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00章 > 桓宣传

晋书

《晋书》100章桓宣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桓宣传

书籍:晋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桓宣,谯国钅至县人。祖父桓诩,做过义陽太守。父桓弼,官至冠军长史。桓宣志在创业济时,心地忠厚纯正,为晋元帝丞相舍人。
当时北方坞主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太守,各自占据一城,拥有部众数千人。晋元帝因桓宣忠厚讲信用,又与张平、樊雅同州同里,便改任桓宣为参军,让他去劝降张平、樊雅。张平、樊雅派军主簿随同桓宣到丞相府接受辖制,晋元帝封他们为四品将军,令他们各率其部众,防守北方边地。南中郎将王含请桓宣做参军。
不久,豫州刺史祖逖进驻芦洲,派参军殷磖前往张平、樊雅驻地。殷磖蔑视张平,看见他的住屋,说应改做马棚,看见大镬,想打破铸成铁器。张平说:“这是帝王大镬,天下平定后正当用它,为何打破!”殷磖说:“足下能否保得住头,竟吝惜大镬呢?”张平大怒,就在座上斩杀了殷磖,率部固守城堡抗拒晋军。一年有余,祖逖北上攻占张平驻地,杀掉张平,而樊雅依旧据有谯城。祖逖因为兵力不足,向王含求援,王含派桓宣领五百兵士支援祖逖。祖逖对桓宣说:“足下早先已劝降过张平、樊雅,他们相信足下守信义。如今再为我去劝降樊雅。樊雅若肯归降,可继续留用做官,岂止是免死而已!”桓宣又单槍匹马带领随从二人直奔樊雅处,说:“祖逖正打算平定北寇,常要依靠足下为羽翼。先前殷磖轻薄无礼,大违祖逖的意愿。现在如果足下愿意和解,那么忠名可立,富贵可保。如果还要一味固执,祖逖将赫然震怒派遣猛将攻城,凭足下乌合之众,固守孤城,强寇窥伺于北方,朝廷大军从南边进攻,恐怕是万无一全。请足下仔细考虑。”樊雅置办酒席与桓宣结为朋友,派儿子随桓宣来见祖逖。不几天,樊雅便亲自来拜访祖逖,祖逖派樊雅回谯城抚慰其部从。樊雅的部众都以曾多次辱骂祖逖,畏罪不敢归降。樊雅只好又紧闭城门守城。祖逖率部攻城,又派桓宣入城劝说樊雅。樊雅便杀掉异己之人,开城出降。未过多久,石勒的部将率兵围攻谯城,王含又派桓宣率兵救援祖逖,未到谯城而贼兵已退。祖逖留下桓宣讨伐那些未归顺者,皆被攻破。改任桓宣为谯国内史。
祖约放弃谯城南撤,桓宣用书信劝谏,祖约不从,因此石勒便占领了陈留。及至祖约与苏峻共叛朝廷,桓宣对祖智说:“如今强胡未灭,正该齐心合力征讨进剿,而竟然与苏峻一道反叛朝廷,这岂能长久!足下若想做英雄豪杰,为何不协助朝廷讨伐苏峻呢?只有如此才可扬威于天下。”祖智等不予理睬。桓宣打算劝阻祖约,派儿子桓戎告白祖约请求会见。祖约知道桓宣必将劝阻举兵,因而拒绝接见桓宣。桓宣于是抗拒祖约,与祖氏分道扬镳。邵陵人陈光率部落数百家归降桓宣,桓宣对他们予以安抚。祖约返回历陽,桓宣率部曲数千家打算南奔寻陽,在马头山扎下营寨。适值祖焕准备袭击湓口,陶侃派毛宝救援湓口。祖焕派兵攻打桓宣,桓宣派桓戎向毛宝求救。毛宝率兵攻击祖焕,打败了祖焕,桓宣便投奔了温峤。温峤以桓戎为参军。叛军平定后,桓宣留居武昌,桓戎又做了刘胤的参军。郭默杀刘胤,又以桓戎为参军。
陶侃讨伐郭默,郭默派桓戎向桓宣求救,桓宣假装答应。西陽太守邓岳、武昌太守刘诩都怀疑桓宣与郭默串通一气。豫州西曹王随说:“桓宣尚且不与祖约同流,为何要与郭默同流呢?”邓岳、刘诩便派王随前往桓宣府第以观动静。王随对桓宣说:“明公虽无如此居心,但难以剖白,只有请明公将桓戎交付给我王随才能消除众人疑心。”桓宣便派桓戎与王随一道去迎接陶侃。陶侃召桓戎为属官,升桓宣为武昌太守。不久迁为监沔中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
石勒后赵的荆州刺史郭敬戍守襄陽,陶侃派儿子平西参军陶斌与桓宣一道攻打樊城,夺取了樊城。竟陵太守李陽又攻占了新野。郭敬畏惧,弃城逃走。桓宣与李陽便平定了襄陽。陶侃令桓宣镇守襄陽,将其淮南部曲立为义成郡。桓宣招集安抚那些新近归附的百姓,勉励他们从事农耕蚕桑,减轻刑罚,精简礼仪,有时在乘坐的轺车上装载锄头耒耜,有时亲自到田间里耕种收获。十余年间,石季龙两次派遣骑兵攻打襄陽,桓宣能获得民心,常以弱小之势抗击强敌的侵略,论者以为他是仅次于祖逖、周访的战将。
陶侃正准备派桓宣北伐中原,不幸碰上陶侃病逝。后来庾亮为荆州刺史,筹划北伐,以桓宣为都督沔北前锋征讨军事、平北将军、司州刺史、假节,镇守襄陽。石季龙派七千骑兵渡过沔水攻打桓宣,庾亮派司马王愆期、辅国将军毛宝率兵增援桓宣。贼兵从三面挖地道攻城,桓宣招募精壮勇敢之士,出其不意,杀伤数百贼兵,缴获大量披甲战马,贼兵撤围退走。过了一个时期,桓宣派精锐步骑解救了南陽等郡被贼兵扣押的百姓八千余人回归东晋。庾翼代替庾亮后,准备集中全国兵力举行北伐,任命桓宣为都督司梁雍三州荆州之南陽襄陽新野南乡四郡军事、梁州刺史、持节,将军封号不变。桓宣以先后所建战功,被封为竟陵县男。
桓宣久镇襄陽,安抚本地乡民及北方侨民,颇有政绩。庾翼迁镇襄陽,命令桓宣进讨石季龙部将李罴,大军驻扎丹水,为贼兵所败。庾翼大怒,贬桓宣为建威将军,命令桓宣移兵戍守岘山。桓宣名望与职权都受到损失,加上年老疾病困扰不堪,其时南蛮校尉王愆期镇守江陵,以身患疾病请求派人代替其职,庾翼任命桓宣为镇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王愆期。桓宣深感不得志,未到任,怨愤而死。朝廷追赠为镇南将军。桓戎官至新野太守。

