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述而 > 生活的艺术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述而生活的艺术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生活的艺术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述而更新时间:2018-07-23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音乐和诗歌,用现代话来说,即是艺术与文学的糅合。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由乐府而变成了诗词。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修养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从事社会工作、政治工作的人,精神上相当寂寞。后世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多半走上宗教的路子。但纯粹的宗教,那种拘束也令人不好受的。所以只有文学、艺术与音乐的境界比较适合。但音乐的领域,对于到了晚年的人,声乐和吹奏的乐器就不合用了,只有用手来演奏的乐器,像弹琴、鼓瑟才适合。因此,后来在中国演变而成的诗词,它有音乐的意境,而又不需要引吭高歌,可以低吟漫哦,浸沉于音乐的意境,陶醉于文学的天地。最近发现许多年纪大的朋友退休了,儿子也长大飞出去了,自己没事做,一天到晚无所适从,打牌又凑不起人。所以我常劝人还是走中国文化的旧路子,从事于文学与艺术的修养,会有安顿处。几千年来,垂暮的读书人,一天到晚忙不完,因为学养是永无止境的。像写毛笔字,这个毛笔字写下来,一辈子都毕不了业,一定要说谁写好了很难评断。而且有些人写好了,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只能说他会写字,写得好,但对书法——写字的方法不一定懂。有些人的字写得并不好,可是拿起他的字一看,就知道学过书法的。诗词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几千年来的老人,写写毛笔字、作作诗、填填词,好像一辈子都忙不完。而且在他们的心理上,还有一个希望在支持他们这样做,他们还希望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永远流传下来。一个人尽管活到八十九十岁,但年龄终归有极限的,他们觉得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能流传下来,因而使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世,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是永久性的。因此他们的人生,活得非常快乐,始终满怀着希望进取之心。以我自己来说,也差不多进到晚年的境界,可是我发现中年以上,四、五十岁的朋友们,有许多心情都很落寞,原因就是精神修养上有所缺乏。

孔子深懂这个道理,因此非常注重诗与乐的教化,但他不是一个音乐家,也不善于唱歌,他订了《乐经》,但失传了。现在这一节书是描写孔子听到别人歌唱得好,他一定要求对方再唱一次。当他学会了,“而后和之”,和之就是照他的歌,依他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这便是和。说到和,我们常常会在诗题上看到:“和某某先生诗”或“步某某先生韵,这类题目,“步”与“和”的差别:“和”就是照原来的曲调和内容再作一篇。(我们听今天的歌,调子都还可以,但内容却不行。由此就看到了我们文化衰落的一面,那就是文学的修养太差,没有深度;现在报上的文章,也是如此,不像古文寿命长。过去的文章,读过后,文章的句子还留在脑子里,还不喜欢把句子中的字轻易更动。因为古文中的句子多方面都可以通,可以作多方面的看法,值得玩味、咀嚼。现在的白话文就没有这种境界,所以现在的诗歌内容,也和白话文的情形一样。)而“步”又不同了,意思是前面有人在走,我们一步一步都跟前面的脚步走。就是只照他的声调,而内容并不一定要跟着原歌的内容意思,这就叫步韵。

以上是说孔子对乐教的重视,接下去是说他的自我评论。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这是孔子的谦虚话,也是老实话。由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结论来:第一是孔子在文学以及各方面的成就,真是达到了顶峰,但他自己始终没有认为自己了不起。不但是学问方面,古今中外,任何一方面真有成就的人,站在顶峰的人,总觉得自己很平凡。这是必然的现象,并不是有意装成的。硬是真的到了顶峰的时候,自然就觉得很平凡。而且还特别小心,觉得自己懂得太有限,不敢以此为足。从这节书可以看出来,孔子那么其实、谦下,而且不是故意装样的。

第二点可以看出儒家所谓的学问,就是指作人做事的道理。并不是头脑聪明,文学好或知识渊博,这些只是学问的枝叶,不能算是学问的本身。学问的表达在于文学,文学是学问的花朵。这里孔子就讲到学问的花叶和根本:“文,莫吾犹人也。”他说如果谈文学的修养,“莫……”这里的“莫”字不是肯定词,翻译成现代白话,近乎“也许”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谈文学,也许我和一般,知识分子差不多。至于讲我自己身体力行做到了君子这个标准没有,那么我自己反省,实在还没有很大的心得。我们从此看到孔子的谦和,这种作学问的态度,非常其实,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迹象。

