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三卷 > 形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三卷形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形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三卷更新时间:2018-05-05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则设虚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以备我。敌势既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寡,无有不胜。法曰:“形人而我无形。”①汉末,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②。绍遣郭图③、淳十琼、颜良攻曹将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④,绍率兵至黎阳⑤,将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荀攸⑥说操曰:“今兵少不可敌,若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⑦,若将渡河向其后,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操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操乃率军兼行趋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迎战。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之,斩良,遂解白马之围。⑧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兵力众多,就要用制造虚形假像的“示形”之法来改变敌人的兵势,迫使它不敢不分兵来防备我。敌人的兵力既然分散了,那么,它在每处的兵力必定减少;而我军集中兵力于一处,兵力自然众多。用我众多的兵力攻击寡少的敌人,是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用制造虚形假像之法诱使敌人暴露弱点,而把我军真实情况隐蔽起来不为敌人所知。”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绍对抗于官渡地区。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率兵进攻驻扎在白马的曹操部将、东郡太守刘延所部,袁绍亲自率兵进至黎阳,准备南渡黄河。是年夏四月,曹操率军北进援救刘延。荀攸向曹操献策说:“现在我军兵少难以抵挡袁军,如果分散他们的兵力,然后才可以战胜它。您带部分人马向延津方向,摆出将要北渡黄河攻打其后方的样子,袁绍必定会西来应战。然后我们率领轻装部队袭击白马,乘其不备而攻之,颜良就可以为我们所擒。”曹操听后采纳了他的建议。袁绍听到曹军要从延津北渡黄河的消息后,立即分兵西向应战。曹操乘机率兵日夜兼程直趋白马,当进抵距白马尚有十余里时,颜良得悉大为吃惊,匆忙前来迎战。曹操派大将张辽、关羽为前锋,打败了袁军,击斩了颜良,于是解除了白马之危。

【解析】
本篇以《形战》为题,旨在阐述如何运用“示形”之法战胜敌人的问题。它认为,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作战,要采用设虚形假像的“示形”之法,迫使敌人分兵处处防我。敌兵一经分散,其每一处的兵力必然薄弱;我集中兵力一处一处地打击它,就会形成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篇中引自《孙子兵法·虚实篇》的“形人而我无形”一语,意思是,使敌人显现真形而我真形隐蔽不露。实质上,这是一种以“示形”之法隐蔽真实企图,达到出奇制胜的作战指导思想。战争的军事目的,在于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古今中外的战争概无例外。但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巧妙地伪装自己以欺骗和迷惑敌人,否则,就不可能既消灭敌人又保存自己。因此,孙子所倡导的“示形”惑敌之法历来为兵家所强调和重视。“示形”之法的具体内容,则因不同的敌情我情而是有所不同的。本书多篇所讲到的,诸如能而示之不能,弱而示强,强而示弱,设置虚形假像,实施佯动惑敌,等等,都是属于“示形”战法的范围。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派兵围攻曹操部将刘延于白马城,曹操原打算率兵北出径援刘延,但谋士荀攸则认为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直接北救是不利的。为此,他建议曹操率兵一部到延津,伪装成“将渡河向其后”的样子,诱使袁绍“西应之”,然后乘其兵力分散之隙,派兵袭击围攻白马的袁绍军。曹操采纳了荀攸的这一建议,打败了围困白马的袁绍军,击斩了袁军大将颜良,解除了白马被困之危,创造了以佯动为“示形”内容而战胜强敌的成功战例。

【注释】
①形人而我无形: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②官渡:古地名。位于今河南中牟东北,临古官渡水。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以劣势兵力歼灭袁绍主力于此,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今尚存上垒遗迹,称中牟台,又名曹公台。③郭图: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字公则。为袁绍谋士,曾劝绍乘汉献帝东迁,将其挟持于邺,但不为绍从。④白马:古县名。位于今河南滑县东。⑤黎阳:汉置县。位于今河南浚县东。《汉书·地理志》注引“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以为名。’”⑥荀攸:东汉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字公达。东汉末,曾任黄门侍郎,后为曹操军师,从征屡献计谋,被任为尚书令。后随曹操攻孙权,病死于途中。⑦延津:古津渡名。位于今河南汲县东之古黄河渡口。⑧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形战相关文章

