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00章 > 朱伺传

晋书

《晋书》100章朱伺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朱伺传

书籍:晋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朱伺,字仲文,安陆县人。年轻时为吴牙门将陶丹给使。吴亡后,内迁江夏郡。朱伺勇武有胆识,但不善言谈,不知诗书,为郡将督,见乡里士大夫名宦,作揖报个姓名而已。及至做了将军,便以谦恭著称。
张昌作乱,江夏太守弓钦逃到滠口,朱伺与同辈郴宝、布兴聚集部众讨伐张昌,不胜,便随同弓钦奔向武昌。后来又率部党消灭了张昌。转任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朱伺部曲等认为各县依附过张昌,只有本部举义讨贼,邪正之间有嫌疑,请求另立新县,因此便分割安陆东部地区为滠陽县,作为朱伺部曲的世代居住之地。
后来陈敏作乱,陶侃当时镇守江夏,因朱伺善于水战,精通战舰的制造,便派朱伺监制大型船只,并命朱伺率部为左翼,占据长江口,挫败陈敏的前锋。陈敏之弟陈恢自称荆州刺史,占据武昌,陶侃率朱伺及各部军马进讨陈恢,击败陈恢。陈敏、陈恢之乱平定后,朱伺以战功封为亭侯,兼任骑督。其时西陽夷人盗匪屡屡抢劫江夏,江夏太守杨珉常请军将们商议拒敌之计,朱伺独不发一言。杨珉说:“朱将军为何不发言?”朱伺回答说:“诸位用口舌攻击贼寇,我朱伺只凭武力胜敌罢了。”杨珉又问:“朱将军多次击贼,为什么能常常取胜?”朱伺回答道:“敌我对峙,必须忍耐沉住气。敌人往往沉不住气,而我能沉住气,因此容易取胜。”杨珉大笑。
永嘉年间(307~312),石勒攻破江夏,朱伺与杨珉退至夏口。陶侃来戍守夏口时,朱伺投奔了陶侃,封为明威将军。随同陶侃讨伐杜。。,建有奇功,事见《陶侃传》。夏口之乱,朱伺用铁面具自卫,用强弩射死贼军主将数人。贼军将船只拖上岸,在水边列船为阵地。朱伺沿江上下阻截贼军,流矢射中其小腿,依旧面不改色。各路官军不久赶到,贼军溃逃,朱伺率兵追击,贼军纷纷弃船投水逃命,死者大半。贼军残部乘夜逃回长沙,朱伺率部追到蒲圻,未追上而返回。朱伺以功封为威远将军,赐赤幢曲盖。
建兴年间(313~316),陈声率众无赖两千余家拦截长江行船抢夺财物,陶侃派朱伺为督护讨伐陈声。陈声人马虽少,朱伺却不急于攻打。陈声请求朱伺允许他派遣其弟前往陶侃处请降,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等陈声一离开,朱伺便派精壮的士兵半路上截杀了陈声之弟,然后暗中派兵袭击陈声。陈声部众正月初一会聚一起祭祀饮食,朱伺的士卒攻入大门,陈声方才发觉。陈声部将阎晋、郑进皆拚死抵抗,朱伺士卒多有伤亡,便撤回军营。陈声率部向东逃去,固守董城。朱伺又率各路军马包围董城,在城四周立起层层篱栅,又用树木架筑高高的望楼,从楼上用强弓凭高直下射杀守城兵士,又阻断城中水道。城中无水,被迫杀牛饮血。阎晋,是陈声的妻弟,只好割下陈声的头出城投降。朱伺又以平定蜀贼袭高之功,被封为广威将军,兼任竟陵内史。
当时王敦打算让其堂弟王訥代替陶侃做荆州刺史,陶侃的老部将郑攀、马鯭等向王敦请求留用陶侃,王敦不答应。郑攀等认为陶侃刚刚剿灭顽贼,人人都乐意归附他,又认为王訥忌刻凶暴难以侍奉,因而谋划共同抗拒王訥。便集结在氵员口,派使者通知朱伺,朱伺表面上应许,而称病不赴约。郑攀等便进兵抵抗王訥。不久其部众受阻而停滞不前,又退回横桑口,打算投靠杜曾。当时朱轨、赵诱、李桓率部准备攻打郑攀等,郑攀等害怕遭诛杀,便借口属下司马孙景献计抗拒王訥,将孙景斩首,向朱轨等人投降。
王訥准备率兵西进,派长史刘浚留守扬口垒。其时杜曾请求率部进攻襄陽讨伐第五猗,朱伺对王訥说:“杜曾是奸猾之贼,表面上做出向西进兵的假态,以迷惑众心,想引诱官军专心西进,然后他将火速回兵袭击扬口垒。必须慎重处置,不可轻率西进。”王訥生性骄傲自负刚愎自用,加之以为朱伺老迈怯懦不宜信任,便决意西进。杜曾等果然奔驰而回。王訥急派朱伺率部回援,才到扬口垒,就被杜曾等所包围。刘浚以为扬口垒的北门形势危急,准备令朱伺守北门。有人劝阻刘浚说:“朱伺与郑攀是同党。”刘浚便改令朱伺守护南门。贼兵闻知,猛攻其北门。其时郑攀同党马俊等也来攻打扬口垒,马俊的妻子儿女在垒中,有人建议剥去他们的面皮以示马俊。”朱伺说:“杀其妻子儿女,不能解围,只会增加其怒火而已。”于是打消了这一主意。朱伺平素用起来极顺手的弩弓忽然滞涩紧闭发射不动,朱伺十分厌恶这一不祥之兆。及至贼兵攻破北门,朱伺受伤退到船上。当初,刘浚打通各船只的底部,平时用木板闭合,称为船械。朱伺进入船仓后,追来的贼兵举起长矛刺向朱伺,朱伺顺势夺过长矛,反过来用长矛刺贼。贼兵爬上船顶,大叫道:“敌帅在此!”朱伺急忙打开船底从水下游行五十步,才得以逃脱。遇见医士疗伤,伤口稍稍好转。杜曾派人劝说朱伺道:“马俊等人十分感激足下不杀妻子儿女之恩。如今我已将足下家中内外亲属百人交付给马俊,马俊已接到家中尽心照料,足下可以来与家人团聚了。”朱伺回答道:“凡是当盗贼的不得善终,老夫今年六十多岁了,不能再与足下同做盗贼。老夫死后,当归葬南土,妻儿家人拜托给足下。”便毅然返回曾瓦山。其时王訥与李桓、杜曾相持不下,反复交战于曾瓦山下。军士屡次惊呼道:“贼兵要来了!”朱伺连受惊扰伤痛而亡。死后便埋葬在曾瓦山上。

