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00章 > 刘弘传

晋书

《晋书》100章刘弘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刘弘传

书籍:晋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人。祖父刘馥,曹魏时任扬州刺史。父刘靖,任镇北将军。刘弘有谋略理政之才,年少时家住洛陽,与武帝司马炎同住在永安里,又是同年,在一起学习。以旧恩被任为太子门大夫,又迁率更令,转为太宰长史。张华非常器重他。由此被任为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领乌丸校尉,因既有威严又有恩德,使盗寇绝迹,为幽州朔方之人所称道。以功勋德行兼茂,封为宣城公。
太安中(302~303),张昌作乱,刘弘转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率领前将军赵骧等讨伐张昌,从方城到宛城、新野,所向皆平。及新野王司马歆败亡,朝廷以刘弘代替司马歆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其他官职如故。刘弘派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参军蒯恒为义军督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驻襄陽。张昌合力围攻宛城,击败了赵骧之军,刘弘退守梁国。陶侃、皮初数次打败张昌,前后斩首万余级。刘弘等接任到职后,张昌害怕逃走,其部下都投降了,荆州之地就平定了。
当初,刘弘退守梁国时,范陽王司马九虎派遣长水校尉张奕领荆州刺史。刘弘到荆州后,张奕不愿被替代,举兵阻挡刘弘。刘弘派遣军队攻打张奕,斩了张奕,上表说:“臣以平凡之才,蒙受国家的厚恩,统领一州,奉朝廷之旨讨伐叛贼,臣不能以雷霆之力横扫万里,反而退败于宛城,按法该受严厉的惩罚。臣得到朝廷的宽恕,接受了被任命的职务,即进达所管领的治所。而范陽王司马九虎先派长水校尉张奕担任荆州刺史,臣到荆州,张奕不服从节度,竟举兵抗拒。现今张昌之乱初被平息,张昌还未被擒获,益州、梁州的流民聚众扰乱,无赖之徒容易被煽动,一旦狂风骤起,则会沧海扬波,若是有了失误,他们将会无处不往,无孔不入。若等上表后再行事,会丢失了时机,所以擅自率部讨伐张奕,即斩其首以示众。张奕贪婪作乱,荼毒生灵,为所欲为,由于臣无能,不能胜任其职,才致使张奕逞凶,以劳军力剿灭。现请受不称其职的处罚,领不奉旨而行的罪责。”朝廷下诏说:“将军文武兼备,先前委以方镇之地,宛城失利,责任在赵骧。将军统率的诸军,消灭群寇,张奕贪利致祸,违抗朝廷诏命。将军予以讨伐,斩首上诣朝廷,虽有专行之嫌,可古人也有独断之义。今当深谋远虑,镇抚南海,以不辜负委以方镇的厚望。”张昌逃窜到下隽山,刘弘调遣军队讨伐,斩杀了张昌,招降了他的部下。
当时荆州各地守宰多缺,刘弘请求补选,惠帝准其所请。刘弘于是按功劳德行才干予以委任,为舆论所赞许。因此上表说:“朝廷下诏,令臣随其才德品选,补任各地官吏。奖赏刑罚,不是臣能专任的,况且知人者为明哲,圣明的帝王也不容易做到,更不是臣这样愚钝的人能达到的。然而万事都有契机,一厘一毫都应慎重,谨奉诏命,差遣合适的人选。褒崇教化首先要注重道德品行,才能够救济时难,所以人之上等者立德,次者立功。近来天下多难,淳朴之风日渐微弱,臣则以征士伍朝任零陵太守,用来消除动荡的弊端,培养谦虚礼让的风气。臣因无能,先前败退于宛城,长史陶侃、参军蒯恒、牙门将皮初,奋力杀敌,消灭贼寇,陶侃、蒯恒都自始至终参与军事谋划,皮初为都战帅,忠贞尽力,勇冠三军,汉沔平定,实为皮初等人之功勋。《司马法》认为‘赏功不能过时’,就是要人们知道作善事会马上带来福气,若不格外报赏,就难以安慰立功的将士,鼓舞士卒的斗志和勇气。臣以皮初任襄陽太守,陶侃为府行司马,让他掌管论功之事,蒯恒为山都令。朝廷诏令臣选人增补各地官吏的空缺,氵示乡令虞潭忠诚刚正,首倡起义,推举善良以示教化,不善者予以劝诫,臣则提拔虞潭补醴陵令。南郡廉正的官吏仇勃,母亲年老卧病,贼兵到来仍守护母亲而不逃遁,以致遭到摧残,几乎丧命。尚书令史郭贞,张昌让他担任尚书郎,询问朝议之事,郭贞躲避不从,张昌抓住他的妻子为质,他躲得更远。仇勃临危显出了孝义,郭贞守忠节不畏强暴,他们虽只是四品,其行为足可以为臣民之楷模,有益于道德教化。臣则任命仇勃为归乡令,郭贞为信陵令。大都功绩品行相互参考,察其名观其实,现分列出条文行状,公文具上。”朝廷认为皮初虽然有功,但襄陽是重要城镇,应慎重选择名望才器俱备之人,不同意任命皮初,让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任襄陽太守,其余都同意。夏侯陟,是刘弘的女婿。刘弘对人说:“统率天下的人,应和天下人一条心,管理一国的人,应以一国为己任。要是非要任用自己的亲族,那么荆州有十郡,非得有十个女婿才能管理好吗?”于是上表说:“夏侯陟是我的姻亲,按制度不能互相监督。皮初的功勋应该得到酬报。”朝廷这才下诏予以批准。
