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00章 > 王献之传

晋书

《晋书》100章王献之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王献之传

书籍:晋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王献之,字子敬。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显得懒散,才华气度超过同时代人。几岁时,曾观看门生扌雩。。,说:“南边将要失利。”门生说:“这小儿郎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呢。”王献之发怒道:“我远的不及荀奉倩,近的比不上刘真长。”言罢拂袖而去。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曾与王徽之同在一间屋子里,忽然起火,王徽之拔腿奔逃,连鞋子都顾不得穿。而王献之神色恬然,不慌不忙,喊左右侍从将他搀扶出去。夜晚睡在书房里,一群偷儿潜入房中,将室内东西偷得精光。王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青毡是我家祖辈的遗物,只请你们留下这毡子。”群偷儿惊慌而逃。
王献之擅长草书、隶书,会绘画。七八岁时学书法,王羲之偷偷从他背后抽他手中之笔,因握笔有力而抽不出来,感叹道:“这小儿日后会出大名。”曾在墙壁上书写一丈见方的大字,王羲之以为有才,观赏者达数百人。桓温曾让王献之在扇子上题字,笔误落扇上,王献之便将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画得十分美妙。
开始出任州主簿、秘书郎,后转做府丞。被挑选为新安公主驸马。曾路经吴郡,听说顾辟强有座著名的花园,本与顾辟强素不相识,乘坐轿子直入花园。其时,顾辟强正在花园里聚会宾客朋友,而王献之游赏完毕,旁若无人。顾辟强勃然大怒,指责道:“在主人面前傲慢不逊,是非礼;倚仗富贵在士人面前骄矜自满,是无道。有这两样过失,就是个不足挂齿的粗俗之人。”便将他赶出园门。王献之仍是一副傲慢的样子,不屑与之计较。
谢安十分敬爱王献之,请他做长史。谢安晋封卫将军,王献之仍做长史。太元年间(376~396),太极殿落成,谢安打算让王献之题写匾额,以作为流传后世的墨宝,但难于直言,试探道:“曹魏时陵云殿匾额没有题写,就被工匠们误钉了上去,取不下来,只好让韦仲将站在悬挂的凳子上书写匾额。等匾额写罢,头发都变白了,衰老得仅剩一口余气,回到家告诉子孙们,此后再也不能用这种方法题写匾额。”王献之明白谢安的意图,正色道:“韦仲将,是曹魏大臣,哪会有此等事!如果真有此事,足以显示曹魏德薄而不能长久。”谢安便不再追逼他题字。谢安又问道:“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样?”王献之道:“当然不同,各有所长。”谢安道:“旁人评价不是这样。”王献之道:“旁人哪里知道?”不久授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为中书令。
谢安病逝后,有关他的封赠、礼仪在朝廷百官中存在着不同意见,只有王献之、徐邈共赞谢安对朝廷有忠心与他所建立的功勋。王献之上书道:“已故太傅谢安年少时谈玄说道,倍受称颂。年青时隐居山林,高雅的名望可比商周箕子与秦末四皓;尔后出山做官,使天下王法公平得当。及至他借朝廷声威歼灭奸猾强暴之敌,建立不朽功勋后,又主动交出权柄辞让高位。而且服侍先帝,亲密如同布衣之交。陛下继位之初,正值年轻,而谢安尽心竭力辅助陛下。考察谢安隐居到出仕的一生,事情繁多,情况复杂,但谢安堪称大晋一代贤相,比从前的辅弼大臣仁义忠心。请陛下明察。”孝武帝于是以隆重的礼仪封赠谢安。
不久,王献之病重,家人为他上表给天神,按道家法规,上表前要本人陈述所犯过失,家人问有何过失,王献之回答说:“别无他事,只惭愧与郗家离婚一事。”王献之前妻,是郗昙之女。不久王献之病逝。安僖皇后立为皇后后,追封后父王献之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王献之无子,侄儿王静之继嗣,官至义兴太守。当时论者认为王羲之的草书、隶书,江左国朝无人比得上,王献之书法的骨力远不及其父,但妩媚多姿。桓玄很喜爱他们父子的书法,做了两个书袋,分别装着他们父子二人的字画,放在左右欣赏。

