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八卷 > 气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八卷气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气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八卷更新时间:2018-05-05
【解析】
本篇以《气战》为题,旨在阐述部队士气在对敌作战中的重要性及临战状态下激发士气所应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为,将领指挥对敌作战靠的是部队旺盛的士气,而部队旺盛的士气靠的是鼓动工作。但是,临战状态下的“鼓动”要适度,不可过分频繁,过频则士气易衰;发挥士卒的冲击力量,不可距离太远,太远则体力易竭。只有在冲击距离适当和敌人气衰力竭之时发动攻击,才能赢得对敌作战的胜利。本篇所引“气实则斗,气夺则走”一语,系出自《尉缭子》一书,意思是,在对敌作战中,如果士气饱满旺盛就立即投入战斗,而一旦士气低落不振就迅速避敌退走。战争的实践经验证明,部队士气的高低盛衰,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一般说,部队斗志高昂则可能多打胜仗,而其士气低落则必然吃败仗。因此,如何使自己部队保持高昂斗志,防止士气低落,这历来是有作为的军事家所注意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治军问题。本篇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较好认识,且以《气战》为题,专门论述了临战鼓动与提高士气的关系以及击鼓激气所应注意的事项,这是值得人们借鉴的。春秋时期,发生在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处于防御一方的鲁军之所以能够打败进攻一方的齐军,除了在政治上得到本国百姓支持是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外;在军事上,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后发制人和敌疲我打的正确作战指导,这是鲁军获胜的直接重要原因。当时,战场的态势是齐军进攻、鲁军防御。一般说来,防御一方要战胜进攻一方,非举行反攻不可。而反攻得手除了具备必要的条件外,还必须选择适当时机才能确保作战胜利。因此,在具备反攻的必要条件的前提下,能否正确选择反攻的有利时机,便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一环。处于防御作战的鲁庄公虽然并不完全懂得这一点,但他并不固执己见,相反,他却能虚心倾听并采纳武士曹刿的正确建议,乘敌我双方士气变化出现“彼竭我盈”的有利战机时,适时发起反攻;其次,当交战后,齐军已经陷入“辙乱、旗靡”(见《左传·庄公十年》),溃不成军的时候,鲁庄公又能及时组织部队实施追击,一举取得了打败齐军的决定性胜利。显而易见,鲁庄公根据敌我士气的消长变化而决定自己切实可行的作战方针,从这个意义上讲,齐鲁长勺之战,也是体现“气战”的典型战例。

【译文】
将领所以能够指挥作战,依靠的是士兵;士兵所以能够奋勇战斗,依靠的是士气;士气所以能够旺盛不衰,依靠的是鼓动。擂动战鼓能够振作部队士气,但不可鼓动太频,太频则士气容易衰落;不可鼓动太远,太远则体力容易枯竭。因此,作战中必须度量敌人进至距我六七十步以内,才可以击鼓激气,命令士卒奋勇进战。在敌人士气衰落,我军士气旺盛的情况下作战,打败敌人是必定无疑的。诚如兵法所说:“士气高昂就投入战斗,士气低落就避敌退走。”春秋时期,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武士曹刿请求随同作战,鲁庄公便与他共乘一辆兵车,进至长勺对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战,曹刿马上说:“现在还不行。”齐军三通鼓敲罢,曹刿这时说:“现在可以了。”于是,鲁庄公击鼓命令部队进战,结果大败齐军。鲁庄公将要驰车追击溃败的齐军,曹刿提醒说:“现在还不行。”待他下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辙,然后登上车前横木向远眺望,确有把握地说:“现在可以了。”鲁庄公于是驱车追击齐军。打了胜仗之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气,再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敌人士气枯竭而我军士气饱满,所以能够打败敌人。齐是大国,其情况是难以捉摸的,所以不急于追击它,恐怕他们设有埋伏引诱我们,待我下车察看知道其车辙已经混乱,远望知道其旗帜已经倒下,所以才下决心驰车追击他们。”

【原文】
夫将之所以战者,兵也;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①者,鼓也。能作士卒之气,则不可太频,太频则气易衰;不可太远,太远则力易竭。须度敌人之至六七十步之内,乃可以鼓,令士卒进战。彼衰我盛,败之必矣。法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②春秋,齐师伐鲁,庄公将战,曹刿③请从,公与之同乘,战于长勺④。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鼓之,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⑤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刿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是以败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⑥,故逐之。〕⑦

