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00章 > 齐王司马礒传

晋书

《晋书》100章齐王司马礒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齐王司马礒传

书籍:晋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齐武闵王司马礒字景治,是献王司马攸的儿子。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家父之风范。当初,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前来临丧,司马礒号啕恸哭诉说父亲的疾病被太医谎报,武帝便下诏诛杀了太医。因此被称举,得以为继嗣。
元康年间(291~299),拜为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赵王司马伦秘密地与他联合,废除贾后,按功转任游击将军。司马礒对此职位不满意,有怨恨之色。孙秀暗中察觉到这种情况,又怕他在朝廷之内,便让他出朝任平东将军、假节,镇守许昌。司马伦篡位,迁为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想以宠信安抚他。
司马礒因众心怨恨,暗地与离狐的王盛、颍川的王处穆商量要起兵诛杀赵王司马伦。司马伦派心腹张乌窥视,张乌背叛了他,便说:“齐王没有别的图谋。”司马礒已有现成的计划没有施行,担心事情泄露,便与军司管袭一起杀了王处穆,把首级送给司马伦,以便让他安心。谋划就序后,便逮捕管袭把他杀了,于是同豫州刺史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起兵。派使者告诉成都王、河间王、常山王、新野王,把檄文传遍天下征镇、州郡县国,让天下共知。扬州刺史郗隆接到檄文,犹豫不决,参军王遂杀了他,把首级送给司马礒。司马礒把军队驻扎在陽翟,司马伦派他的将领闾和、张泓、孙辅从。。坂出兵,与司马礒交战。司马礒的军队失利,筑坚垒自守。正好成都王的军队在黄桥攻破司马伦军众,司马礒便出兵进攻闾和等人,大破对方。等到王舆废除司马伦,晋惠帝恢复帝位,司马礒诛讨贼党结束以后,便率领众属进入洛陽,把军队安顿在通章署,披甲之士几十万人,旌旗器械的盛大,震动了京都。天子前往拜司马礒为大司马、加赠九锡之命,准备器物、典章策命,都如同宣帝、景帝、文帝、武帝辅佐魏国的故事一样。
司马礒于是辅政,居在司马攸以前的宫殿,设置了掾属四十人,大筑宅第馆舍,北边收取五谷买卖市场,南边开设各种官署,毁坏的房舍用百计算,派大匠经营制作,与西宫一样。开凿千秋门的墙壁通向西阁,后房里设置悬钟乐器,前庭陈列八佾舞蹈,沉缅于酒色,不入朝朝见。在府中任命百官,用符命文书指挥三台,选举不公平,只宠信亲近之人。让车骑将军何勖领中领军。封葛韄为牟平公,路秀为小黄公,卫毅为平陰公,刘真为安乡公,韩泰为封丘公,号称“五公”,把重要的职任委派给他们。殿中御史桓豹向天子奏事,没有先经司马礒的府第,便拷问他。于是朝廷侧目而视,天下大失所望了。南陽处士郑方用不加封箴的书信极力劝谏,主簿王豹多次规劝,司马礒都不能采纳。于是上奏把王豹杀了。有位白头老公进入大司马的府第大声呼叫,说有战事兴起,不出甲子那一旬。便把他抓住杀了。
司马礒骄纵一天天厉害,始终没有悔改的意思。以前的贼曹属孙惠又上谏道:
我听说天下有五难,四不可,而明公您都已经居有了。捐弃宗庙之主,忽视千乘之重,亲自穿铠甲,冒白刃,这是第一件难事。率三百士卒,出全胜的决策,聚集四方之众,招致豪杰之士,这是第二件难事。舍去尊贵的殿堂,居住简陋的单幕,安于惨淡的纷纷扰扰的尘世,与将士的辛劳相同,这是第三件难事。驱使乌合之众,抵挡凶狠强大之敌,任用神武的谋略,没有一点犹豫徘徊的忧惧,这是第四件难事。传檄于天下,显露盟誓的信誉,让被幽禁的天子复位,恢复了皇朝的基业,这是第五件难事。大名不可久负,大功不可久任,大权不可久掌,大威不可久居,没有人做五件难事而不认为困难,忘了不可而认为可行。这是我私下所感到不安的。