王献之传相关文章

  • 势运》原文翻译 - - 《反经》下卷 - - (百六之运,推迁改移,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君子小人,无贤不肖,至人无可奈何。知其不由智力也。)  夫天下有君子焉,有小人焉,有礼让焉。此数事者,未必其性也,未必其行也,皆势运之耳。何...
  • 饰邪》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凿龟数策,兆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赵也。凿龟数筴,兆曰"大吉",而以攻赵者,燕也。剧辛之事燕,无功而社稷危;邹衍之事燕,无功而国道绝。赵代先得意于燕,后得意于齐,国乱节高。自以为与秦提...
  • 学道飞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族兄次辰言,其同年康熙甲午孝廉某,尝游嵩山,见女子汲溪水,试求饮,欣然与一瓢,试问路,亦欣然指示,因共坐树下语,似颇涉翰墨,不类田家妇,疑为狐魅,爱其娟秀,且相款洽。女子忽振衣起曰:危乎哉...
  • 神柏》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福建汀州试院,堂前二古柏,唐物也。云有神。余按临日,吏曰当诣树拜。余谓木魅不为害,听之可也,非祀典所有,使者不当拜。树枝叶森耸,隔屋数重可见。是夕月明,余步阶上,仰见树梢两红衣人...
  • 子不学,非所宜①。幼不学,老何为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子不学,非所宜①。幼不学,老何为②。  [注释]  ①子:是为人之子。 不学:是不肯读书。 宜:应该,适当。     ②幼:指黑发年少时。 老:指长大成年以后。 何为:指不能有作...
  • 驷驖》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 田子方》原文翻译 - - 《庄子》外篇 - -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文侯曰:“谿工,子之师邪?” 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称道数当故无择称之。”文侯曰: “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l...
  • 李习之论文》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李习之《答朱载言书》论文最为明白周尽,云:“《六经》创意造言,皆不相师。故其读《春秋》也,如未尝有《诗》也;其读《诗》也,如未尝有《易》也;其读《易》也,如未尝有《书》也;...
  • 王梦应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王梦应 摸鱼儿(寿王尉·癸未冬至后五日) 问谁歌、暗香疏影,此花堪照人世。起持霜月为花如寿,天亦愿花千岁。谁有意。著如此人间,更著花如此。高寒洒洒。看浩荡刚风,跨虬飞佩...
  • 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王汝训,字古师,聊城人。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万历初,入为刑部主事。改兵部,累迁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生,又附申时行,恣甚。汝训抗疏数其罪,言:&l...
  • 魏收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陽人氏。曾祖名缉,祖父名韶。父子建,字敬忠,赠仪同、定州刺史。收年十五,便会撰著文辞。跟随父亲来到边地后,却又喜欢上了骑马射箭,并准备依仗武艺晋升...
  • 王道隆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王道隆,吴兴乌程人。他的哥哥王道迄,读了一些书,会书法,外表又很俊俏。吴兴太守王韶之对人说:“如有兄弟儿子像王道迄这样的,就什么也不缺少。”始兴王刘浚用他当世子的...
  • 始建王刘禧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始建王刘禧字仲安,是明帝的第十二个儿子。 元徽四年(476),年六岁,封爵建始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齐国继承宋国,降封为荔浦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谋反被赐自杀。...
  • 韩崔高孙王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韩暨传、崔林传、高柔传、孙礼传、王观传) 韩暨传,韩暨,字公至,南陽堵陽县人。因同县豪贵陈茂诬陷,韩暨的父兄几乎被极刑处罚。韩暨表面上只字未提,受雇于人作劳役用以积累资金,暗...
  • 东夷列传第七十五》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夫余国、高句骊、北沃沮、南沃沮、女儿国、倭国、州胡 国、倭奴国等) 《王制》说:“东方称为夷。”夷是根的意思,是说上天仁爱并且爱惜生灵,万物顶着泥土长出地面。所...
  • 西南夷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50章 - - 西南夷的君长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夜郎的势力最强大。 夜郎以西的靡莫之夷也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滇的势力最大。 从滇往北,那里的君长也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邛都势力最大。...
  • 蔡泽见逐于赵》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五 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 【提要】“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事极必反。落寞的辩士蔡泽运用众多事例反反复复向显赫一时的范睢讲明了这个道理。结...
  • 高蟾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六十八 卷668_1 《途中除夜》高蟾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 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 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卷668_2 《长门怨》高蟾 天上何...
  • 李华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五十三 卷153_1 《杂诗六首》李华 黄钟叩母音,律吕更回圈。 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 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王吉归乡里,甘心长闭关。 玄黄与...
  • 诃黎勒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诃黎勒 释名 诃子。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下气消食。用诃子一枚,研为末,另以水一升,在瓦器中煎开几次后下药,再煎开几次,加盐少许饮服。又方:夜含诃子一个,天明时嚼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