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庸庵笔记 > 下卷 > 己丑八月祈年殿灾

庸庵笔记

《庸庵笔记》下卷己丑八月祈年殿灾

庸庵笔记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然而,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挽回世道人心”,“有裨经世之学”,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全书共分四类。卷一、卷二为史料,卷三为遗闻,卷四为述异,卷五、卷六为幽怪。凡例称冀是书以奖善惩恶,故书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因果报应类的说教故事。是书现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遗经楼刊巾箱本,六卷。

《庸庵笔记》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己丑八月祈年殿灾

书籍:庸庵笔记章节:下卷更新时间:2018-07-30
京师天坛,在正阳门外之左隅,缭以长垣,周九里十三步。圜丘在坛中,形圆象天。南向三成,内胪形亦圆,外地形方。北为皇穹宇,环转八柱,圆檐上安金顶,基高九尺,径五丈九尺九寸,石栏四十九,陛各十四级。北门外为祈年殿,殿在坛上,其制俱圆,坛南向三成,面铄金砖,围以石栏,殿高九丈九尺,共八十一楹,上安金顶,瓦均蓝色琉璃。

每岁上辛,皇上祀天祈谷之所也。后为皇干殿斋宫,在殿之东南。光绪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寅刻,雷电交作,大雨如注,西便门外有一槐树陡被雷击,树中有蟒蜕一具,长约丈余。

或曰蛇已被雷收去,或曰避而之他。喧传之际,雷又大震,岳撼山摇,霹雳一声,直击祈年殿前所悬之额,碎堕陛上,雷火燃着悬额之楣木。未刻,殿内火起,烟焰从福扇窗檑冒出,烧着梁柱,其光熊熊如赤虹亘天。守坛官弁鸣锣报警,步军统领发令箭传集官兵及五城坊官水会奔救。殿宇过高,水激不到,虽雨势倾盆,又为琉璃亭顶所隔。奉祀刘世印率人进殿,将列祖列宗楠木雕刻之九龙大宝座抢出,而皇天上帝之宝座火已燃及,无从措手。

戌刻后,祈年殿八十一楹及檀木雕成之朱扉黄座悉为灰烬。数十里内光同白昼,香气勃发。盖其橡栋皆以香楠木为之,大逾合抱,乃前明成祖吋所建,今世无其材也。夜过半,火势犹未衰,至天明乃熄。丹陛上之汉白玉石栏杆’悉皆炸裂。二十六日奉诏,惩处太常寺各官,及坛户有典守之责者,嘉奖五城水会绅董,并以寅畏天灾君臣交儆之意,宣示内外大小臣工。于是,都人士皆言祈年殿额后有蜘蛛精,或云有蛇蝎踞之。连日见雷电围绕殿顶盘旋空际数日矣。

余谓坛殿规模宏敞,终岁空闭。且其地愈尊严。向为妖精避雷之所,或者蜘蛛蛇蝎夙踞其中,或者西便门外树中之蛇尚未死,逃匿殿额之后,天威显赫必歼之,以除民害,固未可知。然竟延烧是殿,何也?尤可异者,苏浙鄂诸省本皆大稔,乃殿灾以八月二十四日,而各省亦多于是日始逢阴雨,淫霖奇潦四旬有余,迨十月初五日始放晴光,而岁事已无可救矣。天心仁爱,未必非先以殿灾示警也。恭读诏旨,力戒因循,励精图治,正与殷中宗、高宗遇灾修省之意相同。固宜弭变无形,岁虽歉而民不至大病也。