朱伺传相关文章

  • 桂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桂姓氏祖宗:季桂姓氏起源:桂姓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姬季桢被杀害了。姬季桢的弟弟...
  • 柏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柏姓氏祖宗:未知姓氏起源:未知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未知姓氏迁徙分布:未知
  • 狐妖报德怨》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康熙癸已,先姚安公读书于厂里——前明土贡登浆砖,此地砖厂故址也。偶折杏花插水中,后花落,结二杏如豆,渐长渐巨,至于红熟。与在树无异。是年逢万寿恩科,遂举于乡。王德安...
  • 论畋猎》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下卷 - - 秘书监虞世南以太宗颇好畋猎,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盖惟恒典;射隼从禽,备乎前诰。伏惟陛下因听览之余辰,顺天道以杀伐,将欲摧班碎掌,亲御皮轩,穷猛兽之窟穴,尽逸材于林薮。夷...
  • 夜明》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有贾客泛于南海。三更时舟中大亮似晓。起视,见一巨物,半身出水上,俨若山岳;目如两日初升,光明四射,大地皆明。骇问舟人,并无知者。共伏瞻之。移时渐缩入水,乃复晦。后至闽中,俱言某夜...
  • 厍将军》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厍大有,字君实,汉中洋县人,以武举隶祖述舜麾下。祖厚遇之,屡蒙拔擢,迁伪周总戎。后觉大势既去,潜以兵乘祖。祖格拒伤手,因就缚之,纳款于总督蔡。至都梦至冥司,冥王怒其不义,命鬼以沸汤...
  • 尽心章句上·第十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贾琏、贾珍、贾蓉三人商议,事事妥贴,至初二日先将尤老和三姐送入新房。尤老一看,虽不似贾蓉口内之言,也十分齐备,母女二人,已称了心。鲍二夫『妇』见了,如一盆火,赶着尤老一口一...
  • 第一百零一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蔡京在武学中查问那不听他谭兵,仰视屋角的这个官员,姓罗名戬,祖贯云南军,达州人,见做武学谕。当下蔡京怒气填xiong,正欲发作,因报天子驾到,蔡京遂放下此事,率领百官,迎接圣驾进学,...
  • 望烟囱》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僧道部 - - 望烟囱 富人才当饮啖,闲汉毕集。因问曰:“我这里每到饭熟,列位便来,就一刻也不差,却是何故?”诸闲汉曰:“遥望烟囱内烟出,即知做饭,熄则熟矣,如何得错。”富人...
  • 杨炎正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杨炎正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
  • 汉纪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二十九王莽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   [1]春,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   [1]春季,正月朔(初一),王莽率领公侯卿士捧着新制的皇太后御...
  • 本纪第二十三·武宗二》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二年春正月己丑,从皇太子请,罢宫师府,设宾客、谕德、赞善如故。庚寅,越王秃剌有罪赐死。禁日者、方士出入诸王、公主、近侍及诸官之门。辛卯,皇太子、诸王、百官上尊号曰统天继圣...
  • 列传第八十二 陆贽》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十八第进士,中博学宏辞。调郑尉,罢归。寿州刺史张镒有重名,贽往见,语三日,奇之,请为忘年交 。既行,饷钱百万,曰:“请为母夫人一日费。”贽不纳,止受...
  • 庾肩吾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庾肩吾字慎之,八岁就能赋诗,兄长庾於陵对他十分友爱。起初他担任晋安王的国常侍,晋安王常常迁移守地,庾肩吾一直跟随迁移。在雍州,他被任命与刘孝威、江 伯摇、孔敬通、申子悦、...
  • 袁彖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100章 - -   袁彖字伟才,是陈郡陽夏人。祖父袁洵,曾任吴郡太守。父亲袁觊,曾任武陵太守。   袁彖少年时便很有风采气质,喜欢写文章和讨论玄学。被举为秀才,历任诸王府参军,不能实现抱...
  • 秦败魏于华》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7至24卷 - - 《战国策》卷二十四 魏策三(秦败魏于华) 【提要】学问学多了如果不善加运用,就会变得非常的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人情伦理都忘却了。“邯郸学步”中的那人...
  • 张建封、于良史、陆长源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七十五 卷275_1 《竞渡歌》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 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黄芩 释名 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 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 (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
  •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地榆 释名 玉豉、酸赭。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吐血。用地榆三两,加米醋一升,煮沸十多次,去渣汁,饭前热服一合。 2、妇女漏下,赤白不止,人极黄瘦。治方如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