎所器重,多次参与各州府军...
  • 7.桓宣传》 桓宣,谯国钅至县人。祖父桓诩,做过义陽太守。父桓弼,官至冠军长史。桓宣志在创业济时,心地忠厚纯正,为晋元帝丞相舍人。 当时北方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
  • 8.王献之传》 王献之,字子敬。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显得懒散,才华气度超过同时代人。几岁时,曾观看门生扌雩..,说:“南边将要失利。”门...
  • 9.王羲之传》 王羲之,字逸少,为司徒王导之侄。祖父王正,曾做过尚书郎。父亲王旷,做过淮南太守。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初,王旷有拥戴之功。王羲之年幼时说话有点口吃,人们并不觉得他有...
  • 10.谢玄传》 谢玄,字幼度。年少时便聪慧过人,与堂兄谢朗皆为叔父谢安所器重。谢安曾训诫约束子侄们,说:“你们怎样参与世事,而且做得让人满意?”众子侄都不知如何回答。谢...
  • 11.谢琰传》 谢琰,字瑗度。年轻时,以节操和才干著称,风姿俊美。与堂兄护军将军谢淡虽为近邻,但从不来往,同宗族里的子弟只与几个有才气负美名的交往。拜官著作郎,转任秘书丞,累迁散骑...
  • 12.谢安传》 谢安,字安石,为谢尚的堂弟。父谢裒,官至太常卿。谢安四岁时,谯郡桓彝见之惊叹说:“此儿风神秀丽清朗,将来不会比王东海差。”到童年,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
  • 13.谢尚传》 谢尚,字仁祖,为豫章太守谢鲲之子。从小就有孝亲之情。七岁丧兄长,其哀恸之态超出礼法,亲戚无不感到奇异。到八岁,显得聪明早熟。谢鲲曾携带谢尚为宾客饯行,有客人说:&ldq...
  • 14.殷浩传》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县人。父殷羡,字洪乔,就任豫章太守时,京城人士托他带往豫章的书信达百余封。行至石头时,将所带书信尽投入水中,说:“沉下去的自沉,浮上来的自浮,...
  • 15.何充传》 何充,字次道,庐江 郡..县人,为曹魏光禄大夫何祯的曾孙。祖父何恽,做过豫州刺史。父何睿,做过安丰太守。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
  • 16.顾众传》 顾众,字长始,吴郡吴县人,为骠骑将军顾荣的族弟。父顾礻必,为交 州刺史,有文武才干。顾众过继给伯父,伯父早死,侍奉伯母以孝闻名。光禄卿朱诞器重他。州府召他为主簿,举为...
  • 17.王彪之传》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鬓发胡 须皆变白,当时人称他王白须。最初拜官为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堂伯王导对他说:“吏部打算让你任尚书郎,你有希望做诸王的佐吏呀...
  • 18.王述传》 王述,字怀祖。年幼死父,侍奉母亲享有孝子之名。安于贫困,节俭持家,不追求名誉和官爵。性格沉静,宾客们常纵情 辩论,异端邪说并起,而王述却静静的不发一言。年少继承父亲...
  • 19.庾亮传》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父亲庾琛,事迹在《外戚传》中。庾亮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又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闺阁之中,也并不需严教而自守礼...
  • 20.葛洪传》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祖父葛系,在吴国担任过大鸿胪。父亲葛悌,吴国灭后入仕晋,任过邵陵太守。葛洪从小就刻苦好学,家中贫穷,自己白天上山打柴以换取笔墨纸张,夜晚读书...
  • 21.郭璞传》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太守任上。郭璞...
  • 22.周磠传》 周岂页字伯仁,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岂页。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岂...
  • 23.顾荣传》 顾荣字彦先,吴国吴县人,为江 南显族。祖父顾雍,在吴时任丞相。父顾穆,官宜都太守。顾荣精明开朗,弱冠之年便出仕为官,在孙吴朝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国灭亡后,和...
  • 24.郗鉴传》 郗鉴字道徽,高平国金乡县人,是汉朝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郗鉴从小孤贫,博览经书典籍,躬耕于陇亩之中,吟咏诗书从不怠倦,得到了儒雅的名声,对州府的征召一概不应。赵王司马...
  • 25.温峤传》 温 峤字太真,司徒温 羡弟弟的儿子。其父温 辵,任河东太守。温 峤聪明敏捷,有见识器量,博学而有文才,年少时就以孝悌被邦族之人称赞。温 峤体态俊美有风度,擅长谈论,见到...
  • 26.陶侃传》 陶侃字士行,原本鄱陽人。吴国灭亡后,迁到庐江 的寻陽。父亲陶丹,在吴国任扬武将军。陶侃年幼而孤贫,任县中小吏。鄱陽的孝廉范逵曾经去拜访陶侃,陶侃毫无准备,无物待客,...
  • 27.刘弘传》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人。祖父刘馥,曹魏时任扬州刺史。父刘靖,任镇北将军。刘弘有谋略理政之才,年少时家住洛陽,与武帝司马炎同住在永安里,又是同年,在一起学习 。以旧恩...
  • 28.王导传》 王导字茂弘,是光禄大夫王览的孙子。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王导年少时就风姿飘逸,见识器量清越弘远。十四岁时,陈留高士张公见到他后非常惊奇,对他的从兄王敦说:“...
  • 29.段匹石单传》 段匹石单,东部鲜卑族人。其种族之人多矫健有力,世世为当地部落首领。其父名叫务勿尘,曾出兵援助东海王司马越征讨有功,王浚表奏他为亲晋王,封辽西公,并把女儿嫁给务勿尘...
