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贞观政要 > 上卷 > 尊敬师傅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上卷尊敬师傅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贞观政要》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尊敬师傅

书籍:贞观政要章节:上卷更新时间:2018-07-23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处,时议善之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于是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

贞观十八年,高宗初立为皇太子,尚未尊贤重道,太宗又尝令太子居寝殿之侧,绝不往东宫。散骑常侍刘洎上书曰:

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齿学三让,元良由是作贞。斯皆屈主祀之尊,申下交之义。故得刍言咸荐,睿问旁通,不出轩庭,坐知天壤,率由兹道,永固鸿基者焉。至若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未曾识忧惧,无由晓风雅。虽复神机不测,天纵生知,而开物成务,终由外奖。匪夫崇彼干籥,听兹谣颂,何以辨章庶类,甄核彝伦?历考圣贤,咸资琢玉。是故周储上哲,师望、奭而加裕;汉嗣深仁,引园、绮而昭德。原夫太子,宗祧是系,善恶之际,兴亡斯在,不勤于始,将悔于终。是以晁错上书,令通政术,贾谊献策,务知礼教。窃惟皇太子玉裕挺生,金声夙振,明允笃诚之美,孝友仁义之方,皆挺自天姿,非劳审谕,固以华夷仰德,翔泳希风矣。然则寝门视膳,已表于三朝,艺宫论道,宜弘于四术。虽富于春秋,饬躬有渐,实恐岁月易往,堕业兴讥,取适晏安,言从此始,臣以愚短,幸参侍从,思广储明,暂愿闻彻,不敢曲陈故事,切请以圣德言之。

伏惟陛下庭睿膺图,登庸历试。多才多艺,道著于匡时;允文允武,功成于纂祀。万方即叙,九围清晏。尚且虽休勿休,日慎一日,求异闻于振古,劳睿思于当年。乙夜观书,事高汉帝;马上披卷,勤过魏王。陛下自励如此,而令太子优游弃日,不习图书,臣所未谕一也。加以暂屏机务,即寓雕虫。纡宝思于天文,则长河韬映;摛玉华于仙札,则流霞成彩。固以锱铢万代,冠冕百王,屈、宋不足以升堂,钟、张何阶于入室。陛下自好如此,而太子悠然静处,不寻篇翰,臣所未谕二也。陛下备该众妙,独秀寰中,犹晦天聪,俯询凡识。听朝之隙,引见群官,降以温颜,访以今古,故得朝廷是非,闾里好恶,凡有巨细,必关闻听。陛下自行如此,而令太子久趋入侍,不接正人,臣所未谕三也。陛下若谓无益,则何事劳神;若谓有成,则宜申贻厥。蔑而不急,未见其可。伏愿俯推睿范,训及储君,授以良书,娱之嘉客。朝披经史,观成败于前踪;晚接宾游,访得失于当代。间以书札,继以篇章,则日闻所未闻,日见所未见。副德愈光,群生之福也。

窃以良娣之选,遍于中国。仰惟圣旨,本求典内,冀防微,慎远虑,臣下所知。暨乎征简人物,则与聘纳相违,监抚二周,未近一士。愚谓内既如彼,外亦宜然者,恐招物议,谓陛下重内而轻外也。古之太子,问安而退,所以广敬于君父;异宫而处,所以分别于嫌疑。今太子一侍天闱,动移旬朔,师傅已下,无由接见。假令供奉有隙,暂还东朝,拜谒既疏,且事俯仰,规谏之道,固所未暇。陛下不可以亲教,宫宷无因以进言,虽有具寮,竟将何补?

伏愿俯循前躅,稍抑下流,弘远大之规,展师友之义,则离徽克茂,帝图斯广,凡在黎元,孰不庆赖!太子温良恭俭,聪明睿哲,含灵所悉,臣岂不知,而浅识勤勤,思效愚忠者,愿沧溟益润,日月增华也。

