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00章 > 周磠传

晋书

《晋书》100章周磠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周磠传

书籍:晋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周岂页字伯仁,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岂页。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岂页,惊叹道:“汝颍之地本来多生奇士,好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又见到了周伯仁,将会重振风雅,清我邦族。”广陵戴若思是东南名士,有美名,举秀才后入洛陽,平时听到周岂页的大名,专门去拜见他,相对而坐好久,直到离开时,也不敢显示自己善辩的口才。周岂页的从弟周穆也有较好的声誉,想超过周岂页,周岂页毫不介意也不与他计较竞比,于是人们更加倾向于周岂页。州郡征召他皆不应命。弱冠之年,承袭了其父武城侯的爵位,官拜秘书郎,累迁尚书吏部郎。东海王司马越之子司马毗为镇军将军,任命周岂页为长史。
元帝司马睿初到江东,请周岂页为军谘祭酒,出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刚到州中,建平流民傅密等人叛乱,迎蜀地贼寇杜。。入境,周岂页一时无法招架,狼狈不堪。陶侃派遣部将吴寄领兵相救,周岂页才得以平安,于是到豫章投奔王敦,王敦收留了他。军司戴邈说:“周岂页虽然新遭失败,但当时他还没有行使职权,不应承当责任,再说他平素德望很高,还是应恢复他的职位。”王敦不同意。元帝召周岂页为扬威将军、兖州刺史。周岂页回到建康,元帝留下他不让离开,再次任命他为军谘祭酒,接着转为右长史。东晋中兴,元帝建国,补为吏部尚书。不久,因醉酒被有司弹劾,以布衣身份领其职位,后又因门生伤人的牵连,被免去官职。
大兴初年(318),再拜为太子少傅,尚书职务如故。周岂页上疏推辞说:“臣退朝时反复思考,我学不通一经之术,智能不胜任一官之职,人知足而止很难做到,未能谨守本分,于是担负了重任,名位超过了实际才干。没想到陛下忘记了我的愚劣过失,又要让臣内管对官员的评定鉴选,外承教育训导太子的重任,我自己如蝉翼一般轻微,而负担千钧的重任,不能胜任之事,是不须识别就明白的。如果臣将来受到失职的追究,必会使圣朝蒙受用人不当的耻辱,既担心又惭愧,不知该怎样办才好。”朝廷的诏书说:“太子司马绍年幼便获得了储君这样尊贵的地位,应该依靠良臣以除去蒙蔽。有严正的师长,使他望之俨然,即使不言不语也能使他获得教益,还需要专门让他学习吗,正如人言和田苏一起游处便会忘掉鄙劣之心一样。你应该接受任命,不必再谦虚推辞了。”后来转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如故。
庾亮曾经对周岂页说:“大家都把你比作名盛一时的乐广。”周岂页说:“何必要这样美化丑女无盐,而唐突了西施呢。”元帝一次在西堂大宴群臣,饮酒正酣时,元帝从容地说:“今日名臣齐集,和尧舜之世相比如何?”周岂页因酒醉而大声叫道:“今虽然同样是人主君王,但怎能和尧舜圣世相提并论。”元帝大怒而起,手书诏令将周岂页交送廷尉治罪,将要杀掉他,过了好些天才赦免释放。出来后,各位臣僚去探望他,周岂页轻松地说:“近日所犯的罪我本来知道不至于送命。”不久接替戴若思为护军将军。尚书纪瞻置酒宴请周岂页和王导等人,周岂页因酒醉而失态违背了礼仪,又被有司参奏,皇帝下诏说:“周岂页在朝居于高显之位,掌管对官吏的铨选评议,应当谨慎恭肃,为百官之楷模。屡次因酒有失,被有司所举检。我知道这是处于极度高兴之情,但毕竟为沉缅于酒之诫。周岂页一定能够克制自己而复守礼仪,这次就免除处罚了。”
