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徐霞客游记 > 上卷 > 游五台山日记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上卷游五台山日记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游五台山日记

书籍:徐霞客游记章节:上卷更新时间:2018-08-06
癸酉(1633年)七月二十八日出都(即今北京)为五台游。

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南关。山自唐县来,至唐河始密,至黄葵渐开,势不甚穹窿矣。从阜平西南过石梁,西北诸峰复嵱嵷上下众多起。循溪左北行八里,小溪自西来注,乃舍大溪,溯西溪北转,山峡渐束。又七里,饭于太子铺。北行十五里,溪声忽至。回顾右崖,石壁数十仞,中坳如削瓜直下。上亦有坳,乃瀑布所从溢者,今天旱无瀑,瀑痕犹在削坳间。离涧二三尺,泉从坳间细孔泛滥出,下遂成流。再上,逾鞍子岭。岭上四眺,北坞颇开,东北、西北,高峰对峙,俱如仙掌插天,惟直北一隙少杀收束。复有远山横其外,即龙泉关也,去此尚四十里。岭下有水从西南来,初随之北行,已而溪从东峡中去。复逾一小岭,则大溪从西北来,其势甚壮,亦从东南峡中去,当即与西南之溪合流出阜平北者。

余初过阜平,舍大溪而西,以为西溪即龙泉之水也,不谓西溪乃出鞍子岭坳壁,逾岭而复与大溪之上流遇,大溪则出自龙泉者。溪有石梁曰万年,过之,溯流望西北高峰而趋。十里,逼峰下,为小山所掩,反不睹嶙峋之势。转北行,向所望东北高峰,瞻之愈出,趋之愈近,峭削之姿,遥遥逐人向人逼来,二十里之间,劳于应接。是峰名五岩寨,又名吴王寨,有老僧庐其上。

已而东北峰下,溪流溢出,与龙泉大溪会,土人构石梁于上,非龙关道所经。从桥左北行八里,时遇崩崖矗立溪上。又二里,重城当隘口,为龙泉关。

初五日进南关,出东关。北行十里,路渐上,山渐奇,泉声渐微。既而石路陡绝,两崖巍峰峭壁,合沓攒奇,山树与石竞丽错绮,不复知升陟之烦也。如是五里,崖逼处复设石关二重。又直上五里,登长城岭绝顶。回望远峰,极高者亦伏足下,两旁近峰拥护,惟南来一线有山隙,彻目百里。

岭之上,巍楼雄峙,即龙泉上关也。关内古松一株,枝耸叶茂,干云俊物。关之西,即为山西五台县界。下岭甚平,不及所上十之一。

十三里,为旧路岭,已在平地。

有溪自西南来,至此随山向西北去,行亦从之。十里,五台水自西北来会,合流注滹沱河。乃循西北溪数里,为天池庄。北向坞中二十里,过白头庵村,去南台止二十里,四顾山谷,犹不可得其仿佛大概。又西北二里,路左为白云寺。由其前南折,攀跻四里,折上三里,至千佛洞,乃登台间道。又折而西行,三里始至。

初六日风怒起,滴水皆冰。风止日出,如火珠涌吐翠叶中。循山半西南行,四里,逾岭,始望南台在前。再上为灯寺,由此路渐峻。十里,登南台绝顶,有文殊舍利塔。北面诸台环列,惟东南、西南少有隙地。正南,古南台在其下,远则盂县诸山屏峙,而东与龙泉峥嵘接势。

从台右道而下,途甚夷,可骑。循西岭西北行十五里,为金阁岭。又循山左西北下,五里,抵清凉石。寺宇幽丽,高下如图画。有石为芝形,纵横各九步,上可立四百人,面平而下锐,属于下石者无几。从西北历栈拾级而上,十二里,抵马跑泉。泉在路隅山窝间,石隙仅容半蹄,水从中溢出,窝亦平敞可寺,而马跑寺反在泉侧一里外。又平下八里,宿于狮子窠。

初七日西北行十里,度化度桥。一峰从中台下,两旁流泉淙淙,幽靓靓同静迥绝。

复度其右涧之桥,循山西向而上,路欹倾斜不平甚。又十里,登西台之顶。日映诸峰,一一献态呈奇。其西面,近则闭魔岩,远则雁门关,历历可府而挈qiè即提取、拾取也。

闭魔岩在四十里外,山皆陡崖盘亘,层累而上,为此中奇处。

入叩佛龛,即从台北下,三里,为八功德水。

寺北面,左为维摩阁,阁下二石耸起,阁架于上,阁柱长短,随石参差,有竟不用柱者。

其中为万佛阁,佛俱金碧旃檀即檀香,罗列辉映,不啻万尊。前有阁二重,俱三层,其周庐环阁亦三层,中架复道,往来空中。当此万山艰阻,非神力不能运运作、修造此。从寺东北行,五里,至大道,又十里,至台中。

望东台、南台,俱在五六十里外,而南台外之龙泉,反若更近,惟西台、北台,相与连属。时风清日丽,山开列如须眉。余先趋台之南,登龙翻石。其地乱石数万,涌起峰头,下临绝坞,中悬独耸,言是文殊放光摄影处。从台北直下者四里,阴崖悬冰数百丈,曰“万年冰”。其坞中亦有结庐者。

初寒无几,台间冰雪,种种而是。

闻雪下于七月二十七日,正余出都时也。行四里,北上澡浴池。又北上十里,宿于北台。

北台比诸台较峻,余乘日色,周眺寺外。及入寺,日落而风大作。

初八日老僧石堂送余,历指诸山曰:“北台之下,东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坞曰台湾今台怀镇,此诸台环列之概也。其正东稍北,有浮青特锐者,恒山也。正西稍南,有连岚一抹者,雁门也。

