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陈书 > 50章 > 后主本纪

陈书

《陈书》50章后主本纪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后主本纪

书籍:陈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后主名叔宝,字元秀,乳名黄奴,高宗嫡长子。梁承圣二年(553)十一月二十日生于江陵。次年,江陵陷落,高宗随迁关右,留后主于穰城。天嘉三年(562)回京师,陈叔宝被立为安成王世子。天康元年(566)任命为宁远将军,设置佐史。光大二年(568)为太子中庶子,不久迁升侍中,余职如故。太建元年(569)正月初四立为皇太子。
太建十四年(582)正月初十,高宗驾崩。十一日,始兴王陈叔陵作乱被杀。十三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下诏说:“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倏然离世,挽棺号恸,捶胸顿足,已然无及。朕在孤哀之际,继承大位,犹如徒步大川,不知何以济之,正仰赖诸公扶助,匡补我智寡德薄之人。传布先王遗德,使亿兆之民广沐恩泽,四方远近,同为圣朝新民。今准大赦天下。在位文武百官及孝悌力田、三老、后丞,均赐爵一级。孤儿、老人、鳏夫、寡妇不能自存者,每人赐谷五斛、帛二匹。”十九日,以侍中、翊前将军、丹陽尹、长沙王陈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以右卫将军萧摩诃为车骑将军、南陈书徐州刺史,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樊毅晋号为征西将军,平南将军、豫州刺史任忠晋号为镇南将军,以护军将军沈恪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平西将军鲁广达晋号为安西将军,以仁武将军、丰州刺史章大宝为中护军。二十一日,尊皇后为皇太后,宫号弘范。二十二日,以冠军将军、晋熙王陈叔文为宣惠将军、丹陽尹。二十三日,立弟陈叔重为始兴王,承祀昭烈王。二十五日,立妃沈氏为皇后。二十七日,立皇弟陈叔俨为浔陽王,皇弟陈叔慎为岳陽王,皇弟陈叔达为义陽王,皇弟陈叔熊为巴山王,皇弟陈叔虞为武昌王。二十八日,侍中、中权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鄱陽王陈伯山晋号为中权大将军,军师将军、尚书左仆射、晋安王陈伯恭晋号为翊前将军、侍中,翊右将军、中领军、庐陵王陈伯仁晋号为安前将军,镇南将军、江州刺史、豫章王陈叔英晋号为征南将军,平南将军、湘州刺史、建安王陈叔卿晋号为安南将军。以侍中、中书监、安右将军徐陵为左光禄大夫,兼太子少傅。三十日,设无。。大会于太极前殿。
三月初七,下诏说:“亲自推动桑农,其仪见于前贤经典,勤耕力田而得赏赐,其事见载前朝诏诰。此乃国家储备之前提,民命攸关,丰歉盛衰,无不因此而生。纳赋上税,古已有之,肥沃之土十金不易,浇薄之地至于一岁种二岁休,肥瘦有别,增产与减产遂异。诈伪之风日长,以至簿书每年都遭涂改。前汉派出稻田使者,后汉以酷刑惩处作伪之人。老农所惧者在于地神的作弄,而俗吏乘机舞文弄墨,因事作奸。游手好闲,不事生产之人成群结队,空耗国家钱粮,实在可叹。时下正值春陽节令,风调雨顺,正当大事春耕,方可望秋收大成。如有新垦之河畔湖田,新拓垦的荒芜之地,百官对其田亩不得丈量入册,如已征租,一概停免。私田公田,荒废者多,一准随占随种。如太守教耕有方,淳厚之百姓勤学好问,一旦遇到,则应督察考核,考虑加以赏赐和提拔。对外则可以制定法则下达,以使朕称心如意。”