自永熙(290)以来,已有十三年,人们不见德政,只闻杀戮。王公贵族构成篡权夺位之祸,骨肉之亲遭受枭首灭族之刑,诸王蒙受囚禁之困,后妃公主有遗弃之哀。历观前代,国家的灾祸,至亲的祸乱,没有比今天更厉害的。优良史臣记下这过失,后代的继嗣怎么观览?天下臣民之所以不背离晋国,国家符命能长存于世,是因为国君没有严酷残暴,朝廷没有酷烈之政,武帝的余恩,献王的遗爱,圣德仁慈和惠,还温暖着人心,四海所维系的,其实只在于此。
现在明公您建立了非凡的仁义,却没有作非凡的礼让,天下为此迷惑,想寻求感悟的办法。长沙王、成都王,如鲁国卫国一样亲密,又是国家的至亲,与您计功受赏,尚且不自己领先。现在您应仿效齐桓晋文之功勋,超越臧孙季札谦让之遗风,微贱无用的万物,不能以仁义教化,推崇近臣亲人,功成身退,把国家大事交给长沙、成都二王,把专任一方的重任交给百官,竖起礼义谦让之旗,奏鸣思念归隐之车銮,安家在广大的齐国之故城,重振泱泱之雄风,垂衣拱手于青州徐州之域,高枕而卧于营丘之藩。如果这样,金石铭记不了你的高德,音乐赞美不了你的功勋,周文王也不能专擅圣誉,太伯也不能独享贤名,现在明公您忘记了盛极必衰,难免败亡之诲,忽视了至高必定凶险,抛弃安居的五岳,居于危如累卵之所,朝外因您的权势受到怀疑,朝内因总理朝政损心劳神。虽然处在高台之上,逍遥于高高的城墙,等到有危亡之忧,必定超过颍公翟公的忧虑。手下之人颤颤惊惊,没有人敢直说。
我在衰亡之余,遭遇到不幸的时运,甘心受战争之祸,奔向大王之义,脱下布衣穿上甲胄,在许地从戎。辛苦于战阵,功劳没有什么可记,理当随世俗,在原来的位置上等待处置。然而屈原被放逐,内心还怀念南郢;乐毅到了赵国,心中还留恋北燕。何况受到恩惠,承蒙赏识教养,虽然又暂时违背旨意,但感情比屈乐二臣丰厚,因此披露极其真诚的心意,冒昧进言犯逆。谏言被采纳自身遭屠戮,基于大义的谦让而使大功告成,然后退身走向钅夫钺伏法,这是让我死去比活着更好。
司马礒不采纳,也不给他定罪。
翊军校尉李含逃奔到长安,诈称接受了密诏,让河间王司马。。诛杀司马礒,趁机用利禄智谋诱导他。司马。。依从了他,上表说:
王室多变故,祸难不已。大司马司马礒虽然倡导仁义并有兴复皇位之功,然而平定都邑,安宁社稷,其实是成都王的功劳。可是司马礒不能固守为臣之节,实有谋叛的意图。在许昌行营有东西掖门,设置了治书侍御史官职,长史、司马直立于左右,如同侍臣的礼仪。京城政治清明,篡位叛逆之臣已诛灭,而司马礒率百万之众环绕洛陽京城。驻军经年累月,不行朝觐之礼,百官朝拜伏服,心安理得地坐受南面之礼。毁坏礼乐、更易官署,以扩充自己的住宅。又总是拿取武库的兵械,严守不懈。所以东莱的王蕤知道他叛逆的情节,上表陈述事状,便被诬陷,强加罪名罢黜贬徙。树立私党,越位设立官属。被宠幸的妻妾,所封的名号与中宫相同。司马礒沉缅于酒色,不抚恤百姓。董艾放纵自己,无所畏惧顾忌,中丞考核上奏,却被斥退罢免。张伟鲁莽无知,执掌诏令可否;葛韄是小人,竟然主持国命。操持王命爵位,贿赂公然流行。各种奸党聚集,专断生杀大权,秘密设置安插心腹,实为货谋。贬斥加罪于忠臣良将,暗地窥视着国家大权。
我身受重任,捍卫国家,目睹司马礒的行为,实在怀有激愤。近日翊军校尉李含乘驿车暗地到来,宣布诏旨,我拜读后十分感切,五情如同灼烧一般。按照《春秋》之义,国君的亲属不能当将。司马礒拥有强大的军队,树置私党,有权力的官位要职,没有谁不是他的心腹。即使又重责诛罚,恐怕也不能用仁义使之顺服。现在便陈兵,精卒十万,与各州共以忠义之师出征,一齐会聚到洛陽。骠骑将军长沙王司马磖,同怀忠诚,要废除司马礒回到原第。若不从命,军法从事。成都王司马颖品德高尚,功高勋重,往年的举止行动,完全符合众望,应为宰辅,代替司马礒辅佐帝王,主持国政之任。