己丑八月祈年殿灾相关文章

  • 难三》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一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
  • 乞虚损方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先姚安公言,有扶乩治病者,仙自称芦中人。问岂伍相国耶?曰:彼自隐语,吾真以此为号也。其方时效时不效。曰:吾能治病,不能治命。一日降牛丈希英——姚安公称牛丈字作此二字...
  • 爱堂夜归》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爱堂先生,尝饮酒夜归,马忽惊逸,草树翳荟,沟塍凹凸,几蹶者三四,俄有人自道左出,一手挽辔,一手掖之下,曰:老母昔蒙拯济,今救君断骨之厄也。问其姓名,转瞬已失所在矣。先生自忆生平未有是事...
  • 粤西游日记三十一》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初二日早起,阴云如故。饭久之,夫至乃行。东向三里,即前往观鱼道也。既乃渡溪而北,随溪北岸东行,又二里,有石峰东峙峡中。盖南北两界山,自州西八里即排闼而来,中开一坞,水经其间,至此则...
  •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 晋景公出师救郑》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却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二大夫,俱穿了夏姬所赠亵衣,在朝堂上戏谑,大夫泄冶闻之,乃整襟端笏,复身趋入朝门。孔,仪二人,素惮泄冶正直,今日不宣自至,必有规谏,遂先辞灵公而出。灵公抽身欲...
  • 告子章句下·第十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
  • 告子章句上·第十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 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  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
  • 第 九 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秦业父子专候贾家的人来送上学择日之信。原来宝玉急于要和秦钟相遇,却顾不得别的,遂择了后日一定上学。“后日一早请秦相公先到我这里会齐了,一同前去,”打发人送...
  • 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话宿愿》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水浒正传》末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之後,梁山泊一百零八壮士均已上应天象,排定位置。当时何道士辩验天书,教萧让写录出来,读罢,众人看了,俱惊讶不已。宋江与众头...
  • 安贫》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昔汉火寝耀, 龙战虎争, 九有幅裂, 三家鼎据. 有乐天先生者, 避地蓬转, 播流岷益, 始处昵於文休, 末见知於孔明. 而言高行方, 独立不群, 时人惮焉, 莫之或与. 时二...
  • 怒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八卷 - - 【解析】本篇以《怒战》为题,旨在阐述加强部队仇恨敌人心理的教育对夺取作战胜利的重要性。它认为,只有在战前教育和激励士卒仇恨敌人,尔后再行出战,才能使其奋勇杀敌,夺取胜利。...
  • 死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六卷 - - 【解析】本篇以《死战》为题,旨在阐述将帅对作战中缺乏信心、“未肯用命”的士卒所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它认为,凡此情形,都必须“置之死地”,以“绝去...
  • 形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三卷 - - 【原文】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则设虚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以备我。敌势既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寡,无有不胜。法曰:“形人而我无形。”①汉末,建安五年,曹...
  • 杨绘、吴淑虎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周起 蝶恋花 岳佐星储生佐圣。真道宏才,济世功名盛。久践机衡宣密命。逢时力赞无为政。 明主得贤朝野庆。书按从容,帝宠何人并。早晚紫垣持国柄。民瞻共荷三台正。 杨绘 醉...
  • 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六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
  • 王十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天资聪颖,理解力强,每天背诵数千言。等到长大后,有文才品行,聚集生徒于梅溪,听他讲课的有一百多人。王十朋进入太学,主考官认为他的文章很独特。   ...
  • 李穆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其父李咸秩,任陕州大都督府司马。李穆年幼时就能写文章,有很高尚的行操。走在路上捡得丢失的东西,一定访到失主归还他。师从酸枣王昭素学习《易》及《...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李宗闵,字损之,宗室郑王元懿之后。祖自仙,楚州别驾。父〈曾羽〉,宗正卿,出为华州刺史、镇国军潼关防御等使。〈曾羽〉兄夷简,元和中宰相。宗闵,贞元二十一年进士擢第,元和四年,复登制...
  • 黄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胡瓜 释名 黄瓜 气味 甘、寒、有小毒。 主治 1、水病肚胀,四肢浮肿。用胡瓜一个,破开,连了以醋煮一半至烂,空心服,一次吃完。不久即可把水排出。 2、咽喉肿痛。用老黄瓜一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