当初,周岂页以雅望而享盛名,受海内人士敬慕,后经常因酒而出现过失,任仆射之时,酒醒的时候就不多,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三日仆射”。庾亮说:“周侯晚年,就如同《论语》所言凤德之衰呀。”周岂页在过江之前,饮酒有一石之量,过江后,虽天天沉醉,却常说饮酒没有对手。偶然一次有过去饮酒的对手从江北来,周岂页遇到后非常高兴,于是拿出两石酒二人对饮,双双大醉。周岂页酒醒后,看看那位客人,已腐肋而死。
周岂页性格温和宽厚且友爱过人,其弟周嵩曾因酒醉怒目对周岂页说:“你的才能比不上你的弟弟,凭什么你能得到美名!”并用手上燃着的蜡烛扔向周岂页。周岂页并无不高兴的神色,慢慢地说:“这家伙采用火攻,是不高明的下策。”王导很看重他,曾经枕着周岂页的膝盖指着他的肚子说:“这里面装了些什么?”周岂页回答说:“里面空洞无物,但足可以装得下数百个像你这样的人。”王导也不因此恼恨。又曾在王导座间傲然啸咏,王导说:“你想学嵇康、阮籍吗?”周岂页回答说:“我怎敢近舍明公,而远效嵇康阮籍。”
王敦叛逆时,温峤对周岂页说:“大将军这次的举动好像是有所指向,应当不会超过了限度吧。”周岂页说:“你年轻还不懂。君主当然比不上尧舜圣明,怎会没有过失,可当臣子的怎么能以武力威逼君主呢!主上为大家推戴,还不到几年时间,一旦都这样干,天下不就大乱了吗?王处仲刚愎残忍,凶横目无君上,看他的意图还会有限度吗!”不久朝廷军队战败,周岂页奉诏面见王敦,王敦说:“周伯仁,你有负于我!”周岂页说:“公领兵犯上作乱,下官亲率六军,未能把事办好,使王师败绩,因此有负于你。”王敦面对周岂页的义正辞严,不知如何回答。元帝召周岂页于广室之中,对他说:“近日出现了这等大事,二宫无恙,诸人都平安,大将军不负众人所望吧。”周岂页说:“二宫平安确实如此,但臣等是否平安还不大清楚。”护军长史郝嘏等劝周岂页躲避一下王敦,周岂页说:“我身为国家大臣,现朝廷丧乱,我难道能出逃以求活命,外投胡越之地吗?”不久和戴若思一起被王敦逮捕,路过太庙时,周岂页大声喊道:“天地先帝之灵: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滥杀忠臣,欺凌天下,祖宗神祗有灵,该马上杀了王敦,不能再让他横行,以致倾灭王室。”话未说完,押送的人用长戟刺伤其口,血流到脚跟,仍面不改色,举止从容不迫,观看的人都为之流泪。于是在石头城南门外石上被害,终年五十四岁。
周岂页死后,王敦与一参军作扌雩艹捕之戏,参军一只马在棋盘边被吃掉,参军对王敦说:“周家几代都极有声望美名,可地位总也没达到公爵,到周伯仁时刚刚登上高位就掉了下来,就像我这只马一样。”王敦说:“周伯仁总角之时就和东宫太子相知遇,见面即推诚相待,就许下三件事,谁知他不幸自己触犯王法。”王敦平素就害怕周岂页,每次见到周岂页脸就发热,就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不停地用手往脸上煽风。王敦派缪坦抄没周岂页之家,只收得空篓子几只,里面装着旧棉絮,酒五瓮,米数石,在场的人都叹服周岂页的清正廉洁。王敦死后,追赠周岂页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以少牢之礼致祭。
当初,王敦起兵反叛时,刘隗劝元帝杀尽王敦族中之人,司空王导率家族中人一起赴阙请求治罪,正好碰上周岂页入朝,王导呼叫周岂页说:“伯仁,我王家上百口人的性命托付给你了。”周岂页径直入内不予理睬。见到元帝后,陈说王导的忠诚,恳切地为王导求情,元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周岂页喜欢饮酒,大醉而出。王导还在宫门外等候,又呼喊周岂页,周岂页不予回答,却对身边的人说:“今年杀了这些贼奴,将要把斗大的金印挂在胳膊上。”出来后,又上表章为王导洗白,辞意恳切。王导认为周岂页不愿救自己,心里非常怨恨。王敦得逞之时,问王导说:“周岂页、戴若思负南北之重望,让他们登三司之位,不会有问题吧。”王导不回答。王敦又说:“若不适合登三司,便让他们作应令的臣仆吧。”王导还是不回答。王敦说:“若这也不行,就把他们杀掉。”王导还是无语。王导后来料理处置中书省的遗留事项,看到了周岂页营救自己的表章,只见语言殷切诚恳。王导手执表章痛哭不已,悲不自胜,回来对几个儿子说:“我虽没有杀伯仁,可伯仁是因我而死啊。黄泉之下,我对不起这样一位好朋友啊。”周岂页三子:周闵、周恬、周颐。