河间王司马。。的表疏传到之后,司马礒十分忧惧害怕,会集百僚说:“先前孙秀作乱,篡权夺位威逼帝王,社稷倾覆,没有谁能抵御这祸难。我纠集义师,扫除元凶,作臣子的节操,可昭示神明。河间、长沙二王今日听信谗言,制造大难,应依靠忠臣谋士来调和这不协调的局势。”司徒王戎、司空东海王司马越劝司马礒交出权柄推崇礼让。司马礒的从事中郎葛韄大怒道:“赵庶人司马伦听任孙秀,改易天日,当时天下议论喋喋不休,却没有谁敢首先倡导。明公冒着箭矢危险,亲自披挂甲胄,冲锋陷阵,才有今日。论功行封,事多未能周遍。三台采纳谏言不体恤王事,封赏还报迟延,责任不在明公之府。谗言叛逆,理当诛讨,假造伪书,让公免职回家。汉魏以来,王侯免职回家哪有能保全妻子儿女的呢?持这种议论的人可以斩首。”于是百官震惧,无不失色改容。
长沙王司马磖径自入宫,发兵进攻司马礒的府第。司马礒派董艾陈兵于宫的西边。司马磖又派宋洪等人放火焚烧宫观楼阁以及千秋门、神武门。司马礒让黄门令王湖偷出标有驺虞的旗帜,高声喊道:“长沙王假托诏命。”司马磖又宣称:“大司马谋反,帮助他的人诛灭五族。”这天晚上,城内大战,飞矢像雨一样密集,火光连天。天子到上东门,箭落到他跟前。群臣救火,死者互相枕藉。第二天,司马礒失败,司马磖把司马礒捉到大殿前,天子恻然怜悯,想让他活命。司马磖喝叱手下快些牵出去,司马礒还回头望天子,于是把他斩于阊阖门外,首级巡示六军。其他同党都夷灭三族。把司马礒的儿子淮陵王司马超、乐安王司马冰、济陽王司马英幽禁在金墉。把司马礒暴尸于西明亭,三天而没有人敢收殓。司马礒从前的掾属荀。。等上表请求殡葬,得到允许。
当初,司马礒兴盛时,有一个妇女到大司马的府中要求借个地方分娩。官吏责问她,这妇女说:“我截齐便离开。”有见识的人听说后感到厌恶。当时又有歌谣说:“穿着布兜肚,为齐王服丧。”不久司马礒被诛。
永兴初年(304),下诏认为司马礒轻易身受重刑,以往的功勋不应堙没,便赦免了他的三个儿子司马超、司马冰、司马英回家,封司马超为县王,以继承司马礒。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光熙初年(306),下册书追封司马礒道:“已故大司马、齐王司马礒:先前齐王以宗族至亲继世,统绪于东国,当许京的柱石重臣,以镇静我王室。大率仁义之众,同盟于山泽,建成大功,广济颍东。朕因此应嘉奖其丰功伟绩,我认为齐王功劳厚重,堪为先朝法典,用此酬谢他显赫的美德。开拓土地分疆,兼有吴、楚之地,崇礼义备万物,宠幸可与萧何霍光相比,庶几凭借辅佐拥戴之重,使家邦永远兴隆。然而谦恭美德不建立,被长沙王、河间王所侮,有司举措过当,以致遭到杀戮。古人有言道:‘用其法,还思其人。’何况齐王对朕有功,功勋存在社稷,追思已往,内心实有悼念追思之情啊!现在恢复齐王原来的封号,命继嗣的儿子承继绪业,礼仪典制,完全如旧制一样。派使持节、大鸿胪卿到其墓前赐策书,以太牢祠祀。魂魄如果有灵,希望听从朕命,在地下安心,嘉许这宠幸的殊荣。”儿子司马超继承其爵位。
永嘉年间(307~312),怀帝司马炽下诏,重述司马礒首倡仁义的大功,奉还原来所赠的大司马之职,加侍中、假节,追加谥号。及至洛陽沦陷,司马超兄弟都被刘聪所杀,司马礒于是没有后代。
太元年间(376~396),下诏让从前的南顿王的儿子司马柔之袭封为齐王,继司马攸、司马礒的祠祀,历任散骑常侍。元兴初年(402),会稽王司马道子打算讨伐桓玄,下诏任司马柔之兼侍中之职,用画有驺虞的旗帜宣告江、荆二州,行到姑孰,被桓玄的前锋杀害,赠为光禄勋。其子司马建之立。到宋朝建立,其封国废除。

齐王司马礒传相关文章

  • 适变》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昔先王当时而立法度,临务而制事,法宜其时则理,事适其务故有功。今时移而法不变,务易而事以古,是则法与时诡,而时与务易,是以法立而时益乱,务为而事益废。故圣人之理国也,不法古,不修今...