刘弘在荆州劝农桑,宽刑律减赋税,岁有丰余,百姓安居乐业。一次刘弘夜晚起来,听到城墙上巡更的人哀叹甚苦,就把他叫下来察问,这个兵年过六十,身体有病又没有棉衣。刘弘很怜悯他,处罚了这个老兵的上司,拿出棉衣棉帽,托人转送给老兵。以前的规矩,岘山、方山的水泽中不准百姓捕鱼,刘弘对属下开导说:“按礼,名山大泽不封禁,使天下人共受其利。现在这样公私之利都被兼并,使百姓没有谋生之地,这又算什么呢?要马上改变这种制度。”又说:“酒室中酿出的酒,分齐中酒、听事酒、猥酒几种,同用麴米酿成,却要分成优劣三等。分配酒应当将士官兵待遇厚薄一致,从今后不准分其等级供应。”其时益州刺史罗尚被李特打败,派使者前来告急,请求支援粮食。刘弘下书让郡县供给,而州府的官员认为运输路程遥远,文武人力不足,准备让零陵一郡一次运送五千斛米给罗尚。刘弘说:“诸君没有好好思考一下,天下本为一家,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今天支援了他们,则我们自己也就没有西顾之忧了。”于是拨出零陵的米三万斛送给罗尚,罗尚得到支援后才稳住了局势。当时在荆州境内的流民有十余万户,贫穷飘荡,多沦为盗贼。刘弘分给他们田地种植粮食,选拔其中的贤才,根据他们的才干予以重用。当时总章乐妓太乐伶人,因避难多逃到荆州,有人劝刘弘把这些宫廷乐妓召集起来可以作乐,刘弘说:“过去刘景升看到礼坏乐崩,命杜夔为天子制乐,乐曲作成后,乐队准备在大庭中演奏,杜夔说:‘为天子制乐而又在这里演奏,恐怕不是将军的本意吧。’吾常为这事感叹。如今天子蒙尘,我未能履行臣下的责任,虽有家养乐妓,都不应该听乐享受,更何况这些乐妓是演奏御用之乐的。”于是把这些乐工安排在郡县,安慰保护她们,等朝廷还都后,再送回宫中。按照平定张昌的功绩,应该封一次子为县侯,刘弘上表坚决辞让,朝廷批准了。刘弘进拜侍中、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惠帝西幸长安,河间王司马。。挟持天子,下诏让刘弘为刘乔的后援。刘弘看到张方残暴,知道司马。。必定失败,就派遣使者,愿意接受东海王司马越的节度调遣。当时天下大乱,刘弘督管江汉,其威望使南方为之安服。前广汉太守辛冉游说刘弘,劝他像战国诸侯那样连横合纵以割据,刘弘大怒,斩了辛冉。河间王司马。。派张光为顺陽太守,南陽太守卫展对刘弘说:“彭城王以前东奔之时,就说过一些不怀好意的话。张光是太宰的心腹之人,我们应斩了张光以表明我们的态度。”刘弘说:“宰辅的过失,岂能是张光的罪过,危害别人以保全自己,君子不应做这样的事。”卫展心里怨恨刘弘。
陈敏进犯扬州,准备引兵西进。刘弘解除了南蛮校尉的职务,以授前北军中侯蒋超,统率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以大军屯于夏口。又派遣治中何松带领建平、宜都、襄陽三郡之兵,屯守巴东,为罗尚的后援。又加南平太守应詹为宁远将军,都督三郡水军,以接应蒋超。陶侃与陈敏是同乡,又同时出仕为吏,有人怀疑陶侃并告诉刘弘,刘弘不疑陶侃,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委以讨伐陈敏的重任。陶侃让自己的儿子和侄儿到刘弘处为质,刘弘让他们回去,并说:“你叔出征远行,你祖母年迈,你们可以回去,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我们是大丈夫。”陈敏竟然不敢窥境。永兴三年(306),下诏进号车骑将军,开府及其他官职如故。
刘弘每有兴利除弊的举动,亲手写书给属下郡守府相,叮嘱殷切,所以人人都感激爱戴,争相投奔,人们都说:“能得到刘公一纸书信的,贤过十部从事。”到东海王司马越奉迎皇帝大驾时,刘弘派遣参军刘盘为督护,率各路人马前去会合。等刘盘返回后,刘弘认为自己年老体衰,将辞去州刺史及校尉之职,分别授予他的部下。还未等到上表请诏,就卒于襄陽。士卒百姓为之哀痛,如丧亲人。
当初,成都王司马颖南逃,想回到自己的封地,刘弘挡住了他。刘弘死后,他的司马郭迈准备推举司马颖为主,刘弘之子刘。。遵从其父的志向,于是穿着黑色孝服率府兵讨伐郭迈,两军战于浊水,斩了郭迈,襄沔一带清肃平安。当初,东海王司马越怀疑刘弘和刘乔有异己之心,虽刘弘受其节度,但心中总是不安。等到刘弘阻挡司马颖南下,刘。。又斩了郭迈,朝廷予以赞许。司马越亲笔写信赞扬刘。。。上表赠刘弘为新城郡公,谥号为“元”。
朝廷以高密王司马略接替其地其职,寇盗无法查禁,下诏起用刘。。为顺陽内史,江汉之间的民众欣然归心。司马略死后,山简接任。山简到荆州后,知道刘。。深得民心,怕百姓硬逼刘。。为荆州之主,上表陈述了自己的担心,因此朝廷改任刘。。为越骑校尉,刘。。也忧虑会遭逼迫,接到诏书后,便轻装直到洛陽,然后派人来接家眷。侨人侯脱、路难等相继率人护送到京都,然后辞别而去。江夏之地又陷于了动乱。父老追思刘弘,就是《甘棠》之咏召公,也不过如此。

