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00章 > 顾荣传

晋书

《晋书》100章顾荣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顾荣传

书籍:晋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顾荣字彦先,吴国吴县人,为江南显族。祖父顾雍,在吴时任丞相。父顾穆,官宜都太守。顾荣精明开朗,弱冠之年便出仕为官,在孙吴朝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国灭亡后,和陆机、陆云兄弟一同到洛陽,当时人称之为“三俊”。援例拜为郎中,历任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等职。常常纵酒豪饮,他对朋友张翰说:“惟有酒可以使人忘记忧愁,但不知治病如何?”
当时值赵王司马伦诛灭淮南王司马允,将司马允的僚属都交廷尉处置,准备都杀掉,顾荣公平地处置,许多人得以保全。司马伦篡位后,他的儿子司马虔为大将军,任命顾荣为长史。当初,顾荣与同僚们宴饮,看到负责烤肉的人相貌不凡,并流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态,顾荣就割下一块肉让他吃。同座者问为什么要给仆人肉吃。顾荣说:“哪能让终日烤肉的人不知道烤肉的味道呢?”到司马伦败亡时,顾荣也被关押,将要被杀掉。而负责执行死刑的督率正是那位烤肉者,于是他放走了顾荣,顾荣得以幸免。
齐王司马礒召顾荣为大司马主簿。司马礒专权骄横,顾荣担心祸及自身,整天饮酒,久醉不醒,不管政事,将实情告诉了朋友长乐的冯熊。冯熊对司马礒的长史葛。。说:“你们以顾荣为主簿,是为了提拔有声望的人才,并委以重要事机,表示任人不分南北亲疏,以使天下人心服。现在王府职权大事务繁多,这不是好酒之徒所能胜任的。”葛。。说:“顾荣是江南极负盛名的人物,现担任这个职务时间不长,不可轻易更换别人。”冯熊说:“可以换为中书侍郎,顾荣也不损失体面,而府中也可用真正能干之人。”葛。。同意了,请示司马礒后,就改任顾荣为中书侍郎。顾荣到职后不再饮酒了。有人问他:“为什么原来沉醉而现在清醒?”顾荣怕引起别人的疑心而获罪,干脆又饮起酒来。他在给州里杨彦明的信中说:“我担任了齐王的主簿,常常担心祸患及身,见到利刃和绳索,就产生自杀的念头,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后司马礒被诛,顾荣因讨伐葛。。有功,封为嘉兴伯,转太子中庶子。
长沙王司马磖为骠骑将军,又召顾荣为长史。司马磖败后,转为成都王司马颖的丞相从事中郎。惠帝幸临漳时,以顾荣兼任侍中,派他拜谒洛陽陵园,正碰上张方据有了洛地,不能继续前进,便退避到陈留。等惠帝西迁到长安,又征顾荣为散骑常侍,他看到天下混乱,不应征召,于是返回故乡吴县。东海王司马越在徐州聚集兵马,又任命顾荣为军谘祭酒。
广陵相陈敏反叛,南渡长江,赶走了扬州刺史刘机、丹杨内史王旷,抗拒朝廷,占领州县,将自己的子弟亲属分派到各郡,结纳各地豪杰,要像当年孙权那样割据江东。任顾荣为右将军、丹杨内史。顾荣几次被拉进危险的境地,都以恭顺谦逊来勉励自己。当时陈敏要诛杀江南士人,顾荣劝说道:“中国遭逢丧乱,胡虏外族欺凌中原,太傅今天也不能重新振兴华夏,百姓们将会灭族灭种。江南虽经石冰之乱,但人民尚得以保全。顾荣时常忧虑没有窦融、孙权、刘备那样的胆略和决策,以拯救受难的民众。现在将军有神武之谋略,有孙武、吴起一般的才能,其功勋已经显著,勇敢谋略超过当今的任何人,拥有甲兵数万,战船如山积,长江上游虽还有数州之地,但很快就可传檄而定。若是能委任信赖当地的君子士人,让他们得以施展才华,不计较微小的怨恨,堵塞谗谄之口,则大事可成。”陈敏采纳了他的意见,大量地任用当地的豪族士人。陈敏仍然让甘卓出镇横江,将精锐之师都交给他指挥。顾荣暗中对甘卓说:“如果江东能成大业,我们一起来努力。然而你看事体和形势有成功的可能吗?陈敏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本来没什么大本领,政令反复无常,无一定的计划打算,再加上其子弟个个骄横,肯定要失败。可我们还安然为他效命,将来失败之时,江西诸侯之军把我们的脑袋装在盒子里送往洛陽,上面写着逆贼顾荣、甘卓之首,那不光是自己性命完了,且为万世之唾骂,现在不能不考虑呀!”甘卓听从了他的劝导。第二年,周王己、顾荣和甘卓、纪瞻等人同谋起兵攻打陈敏。顾荣拆毁桥梁藏起舟船于南岸,陈敏率万人出战,不能渡江,顾荣挥动羽扇,敌军四散溃逃。陈敏之事已平,顾荣回到吴县。永嘉初年(307),征召拜为侍中,赴召行至彭城,看到天下祸难已起,乘小船而返,其事记载于《纪瞻传》中。
