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泰伯 > 知人于微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泰伯知人于微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知人于微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泰伯更新时间:2018-07-23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上面讲了许多孔门教育的大原则。这里提出来,孔子对于个人教育的观点。也是衔接上文之“疾之已甚”的注解。

已好几次提过才、德、学三者都周全具备的人并不多。以前政治上有个大秘密,历史上聪明的帝王,喜欢用贪而能者。即使明知其品德不大好而才高的,派出来做官,有时还睁只眼闭只眼,上面不大管,但这种人真能替国家社会做好事。有的人非常廉洁,品格非常好,学问也好,可是笨得要死,不能做事。那就派到翰林院去,地位高高的,可是搞了半天,在那里喝西北风。再举一个例子: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个年轻时的同学赵普,他自己说没有读过多少书,后来当了宰相,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抽屉里放的也是《论语》,有政治问题解决不了,就翻翻《论语》,好像现在信宗教的人查经一样。

宋太祖喜欢晚上穿了便衣到大臣的家中走走,因为以前与赵普的家人都认识,所以尤其喜欢到他家中。有一个冬天下大雪的晚上,赵普夫妻俩以为这样冷的天气,大概皇帝不会来,不料后来有人敲门,皇帝还是来了。这一下可把赵普夫妇吓坏了,因为当时南方还没有平定,当天下午进贡送来一批东西,他还没有向上报,赶快跪下来接驾,奏明原因。宋太祖安慰他说没有关系,公事明天早上再说。他仍在客厅转来转去。突然看见贡品中有一个大瓶子,上面写好送赵普的,宋太祖大感希奇,打开来看看,连赵普在内谁也没料到里面都是瓜子金。赵普夫妇吓死了,立刻又跪下来奏明实在还没有仔细看过,并不知道是黄金。宋太祖说:“你身为一个宰相,别人不知道,以为天下事决定在你书生之手。外邦既要送你这么一点东西,算得了什么?你收了,照收不误!”不论宋太祖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了不起的。但另外一个人曹彬,原来与赵匡胤是同僚,也是好朋友,他是五代时周朝的外戚。赵匡胤常常约他去喝酒,他却坚持不肯,始终中立不倚,守住岗位。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认为他人品好,和赵普一样重用。有人在赵匡胤面前打这人的小报告都打不进去,这就是赵匡胤识人于微的地方。

这些故事,就是说才德俱全的人,就是国家的大臣,是社会上了不起的人物。现在孔子也是说到才与德不能相配合的问题。中国文化经过周公整理集中起来,孔子不过继承他的道统。周公从事政治,做国家的首相,有名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是他的典故。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来;吃一餐饭,三次把饭吐出来,去接见客人,处理公事。一国的首相,内政、外交都要他办,所有来见他的人,又从不拒绝,是如此的忙。不只是忙,他对于下面的人,所有的事务,如此尽心,如此好的态度,这就是周公的才能与美德。如果真具有周公的才能与美德,但骄傲看不起人,悭吝得连同情包容都不肯付出,又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帮忙别人,勉励别人,舍不得给人家一纸奖状的话,那也免谈了,他做出来的成绩,一定没有什么可看的了。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才能而且很努力,还要修养弘毅的胸襟,深厚的美德,要不骄不吝。不骄傲就是谦虚,不悭吝就是同情、包容和气魄。