十九日,下诏说:“大凡以与国同体之心治理天下,抚育一世施爱万民,尽管因袭与沿革倘或不同,宽猛之道或有差异,竟至于有广求贤能之人,而及于微贱之辈,任用他们综理朝政,兴隆社稷,上智的人君,都是采用这种办法。朕以智寡德薄之身,继承大位,虽则亲丧在身,情志昏乱,而社稷任重,百姓事大,无从自取安适,拱手而默无一言,岂敢忘了安民济众之责?思量可以举用有才之士,以充实朝官。只是徒然愁苦于夜梦之中,频繁地忧虑于占卜的结果,伊尹之辈没有来,八贤之辈也没有来。因此通宵达旦凝神思虑,夜至三更仍在劳损情志。莫非是因为他们自视太高,没有机会自我显进?又或者将要怀藏才德,坐视国事混乱,全都想望着独善其身?须当由京内外众官自九品以上,准各荐一人,来应对进贤之旨。因为求取完美无缺的人实为困难,登举贤才或许较为容易,才具无论大小,明白说出其用场,休得如天上的南箕北斗,有箕、斗之名而无其实。如有身具才能、凭仗正气,摈弃和压抑一时一世,像班固那样恨才高位低撰述《宾戏》而自怜自爱,像扬雄那样草作《客嘲》以自慰平生之志,一生一世,遭遇何等艰难,该当离此深谷,飞翔于天上之路,赴铜驼街以观国事,望金马门而来朝觐,便当任随那方枘圆凿之修削,整顿规则法度以治国。”又下诏说:“从前智慧的君王管领百姓,明哲的天子统治天下,即使道德号称深广,敏锐到能够洞察秋毫,仍然屈抑自己,请求教言,谦逊地访求真理,在上向诸侯、州官谘询,在下听取舆台辈微贱者之言,所以能够为政明智如神,不惧谏言。然而谄媚的言辞,或许让居官者听到,缄默而心怀讥笑之意,或者暗隐于具官而无才者之心中,这就不是可以光大法纪至为公正,且光明帝业的了。京内外卿士大夫、文武百官,如有智慧适合于政治方略,熟悉治国之要旨,能补救民众生活、生产等方面的疾苦,辨识如网的禁令法律的疏密及其得失者,各进忠诚正直之言,不要有所隐讳。朕将虚心地听取和接受,选择好的来采纳施行,希望能精辟地鉴察物理人情,匡补在下作为人君的德行法度。”二十五日,以侍中、尚书左仆射、新授翊前将军、晋安王陈伯恭为安南将军、湘州刺史,以新授翊左将军、永陽王陈伯智为尚书仆射,以中护军章大宝为丰州刺史。
夏四月十三日,立皇子永康王陈胤为皇太子,赐天下为三老、后丞者爵位一级,自王公以下赏赐给布帛,各有等差。十七日,下诏说:“朕君临宇宙,抚育万民,正欲安济社会之浮薄,减省繁冗之费用,奢侈、违法、违理之想法,的确应予禁绝。所有雕刻的金银箔饰及普通物、神像、土木人偶、彩绢花之类,以及衣料之尺寸偏于短小或者太过者,都会耗损钱财、荒废本业,尤其成了灾难和祸害。又有和尚、尼姑、道士,依恃邪左之道,不遵守经典、律令,民间妄滥不合礼制之祭祀,怪诞之书诸此奇异之事,应详细地制定条例制度,一并禁绝。”十六日,下诏说:“想当年我们曾平定淮、泗一带,及于青州、徐州,当地的土豪酋长,一概降服,纷纷派遣亲人戚属,以作为人质。今故土沦陈书陷,又成异国,南与北路途险远难达,彼此不得见面,想到他们的分离,朕心中颇为疼爱和顾念。夷狄与我族一样是人,何必独于他们讥刺禁绝,使他们家庭分裂?在外准予立即选任子馆及东馆中有保人在外者,同赐衣服、粮食,发给酒食,任其回乡,所至路远难行者,便发派船仗护送,务必让他们平安到达。如已参预我国仕宦之职以及另有事理不愿离去者,也随其心意。”
六月初一,以明威将军、通直散骑常倚孙蠩为中护军。
秋七月十七日,大赦天下。同月,长江水色红如血,从京师直到荆州。
八月十二日夜,天空有声音如风与水相搏击。十四日夜又如此。十五日,以使持节、都督缘江诸军事、安西将军鲁广达为安左将军。
九月初五,设无。。大会于太极前殿,舍身及舍御车御服,大赦天下。初十夜,天空东北有声音如虫飞,逐渐移至西北。十四日,太白星昼现。二十五日,以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长沙王陈叔坚为司空,以征南将军、江州刺史、豫章王陈叔英以本号任开府仪同三司。