元帝镇江东时,以顾荣为军司,加散骑常侍,凡有所计划决策,都询问顾荣。顾荣既是江南名士,又处于尊贵的地位,朝野之人无不推重敬仰他。当时元帝所宠爱的郑贵嫔身患疾病,元帝为她祈祷竟荒废了朝政大事,顾荣上表劝谏说:“过去周文王父子兄弟三人都为圣贤,可以说是最明事理的人了。而文王忙得到太陽西斜还顾不上吃饭,周公一次沐浴中三次握发而出,他们为何这样?都是因为一日之中,事情百绪千端,不可不理;一句话没说好,也会引起严重后果的缘故呀。如今正值国家衰微,天下乱离,天子未能安居,豺狼遍布道路,明公应该露营野外以置身艰辛之中,戴星而起勤于政事,像越王勾践那样敬怒蛙以求其勇士,悬苦胆于庭以自相节励。贵嫔染病,以医药治疗为上,祈祷之事,就算是有此必要,也不能不问部下的请奏,断绝宾客的来访问讯。当今强敌压境,满朝流言,人心浮动,或去或留纷纭不定。愿明公谦虚礼让以结纳属下,广泛地招揽天下英才,考虑目前的紧要事项,放弃无用的鬼神祭祀,发扬继承勤政的美德,以雪洗天下之耻,这样百姓才有依靠,振兴晋室才有希望啊。”
当时南方的士人未能人尽其才,顾荣又对元帝说:“陆士光贞正清贵,质如金玉;甘季思忠心尽诚,爽快直率;殷庆元行为规简,有文武全才;我族中兄长顾公让明节守礼,穷困不改节操;会稽杨彦明、谢行言皆笃行儒教,足负众望;贺生隐居不出,是青云之士;陶恭兄弟才干虽不高,可办事踏实认真。以上诸人,都是宝贵的人才。”此书奏上,元帝都予以采纳。
永嘉六年(312),顾荣死于官所,元帝亲临致哀,准备上表,按齐王司马礒的规格予以封赠。吴郡内史殷。。上片戋说:
过去贼臣陈敏倚仗朝廷宠信和手握重权,滔天作乱,其兄弟亲朋安置盘踞在各州各县,威逼士人良民作他的臣僚,当时无论贤者愚者均毫无办法。已故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嘉兴伯顾荣以道德为本,深谋远虑,其忠贞节操,越是危难却越发坚定。在崎岖艰险之中,在奸贼的逼迫之下,每念及朝廷社稷,悲愤慷慨。暗中结交心腹志士,共同谋求讨伐逆贼。信义显著于群士之中,名声冠于东南之地,威德所振,大家无不响应,各地士卒纷纷投奔,会聚如林。顾荣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忠义奋发,为国忘家。经营数年的贼寇,一朝土崩瓦解,兵不血刃,平定六州,功勋超过了前辈,道义传遍天下。
臣听说将要依照齐王、大司马司马礒的规格来追赠顾荣,不把他列入参与了密谋筹划国家大计的大臣之列,只和在州郡征战之士相比,所以不能封爵封地,传位于子弟,听到这个消息,远近为之惊叹,江东之人深感失望。齐王司马礒为王室至亲,位至一方统帅,持符节握重兵,都督京畿之兵,外有五国之援,内有宗室诸王之助,兴兵连年,役累天下,虽建有大功,但造成的损失也相当巨大。顾荣兵无一旅,又非一方守宰,孤单地处于江东,王命不通,面临危局而独挡一面,以身殉国,不费国家钱财,不劳天下民众,使贼首就戮,大功告成,封闭各地仓库,等待王师到来,因此国安物富,万民以义为俗,今天国家事业振兴,不能说不是由此而开端。把他和齐王相比,强弱不同,优劣也不同。至于齐王府的参将佐吏,扶义助强,可并非是创谋大事的首领,他们都得到嘉奖,或封公或封侯。而顾荣带头密谋举义,为一方之盟主,功劳高过其他将帅。赏赐却低于那些下级佐吏,上违背了国家奖励功臣的原则,下对不起忠勇义诚之士。
公正地考察臣下的功过,是王朝礼教所尊崇的法则。像顾荣这样,济难安国,顺应天命率先行事,遍观古今,还没有立这般大功,却只得到如此酬报的事例。
由于殷。。的表章,于是追赠顾荣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元”。元帝为晋王时,又追封为公、开国,享有食邑。
顾荣平素好弹琴,他死后,家人把琴放置在灵座上。吴郡张翰往吊哭得很伤心,接着登上座床弹奏了几支琴曲,抚琴叹息说:“顾彦先还能欣赏乐曲吗?”因此又痛哭起来,不再吊唁丧主而离去。顾荣之子顾毗嗣位,官至散骑侍郎。

