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战奇略 > 第三卷 > 粮战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第三卷粮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略》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粮战

书籍:百战奇略章节:第三卷更新时间:2018-05-05
【原文】
凡与敌垒相对持,两兵①胜负未决,有粮则胜。若我之粮道,必须严加守护,恐为敌人所抄。若敌人饷道,可分遣锐兵以绝之。敌既无粮,其兵必走,击之则胜。法曰:“军无粮食则亡。”②汉末,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绍遣车运谷〕,使军粮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③贪财,绍不能足,奔归操,因说操曰:“今袁绍有辎重万余乘,而乏严备,今以轻兵袭之,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矣。”左右〔疑之〕,荀攸、贾诩④劝操。〔操〕乃留曹洪⑤守,自将步骑五千人,皆用袁军旗帜,衔枚⑥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负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抄掠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大乱,大败之,绍弃甲而遁。⑦

【译文】
大凡在敌我双方对垒相持,胜负未分的情况下,谁有粮食谁就能取得胜利。因此,对我方的运粮道路,必须派兵严加护卫,以防敌人抄掠截断;而对敌人的粮饷运输线,则要派遣精兵加以切断。敌人既然粮运不继,它就必定逃走;我军乘机发起攻击,就能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军队没有粮食,作战就要失败。”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袁绍派车运粮,并令运粮使淳于琼等五人率兵万余武装护送,夜宿于袁绍军营以北四十里的地方。袁绍的谋臣许攸非常贪财,袁绍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便背叛了袁绍而投降了曹操。许攸乘机向曹操献计说:“如今袁绍的屯粮所停放的粮食有一万余辆车,但缺乏严密守备,现在如果派出轻装部队进行偷袭,放火烧掉他所屯聚的粮食,不出三天,袁绍将不攻自败。”听完了许攸的话后,曹操周围的人都报以怀疑的目光,但谋臣荀攸、贾诩却劝曹操按许攸的计策行事。于是,曹操遂令曹洪留守营寨,自率步骑兵五千人,全部换上袁军旗号,士卒人口衔枚、马匹嘴勒绳索,乘着夜暗从小道出发,每人身背一束柴草。行进途中遇到询查的人,就回答说:“袁公担心曹操抄掠我军后方,特派我们前往加强守备。”问者听后信以为真,全然若无其事之状。曹军顺利抵达后,立即包围其屯粮处,并放起大火。护粮袁军遭此突然袭击,顿时乱作一团,被曹军打得大败。袁绍闻此消息后,慌忙丢弃甲仗而逃跑了。

【解析】
本篇以《粮战》为题,旨在阐述粮食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当敌我双方对垒相持而胜负一时难分之时,谁有足够的粮源,谁就能坚持到最后胜利。这种认识,无疑是有道理的。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见《汉书·郦食其传》)。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离开了粮食,人类不仅无法生存,简直任何事情都干不成。进行战争同样离不开粮食,部队只有吃饱吃好,才有力量对敌作战。军队粮食匮乏而导致饥饿,就不可能打胜仗。可见,粮食是战争赖以进行并且取得胜利的必不可少的首要物质条件。所以,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并且千方百计地保护己方的粮源和破坏敌方的粮源。著名军事家曹操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对袁绍军的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能以弱胜强,取得对袁绍军作战的决定性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懂得粮食对战争胜负的至关重要性,因而及时采纳了降将许攸的建议,亲自率军一把火烧毁了袁绍的乌巢屯粮所,使袁绍大军赖以生活和作战的大批粮秣物资,顿时化为一片灰烬,迫使袁绍不得不弃甲逃跑,从而奠定了最终战胜袁绍军的基础。

【注释】
①两兵:指敌对双方的军队。马本及唐本皆脱“两”,今从王本及汪本。②军无粮食则亡: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但这里是摘要引录,并非全文。③许攸:东汉南阳(今属河南)人,字子远。初随袁绍,官渡之战时,弃绍投操,并献袭烧袁军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粮屯之策,为操采纳,成为曹军官渡之战获胜的重要战略一着。其后,许攸因恃功自傲被杀。④贾诩:马本作“考诩”,唐本作“荀翊”,王本作“关某”,汪本作“关羽”,皆误。今据史校改。贾诩,东汉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字文和。董卓入据洛阳,诩任讨虏校尉。卓败,诩先后依附李傕、段煨。官渡之战前,诩说服张绣一并归附曹操,封都亭侯。曹丕称帝后,官至太尉。⑤曹洪:曹操堂弟,字子廉。东汉末,从曹操起兵征战,官至都护将军。曹丕时,任骠骑将军,封野王侯。⑥衔枚:枚,一种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在颈上的一种装具。古时行军,为奇袭敌人成功,常令士卒衔枚于口中,以防喧哗惊动敌人。⑦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粮战相关文章