【注释】
①盛:马本及各本皆作“胜”,从文义和下文“彼衰我盛”来看,当为“盛”,故改。②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语出《尉缭子·战威第四》。③曹刿(guì):春秋时期鲁国武士。齐鲁长勺之战中,他辅佐鲁庄公打败齐军进攻。④长勺:古地名。春秋鲁地。因商遗民长勺氏居此而得名。故址在今山东莱芜东北。⑤轼(shì):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其形如半框,有三面。⑥靡:披靡,倒下。⑦本篇史例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气战相关文章

  • 赤先生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蒋编修菱溪,赤崖先生子也。喜吟咏。尝作七夕诗曰:一霎人间箫鼓收,羊灯无焰三更碧。又作中元诗曰:两岸红沙多旋舞,惊风不定到三更。赤崖先生见之,愀然曰:何忽作鬼语。果不久下世。故...
  • 恃君览》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览 - - 【恃君】  一曰: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辟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
  • 为正义而言》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这...
  • 时衰鬼弄人》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述而 - - 说到这里,引出孔子的话,对于当时风气的变动,大发感叹!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善正万缘收,名誉传扬四部洲。智慧光明登彼岸,飕飕,叆叆云生天际头。诸佛共相酬,永住瑶台万万秋。打破人间蝴蝶梦,休休,涤净尘氛不惹愁。话表三藏师徒,洗污秽之胡同,上逍遥之道路,光阴...
  • 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时宋太公掇个梯子上墙来看时,只见火把丛中约有一百余人。当头两个便是郓城县新参的都头。却是弟兄两个:一个叫做赵能,一个叫赵得。两个便叫道:“宋太公!你若是晓事的,...
  • 偷牛》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古艳部 - - 偷牛 有失牛而讼于官者,官问曰:“几时偷去的?”答曰:“老爷,明日没有的。”吏在旁不觉失笑。官怒曰:“想就是你偷了。”吏洒两袖曰:“任凭老...
  •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
  • 名世英宰》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曹参为相国,日夜饮醇酒不事事,而画一之歌兴。王导辅佐三世,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末年略不复省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我愦愦。”谢安石不存小察,经远无竞。唐之...
  • 南夷服诸葛》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夷汉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蜀志》所载,止于一时之事。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嘉州士人辛怡显...
  • 葛郯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葛郯 玉蝴蝶(和维扬晁侍郎寄伯强) 忆昨苕溪,惯弄五亭月笛,四水烟蓑。何事毗檀门外,马驻长坡。野花中、乱红杳霭,小桥外、叠翠嵯峨。且颜酡。但存信齐词长袖,舞倒婆娑。云何。主盟惠...
  • 李石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李石 如梦令 桥上水光浮雪。桥下柳阴遮月。梦里去寻香,露冷五更时节。胡蝶。胡蝶。飞过闲红千叶。 如梦令(忆别) 忆被金尊劝倒。灯下红香围绕。别后有谁怜,一任春残莺老。烦恼。...
  • 道经·第十六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道经 - - 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全,全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 昭公·昭公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大蒐于比蒲。仲孙玃会邾子,盟于祲祥。秋,季孙意...
  • 列传第二百七·广西土司三》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泗城州,宋置,隶横山寨。元属田州路。其界东抵东兰,西抵上林长官司,南抵田州,北抵永宁州。   洪武五年,征南副将军周德兴克泗城州,土官岑善忠归附,授世袭知州。十三年,善忠子振作...
  • 卷二百十二·列传第一百》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少好读书。受《易》于王宣、林福,得蔡清之传。又闻赵本学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复从受其业。尝谓兵法之数起五,犹一人之身有五体,虽将百万,可使合为...
  • 杂传第四十五》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100章 - - ○李崧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领镇州节度使,以推官李荛掌书记。崧谓掌书吕柔曰:“魏王皇子,天下之望,书奏之职,非荛所当...
  • 列传第五十八》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韦见素,字会微,京兆万年人。父凑,开元中太原尹。见素学科登第。景龙中,解褐相王府参军,历卫佐、河南府仓曹。丁父忧,服阕,起为大理寺丞,袭爵彭城郡公。坐事出为坊州司马。入为库部员...
  • 尔朱世隆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尔朱仲远弟弟尔朱世隆,字荣宗。肃宗末年,任直斋。转任直寝,后来兼任直尔,加授前将军。尔朱荣上表请求入朝,灵太后很厌恶,命令尔朱世隆到晋陽慰喻尔朱荣,尔朱荣因此想留住他。世隆说...
  • 雀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禽部 - - 雀 释名 瓦雀、宾雀(按:即常见的麻雀)。雀屎:白丁香、青丹、雀苏。 气味 肉:甘、温、无毒。 雀卵:酸、温、无毒。 雄雀屎:苦、温、微毒。 主治 肉:1、老人脏腑虚弱。用雀儿五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