刘弘传相关文章

  • 明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明姓氏祖宗:明氏姓氏起源:1、出自谯明氏。燧人氏为部落首领的时候,他的部下有一个叫明 由的,因为才能而很受燧人氏看重,是谯明氏的后裔,为“四佐”之一。明由的后代...
  • 乐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乐姓氏祖宗:乐父姓氏起源:古代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公子叫乐父,这位公子的曾孙那一辈开始,以乐为姓,世代相传。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未知姓氏迁徙分布:未知...
  • 舒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舒姓氏祖宗:黄帝姓氏起源:出自任姓,相传是黄帝的后代。出自姬姓,以国名命姓。春秋时,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
  •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 介子推割股啖君》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晋惠公囚于灵台山,只道穆姬见怪,全不知衰绖逆君之事,遂谓韩简曰:“昔先君与秦议婚时,史苏已有‘西邻责言,不利婚媾’之占;若从其言,必无今日之事矣!”简对曰...
  • 内外兼修之谓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下面一节,讲到文质之辩。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太羊之鞟?棘子成是卫国的大夫,也是所谓当权派的人物。...
  • 论纳谏》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
  • 小梅》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蒙阴王慕贞,世家子也。偶游江浙,见媪哭于途,诘之。言:“先夫止遗一子,今犯死刑,谁有能出之者?”王素慷慨,志其姓名,出橐南中金为之斡旋,竟释其罪。  其人出,闻王之救己也,茫...
  • 丰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雷火丰)震上离下《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
  •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却说凤姐正自起来纳闷,忽听见小丫头这话又吓了一跳,连忙问道:“什么官事?”小丫头道:“也不知道。刚才二门上小厮回进来回老爷有要紧的官事,所以太太叫我请二爷来...
  • 道经·第十八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道经 -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庄公·庄公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秋,宋大水。冬,王姬归于齐。   【传】十一年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鄑。   凡师,敌未陈曰...
  •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顾时,字时举,濠人。倜傥好奇略。从太祖渡江,积功由百夫长授元帅。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擢天策卫指挥同知。李济据濠州,时从平章韩政讨降之。攻张士诚升山水寨,引小舫绕敌舟,舟...
  • 姜才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姜才,濠州人。相貌矮小强悍。小时候被掠到河朔,逐渐长大逃了回来,隶籍淮南军队中,以善战著名,但因来归人不能够做大官,任通州副都统。当时淮地多健将,但勇猛雄杰没有人超过姜才。姜...
  • 李纲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上)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从其祖父起开始在无锡居住。其父李夔,最高官至龙图阁待制。政和二年(1112)李纲中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因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改为比...
  • 掌禹锡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掌禹锡,字唐卿,许州郾城人。考取进士,任道州司理参军。参加修身立言书法的考核被评为第一名,改任大理寺丞,积功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并州通判。后被提升为庐州刺史,还未赴任,丁度又...
  • 陈彭年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陈彭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他的父亲陈省躬,曾任鹿邑县令。陈彭年幼年好学,他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宠他爱他,不准他在晚上苦读书。陈彭年只好在密室里点灯,不让母亲知道。他十三...
  • 列传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赵崔杨卢二刘李刘孙邢》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调武骑尉。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荐其才,擢兵部员外郎。帝劳曰:“朕举...
  • 颜之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氏。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其家世代钻讨《周官》、《左氏》,之推很早就得家传。十二岁时,恰逢绎亲自讲授《庄》、《老》,他便做了门徒。但之推不...
  • 樊郦滕灌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 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 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 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
  •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三十二 宋卫(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提要】这是古人尊重法治的名篇。卫君就是付再大的代价,也要使国家的法令得到彰现,使法治精神能够教化民众,使为政者树立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