至德元年(583)春正月初三,下诏说:“朕以智寡德薄之身,承继帝位,悲愁忧思,疾病交织,训导风俗缺少方策,临御下臣无甚算计,惧怕甚于足踏薄冰,恐慌如同以朽索之驭六马。然而四时之气易逝,新的辰光迅速到来,文武百官列于两陛,金玉财帛充满府库,器物仍非新物,时序却疑是旧日,追思先王之德,永慕往日时光,对着宫门伤心欲哽,回首御座心急气咽。思量可以上遵父王遗制,下励自身,造就各种人才,让百姓休养生息,用法宽弘简约,取制谐于春陽之和。准大赦天下,改太建十五年为至德元年。”以征南将军、江州刺史、新授开府仪同三司、豫章王陈叔英为中卫大将军,以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长沙王陈叔坚为江州刺史,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司马消难晋号车骑将军,以宣惠将军、丹陽尹、晋熙王陈叔文为扬州刺史,以镇南将军、南豫州刺史任忠为领军将军,以安左将军鲁广达为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以祠部尚书江总为吏部尚书。初四,立皇子陈深为始安王。
二月初九,以始兴王陈叔重为扬州刺史。
夏四月初一,交州刺史李幼荣献驯象。二十二日,以前轻车将军、扬州刺史、晋熙王陈叔文为江州刺史。
秋八月初一,以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沙王陈叔坚为司空。
九月二十二日,天空东南有声如虫飞。
冬十一月初三,立皇弟陈叔平为湘东王,陈叔敖为临贺王,陈叔宣为陽山王,陈叔穆为西陽王。翌日,侍中、安右将军、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徐陵去世。十九日,立皇弟陈叔俭为安南王,陈叔澄为南郡王,陈叔兴为沅陵王,陈叔韶为岳山王,陈叔纯为新兴王。
十二月二十三日,头和国遣使献土产。司空、长沙王陈叔坚有罪免予追究。二十五日夜,天开眼,自西北至东南,其内有青黄之色,隆隆作响宛如雷声。
二年(584)春正月初四,分遣大使巡察各省风俗。平南将军、豫州刺史鲁广达晋号安南将军。三十日,大赦天下。
夏五月十五日,以尚书仆射、永陽王陈伯智为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以轻车将军、江州刺史、晋熙王陈叔文为信威将军、湘州刺史,以仁威将军、扬州刺史、始兴王陈叔重为江州刺史,以信武将军、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南平王陈嶷为扬州刺史,以吏部尚书江总为尚书仆射。
秋七月初八,以长沙王陈叔坚为侍中、镇左将军。二十二日,太子加元服,在位文武赐帛各有等差,孝悌力田及为父后者各赐官一级,鳏夫寡妇、手足不便及年老不能自存者每人赐谷五斛。
九月二十三日,太白星昼现。
冬十月二十日,下诏说:“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自给自足,此之谓淳风。贡赋之兴起,其由来已很久远。大抵《诗经》所言使万物得由其道的《由庚》本务,不得已时才实行之。只是法令益彰,奸与盗多曾发生,世俗崇尚浮薄伪诈,政治上缺少改良。朕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总在顾惜物之不得其所;泣辜罪己,悔恨三千威仪之措置失当。望赋初次下达,就造成了强行荫庇现象的纷纷出现,而奏本却说是贫与富互相调节、扶持,孤单与势弱加重了这种弊端,这难道是力救穷乏扇散苦热之本意吗?这正是下吏如箕之敛的苛政。所以说‘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太建十四年(582)起望赋、租调拖欠未交者,全部免除。居官任事的百官,辨识决断各种事务务必取舍公正,不得借公害民,为自己声扬政绩,妨碍扰乱施政的方略。”