知人于微相关文章

  • 泰州任子田》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泰州任子田,名大椿,记诵博洽,尤长于三礼注疏,六书训诂。乾隆己丑,登二甲一名进士,浮沉郎署,晚年始得授御史,未上而卒。自开国以来,二甲一名进士不入词馆者仅三人。田实居其一。自言十...
  • 滇游日记十八》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初五日暂憩悉檀寺。莘野乃翁沈君,具柬邀余同悉檀诸禅侣,以初六日供斋狮林,是日遂不及出。  初六日悉檀四长老饭后约赴沈君斋:沈君亦以献岁周花甲年初满六十岁,余乃录除夕下榻四...
  • 有恒为成功之本》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路 - -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这一路下来,都是讨论人的问题,以现代来说,包括了人才的分类、人格的类别...
  • 卷二十四》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睢水出梁郡鄢县,睢水出陈留县西蒗渠,东北流。《地理志》曰:睢水首受陈留浚仪狼汤水也,《经》言出鄢,非矣。又东径高阳故亭北。俗谓之陈留北城,非也。苏林曰:高阳者,陈留北县也。按在...
  •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匡超人望见自己家门,心里欢喜,两步做一步,急急走来敲门。母亲听见是他的声音,开门迎了出来,看见道:“小二,你回来了?”匡超人道:“娘,我回来了!”放下行李,整一...
  • 石砮》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东坡作《石砮记》云:“《禹贡》荆州贡砺、砥、砮、丹及箘、簵、楛,梁州贡砮、磬。至春秋时,隼集于陈廷,楛矢贯之,石砮长尺有咫,问于孔子,孔子不近取之荆、梁,而远取之肃慎,则荆...
  • 刘澜、魏庭玉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刘澜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
  • 周纯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周纯 蓦山溪(墨梅、荆楚间鸳鸯梅、赋此) 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凝烟水。念远教谁寄。 毫端写兴,莫把丹青拟。墨客要卿...
  • 杨炎正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杨炎正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
  • 庄公·庄公十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二月,公侵宋。三月,宋人迁宿。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
  • 列传第七十二·外国上》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夏国王李乾顺。其先曰托跋思恭,唐僖宗时,为夏、绥、银、宥节度使,与李茂贞、李克用等破黄巢,复京师,赐姓李氏。唐末,天下大乱,藩镇连兵,惟夏州未尝为唐患。历五代至宋,传数世至元昊,始...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凡外戚成败,视主德何如。主贤则共其荣,主否则先受其祸。故太宗检贵幸,裁赏赐,贞观时,内里无败家。高、中二宗,柄移艳私,产乱朝廷,武、韦诸族,耄婴颈血,一日同污铁刃。玄宗初年,法行近亲...
  • 张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亮,字伯德,西河隰城人氏。年轻时有才干,初事尔朱兆,拜平远将军,因功封隰城县伯,食邑五百户。高祖在晋陽讨伐尔朱兆,兆逃奔秀容。兆手下都秘密地向高祖表示归顺的心意,惟独张亮没有...
  • 华皎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华皎,晋陵暨陽人。世代为小吏。华皎在梁为尚书比部令史。侯景之乱时,他投靠侯景党 人王伟。高祖南下,文帝为侯景所囚禁,华皎待文帝很友善。景乱平,文帝为吴兴太守,以华皎为都录事,...
  • 陈详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陈详字文几,年少时出家为僧。爱好写记事之文,谈论清雅。高祖讨伐侯景,征召陈详,吩咐他还俗,配给他兵马,跟随高祖前去平定京都。高祖东征杜龛,陈详另外攻克安吉、原乡、故鄣三县。杜...
  • 王俭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王俭字仲宝,是琅笽临沂人,祖父昙首,曾任宋的右光禄。父亲王僧绰,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王俭出生时,其父遇害,叔父僧虔收养了他。过了几年,他便袭封爵位为豫宁侯,受封的时候,王俭流涕呜咽...
  • 景帝纪》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孝景皇帝,文帝太子也。母曰窦皇后。后七年六月,文帝崩。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九月,有星孛于西方。 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古者...
  • 无名氏的唐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七十二 卷872_1 《广州三樵歌》无名氏 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 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 卷872_2 《三御史咏》无名氏 韦子凝而密,任生直且狂。 可怜元福庆,也学坐凝床。...
  • 张祜、杜牧、段成式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九十二 卷792_1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张祜 骰子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杜牧 但知报导金钗落,仿佛还应露指尖。 ——张祜 卷792_2 《同赵...
  • 沙木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杉 释名 杉、沙木。 气味 杉材:辛、微温、无毒。 主治 1、脚气肿满。用杉木节一升、桔叶(切细)一升(无叶可用皮代)、大腹槟榔大一枚(连子打碎),童便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