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七卷 > 缓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七卷缓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缓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七卷更新时间:2018-05-05
【解析】
本篇以《缓战》为题,旨在阐述攻城作战中应当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为,由于修造攻城器械和堆筑登城土山,费时费事,攻城作战中容易增大伤亡,故攻城之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因此,它主张在攻城作战中,对于城防坚固、兵多粮少且无外援的守城之敌,不应急于攻战,可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法。本篇所论攻城作战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外乎《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所阐明的观点,认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的下策。此种观点在缺乏先进攻城技术的古代是不无道理的。但是,随着武器装备与攻城技术的进步和战争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夺取城镇为目标的攻坚战,必将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因此,在对守城之敌作战中,是否采用攻城战法,应当根据战争的需要和装备技术条件而定,不可不加具体分析地一概斥之为下策。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十月,前燕将领慕容恪率军进攻晋属广固城,时镇北将军段龛率众坚守该城。当燕军包围广固后,诸将皆主张急攻速胜,但慕容恪则主张缓攻稳取,他根据“龛党尚众,未有离心”和“凭阻坚城”的敌情实际,采取了“筑室反耕,严固围垒”(见《晋书·慕容儁记》)的长围久困以待敌敞的战法,陷段龛于孤立无援的困难境地,最后迫使其开城投降。此种善于依据敌情实际而采取可行战法的作战指导,是可取的。

【译文】
大凡进攻城邑之法,是战法中的最下策了,只在不得已时才采用它。通常所说的三个月修造攻城器械,三个月堆筑攻城土山,这样,攻城准备得用六个月时间。值得警戒和注意的问题是,由于攻城准备的时间长,将帅为忿怒急躁的情绪所使,往往不等攻城器械造好,就驱赶士卒像蚂蚁一样缘城而上,这恐怕是造成人员大批伤亡的原因。如果敌人城高壕深,且兵多粮少,又无外援,对于这种守城之敌,可采取长围久困之法夺取它,这样作战对我有利。诚如兵法所说:“军队行动舒缓时,就要像森林一样稳便不动。”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慕容恪率军进攻镇守广固城的东晋镇北将军段龛所部,并将其包围起来。当时,诸多将领都劝慕容恪尽快攻城,但慕容恪却从容说道:“作战之情势,有时应当缓战以慢慢制服敌人,有时应当急攻以快快战胜敌人。如果敌我双方势均力敌,而敌人又有强大的外援,我军怕有遭到敌人腹背夹击的危险,就不能不采取快速攻城战法。如果我军强大而敌人弱小,且敌人又无外援,那么,对于这种守城之敌,则应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法,以等待敌人困敝时再攻取它。兵法上所说的‘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它,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它’,正是讲的这个道理。段龛的部众现在还很多,内部尚未出现离心倾向。目前他们凭据坚城固垒,上下齐心协力地进行防守,如果我们投入全部精锐部队强攻坚城,用几十天时间虽然也可以攻下来,但那样做将会给我们的部队造成很多伤亡。所以,应当采取持久围困以取胜的战法。”于是,慕容恪命令部队构筑工事以围困守城的晋军,最后终于攻占了广固。

【原文】
凡攻城之法,最为下策,不得已而为之。所谓三月修器152白话百战奇略械,三月成距堙①者,六月也。谓戒为己者,忿躁不得攻具而令士卒蚁附,恐伤人之多故也。若彼城高池深,多人而少粮,外无救援,可羁縻②取之,则利。法曰:“其徐如林。”③十六国前燕将慕容恪④击段龛⑤于广固,围之。诸将请恪急攻,恪曰:“军势有宜缓以克敌,〔有宜急而取之〕。若彼我势均,外有强援,恐有腹背之患,则攻之不得不速。若我强彼弱,外无救援,当羁縻守之,以待其敝。兵法‘十围五攻’⑥,正谓此也。龛党尚众,未有离心。今凭阻坚城,上下戮力⑦,尽锐攻之,数旬可拔,然杀吾士卒必多矣。当持久以取耳⑧。”乃为壁垒以守之,终克广固。⑨

【注释】
①距堙:堙(yin),又作“闉”。距堙,即古代在攻城作战中环城而堆筑的土山,以为窥察敌人城内情况或登城之用。②羁縻:犹言束缚,牵制;这里可作“围困”解。③其徐如林: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④慕容恪:前燕王慕容皝的第四子。鲜卑族,字玄恭。从父征伐,镇守辽东。后辅兄儁及炜,封太原王,累官大司马,总摄朝政,量才授任,颇有政绩。⑤段龛:辽西鲜卑族,段兰之子。东晋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龛以青州归降东晋,被授任镇北将军,封齐公,镇守广固。后为前燕将慕容恪所执杀。⑥十围五攻: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⑦戮力:谓努力,尽力。⑧当持久以取耳:马本及各本皆作“要在取耳”,不符史载原意,故据史校改。⑨本篇史例出自《晋书·慕容儁记》。

