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反经 > 下卷 > 势运

反经

《反经》下卷势运

《反经》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反经》由唐人赵蕤著,具文学、史料、镜鉴三重价值。原名《长短经》,有是非、得失、长短、优劣的意思。

《反经》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势运

书籍:反经章节:下卷更新时间:2020-01-20
(百六之运,推迁改移,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君子小人,无贤不肖,至人无可奈何。知其不由智力也。)

夫天下有君子焉,有小人焉,有礼让焉。此数事者,未必其性也,未必其行也,皆势运之耳。何以言之?《文子》曰:“夫人有余则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物多则欲省,求赡则争止。”(议曰:《管子》云:“衣食足,知荣辱。”此有余则让者也。《汉书》曰:“韩信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及在汉中,萧何言于高祖曰:“韩信者,国士无双。”此不足则争者也。故傅子曰:“夫授夷、叔以事而薄其禄,父母饿于前,妻子喂于后,能守志不移者,鲜矣。”)

《淮南子》曰:“游者不能拯溺,手足有所争急也;灼者不能救火,身体有所痛也。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者,有所余也。”故世治则小人守正,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奸,而刑不能禁也。(慎子曰:“桀、纣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乱。关龙逢、王子比干不与焉,而谓之皆乱,其乱者众也。尧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治,而丹朱、商均不与焉,而谓之皆治,其治者众也。)故《庄子》曰:“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智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智失也。时势适然。”《新语》曰:“以近河之地湿,近山之木长者,以类相及也。四渎东流,则百川无西行者,小象大而少从多也。”

是知世之君子,未必君子(议曰:匡衡云:“循礼恭让,则人不争;好仁乐施,则下不暴;尚义高节,则人兴行;宽柔惠和,则众相爱。此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由是言之,世之君子,乃上之所化也。)。世之小人,未必小人(议曰:《尚书》云:“殷罔弗小大,好草窃奸究。卿士师师,非度罔获。”此言殷之季世,卿士君子并为非法,无得其中,皆从上化耳。故知世之小人,未必小人。)。世之礼让,未必礼让(议曰:《左传》云:“范宣子好让,其下皆让;栾黡为汰,弗敢违也。晋国以平,数世赖之,形善也。”夫周之兴也,其诗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形善也。及其衰也,其诗曰:“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言不让也。由此言之,夫栾黡之让,势运之耳。故知世之礼让,未必礼让也。)。夫势运者,不可不察。(议曰:政论云:“虽有素富,骨清者,不能百一,不可为天下通变。”故知君子、小人本无定质,尽随势运者多矣。)

势运相关文章

  • 冀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冀姓氏祖宗:唐尧姓氏起源:1、以国命姓。相传唐尧的后代,在西周时有被封在冀国(今山 西河津县一带)的,后来,冀国被虞国所灭,冀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 国名命姓,称冀姓。2、出自姬姓。...
  • 滇游日记十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戊寅(公元1638年)十二月初一日在官庄茶房。时顾仆病虽少瘥chài病愈,而孱弱殊甚,尚不能行。欲候活佛寺僧心法来,同向黑盐井,迂路两日,往姚安府,以此路差可行,不必待街子也。  初二日...
  •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下面开始是第二篇的呼应,也就是为政之道的发挥,与学问修养达到外用的一个重点。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而是...
  • 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
  • 采蘩》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 省烦》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扑子曰:安上治民, 莫善於礼, 弥纶人理, 诚为曲备. 然冠婚饮射, 何烦碎之甚邪! 人伦虽以有礼为贵, 但当令足以叙等威而表情敬, 何在乎升降揖让之繁重, 拜起俯伏之无已邪! ...
  • 杜延年杜钦》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前汉书》称:杜延年本大将军霍光吏,光持刑罚严,延年辅之以宽,论议持平,合和朝廷;杜钦在王凤幕府,救解冯野王、王尊之罪过,当世善政,多出于钦。予谓光以侯史吴之事,一朝杀九卿三人,延年...
  • 李颀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欧阳公好称诵唐严维诗“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及杨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句,以为不可及。予绝喜李颀诗云:“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
  • 僖公·僖公十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飞,过宋都。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秋七月甲子,公孙兹卒。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七》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尚文,字周卿,世为祁州深泽人,后徙保定,遂占籍焉。文幼颖悟,负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未几,西夏行中书省复辟之。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
  • 林栗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林栗字黄中,福州福清人。绍兴十二年(1142)考中进士,调任崇仁县尉、南安军教授。由于宰相陈康伯的举荐,林栗被任命为太学学正、太常博士。孝宗即位,林栗升任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
  • 赵鼎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出生后四年就成为孤儿,母亲樊氏教育他,博通经史百家之书。考中崇宁五年(1106)进士,对策时斥责章..误国。历官至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道他的才能,提升他为...
  • 孙傅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又考取词学兼茂科,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当时蔡袺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袺不听。...
  • 列传第七十九》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列女 魏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平原女子孙氏 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儿氏 姚氏妇杨氏 张洪祁妻刘氏 董景起妻张氏 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
  • 顾觊之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顾觊之字伟仁,是吴郡吴县人。他的高祖顾谦字公让,是晋朝的平原内史陆机的姐夫。祖父顾崇,是大司农。父亲顾黄老,是司徒左西曹掾。 顾觊之担任谢晦的卫军参军,谢晦喜欢他文雅素...
  • 侯莫陈悦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侯莫陈悦,代郡人。父侯莫陈婆罗门,任驼牛都尉,所以悦在河西长大。他爱好打猎,善于骑射。逢牧子叛逆,于是归..朱荣,荣引荐他为都督府长流参军,渐迁大都督。庄帝初年,除任征西将军、金...
  • 临贺王正德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临贺王萧正德,字公和,是临川靖惠王的第三个儿子。小时候就粗野而陰险,不讲究礼节。起初,梁武帝还没有儿子,便收萧正德为养子,等到梁武帝登基做了皇帝后,萧正德便期盼被立为太子,后来...
  • 江夷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江 夷字茂远,济陽考城人。祖父江 ..,是晋朝的护军将军。父亲江 岂攵,官至骠骑谘议参军。 江 夷少年时努力学习 ,是年轻一辈中出众人才。本州征用他为主簿,他未应命。桓玄篡位时...
  •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穀梁传》曰,言日不言朔,食晦。《公羊传》曰,食二日。董仲舒、刘向以为,其后戎执天子之使,郑获鲁隐,灭戴,卫、鲁、宋咸杀君。...
  • 张耳陈馀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张耳是魏国大梁人,年轻的时候还做过魏公子无忌的门客。 曾经因某事逃亡,到了外黄。 外黄这地方有一个很有钱人家的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却嫁了一个庸碌愚蠢的丈夫,她自己明白无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