十一月初八,大赦天下。十四日,盘盘国派使者献土产。二十日,百济国遣使献土产。
三年(585)春正月初一,日食。十三日,镇左将军、长沙王陈叔坚以本号外另附开府仪同三司,以征西将军、荆州刺史樊毅为护军将军,以暂摄吏部尚书、领著作郎陆陈书琼为吏部尚书,晋升金紫光禄大夫袁敬为特进。
三月初五,前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叛。
夏四月二十四日,丰州义军首领陈景详杀章大宝,传首级至京师。
秋八月初四,老人星出现。二十五日,以左民尚书谢亻由为吏部尚书。
九月二十一日,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袁敬去世。
冬十月初六,丹丹国派使者献土产。
十一月初七,下诏说:“孔圣人生当大德大智,资质超凡脱俗,阐述先贤之典籍,与天地同德,阐正《雅颂》之微妙,与日月同光。给后世遗留下训诫和规范,开启人民之智慧。梁末没落衰微,大庙失治,遍生茂草,三十多年,敬仰之心好比圣人就在眼前,永思夫子文字之意味。今大雅之道重现,世界和乐升平,万物得由其道的《由庚》之道得其实现之所。古琴故迹,零散难以补救,汇集笥笈、开列书单,无须再重复前人之事。在外可详取礼法,改筑旧庙,芳洁之屋舍,桂木之梁栋,均令更新,以芳草取代白蒿,以清洁代替积水洼,依时祭祀。”二十九日,皇帝驾临长干寺,大赦天下。
十二月初四,太白星昼现。初九,皇太子赴太学,讲《孝经》。十六日,讲毕。十九日,给先师行释奠礼,礼毕,陈设金石之乐,请王公卿士聚会宴饮。二十一日,高丽国派使者进献土产。
同年萧岿死,子萧琮代立。
四年(586)春正月初三,下诏说:“尧曾施设谏鼓让百姓言政,禹曾拜设昌言之官。向不同等级的人征求言论,前人早已有所建制,将有才德而久沦下位的人向上荐举,又在古代典籍中有载,这正是治国之道的典范,帝王的当务之急。朕以知识浅陋、不明事理之身,继奉大业,天没亮就虚心听政,到晚上还思虑触怀,政务大多紊乱不清,不能远听四方了解天下,希望能听到直言不惮者之谏言,采纳他们的谋划。自王公以下,请各荐所了解之人,广泛地查考管库类小吏,乃至舆皂类微贱之人,只要一个人有才能,一句话可以采用,朕将亲自听事览文,期望他们能对朕进行开导和辅佐。”中权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鄱陽王陈伯山晋号镇卫将军,中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豫章王陈叔英晋号骠骑大将军,镇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沙王陈伯坚晋号中军大将军,安南将军、晋安王陈伯恭晋号镇右将军,翊右将军、宜都王陈叔明晋号安右将军。
二月初五,以镇右将军、晋安王陈伯恭为特进。十五日,立皇弟陈叔谟为巴东王,陈叔显为临江王,陈叔坦为新会王,陈叔隆为新宁王。
夏五月初七,立皇子陈庄为会稽王。
秋九月十七日,皇帝驾临玄武湖,大陈船舰阅兵,宴饮群臣赋诗。二十一日,以镇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鄱陽王陈伯山为东扬州刺史,以智武将军、岳陽王陈叔慎为丹陽尹。三十日,百济国使者进献土产。
冬十月十六日,以尚书仆射江总为尚书令,以吏部尚书谢亻由为尚书仆射。
