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史 > 50章 > 朱龄石传

南史

《南史》50章朱龄石传

《南史》为唐朝李延寿撰,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朱龄石传

书籍:南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10
朱龄石,字叫伯儿,沛郡沛县人。世代为将,伯父朱宪和朱斌都是西中郎袁真的高级军官。桓温到寿陽讨伐袁真,袁真因为朱宪兄弟暗中沟通桓温,而把他们一块杀掉,朱龄石的父亲朱绰逃走归附桓温。寿陽平定,袁真已经死去,朱绰则挖出棺材斩杀他的尸体。桓温十分气愤,要把他斩首,由于桓温的弟弟桓冲的请求而得以赦免。朱绰蒙受了桓冲的再生之恩,侍奉桓冲如同父亲。职位曾为西陽、广平太守。后来桓冲去世,朱绰口吐鲜血而死。
朱龄石少年的时候喜好练武,行为很不检点,他的舅舅淮南蒋氏才能低劣,朱龄石让舅舅躺在大厅里,剪一块一寸见方的纸片贴在舅舅的枕头上,用刀子远远地投掷,相隔八九尺,百掷百中。舅舅害怕朱龄石,始终不敢动弹。舅舅的头上有一颗大瘤子,朱龄石趁他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给他割除,结果死去。
宋武帝攻克了京城,任命他为建武参军。随从武帝到了江乘,即将参加战斗,朱龄石说自己家族世代蒙受桓氏的恩惠,不能容许以刀兵相对,请求留在军队后方。武帝认为他很义气,从而答应了他。任命他为镇军参军,调任武康县令。本县人姚系祖专门从事抢劫,郡县官员都害怕他,不敢进行讨伐,朱龄石到了县里,假装与他友好,召他担任参军,姚系祖依恃强悍,便出来应召。朱龄石于是将他杀掉,攻袭他的家园,把他的兄弟全部杀死,由此整个地区得到肃清。后来兼任中兵。朱龄石有军事才干,又精于文官职务,武帝十分亲近和重用他。后来平定卢循有功,被封为西陽太守。
义熙九年(413),调任益州刺史,作为元帅讨伐蜀地。开始,武帝和朱龄石密谋进攻夺取地盘,说:“刘敬宣往年出兵黄武,无功而回。贼军认为我们现在应该从外水前往,而估计我们当会出其不意可能要从内水攻来,必定派重兵守卫涪城以防备内道。如果开往黄武,正好陷他们的诡计。现在以主力从外水进取成都,而以疑兵出内水,这才是制敌的奇策。”又怕这种风声先传出去,贼军看出了虚实,便另有一封信交给朱龄石,上面写着到白帝再折开。各路军队虽然都在开进,但是并不知道整体部署,到了白帝打开信一看,上面说:“大军都从外水攻取成都;臧熙、朱枚从中水攻取广汉;让老弱兵士乘高大舰船十余艘,由内水开向黄武。”谯纵果然在内水防备,派他的大将谯道福守卫涪城,派他的秦州刺史侯晖、仆射谯诜等屯驻在彭模,夹水两岸做为军城。义熙十年六月,朱龄石开到了彭模。七月,朱龄石率领刘钟、蒯恩等在北城杀死了侯晖、谯诜。朱枚到了广汉,又打败了谯道福的非主力部队。谯纵逃奔涪城,巴西人王志将他斩首呈送,同时也俘获了谯道福,在军营门前斩杀。
武帝讨伐蜀地,准备物色一个元帅,就提举朱龄石。众人都认为朱龄石年纪还轻,不想同意,提不同意见的人很多,武帝都不听从。于是分出大军的一半,把猛将精兵全部配备给他。臧熙是敬皇后的弟弟,也命令他受朱龄石的指挥。等到战争告捷,众人都很佩服武帝的知人善任,又称美朱龄石的善于指挥。由于平定蜀地的功劳,被封为丰城侯。
义熙十四年(418),桂陽公刘义真被征调,任命朱龄石为雍州刺史,督关中诸军事。朱龄石到了长安,刘义真才出发。刘义真在青泥遭到大败,朱龄石率全城逃走被杀死。封国传到他的孙子,齐国接受禅让,封国被废除。

