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00章 > 陈寿传

晋书

《晋书》100章陈寿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陈寿传

书籍:晋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郡人。自幼刻苦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在蜀汉任观阁令史。当时蜀汉朝中宦官黄皓专横弄权,蜀汉大臣都极力逢迎黄皓,而陈寿独不愿依附他,因此多次被贬谪。逢父去世,守丧期间,因病让婢女伺侯服药,被来客看见,乡党因此对他有些议论指责。后来,蜀汉亡国,陈寿因此多年不被荐举。司空张华欣赏其才华,认为他虽然有行为不检点的嫌疑,但照情理不应贬废。于是推举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出任陽平县令。撰写《蜀相诸葛亮集》,上报朝廷。授职著作郎,兼任本郡中正官。撰写魏、蜀、吴《三国志》,共六十五篇。当时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见陈寿《三国志》,便销毁自己的《魏书》而作罢。张华倍加赞赏,对陈寿说:“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撰写。”陈寿就是如此受时人器重。有传闻说,丁仪、丁訥在曹魏时负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们说:“送我千斛米,我就为令尊大人写好传记。”丁氏不答应,陈寿果真不为他们立传。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牵连受罚,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军事谋略非其长处,又无临敌应变之才;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论者因此而轻视陈寿的为人。
张华将荐举陈寿为中书郎,荀勖因忌恨张华而讨厌陈寿,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陈寿以养老母为由不就职。杜预离京镇守边镇之前,又将陈寿举荐给朝廷,建议授予他黄门侍郎或散骑常侍之职。陈寿因此被授职为御史治书。因母亲丧事离职。其母临终遗言将她埋葬在洛陽,陈寿恭行母亲遗志。但又因不将老母归葬故里而遭到非议贬官。当初,谯周曾对陈寿说:“你必定会凭才学扬名天下,但常会遭到诋毁伤害,这未必是不幸。应谨慎从事。”陈寿至此,再次招致贬废的羞辱,应了谯周之言。过了几年,被拜为太子中庶子,不就。元康七年(297),陈寿病逝,时年六十五岁。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君页等上书说:“从前汉武帝下诏令说:‘司马相如病危,可派人去取回他的著作。’使者得到了司马相如遗留的书籍,内中谈到帝王祭拜天地一事,汉天子大为惊奇。臣等认为,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书中多劝诫之言,阐述前人是非得失,对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虽然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质朴实在,恳请陛下采录其书。”于是诏令河南尹、洛陽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陈寿还著有《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其文也流传于世。

陈寿传相关文章

  • 嵺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根据唐代修订的《元和姓纂》,缪氏,源自秦穆公的后代。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第9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前620年)他有庶子以他的谥号为氏。由于古...
  • 生活的艺术》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述而 - -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音乐和诗歌,用现代话来说,即是艺术与文学的糅合。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
  • 濯足沧浪哪得清》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崔子弑其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事情。齐...
  • 穷哉法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为政 - - 下面提出问题来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个“道”是领导的导。刚才我们提出来,说孔子讲的为政,不是谈政治,以现在观念勉强说...
  • 萧云仙广武山赏雪 沈琼枝利涉桥卖文》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萧云仙奉着将令,监督筑城,足足住了三四年,那城方才筑的成功。周围十里,六座城门。城里又盖了五个衙署。出榜招集流民,进来居住。城外就叫百姓开垦田地。萧云仙想道:“像...
  • 决篇(现代译文)》原文翻译 - - 《鬼谷子》现代翻译 - - 凡为他人决断事情,都是受托于有疑难的人。一般说来,人们都希望遇到有利的事,不希望碰上祸患和被骗诱,希望最终能排除疑惑。在为人作决断时,如果只对一方有利,那么没有利的一方就不...
  • 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滕文公章句 - -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
  • 桑扈》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礻古。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王夫人见中秋已过,凤姐的病已比先减了些,虽未大愈,然亦可出入行走得了,仍命大夫每日诊脉服『药』,又开了丸『药』方子来配调经养荣丸。因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命人取时,翻寻了...
  • 卫宗武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卫宗武 水调歌头(自适) 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余。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杨柳垂垂飘絮,桑柘阴阴成幄,殷绿正B14B敷。迁木莺呼友,营垒燕将雏。 金蕉举,珠樱累,豆梅腴。寿乡歌舞,樽前...
  • 襄公·襄公十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齐侯伐我北鄙。夏,...
  • 周纪三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周纪三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 [1]卫更贬号曰君。 [1]卫国国君再次把自己的爵位由侯降到君。 二年(壬寅、前319) 二年(壬寅,公元前319年) [1]秦伐韩,取鄢。 [1]...
  • 卷二百八·列传第九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张芹,字文林,峡江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中,召为南京御史。宁夏既平,大学士李东阳亦进官荫子。芹抗疏曰:“东阳谨厚有余,正直不足;儒雅足重,节义无闻。逆瑾乱政,...
  •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五十四》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立道,字显卿。其先陈留人,后徙大名。父善,登金进土第。岁壬辰,国兵下河南,善以策干太第拖雷,命为必阇赤。立道年十七,以父任备宿卫。世祖即位,立道从北征,未尝去左右。至元四年,命立...
  • 陆慧晓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县人,是晋朝太尉陆玩的玄孙。从陆玩到陆慧晓的祖父陆万载,世代为侍中,都有著名的行事,陆慧晓的伯父陆仲元,又做侍中,当时的人们把他们比作金、张二族。 他的...
  • 文帝纪第二》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曹丕) 文帝纪,魏文帝名丕,字子桓,魏武帝曹操的太子。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出生在谯县。 建安十六年(211),封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217),被立为魏国太子,太祖死后,他继...
  •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表略) 【说明】本卷表述汉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时代的功臣侯者。是摘取《史记》的《惠景间侯者年表》景帝部分和《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再加上昭、宣、元、成时...
  •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一 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提要】“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话的出处就在《战国策》开首的此篇。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群...
  • 元稹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九十六 卷396_1 《思归乐》元稹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 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 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 惨舒在方...
  •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一十二   卷12_1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顺和」   万方资以化,交泰属升平。易从业惟简,得一道斯宁。   具仪光玉帛,送舞变咸英。黍稷良非贵,明德信惟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