十一月初三,下诏说:“只有刑罚才能遏止暴行,只有德操才能感化万物,立天立地立人之道以此为根本,历百代君王也不会变易。然而世上没有犯颜直谏之人,时代缺少冒死直谏之臣,如果出现汉文帝时渭桥惊马的事件,就听不到有谁敢于像张释之那样在朝廷上谏诤;也没有出现像武王克殷之后所下达的纵马华山之陽,放牛桃林之墟,偃干戈不复用之的诏谕的时代了。尽管对于剽悍轻慢之辈,从法理上应予钳制,对于愚蠢、孤陋寡闻之徒,应怜悯宽大,正当缺乏贤才之时啊,能知人就算是明智了,想不用刑法来实现一切,怎么可能呢?所以我因痛念而接连不断地昼见夜梦,背倚宫中绣斧之屏风而忧郁烦闷。循环往复的日落日出、星移斗换,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时过境迁,就该宽恕他人的过错,这才能时有所得。准大赦天下。”
祯明元年(587)春正月初一,安前将军、衡陽王陈伯信晋号镇南将军,以安东将军、吴兴太守、庐陵王陈伯仁为特进,以智武将军、丹陽尹、岳陽王陈叔慎为湘州刺史,以仁武将军、义陽王陈叔达为丹陽尹。初三,下诏说:“柏皇与大庭,大振质朴温和之风于往古,姬发与嬴政,蒙浮薄之风于上古之末世,已铸刑书于鼎,教化之长未能继承,既已乖离礼义之道,违法作乱的事情便发生了。为何淳朴之风不能恢复,浮华之风争相鼓煽呢?朕居于禁中临御万物,救民于水火之心时刻有之,频繁地公布法律,屡次禁绝边境往来,善良的百姓,终究要陷于刑罚之中。到底是该救助浮薄的世风,还是该让法令更为彰显?故此对宁而立,不能释然,沉浸于郁郁寡欢的心境。今天地人三元已顺,万国来朝,灵芝出现于始陽,甘露凝结于美好之年,顺应春陽下达政令,仰承上天广布德泽,思量与九州同心,更新世间万物。准大赦天下,改至德五年为祯明元年。”二十日,地震。二十八日,以镇前将军、衡陽王陈伯信为镇南将军、西衡州刺史。
二月初二,特进、镇右将军、晋安王陈伯恭晋号中卫将军,以中书令、建安王陈叔卿为中书监。二十二日,下诏令至德元年望赋租调拖欠未交者,一概免除。
秋八月初一,老人星出现。初五,以车骑将军萧摩诃为骠骑将军。
九月初三,以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豫章王陈叔英为骠骑大将军。十八日,萧琮辖下尚书令、太傅、安平王萧岩,中军将军、荆州刺史、义兴王萧王献,派其都官尚书沈君公,至荆州刺史陈纪处请降。十九日,萧岩等率文武百官男女百姓共十万余口渡江。二十二日,大赦天下。
冬十一月初四,割扬州之吴郡设置为吴州,割钱塘县为郡,归属吴州。五日,以萧岩为平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萧王献为安东将军、吴州刺史。十六日,以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豫章王陈叔英兼任司徒。
十二月十六日,以前镇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鄱陽王陈伯山为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以前中卫将军、晋安王陈伯恭为中卫将军、右光禄大夫。
二年(588)春正月初一,立皇子陈忄全为东陽王,陈恬为钱塘王。同月,派散骑常侍周罗目侯率兵屯驻峡口。
夏四月初十,有群鼠无数,从蔡洲岸进入石头城渡淮,到了青塘两岸,几天后死去,随流出江。二十日,以左民尚书蔡征为吏部尚书。同月,郢州南浦水黑如墨。
五月十四日,以安前将军、庐陵王陈伯仁为特进。二十六日,东冶铸铁,有物红色,犹如数颗斗星,从天空坠至熔炼处,有声隆隆如雷,铁飞出墙外烧了民户。
六月初一,扶南国遣使进献土产。初三,废皇太子陈胤为吴兴王,立军师将军、扬州刺史、始安王陈深为皇太子。初四,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南平王陈嶷晋号镇南将军,忠武将军、南徐州刺史、永嘉王陈彦晋号为安北将军,以会稽王陈庄为翊前将军、扬州刺史,宣惠将军、尚书令江总晋号为中权将军,以云麾将军、太子詹事袁宪为尚书仆射,以尚书仆射谢亻由为特进,宁远将军、新授吏部尚书蔡征晋号安右将军。初七,以安右将军鲁广达为中领军。二十日,大风至,从西北激荡浪涛灌入石头城,淮渚暴涨,漂走、淹没舟船。