  • 30.李矩传》 李矩字世..,平陽人。他年幼的时候,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就是孩子们的首领,计划指派,就和大人们办事一样。长大后作差吏,护送去职的县令到长安,被征西将军梁王司马肜任命...
  • 31.祖逖传》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县人。家中代代为官吏,食禄二千石,为北方幽州之地的名门显族。父亲祖武,任过晋王掾、上谷太守。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兄弟共有六人。其兄祖该、祖纳都...
  • 32.刘琨传》 刘琨字越石,中山国魏昌县人,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父刘迈,有经国济世之才,任过相国参军、散骑常侍。父亲刘蕃,为人清高简约,性格恬淡,位至光禄大夫。刘琨年少时便...
  • 33.张方传》 张方,河间人,出身贫穷之家,以勇猛善战而为河间王司马..所器重,累迁兼振武将军。永宁年间(301),司马..上表请讨伐齐王司马礒,派遣张方领兵二万为前锋。后司马礒被长沙王...
  • 34.李含传》 李含字世容,陇西郡狄道县人。侨居于始平郡。从小就有才干,陇西、始平两郡同时推举他为孝廉。安定人皇甫商年少时自恃出身豪族,觉得李含门第微贱,要和他结交 ,李含拒绝...
  • 35.张辅传》 张辅字世伟,南陽西鄂县人,汉朝河间相张衡的后代,年少时便有才干,与从母弟刘乔一样有名声。 当初张辅补蓝田县令,在任上不为当地豪强所屈。当时强弩将军庞宗,是西州的...
  • 36.齐王司马礒传》 齐武闵王司马礒字景治,是献王司马攸的儿子。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家父之风范。当初,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前来临丧...
  • 37.赵王伦传》 赵王司马伦字子彝,宣帝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柏夫人。曹魏嘉平初年(249),封为安乐亭侯。五等制建立后,改封为东安子,拜谏议大夫。 武帝即位,封他为琅王牙郡王。因让散骑...
  • 38.汝南王亮传》 汝南文成王司马亮字子翼,是宣帝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年幼时清正机警有才干,在魏国任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为东中郎将,晋封为广陽乡侯。在寿春征讨诸葛诞,失利,免去官职。...
  • 39.周处传》 周处字子隐,义兴陽羡人。父亲周鲂,吴国鄱陽太守。周处少时死了父亲,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 肆欲,州里乡曲的人以他为祸患。周处自己也知...
  • 40.罗宪传》 罗宪字令则,襄陽人。父亲罗蒙,三国时任蜀国的广汉太守。罗宪十三岁时便能写文章,很早出名。师从谯周,谯周的门人称他为子贡。罗宪正直诚实严整;待士不倦怠,轻财好施舍,不...
  • 41.孙楚传》 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祖父孙资,魏国的骠骑将军。父亲孙宏,南陽太守。孙楚才气辞藻卓绝,爽朗超逸不合群,多所欺凌怠慢,缺少同乡里的赞誉。四十多岁,才参加镇东军事。 ...
  • 42.江统传》 江 统字应元,陈留圉人。祖父江 蕤,以仁义的好品行著称,任谯郡太守,封为亢父男。父亲江 祚,是南安太守。江 统沉静有远大志向,当时人评价他说:“聪慧少言江 应元。&r...
  • 43.张载传》 张载字孟陽,安平人。父亲张收,任蜀郡太守。张载天性闲雅,博学并有文采辞章。太康初年(280),到蜀地看望父亲,取道经过剑阁。张载因蜀地人倚仗险阻,喜好作乱,便写了《剑阁...
  • 44.潘岳传》 潘岳,字安仁,荥陽中牟人。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是琅王牙内史。潘岳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称他为奇童,认为可与汉代的终军贾谊匹配。早年被征到司空太尉府...
  • 45.夏侯湛传》 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祖父夏侯威,魏国的兖州刺史。父亲夏侯庄,是淮南太守。夏侯湛年幼时很有才华,文章宏富,善于制作新词,又容貌美丽,与潘岳友善,时常行走同车,歇止接席...
  • 46.陆云传》 陆云字士龙。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少时与哥哥陆机齐名,虽然文章不如陆机,但持论超过陆机,人称“双陆”。年幼时吴国尚书广陵的闵鸿见后认...
  • 47.陆机传》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祖父陆逊,是吴国丞相。父亲陆抗,是吴国的大司马。陆机身长七尺,声如洪钟。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陆抗死后,他带领父亲的军队...
  • 48.愍怀太子遹传》 愍怀太子司马遹字熙祖,是惠帝司马衷的长子,母亲是谢才人。他年幼时聪慧,武帝喜欢他,常常在武帝身边。司马遹曾经与其他皇子一起在殿上嬉戏,惠帝来听朝,拉着各位皇儿的手...
  • 49.束皙传》 束皙字广微,陽平元城人。汉代太子太傅..广的后代。王莽末年,..广的曾孙孟达躲避战乱,从东海迁居到沙鹿山的南边,于是去掉..字的足旁,便改姓束。祖父束混,是陇西的太守。...
  • 50.挚虞传》 挚虞字仲洽,京兆长安人。父亲挚模,魏国的太仆卿。挚虞年少时侍奉皇甫谧,才学广博,著述不倦,郡中选为主簿。 挚虞曾经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所保佑的是道义,人所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