直南诸山,南台之外,惟龙泉为独雄。

直北俯内外二边,诸山如蓓蕾,惟兹山北护,峭削层叠,嵯峨之势,独露一班通斑。此北台历览之概也。此去东台四十里,华岩岭在其中。若探北岳,不若竟由岭北下,可省四十里登降。“余颔之。别而东,直下者八里,平下者十二里,抵华岩岭。由北坞下十里,始夷。一涧自北,一涧自西,两涧合而群峰凑,深壑中”一壶天“也。循涧东北行二十里,曰野子场。南自白头庵至此,数十里内,生天花菜,出此则绝种矣。

由此,两崖屏列鼎峙,雄峭万状,如是者十里。石崖悬绝中,层阁杰起,则悬空寺也,石壁尤奇。此为北台外护山,不从此出,几不得台山神理云。

游五台山日记相关文章

  • 糜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糜姓氏祖宗:未知姓氏起源:糜是一种农作物。古书《姓氏寻源》和《姓氏略考》上说,糜平生于种庄稼的族人。夏代时候,有人以种植庄稼为特长。那时,人们的食物来源,有的靠打猎,有的...
  • 童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童姓氏祖宗:老童姓氏起源:1、源自上古,是黄帝的后代。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有个儿子叫老童。老童天生一副好嗓子,说话唱歌时,嗓音就象钟罄一样宏亮清越,又有音乐的韵味。他的后...
  • 五子者,有荀扬①。文中子,及老庄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五子者,有荀扬①。文中子,及老庄②。  [注释]  ①荀:即荀子。荀子名卿,楚兰陵人,作《荀子》上下篇。杨:即杨雄,汉代成都人,作《大玄经》、《法言》二书。  ②文中子:姓王名通...
  • 游庐山日记》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戊午(1618年),余同兄雷门、白夫,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易小舟,沿江南入龙开河,二十里,泊李裁缝堰。登陆,五里,过西林寺,至东林寺。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廊...
  • 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却说宋江因这一场大雪,定出计策,擒拿索超。其余军马都逃入城去,报说索超被擒。梁中书听得这个消息,不由他不慌,传令教众将只是坚守,不许出战;意欲便杀卢俊义、石秀,又恐激了宋江,朝廷...
  • 古今三绝》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古今三绝 一家门首,来往人屙溺,秽气难闻。因拒之不得,乃画一龟于墙上,题云:“在此溺尿者,即是此物。”一恶少见之,问曰:“此是谁的手笔?”画者认之,恶少曰:&ldqu...
  • 梦入泮》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梦入泮 府取童生祈梦。“考可望入泮否?”神问曰:“汝祖父是科甲否?”曰:“不是。”又问:“家中富饶否?”曰:“无得。”神笑...
  • 光屁股》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形体部 - - 光屁股 有上司面胡者,与光脸属吏同饭。上台须间偶带米糁。门子跪下禀曰:“老爷龙须上一颗明珠。”官乃拂去。属吏回衙。责备门子:“你看上台门子何等伶俐!汝辈...
  •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 林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林 姓氏祖宗:比干 姓氏起源: 林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相传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担任少师之职,以忠正敢言知名。纣王昏庸无道,...
  • 韩柳为文之旨》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韩退之自言:作为文章,上规姚、姒、《盘》、《诰》、《春秋》、《易》、《诗》、《左氏》、《庄》、《骚》、太史、子云、相如,闳其中而肆其外。柳子厚自言:每为文章,本之《书》、...
  • 志第三十三·礼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亲征 遣将 礻马祭 受降 奏凯献俘 论功行赏 大阅 大射 救日伐鼓   四曰军礼。亲征为首,遣将次之。方出师,有礻马祭之礼。及还,有受降、奏凯献俘、论功行赏之礼。平居有阅武...
  • 表第一·后妃表》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后妃表
  • 向子韶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向子韶字和卿,开封人,是神宗向皇后的曾从侄。他十五岁进入太学,登元符三年(1100)进士第。因皇帝特恩改为承事郎,被任为荆南府节度判官,累官至京东转运副使。所属郡郭奉世进献万缗...
  • 杨巨源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杨巨源,字子渊,他的祖先是成都人。他父亲杨信臣,客居在益昌,于是他家住在益昌。杨巨源洒脱有大志,善于骑马射箭,涉猎诸子百家的书籍。考进士不中,考武举又不中。刘光祖见他认为他是...
  • 高句丽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高句丽国,出于夫余,自称其先祖是朱蒙。朱蒙的母亲为河伯之女,被夫余王关在一所屋子里。她被日光照射,抽身避开,日影又追逐她。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后生下一卵,大有五升。夫余王把它丢...
  • 董刘马陈董吕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董和传、刘巴传、马良传、马谡传、陈震传、董允传、黄皓传、陈祗传、吕乂传) 董和传,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 人,他的祖上本是巴郡江 州人。 汉朝末年,董和率领家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任...
  • 邹忌修八尺有余》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八 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 【提要】这是人人皆知的名篇,一直收录在学校的教材书中。此文展示了《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说理...
  • 李群玉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六十八 卷568_1 《乌夜号》李群玉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
  • 沈亚之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九十三 卷493_1 《虎丘山真娘墓》沈亚之 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 油壁何人值,钱塘度曲哀。 翠余长染柳,香重欲熏梅。 但道行云去,应随魂梦来。 卷493_2 《答殷尧藩赠罢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