冬十月初三,立皇子陈蕃为吴郡王。初五,以度支尚书、领大著作郎姚察为吏部尚书。十三日,皇帝驾临莫府山,大校田猎。
十一月初二,下诏说:“大凡商讨案件宽缓刑罚,是做帝王的应垂示的范例,感化恶人使不再作恶,同时免去死刑,乃是仁爱之人所存之心。自从画衣冠、异章服即谓之杀戮的政风消失,酷吏崛起,法律之作用日益明显,百姓动辄得咎,不知所从。朕君临环宇,正当风俗浇薄的末世,有各式各样的刑典,显示政治不够清明,各种徇私枉法,实在令朕惭愧。眷顾监牢种种景象,我的哀怜之心隐隐作痛。可预定日期在大政殿审讯案件。”初七,以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南平王陈嶷为征西将军、郢州刺史,以安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永嘉王陈彦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以军师将军、南海王陈虔为安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十一日,立皇弟陈叔荣为新昌王,陈叔匡为太原王。同月,隋派遣晋王杨广率众军前来攻伐,自巴、蜀、沔、汉顺流至广陵,数十路并进,沿江镇守官,相继奏闻。这时新授湘州刺史施文庆、中书舍人沈客卿执掌机密大事,将奏折全都压下不报,所以没有准备和防御。
三年(589)春正月初一,雾气四布。同日,隋总管贺若弼从北路广陵渡京口,总管韩擒虎直趋横江,渡采石,从南路将与贺若弼军会合。初二,采石守将徐子建飞书告变。初三,皇上召公卿入议军事。初四,城内外戒严,以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同为都督,遣南豫州刺史樊猛率水师出白下,散骑常侍皋文奏统兵镇守南豫州。初六,贺若弼攻陷南徐州。初七,韩擒虎又攻陷南豫州,皋文奏败归。至此隋军南北路并进。后主遣骠骑大将军、司徒、豫章王陈叔英屯驻朝堂,萧摩诃驻守乐游苑,樊毅守耆。。寺,鲁广达驻守白土冈,忠武将军孔范驻守宝田寺。镇东大将军任忠从吴兴赶来,仍驻朱雀门。十七日,贺若弼进据钟山,屯兵白土冈东南。二十日,后主遣众军合力与贺军作战,众军战败。贺若弼乘胜至乐游苑,鲁广达犹自率散兵力战,不能抵挡。贺军进攻宫城,烧北掖门。此时韩擒虎率众自新林至于石子冈,任忠出降于韩,又引韩擒虎经朱雀航直趋宫城,从南掖门入。于是城内文武百官均出逃,只有尚书仆射袁宪在殿内。尚书令江总、吏部尚书姚察、度支尚书袁权、前度支尚书王瑗、侍中王宽居于省中。后主闻敌兵至,跟着十余宫人出后堂景陽殿,将自投于井,袁宪在旁,苦谏不从,后。。舍人夏侯公韵又以身遮井,后主与他争持很久,方才得入。到夜里,为隋军所擒。二十二日,晋王杨广进据京城。
三月初六,后主与王公百官从建邺出发,进入长安。隋仁寿四年(604)十一月二十日,逝世于洛陽,时年五十二岁。追赠大将军,封长城县公,谥曰炀,葬于河南洛陽之陈书芒山。

后主本纪相关文章

  • 木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木姓 起源木姓主要源自:沐姓。木(Mù)姓源出有七:子姓为春秋时宋国大夫孔金父之后,以祖字为氏。春秋时宋国有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其支孙有的以祖字“木”为姓,称为木...
  • 书生之魂》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聂松岩言,胶州一寺,经楼之后有蔬圃,僧一夕开牖纳凉,月明如画,见一人徙倚老树下,疑窃蔬者,呼问为谁,磬折而对曰:师勿讶,我鬼也。问鬼何不归尔墓,曰:鬼有徒党,各从其类,我本书生,不幸葬丛冢间...
