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反经 > 下卷 > 禁令

反经

《反经》下卷禁令

《反经》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反经》由唐人赵蕤著,具文学、史料、镜鉴三重价值。原名《长短经》,有是非、得失、长短、优劣的意思。

《反经》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禁令

书籍:反经章节:下卷更新时间:2020-01-20
孙子曰:“卒未专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专亲而罚不行,则不可用矣。故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居死地。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知理,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经》曰:“兵以赏为表,以罚为里。”又曰:“令之以文(文,惠也。),齐之以武(武,法。),是谓必取。”故武侯之军禁有七(孙子曰:“无法之悬,无政之令。”《司马法》曰:“见敌作誓,赡功作赏,此盖围急之时,不可格以常制。”其敌国理戎,周旋中野,机要纲目,不得不预领矣):一曰轻,二曰慢,三曰盗,四曰欺,五曰背,六曰乱,七曰误,此治军之禁也。

若期会不到,闻鼓不行,乘宽自留,回避务止,初近而后远,唤名而不应,军甲不具,兵器不备,此谓“轻军”(有此者,斩之。)。

受令不传,传之不审,以惑吏士。金鼓不闻,旌旗不睹,此谓之“慢军”(有此者,斩之。)。

食不廪粮,军不部兵,赋赐不均,阿私所亲,取非其物,借贷不还,夺人头首,以获功名,此谓“盗军”(有此者,斩之。)。

若变易姓名,衣服不鲜,金鼓不具,兵刃不磨,器仗不坚,矢不着羽,弓弩无弦,主者吏士,法令不从,此所谓“欺军”(有此者,斩之。)。

闻鼓不行,叩金不止,按旗不伏,举旗不起,指麾不随,避前在后,纵发乱行,折兵弩之势,却退不斗。或左或右,扶伤舆死,因托归还,此谓“背军”(有此者,斩之。)。

出军行将,士卒争先,纷纷扰扰,军骑相连,咽塞道路,后不得前,呼唤喧哗,无所听闻,失行乱次,兵刃中伤,长将不理,上下纵横,此谓“乱军”(有此者,斩之。)。

屯营所止,问其乡里,亲近相随,共食相保,呼召不得,越入他位,干误次第,不可呵止。度营出入,不由门户,不自启白。奸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合人饮食,阿私所受,大言惊语,疑惑吏士,此谓“误军”(有此者,斩之。)。

斩断之后,万事乃理。所以乡人盗笠,吕蒙先涕而后斩。马逸犯麦,曹公割发而自刑。故太公曰:“刑上极,赏下通。”孙子曰:“法令孰行?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此之谓也。

禁令相关文章

  • 擒贼擒王》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攻战计 - - 原文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注释①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经》·坤 卦。坤,八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为纯阴之卦。译文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
  • 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孙国藩跪禀  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去年腊月十八,曾寄信到家,言寄家银一千两,以六百为家还债之用,以四百为馈赠亲族之用,其分赠数月,另载寄弟信中,以明不敢自专之义也,后接家人,知兑啸...
  • 音辞第十八》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下卷 - - 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后有扬雄著《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逮...
  • 任柱、赖汶光伏诛》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同治五六年间,捻寇窜突苏、皖、鄂、豫、山东等省,黠猾以赖汶光为最,而栗悍善战莫如任柱,所统马队颇多。方诸军划运河而守。捻众马步约近十万,盘旋济、青、沂、海之间,行踪嵚忽。官...
  • 窃糟》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九 - -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归,以鲁...
  • 蛙曲》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一人在长安市上卖鼠戏,背负一囊,中蓄小鼠十余头。每于稠人中,出小木架置肩上,俨如戏楼状。乃拍鼓板,唱古杂剧。歌声甫动,则有鼠自囊中出,蒙假面,被小装服,自背登楼,人立而舞。男女悲欢...
  • 谷风》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 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时宋太公掇个梯子上墙来看时,只见火把丛中约有一百余人。当头两个便是郓城县新参的都头。却是弟兄两个:一个叫做赵能,一个叫赵得。两个便叫道:“宋太公!你若是晓事的,...
  • 奇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五卷 - - 【原文】凡战,所谓奇①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交战之际,惊前掩后,冲东击西,使敌莫知所备。如此,则胜。法曰:“敌虚,则我必为奇。”②三国魏景元四年③,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
  • 桓公·桓公十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十有二年春正月。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公会宋公于虚。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丙戌,公会郑伯,盟...
  • 晋纪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己酉、28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四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   [1]夏,四月,太庙成;乙巳,袷祭;大赦。   [1]夏季,四月,太庙建成。乙巳(十一日),集中远近祖先进行合祭。大赦天下罪人。   [2]慕容遣...
  •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字日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   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多所弹劾。...
  • 志第四十八·职官一》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其纠劾则责之都察院,章奏...
  • 本纪第二·太宗》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太宗英文皇帝,讳窝阔台,太祖第三子。母曰光献皇后,弘吉剌氏。太祖伐金、定西域,帝攻城略地之功居多。太祖崩,自霍博之地来会丧。   元年己丑夏,至忽鲁班雪不只之地,皇弟拖雷来...
  • 列传第八十一》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父择言,为汉褒相岐四州刺史、安德郡公,所历皆以严干闻。在汉州,张嘉贞为益州长史、判都督事,性简贵,待管内刺史礼隔,而引择言同榻,坐谈政理,时人荣之。勉...
  • 裴松之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祖父裴昧,是光禄大夫。父亲裴圭,是正员外郎。 裴松之博览典籍,立身简素。二十岁时,被任命为殿中将军。这个官职是在皇帝身边值班警卫,晋孝武帝太元年...
  • 田儋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田儋是狄县人,是战国时齐王田氏的后代。 田儋的堂弟叫田荣,田荣的弟弟叫田横,兄弟三人都是豪杰人物,再加上他们的族门强大,所以很得人心。 陈胜刚在楚地造反称王时,派周市率军北上...
  • 黥布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黥布,六县人,姓英。 秦朝时是个平民。 小时候,有位客人给他看了相说:“当在受刑之后称王。”到了壮年,犯了法,被判处黥刑。 黥布愉快地笑着说:“有人给我看了相,说我...
  • 邢群、严恽、祝元膺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四十六 卷546_1 《题山院》权审 万叶风声利,一山秋气寒。 晓霜浮碧瓦,落日度朱栏。 卷546_2 《绝句》权审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悲多恨谩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
  • 杜頠、李嶷、万楚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五 卷145_1 《从军行》杜頠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候,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辕时伫立。 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