太宗乃令洎与岑文本、马周递日往东宫,与皇太子谈论。

尊敬师傅相关文章

  • 兵征》原文翻译 - - 《六韬》龙韬 - -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预见胜负之征,为之奈何?”  太公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妖祥,士卒所告...
  • 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弟左右:  围山觜桥稍嫌用钱太多,南塘竟希公祠宇,亦尽可不起。沅弟有功于国,有功于家,干好万好,但规模太大,手笔大廓,将来难乎为继,吾与弟当随时斟酌,设法裁减。此时竟希公祠宇,业将...
  • 神护汉陵》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光绪五年,河南巡抚涂宗瀛奏称:盂津县之铁谢镇,相距里许,有汉光武帝陵寝一区,历经遵守。同治十二年,河流冲刷套湾,逼近陵垣,兼冲及铁谢镇寨前。抚臣派员修筑鱼鳞石坝,迄今黄河北岸积有...
  • 百无一用是书生》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朴素的文质;“文”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的这些人文文化。但主要的还是人的...
  • 折狱》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邑之西崖庄,有贾某被人杀于途,隔夜其妻亦自经死。贾弟鸣于官,时浙江费公祎祉令淄,亲诣验之。见布袱裹银五钱余,尚在腰中,知非为财也者。拘两村邻保审质一过,殊少端绪,并未搒掠,释散归...
  • 第十四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
  • 戒狗肉》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世讳部 - - 戒狗肉 乞儿戒吃狗肉,众丐劝曰:“不必。”曰:“我不食之久矣。”众曰:“你便戒他,他却不戒你。” 病烂腿 一乞儿病腿烂,仰卧市中。狗见之欲...
  • 江史君、徐架阁、立齐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江史君 好事近(寿六十) 耳顺恰当年,甲子方周五数。绛县老人曾纪,四百四十五。 孙弘博士适遭逢,马援击蛮未遇。五福祝君全备,更尊荣安富。 徐架阁 最高楼(寿七十) 年高德劭,休叹老而...
  • 静春、张仲殊、吴氏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静春 鹧鸪天(子寿母) 柳色青青罩翠烟。花光灼灼映临川。欲知窈窕呈祥日,恰近清明淑景天。 浮瑞霭,庆真仙。不须男女祝椿年。异时早约西王母,剩折蟠桃荐寿筵。 张仲殊 步蟾宫(妻...
  • 徐梦龙、赵扩、方信孺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徐梦龙 醉太平 冰肌玉容。情真意浓。小楼几度春风。醉琉璃酒钟。 关山万重。何时又逢。思量雨迹云踪。似襄王梦中。 赵扩 浣溪沙(看杏花) 花似醺容上玉肌。方论时事却嫔妃。...
  • 桓公·桓公十四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传...
  • 唐纪五十九唐穆宗长庆三年(癸卯,公元823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正月,癸未,赐两军中尉以下钱。二月,辛卯,赐统军、军使等绵采、银器各有差。   [1]春季,正月,癸未(二十七日),唐穆宗赏赐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下军将钱。二月,辛卯(初六),赏赐...
  • 汉纪五十六 孝献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201)》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五十六汉献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   [1]春,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1]春季,三月,丁卯(疑误),出现日食。   [2]曹操就谷于安民。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
  • 列传第八十九·释老》原文翻译 - - 《元史》250章 - - 释、老之教,行乎中国也千数百年,而其盛衰每系乎时君之好恶。是故佛于晋、宋、梁、陈,黄、老于汉、魏、唐、宋,而其效可睹矣。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维道家方...
  • 太宗下》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会同元年春正月戊申朔,晋及诸国遣使来贺。晋使且言已命和凝撰圣德神功碑。戊辰,遣人使晋。 二月壬午,室韦进白。戊子,铁骊来贡。丁酉,猎松山。戊戌,幸辽河东。丙申,上思人皇王,遣...
  • 列传第一皇后》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文帝元皇后 文宣叱奴皇后 孝闵帝元皇后 明帝独孤皇后 武帝阿史那皇后 武帝李皇后 宣帝杨皇后 宣帝朱皇后 宣帝陈皇后 宣帝元皇后 宣帝尉迟皇后 静帝司马皇后 书纪有虞之德,载...
  • 夏侯道迁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夏侯道迁,谯国人。少年即有志操。年十七,父母为他娶妻韦氏,道迁说:“我欲怀救四方之志,不愿娶媳妇。”家人都说这是戏言。等到结婚那天,到处寻找却不知他在哪里。后来查...
  • 刘仲威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刘仲威是南陽睟陽人。祖父刘箈,齐代征他为国子博士,没有到职。父亲刘之迟,任荆州治中从事史。刘仲威年轻时就有志向,研读了许多经典史籍,梁承圣年间任中书侍郎。在萧庄伪署任御史...
  • 长沙威王萧晃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是太祖的第四个儿子。少有武力,为太祖所喜爱。宋朝初仕任秘书郎邵陵王友,不拜受。升明二年(478),代兄萧映任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当初,沈攸之事...
  • 鳢鱼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鳞部 - - 鳢鱼 释名蠡鱼、黑鳢、玄鳢、乌鳢、鲷鱼、文鱼。 气味(肉)甘、寒、无毒。 主治 1、水肿。用鳢鱼一斤重者煮汁,和冬瓜、葱白作汤吃。 2、下一切气。用大鳢鱼一尾,破腹填入胡椒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