  •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乱晋 召士会寿余绐秦》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箕郑父、士谷、梁益耳三人商议,只等秦兵紧急,便从中作乱,欲更赵盾之位。不意赵盾袭败秦兵,奏凯而回,心中愈愤。先都为下军佐,因主将先蔑为赵盾所卖,出奔于秦,亦恨赵盾,凑著蒯得被...
  • 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
  • 颐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山雷颐)艮上震下《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六五,拂经,居...
  • 第 二 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那些人只嚷:“快请出甄爷来。”封肃忙...
  • 新雷公》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世讳部 - - 新雷公 雷公欲诛忤逆子,子执其手曰:“且慢击。我且问你,是新雷公,还是旧雷公?”雷公曰:“何谓?”其人曰:“若是新雷公,我竟该打死,若是旧雷公,我父忤逆我祖...
  • 萧仲、熊德修、范飞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萧仲 沁园春(庆宁乡令) 笑问鸥盟,所不同心,有如大江。念渊明漫仕,虽轻斗粟,弦歌有得,难慕柴桑。相业流芳,元枢新躅,拈作先生一瓣香。长生酒,仗西风桂子,吹到河阳。 湘江。笑绾铜章。便...
  • 莫起炎、徐理、赵必岊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莫起炎 满江红 法在先天,玄妙处、无言可说。其要在、守乎是正,灵台莹彻。太极神居黄谷内,先天炁在玄关穴。寂然不动感而通,凭刚烈。 运风雷,祈雨雪。役鬼神,驱妖孽。只此是、非咒...
  • 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李标,字汝立,高邑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泰昌时,累迁少詹事。天启中,擢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标师同邑越南星,党人忌之,列名《东林同志录》中。标惧祸,引疾归。...
  • 列传第七十一·叛臣》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古书“畔”与“叛”通,畔之为言界也。《左氏》曰,政犹“农之有畔”,是也。君臣上下之定分,犹此疆彼界之截然,违此向彼,即为叛矣。善恶判于跬步,祸患...
  • 王彦章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祖父王秀,父亲王庆宗,都没有做过官,后因为王彦章显贵,追封王秀为左散骑常侍,追封王庆宗为右武卫将军。王彦章少小从军,隶属于太祖手下,因骁勇善战而闻名...
  •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钞,以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
  • 列传第三十》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褚遂良 韩瑗 来济 上官仪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太业末,随父在陇右,薛举僣号,署为通事舍人。举败归国,授秦州都督府铠曹参军。贞观十年,自秘书郎迁起居郎。遂良博涉文史,尤...
  • 列传第一皇后》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文帝元皇后 文宣叱奴皇后 孝闵帝元皇后 明帝独孤皇后 武帝阿史那皇后 武帝李皇后 宣帝杨皇后 宣帝朱皇后 宣帝陈皇后 宣帝元皇后 宣帝尉迟皇后 静帝司马皇后 书纪有虞之德,载...
  • 蠕蠕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蠕蠕族,是东胡 族的后代子孙,姓郁久闾氏。传说在神元帝末年,有人在东胡 抢劫马匹时抓到一个奴隶,头发只齐眉毛那么长,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主人就给他取名叫木骨闾。“木骨闾&rd...
  • 宗炳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宗炳字明易攵,南陽涅陽人。世代居住在江 陵。祖父名炳,宋朝时被征召为太子庶子,不从,有清高的名声。父亲名繁,曾任西中郎咨议参军。 宗炳幼时勤于学习 ,有气量有才干。二十岁时,...
  • 张邵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张邵字茂宗,是会稽太守张裕的弟弟。最初张邵当晋朝琅王牙内史王诞的龙骧府功曹。桓玄把王诞转任到广州,亲朋故友都离开了他,只有张邵紧紧追随,流着眼泪送别。当时又是战乱又是饥...
  • 令狐峘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五十三 卷253_1 《登鹳雀楼(一作朱斌诗)》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卷253_2 《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
  • 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茱萸 释名 气味 辛、温、有小毒。 主治 1、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 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2、全身发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