桓宣传相关文章

  • 致九弟·述让纪瑞承荫》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沅弟左右:  左臂疼痛,不能伸缩,实深悬系,兹专人送膏药三个与弟,即余去年贴手臂而立愈者,可试贴之,有益无损也。拂意之事,接于耳目,不知果指何事?若与阿兄是有不合则尽可不必拂郁;弟有...
  • 致九弟·顺便可以周济》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十一日安五来营,寄一家信,谅已收到,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
  • 读史者,考实录①。通古今,若亲目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读史者,考实录①。通古今,若亲目②。  [注释]  ①实录:编年体的一种体裁,古代继位之君命史官为死去的国君所编写的编年体大事记。 通;通晓,了解。 若:好像。 亲目:亲眼看见...
  • 尊敬师傅》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
  • 比兴》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诗》文宏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
  • 乩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章丘米步云,善以乩卜。每同人雅集,辄召仙相与赓和。一日友人见天上微去,得句,请以属对,曰:“羊脂白玉天。”乩批云:“问城南老董。”众疑其妄。后以故偶适城南...
  • 妖术》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  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l...
  • 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子罕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前10篇 - -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 檀弓上》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
  • 第一百十九回·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大兵出阳平关伐魏。维与夏侯霸商议曰:“向取雍州,不克而还;今若再出,必又有准备。公...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一卷 -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解释】近水的楼台最先看到水中的月亮,向阳的花木光照好,发芽...
  • 周格非、程邻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周格非 绿头鸭 陇头泉,未到陇下轻分。一声声、凄凉呜咽,岂堪侧耳重闻。细思量、那时携手,画楼高、帘幕黄昏。月不长圆,云多轻散,天应偏妒有情人。自别后、小窗幽院,无处不消魂。罗...
  • 宣公·宣公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秋,晋侯会狄于欑函。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征舒。丁亥,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   【传...
  • 王章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王章,大名南乐人。少年时为官吏。同光初年,在枢密院做事,后回归大名,历官至都孔目官。后唐清泰末年,屯驻大名的捧圣都虞候张令昭作乱,赶走节度使刘延皓,自称为留后,王章仍任原官职,为...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夫术数占相之法,出于陰陽家流。自刘向演《洪范》之言,京房传焦赣之法,莫不望气视祲,悬知灾异之来;运策揲蓍,预定吉凶之会。固已详于鲁史,载彼《周官》。其弊者肄业非精,顺非行伪,而庸...
  • 郑羲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郑羲,字幼駘,荥陽开封人,曹魏将作大臣郑浑的八世孙。曾祖郑豁,慕容垂政权的太常卿。父郑晔,不做官,娶长乐潘氏为妻,生有六个儿子,都粗有志气,而郑羲排行第六,文学为优。少年时被举为秀...
  • 韩偓诗词名句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八十三 卷683_1 《幽窗(以下《香奁集》)》韩偓 刺绣非无暇,幽窗自鲜欢。 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 密约临行怯,私书欲报难。 无凭谙鹊语,犹得暂心宽。 卷683_2 《江楼二首》...
  • 白居易的诗有哪些》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二十六 卷426_1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白居易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 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 ...
  • 韦应物古诗词列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五 卷195_1 《听莺曲》韦应物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 才闻南陌又东城。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