顾荣传相关文章

  • 郜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郜姓氏祖宗:郜君姓氏起源: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受封于郜(今山 东成武县东南),建立郜国。春秋时郜国被宋国吞没,郜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原来的国名为姓,称郜氏...
  • 游五台山日记》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癸酉(1633年)七月二十八日出都(即今北京)为五台游。  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南关。山自唐县来,至唐河始密,至黄葵渐开,势不甚穹窿矣。从阜平西南过石梁,西北诸峰复嵱嵷上下众多起。循溪左...
  • 待人接物》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这里是孔子所说,为人处世,交友之间的一个信条: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明明别人来骗自己,可是不给人当面难堪,这是“不逆诈”。平生经验,的确碰到过许多...
  • 苗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龚生,岷州人。赴试西安,憩于旅舍,沽酒自酌。一伟丈夫入,坐与语。生举卮劝饮,客亦不辞。自言苗姓,言噱粗豪。生以其不文,偃蹇遇之。酒尽不复沽。苗生曰:“措大饮酒,使人闷损!&rdqu...
  • 梓潼令》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常进士大忠,太原人。候选在都。前一夜梦文昌投刺,拔签得粹潼令,奇之。后丁艰归,服阕候补,又梦如前。默思岂复任粹潼乎?已而果然。...
  • 庭燎》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々。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 周书·顾命》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
  • 破衣》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贫窭部 - - 破衣 一人衣多破孔,或戏之曰:“君衣好像棋盘,一路一路的。”其人笑曰:“不敢欺,再着着,还要打结哩。” 借服 有居服制而欲赴喜筵者,借得他人一羊皮袄,素...
  • 韩信周瑜》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世言韩信伐赵,赵广武君请以奇兵塞井陉口,绝其粮道,成安君不听。信使间人窥知其不用广武君策,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遂胜赵。使广武计行,信且成禽,信盖自言之矣。周瑜拒曹公于赤壁...
  • 杨绘、吴淑虎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周起 蝶恋花 岳佐星储生佐圣。真道宏才,济世功名盛。久践机衡宣密命。逢时力赞无为政。 明主得贤朝野庆。书按从容,帝宠何人并。早晚紫垣持国柄。民瞻共荷三台正。 杨绘 醉...
  • 杨冠卿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杨冠卿 如梦令 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无力。蹙破远山愁碧。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
  • 志第十八·地理三》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河南陕西   河南《禹贡》豫、冀、扬、兖四州之域。元以河北地直隶中书省,河南地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洪武元年五月置中书分省。二年四月改分省为河南等处行中书省。三年...
  • 王曾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年少丧父,由其叔父王宗元抚养成人,向里人张震学习学问,善于写作文辞。咸平年间(998~1003),由乡贡试礼部、廷对都是第一名。杨亿见到了王曾所作之赋,赞叹说&...
  • 列传第一百六》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于頔,字允元,河南人也,周太师燕文公谨之后也。始以荫补千牛,调授华陰尉,黜陟使刘湾辟为判官。又以栎陽主簿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再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赐紫。充入西蕃计会使...
  • 韦世康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韦家世世代代都是关内的大姓。 祖父韦旭,魏国南幽州刺史。 父亲韦..,隐居不仕,在北魏、北周两代,十次征他出仕,他都不出山,世人称之为“逍遥公”。...
  • 皇甫张段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 皇甫规、张奂、段颎) ◆皇甫规传,皇甫规字威明,安定郡朝那县人。祖父皇甫棱,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扶风都尉。 永和六年(141),西羌大寇三辅,包围了安定,征西将军马贤率领各郡兵讨伐...
  • 马融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马融) ◆马融传,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人长得漂亮,有才华,善于言辞。以前,京兆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生徒,不应征聘,名闻关西。马融从他游学,博通经书。挚恂...
  • 罗隐古诗词名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六十二 卷662_1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罗隐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 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灵。 卷662_2 《听琵琶》罗隐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 薛能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五十八 卷558_1 《新雪八韵(一作闲居新雪)》薛能 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 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 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 细飞斑户牖,干洒乱松筠。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
  • 张说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全唐诗卷八十五   卷85_1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六首」张说   挹泰坛,紫泰清。受天命,报天成。   竦皇心,荐乐声。志上达,歌下迎。   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