  • 美人计》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败战计 - -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注释①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句意: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②...
  • 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六月廿日,接六弟五月十二书,七月十六,接四弟九弟五月廿九日书。皆言忙迫之至,寥寥数语、字迹潦草,即县试案首前列,皆不写出。同乡有同日接信者...
  • 刘鬼谷》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山东刘君善谟,余丁卯同年也。以其黠巧,皆戏呼曰刘鬼谷。刘故诙谐,亦时以自称。于是鬼谷名大著,而其字若别号,人转不知。乾隆辛未,僦校尉营一小宅,田白岩偶过闲话,四顾慨然曰:此凤眼张...
  • 里胥鞭囚》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毛公又言,有人夜行,遇一人状似里胥,锁絷一囚,坐树下。因并坐暂息。囚啜泣不已,里胥鞭之,此人意不忍,从旁劝止。里胥曰:此桀黠之魁,生平所播弄倾轧者,不啻数百。冥司判七世受豕身,吾押之...
  • 双灯》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魏运旺,益都盆泉人,故世族大家也。后式微不能供读。年二十余废学,就岳业酤。一夕独卧酒楼上,忽闻楼下踏蹴声,惊起悚听。声渐近,循梯而上,步步繁响。无何,双婢挑灯,已至榻下。后一年少...
  • 雹神》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王公筠仓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
  • 邹应博、叶秀发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邹应博 感皇恩(知平江日寿母上官太夫人) 觅得个州儿,稍供彩戏。多谢天公为排备。一轮明月,酝作清廉滋味。倾入寿杯里,何妨醉。 我有禄书,呈母年万计。八十三那里暨。便和儿算,恰一...
  • 何籀、廖世美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何籀 宴清都 细草沿阶软。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罗帏绣幕高卷。又早是、歌慵笑懒。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 堪欢。传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
  • 李纲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上)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从其祖父起开始在无锡居住。其父李夔,最高官至龙图阁待制。政和二年(1112)李纲中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因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改为比...
  • 于靑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于靑字元武,身高八尺,丰髯美须。 北周大冢宰宇文护见了,很器重他,把小女嫁给他为妻。 不久,因为父亲的功勋,赐他新野郡公爵的爵位,食邑三千户。 授他大都督,升任车骑大将军、...
  • 桓玄传一》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岛夷桓玄,字敬道,本是谯国龙亢的楚人。是伪晋大司马桓温 之子,桓温 很喜爱他,临终时嘱令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桓玄七岁的时候,袭承父爵被封为南郡公。登国五年(390),任司马昌明的...
  • 张普惠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张普惠,字洪赈,本是常山九门人。他身高八尺,容貌魁伟。父亲张晔,本是齐州中水县的县令,张普惠随父亲到中水县,在齐州接受学业熏陶,他专心研读远古的经典,勤奋不止,等他返回故乡,到程玄...
  • 王素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王素字休业,是琅笽临沂人氏。他高祖王翘之,是晋朝光禄大夫。 王素少年时便志气不凡。家庭贫困,母亲年老。刚开始当庐陵国侍郎,母亲去世,他便辞职,守孝期满,庐陵王刘绍当江 州刺史...
  • 赵伦之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赵伦之字幼成,下邳僮县人,是孝穆皇后的弟弟。少年时父亲早死,家庭贫困,赵伦之对母亲非常孝顺,并以此显名。刘裕起义,赵伦之因为战功被封阆中县五等侯,多次升官,一直到雍州刺史。武帝...
  • 逆调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也,故热而烦满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
  • 罗隐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六十四 卷664_1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罗隐 欲询往事奈无言,六十年来托此根。 香暖几飘袁虎扇, 格高长对孔融樽。 曾忧世乱阴难合,且喜春残色上存。 莫背...
  • 赵彦昭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零三   卷103_1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赵彦昭   剪彩迎初候,攀条故写真。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应为熏风...
  • 王珪、陈叔达、杜淹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全唐诗卷三十   卷30_1 「咏汉高祖」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
  • 牡丹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牡丹 释名 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 (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 1、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2、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