周磠传相关文章

  • 庶女呼天》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洛阳郭石洲言,其邻县有翁姑,受富室二百金,鬻寡媳为妾者。至期,强被以彩衣,掖之登车。妇不肯行,则以红巾反接其手,媒媪拥之坐车上。观者多太息不平,然妇母族无一人,不能先发也。仆夫振...
  • 禹分九州》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尧曰 - - 禹分了九州,所以: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舜将自己的帝位,交给大禹的时候,也把这个文化的...
  • 圣人也势利吗?》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为政 - - 讲到“德”,第三个观念来了,我们看中国历史,儒家思想为什么对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样推崇?以前我有一个老朋友,他比我大几十岁,是我的忘年交,四川人,自称为&l...
  • 庄濯江话旧秦淮河 沈琼枝押解江都县》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南京城里,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渐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撑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金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沙壶,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
  • 梅女》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封云亭,太行人。偶至郡,昼卧寓屋。时年少丧偶,岑寂之下,颇有所思。凝视间,见墙上有女子影依稀如画,念必意想所致,而久之不动,亦不灭,异之。起视转真;再近之,俨然少女,容蹙舌伸,索环秀领,惊...
  • 封三娘》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范十一娘,城祭酒之女,少艳美,骚雅尤绝。父母钟爱之,求聘者辄令自择,女恒少所可。会上元日,水月寺中诸尼作“盂兰盆会”。是日,游女如云,女亦诣之。方随喜间,一女子步趋相...
  • 月令》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
  • 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话宿愿》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水浒正传》末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之後,梁山泊一百零八壮士均已上应天象,排定位置。当时何道士辩验天书,教萧让写录出来,读罢,众人看了,俱惊讶不已。宋江与众头...
  • 孙锐、李琳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孙锐 渔父词(和玄真子) 平湖千顷浪花飞。春后银鱼霜更肥。菱叶饭,芦花衣。酒酣载月忙呼归。 水调歌头(玄真子吟) 玄真子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肃宗赐之奴曰渔童,婢曰樵青。人问其...
  • 邹浩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邹浩 渔家傲 慧眼舒光无不见。尘中一一藏经卷。闻说大千摊已遍。门方便。法轮尽向毫端转。 月挂烛笼知再见。西方可履休回盼。要与老岑同掣电。酬所愿。欣逢十二观音面。 临...
  • 志第七·历一》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后世法胜於古,而屡改益密者,惟历为最著。《唐志》谓天为动物,久则差忒,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之。此说似矣,而不然也。《易》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盖天行至健,确然有常...
  • 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自古国家上有宽厚之君,然后为政者得以尽其爱民之术,而良吏兴焉。班固有曰:“汉兴,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先,故文、景以后,循吏辈出。”其言盖识当时...
  • 蔡元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蔡元定字季通,宋建州建阳人,从小天资聪颖,悟性极好,八岁时即能做诗,写日记数千言。蔡元定的父亲名蔡发,号牧堂老人,是个博学多才的人。蔡发将程颢、程颐的《语录》,邵雍的《皇极经世...
  • 王十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天资聪颖,理解力强,每天背诵数千言。等到长大后,有文才品行,聚集生徒于梅溪,听他讲课的有一百多人。王十朋进入太学,主考官认为他的文章很独特。   ...
  • 寇准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圭阝人。他的父亲叫寇相,在后晋开运年间(944~947)应朝廷征召担任魏王府记室参军。寇准年少时杰出超群,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时,考取进士。宋太宗取士,大多亲临...
  • 列传第四十四》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魏收 魏长贤 魏季景(子澹) 魏兰根(族子恺)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也。自序:汉初魏无知封高良侯,子均。均子恢。恢子彦。彦子歆,字子胡,幼孤,有志操,博洽经史,位终本郡太...
  • 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蒋琬传、费祎传、姜维传、蒋斌传、蒋显传、刘敏传) 蒋琬传,(附蒋斌等传)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 他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为当地名人。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
  • 本藏》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本藏第四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
  • 陆龟蒙古诗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一十九 卷619_1 《杂讽九首》陆龟蒙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 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 丹穴...
  • 海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海桐 释名 刺桐。 气味 (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1、腰膝痛。用海桐皮二两,牛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五钱,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一起洗净、焙干,研细,布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