缓战相关文章

  • 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侯子植季洪足下:  正月十一日发一家信,是日子极不闲,又见温甫在外未归,心中懊恼;故仅写信与诸弟,未尝为书禀堂上大人,不知此书近已接到否?  温弟自去岁以来,时存牢骚抑郁之气,太...
  •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缺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不显,何愁家运这不兴。欲别立课程...
  • 第一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 廉颇败燕杀二将》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郑安平以兵降魏,应侯范睢是个荐主,法当从坐,于是席藁待罪。秦王曰:“任安平者,本出寡人之意,与丞相无干。”再三抚慰,仍令复职。群臣纷纷议论,秦王恐范睢心上不安,乃下...
  • 狂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刘学师言:济宁有狂生某,善饮;家无儋石,而得钱辄沽,殊不以穷厄为意。值新刺史莅任,善饮无对。闻生名,招与饮而悦之,时共谈宴。生恃其狎,凡有小讼求直者,辄受薄贿为之缓颊;刺史每可其请。...
  • 夏书·甘誓》原文翻译 - - 《尚书》夏书 - -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他三人因见探春等进来,忙将此话掩住不提。探春等问候过,大家说笑了一回方散。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许筵...
  • 绿竹青青》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毛公解《卫诗•淇奥》,分绿竹为二物,曰:“绿,王刍也。竹,萹竹也。”《韩诗》:竹字作,音徒沃反,亦以为萹筑。郭璞云:“王刍,今呼白脚莎,即泬蓐豆也。萹竹似小藜,赤...
  • 曾布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曾布 江南好 江南客,家有宁馨儿。三世文章称大手,一门兄弟独良眉。藉甚众多推。 千里足,来自渥洼池。莫倚善题鹦鹉赋,青山须待健时归。不似傲当时。 水调歌头 排遍第一 魏豪...
  • 晋纪二十八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二十八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   [1]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1]春季,正月,前秦王苻坚祭祀太庙,宴请群臣。当时长安...
  •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十五晋明帝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   [1]春,正月,王敦诬周嵩、周与李脱谋为不轨,收嵩、,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   [1...
  • 列传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吕》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崔圆,字有裕,贝州武城人,后魏尚书左仆射亮八世孙。少孤贫,志向卓迈,喜学兵家。开元中,诏举遗逸,以钤谋对策甲科,历京兆府参军,尹萧炅荐之,迁会昌丞。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引圆为左司马,知...
  • 王僧虔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王僧虔,金紫光禄大夫王僧绰的弟弟。父亲王昙首,和兄弟一同把子孙集合在一起,任凭他们游戏欢乐。王僧达跳到地上作小老虎。当时王僧虔连续下棋十二盘,既不坠落 ,也不重作。王僧绰...
  • 列传第十八》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长孙俭,河南洛陽人也。本名庆明。其先,魏之枝族,姓 托拔氏。孝文迁洛,改为长孙。五世祖嵩,魏太尉、北平王。 俭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彩严肃,虽在私室,终 日俨然。性不妄交 ,非其同...
  • 傅纟宰传(附章华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傅纟宰字宜事,北地灵州人。父傅彝,梁临沂县令。 傅纟宰幼年聪慧,七岁诵古诗赋至十余万言。年长后十分好学,擅长作文。梁太清末,携母南奔避难,不久母丧,在战乱之中,居丧尽礼,哀毁至...
  • 王固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王固字子坚,是左光禄大夫王通的弟弟。他年少时高洁雅正,广泛涉猎经文史籍,因他为梁武帝的外甥,封为莫口亭侯。推举为秀才。初任梁秘书郎,迁太子洗马,掌东宫管记,生母去世离职。服丧...
  • 叙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50章 - - 【原文】 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子文初生,弃于瞢中,而虎乳之。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故名穀於菟,字子文。楚人谓虎“班”,其子...
  • 温庭筠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八十二 卷582_1 《寄山中人》温庭筠 月中一双鹤,石上千尺松。 素琴入爽籁,山酒和春容。 幽瀑有时断,片云无所从。 何事苏门生,携手东南峰。 卷582_2 《送淮阴孙令之官》温...
  • 刘叉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 卷395_1 《冰柱》刘叉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 骚然县宇,土崩水溃。 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
  • 权德舆经典代表作》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二十七 卷327_1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权德舆 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 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纂业光文祖,贻谋属孝孙。 恭闻留末命,犹是爱元元。 梯航来万国...
  •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杨梅 释名 求。 气味 (实)酸、甘、温、无毒。 主治 1、下痢不止。用杨梅烧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头痛不止。用杨梅为末,以少许入鼻取嚏,有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