生活的艺术相关文章

  • 焦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焦姓氏祖宗:神农氏姓氏起源:1、出自上古神农氏,以国为姓。周武王立国之后,封神农氏后代裔孙于焦(今河南陕县焦城),建立焦国,其后以国为姓,遂为焦氏。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朝...
  • 变通》原文翻译 - - 《反经》下卷 - - 孙子曰:“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何以明之?  魏与赵攻韩,齐田忌为将而救之,直走大梁。魏将庞涓去韩而归,齐军已过而西矣。孙膑谓田忌说:“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
  • 偷梁换柱》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并战计 - - 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注释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②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
  • 破寺蠢僧》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景城南有破寺,四无居人,唯一僧携二弟子司香火,皆蠢蠢如村庸,见人不能为礼。然谲诈殊甚,阴市松脂炼为末,夜以纸卷燃火撒空中,焰光四射,望见趋问,则师弟键户酣寝,皆曰不知。又阴市戏场佛...
  • 名实第十》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上卷 - -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 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
  • 执竞》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々,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
  • 渐渐之石》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遑出矣。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 明本》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内篇 - - 或问儒道之先後。抱朴子答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先以为阴阳之术,众於忌讳,使人拘畏;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者俭而难遵,不可遍循;法者严而少恩,伤破仁义。唯道家...
  • 风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十卷 - - 【解析】本篇以《风战》为题,旨在阐述怎样借助风向作战的问题。它认为,在顺风天作战,就要乘着风势进攻敌人;在逆风天作战,则可乘敌麻痹松懈之隙,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样,就没有不...
  • 志第三十九·乐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乐章二   洪武三年定朝贺乐章。   升殿,奏《飞龙引之曲》。百官行礼,奏《风云会之曲》。丞相致词,奏《庆皇都之曲》。复位,百官行礼,奏《喜升平之曲》。还宫,奏《贺圣朝之...
  • 崔沂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崔沂,唐宣宗大中年间宰相魏公崔铉的幼子,兄崔沆,僖宗广明初年也是宰相。崔沂进士及第,历任监察、补阙。昭宗时,升到员外郎、知制诰。生性刚直守道,但文采不很优美,曾和同舍的颜荛、...
  • 列传第五十七》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申徽 陆通(弟逞) 厙狄峙 杨荐 王庆 赵刚(子仲卿) 赵昶 王悦 赵文表 元定 杨檦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六世祖钟,为后赵司徒。冉闵末,中原丧乱,钟子邃避地江左。曾祖爽,仕宋,位雍...
  • 朱龄石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朱龄石,字叫伯儿,沛郡沛县人。世代为将,伯父朱宪和朱斌都是西中郎袁真的高级军官。桓温 到寿陽讨伐袁真,袁真因为朱宪兄弟暗中沟通桓温 ,而把他们一块杀掉,朱龄石的父亲朱绰逃走归...
  • 齐武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齐世祖武皇帝名叫赜,字宣远,是高帝的长子,宋元嘉十七年(440)六月初三生于建康县的青溪宫。即将生产的那天夜里,孝皇后、昭皇后都梦见有一条龙盘在屋里,所以他的小字便取为龙儿。...
  • 王华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王华字子陵,琅王牙临沂人,太保王弘叔祖的弟弟。祖父王荟,卫将军、会稽内史。父亲王貵,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家住吴中,晋隆安初年,王恭起兵讨伐王国宝,当时王貵正服母丧在家,王恭...
  • 吴主五子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100章 - - (孙登传、孙虑传、孙和传、孙霸传、孙奋传) 孙登传,孙登,字子高,孙权的长子。魏黄初二年(221),封孙权为吴王,同时任命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为万户侯,孙登推辞没有接受。当年,孙登被立为吴...
  • 本输》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本输第二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岐伯曰:请言其次...
  • 程洛宾、晁采、崔莺莺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八百 卷800_1 《答韩翃》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卷800_2 《归李江州后寄别王氏》程洛宾 鱼雁回时写报音,难凭锉蘖数年...
  • 皇甫冉的古诗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五十 卷250_1 《温泉即事》皇甫冉 天仗星辰转,霜冬景气和。 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 丞相金钱赐,平阳玉辇过。 鲁儒求一谒,无路独如何。 卷250_2 《送张南史(效何记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