朱龄石传相关文章

  • 必出》原文翻译 - - 《六韬》虎韬 - -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斗为首。审知...
  • 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大人万福金安。二月十六日,接到家信第一号,系新正初三交彭山屺者,敬悉一切。去年十二月十一,祖父大人忽患肠风,赖神戳佑,得以速痊,烈游子闻之,尚转心悸!六弟生女,自...
  • 难三》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一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
  • 痴婢辩火》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史松涛先生讳茂,华州人,官至太常寺卿,与先姚安公为契友。余年十四五时,忆其与先姚安公谈一事,曰:某公尝棰杀一干仆。后附一痴婢,与某公辩曰:奴舞弊当死,然主人杀奴,奴实不甘。主人高爵...
  • 想得太过了》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上面列举出“忠”的榜样和“清”的榜样,接着讲一个道理。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
  • 履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天泽履)乾上兑下《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初九,素履往,无咎。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九五,夬履,贞厉。上九,视...
  • 夜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三卷 - - 【原文】凡与敌夜战,须多用火鼓,所以变乱敌之耳目,使其不知所以备我之计,则胜。法曰:“夜战多火鼓。”①春秋越伐吴②,吴人御之笠泽③,夹水而阵。越为左右二军④,乘夜⑤或...
  • 吴申、薛梦桂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吴申 七娘子(贺人子晬) 君家诸子燕山盛。去年两见门弧庆。银蜡烧花,宝香熏烬。晬盘珠玉还相映。 耳边好语凭君听。此儿不与群儿并。右执金戈,左持金印。功名当似王文正。 薛梦...
  • 康与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康与之 洞仙歌令 若耶溪路。别岸花无数。欲敛娇红向人语。与绿荷、相倚愄,回首西风,波淼淼、三十六陂烟雨。新妆明照水,汀渚生香,不嫁东风被谁误。 遣踟蹰、骚客意,千里绵绵,仙浪...
  • 隐公·隐公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五年春,公矢鱼于棠。夏四月,葬卫桓公。秋,卫师入郕。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邾人、郑人伐宋。螟。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宋人伐郑,围长葛。   【传】五年春,公...
  • 晋纪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397)》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三十一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   [1]春,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以左仆射王为尚书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射,领选;仍加后将军、丹杨尹。会稽王道子悉以东宫兵配...
  • 《宋史》简介》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宋史》元·脱脱等 撰   《宋史》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
  • 王彦章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祖父王秀,父亲王庆宗,都没有做过官,后因为王彦章显贵,追封王秀为左散骑常侍,追封王庆宗为右武卫将军。王彦章少小从军,隶属于太祖手下,因骁勇善战而闻名...
  • 佞幸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50章 - - 俗话说“:努力种田,不如遇到丰年。 好好为官,不如碰到赏识自己的君王。”这不是空话,不仅女子用美色谄媚取宠,就是士人与宦者亦有这种情况。 从前以美色取得宠幸的人很...
  • 宣明五气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
  • 崔江、赵防、唐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五 卷775_1 《宜春郡城闻猿》崔江 怨抱霜枝向月啼,数声清绕郡城低。 那堪日夜有云雨,便似巫山与建溪。 卷775_2 《谪宜阳到荆渚》李伉 汉江江水水连天,被谪宜...
  • 包佶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零五 卷205_1 《祀风师乐章。 迎神》包佶 太皞御气,句芒肇功。 苍龙青旗,爰候祥风。 律以和应,神以感通。 鼎俎修蚃,时惟礼崇。 卷205_2 《祀风师乐章。 奠币登歌...
  • 高正臣、崔知贤、高球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七十二   卷72_1 「晦日置酒林亭」高正臣   正月符嘉节,三春玩物华。忘怀寄尊酒,陶性狎山家。   柳翠含烟叶,梅芳带雪花。光阴不相借,迟迟落景斜。   卷7...
  • 蝎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蝎 释名 主簿虫、杜白、虿尾虫。 气味 甘、辛、平、有毒。 主治 1、小儿脐风(初生儿断脐后伤风湿,唇青、口撮、出白沫,不吸乳)。用全蝎二十一个,酒炙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三...
  • 栗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栗 释名 气味 (实)咸、温、无毒 主治 1、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 2、小儿干疮。生嚼栗子敷涂。 3、小儿口疮。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