  • 栾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栾姓氏祖宗:唐叔虞姓氏起源: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是用封邑作为姓氏的。西周的时候,州文王的儿子唐叔虞被封在晋,建立晋国,他的后代有靖侯。晋靖侯的孙子名宾,被封于栾邑(今天的...
  • 二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从侄虞惇所居宅,本村南旧圃也,未筑宅时,四面无居人,一夕灌圃者田大,卧井旁小室,闻墙外诟争声,疑为村人,隔墙问曰:尔等为谁,夜深无故来扰我,其一呼曰:一事求大哥公论,不知何处客鬼强入我家...
  • 富翁》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本者。翁诺之。至家,适几上有钱数十,少年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之。翁谢去,竟不与资。或问故,翁曰:“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所熟...
  • 向杲》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向杲字初旦,太原人,与庶兄晟友于最敦。晟狎一妓,名波斯,有割臂之盟,以其母取直奢,所约不遂。适其母欲从良,愿先遣波斯。有庄公子者,素善波斯,请赎为妾。波斯谓母曰:“既愿同离水...
  • 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
  • 有杕之杜》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 施枢、储泳、刘子实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施枢 摸鱼儿 柳蒙耳、暗凌波路。烟飞惨淡平楚。七香车驻猊环掩,遥认翠华云母。芳景暮。鸳甃悄、铢衣来按飞琼舞。凄凉洛浦。渐玉漏沈沈,清阴满地,乘月步虚去。 销凝处。谁说三...
  • 唐纪七十四唐昭宗龙纪元年(己酉、公元889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正月,癸巳朔,赦天下,改元。   [1]春季,正月,癸巳朔(初一),唐昭宗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龙纪。   [2]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刘崇望同平章事。   [2]朝廷任命翰林学士...
  • 谢良佐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谢良佐,字显道,寿春上蔡县人。与游酢、吕大临、杨时拜师在程颐门下,号称“四先生”。考中录为进士第。建中靖国初年,在京师任官,被召入对,违背圣旨而离职。担任西京竹木...
  • 侯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成年时,有好名声,急义好施,有时一天挥霍千金。考中进士后,调任宝鸡尉、柏乡知县。百姓诉讼都在县衙判决,受罚者没有怨意。转运使黄..听说他的名声,准备推...
  • 明镐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明镐,字化基。密州安丘人。考取进士,任蕲州防御推官。宋真宗去世,进呈《真颂》四十六篇,改任大理寺丞。薛奎任秦州节度,调他任节度判官。薛奎调益州,明镐随调任录事参军。程琳代替...
  • 江湛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江 湛字徽深,守丧以孝顺闻名。喜爱文义,善于弹棋鼓琴,兼明算术。担任彭城王刘义康的司徒主簿、太子中舍人。司空檀道济为他的儿子求娶江 湛的妹妹,没有答应,刘义康下了指示,又不听...
  • 江智渊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江 智渊,济陽考城人。湘州刺史江 夷的侄子。父亲僧安任太子中庶子。 智渊始任著作郎、江 夏王刘义恭的太尉行参军、太子太傅主簿、随王刘诞的后军参军。叔父江 夷有盛名,江 ...
  • 挚虞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挚虞字仲洽,京兆长安人。父亲挚模,魏国的太仆卿。挚虞年少时侍奉皇甫谧,才学广博,著述不倦,郡中选为主簿。 挚虞曾经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所保佑的是道义,人所帮助的是诚信;...
  • 儒林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50章 - - 【原文】 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衷圣德遭季世,...
  • 秦欲攻周》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二 西周(秦欲攻周) 【提要】不战而胜,求得道德和大义上的美誉,是谋略的较高境界。如前文所说,西周在战国时还是名正言顺的天下之君,在道统和道义上颇具有正当性。在...
  • 冥吏、李序、水神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六十四 卷864_1 《宴柳毅诗》洞庭龙君 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 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雷霆一发兮其孰敢当。 荷贞人兮信义长,令骨肉兮还故乡,永言惭愧兮何...
  • 郑蕡、朱休、张钦敬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八十 卷780_1 《春台晴望》郑蕡 追赏层台迥,登临四望频。 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 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 迁...
  • 杜荀鹤的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九十三 卷693_1 《感寓》杜荀鹤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卷693_2 《春闺怨》杜荀鹤 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 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卷693_3...
  • 土蜂窠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土部 - - 土蜂窠 释名 巢,即细腰蜂巢。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难产。用土蜂窠泡开水,稍冷饮之。 2、肿毒痛如火烧。用土蜂窠调醋涂之。又法:用川乌头和土蜂窠等分。肿毒未成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