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泰伯

论语别裁泰伯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论语别裁》泰伯

  • 1.大禹和墨子》 子曰: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閒然矣!我们研究孔子全部思想,他一直是推崇大禹的。这里“无閒”的&l...
  • 2.民主乎?专制乎?》 从这一点研究孔子思想,以现代观念来说,孔子非常主张民主。为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庸》是他的孙子子思著的,《大学》是曾子著的。孔子的学问传给曾子,曾子著《大学》,我已...
  • 3.接下来便说到帝尧》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尧以前的历史,因为没有文献,没有资料的记载。所以孔子讲历史,姑且...
  • 4.三代之治》 孔子说了孔门学问中个人的修养,和作人做事的大原则以后,接着是评论中国历史哲学的一个标准。儒家在历史上特别推崇尧、舜、禹三代。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
  • 5.文化复兴运动》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这里讲到文化的重整,等于我们现在讲文化的复兴。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回到鲁国,开始整理文化。因为时代的盛衰演变中,文化永远是走在最...
  • 6.秀才未必知天下事》 说了半天,就是解释“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见孔子还是赞成隐士思想。他说如果真有救人救世的本事,而当前的机会不属于我的,你也没办...
  • 7.入山唯恐不深的隐士》 下一节孔子接着讲学问的道理与个人的修养。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个观念要...
  • 8.求学的目的为什么》 下面开始是第二篇的呼应,也就是为政之道的发挥,与学问修养达到外用的一个重点。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
  • 9.知人于微》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上面讲了许多孔门教育的大原则。这里提出来,孔子对于个人教育的观点。也是衔接上文之“疾之已甚”的注解...
  • 10.社会动乱之源》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孔子说“好勇”,动不动爱打架,冲动。以国家而言,如过去有许多军阀好战,那是好勇。“疾贫”,讨厌贫穷,受...
  • 11.愚民政策》 讲了孔子教育的方法、目标与内容以后,下面所说的一节,是另一个问题了。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打倒孔家店,这句话也是孔子的&l...
  • 12.文章自己的好》 说到写文章,我曾和年轻的同学们谈到,为什么写不好文章:一开头面对稿纸,已经害怕了一半,手里拿起笔又害怕了一半。笔和稿纸齐全了,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原因是在自己心里...
  • 13.怎样才算知识分子》 这几节都是记载曾子所讲的孔门学问的精华,下面等于是两个小结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国上古文化,两三千年前的...
  • 14.临大节而不可夺》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人的学问修养做到在朋友之间,“可以托六尺之孤”,托妻寄子的,非常非常难,简直没...
  • 15.学问深时意气平》 下一节是门人们记载曾子平常所教诲的。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以能问...
  • 16.冯道的故事》 我们举出一个人来做例子,这是讲到这里,顺便讨论历史。在此要特别声明,冯道这个人,是不能随便效法的。现在只是就学理上,作客观的研究而已。唐末五代时,中国乱了八十多年...
  • 17.无愧平生事大难》 这篇下面差不多都是门人的记载。下一节是讲曾子。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一节最...
  • 18.贵为天子而友布衣》 下面是孔子说明人生修养的境界。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这一节我们要深入研究,意义包...
  • 19.薄帝王而不为》 《泰伯》第八这一篇,等于是第二篇《为政》的个人学问修养的引伸注解。第八篇的题目《泰伯》,也就是这一篇里所记载的,孔子经常标榜的圣人——吴泰伯。泰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