  • 迟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迟(chi)(1) 商代贤人bai迟任的后代,以迟为氏。(2)南北朝时,北魏尉迟du氏一部分改zhi为迟氏。郡dao望: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格言:传求旧善政播维新 。上联说商代贤人...
  • 牛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牛姓氏祖宗:微启姓氏起源: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帝王汤的后裔。始祖为宋微子启。周朝建立以后,封商朝皇族微启于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微子之后有人名牛父,官宋国司寇(掌管刑...
  • 冥司重贤》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族侄肇先言,有书生读书僧寺,遇放焰口,见其威仪整肃,指挥号令,若可驱役鬼神。喟然曰:冥司之敬彼教,乃逾于儒。灯影朦胧间,一叟在旁语曰:经纶宇宙,惟赖圣贤,彼仙佛特以神道补所不及耳。故...
  • 冥官》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胡牧亭侍御言,其乡有生为冥官者,述冥司事甚悉,不能尽忆,大略与传记所载同。惟言六道轮回,不烦遣送,皆各随平生之善恶,如水之流湿,火之就燥,气类相感,自得本途。语殊有理,从来论鬼者未道...
  • 万里索命》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乌鲁木齐遣犯刘刚,骁健绝伦,不耐耕作,伺隙潜逃,至根克忒,将出境矣。夜遇一叟曰:汝逋亡者耶?前有卡伦——卡伦者戌守望之地也,恐不得过,不如暂匿我室中,候黎明耕者毕出,可杂其...
  • 简兮》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 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话说那国王见孙行者有呼龙使圣之法,即将关文用了宝印,便要递与唐僧,放行西路。那三个道士,慌得拜倒在金銮殿上启奏,那皇帝即下龙位,御手忙搀道:“国师今日行此大礼,何也?”...
  • 刻意》原文翻译 - - 《庄子》外篇 - -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 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 ...
  • 馆职名存》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
  • 致仕之失》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大夫七十而致事,谓之得谢,美名也。汉韦贤、薛广德、疏广、疏受,或县安车以示子孙,卖黄金以侈君赐,为荣多矣。至于龚胜、郑弘辈,亦诏策褒表,郡县存问,合于三代敬老之义。本朝尤重之。...
  • 翰苑故事》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翰苑故事,今废弃无余。唯学士入朝,犹有朱衣院吏双引至朝堂而止,及景灵宫行香,则引至立班处。公文至三省不用申状,但尺纸直书其事,右语云:“谘报尚书省伏候裁旨,月日押”,谓...
  • 韩柳为文之旨》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韩退之自言:作为文章,上规姚、姒、《盘》、《诰》、《春秋》、《易》、《诗》、《左氏》、《庄》、《骚》、太史、子云、相如,闳其中而肆其外。柳子厚自言:每为文章,本之《书》、...
  • 李廷忠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李廷忠 瑞鹧鸪 洛浦风光烂漫时。千金开宴醉为期。花方着雨犹含笑,蝶不禁寒总是痴。 香腮擎吐浓华艳,不随桃李竞春菲。东君自有回天力,看把花枝带月归。 生查子 玉女翠帷熏,香粉...
  • 志第六十·河渠二》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万历元年,河决房村,筑堤洼子头至秦沟口。明年,给事中郑岳言:“运道自茶城至淮安五百馀里,自嘉靖四十四年河水大发,淮口出水之际,海沙渐淤,今且高与山等。自淮而上,河流不迅,泥水...
  • 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五十七》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粘葛奴申,由任子入宫,或曰策论进士。天兴初,卒开封府,以严干称。其年五月,擢为陈州防御使。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申受命,毅然策孤骑由间道以往。陈自兵兴,军民皆避迁他郡,奴申为之择...
  • 姚仲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姚仲孙,字茂宗。本出身于曹南地区大望族。曾祖父姚仁嗣,官任陈州商水县令,因而建家于此。父亲姚晔,举进士第一,官至著作佐郎。姚仲孙早年父亲就死了,侍奉母亲特别孝顺。后考中进士...
  • 孙甫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孙甫,字之翰,许州阳翟人。少年时好学,每天诵读几千字的文章,仰慕学习孙何写古奥文章。初次参加进士考试,被授同学究出身,任蔡州汝阳县主簿。再次参加取士考试及格,任华州推官。转运...
  • 王审知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亲王恁,一生务农。唐朝广明年间,黄巢攻进京城,江 、淮一带盗贼蜂起,有叫王绪的盗贼头头,自称为将军,攻陷固始县。王审知的哥哥王潮,当时是县里辅助的官...
  • 列传第五十一 魏卢李杜张韩》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
  • 司马休之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司马休之,字季豫,本来是河内温 人,是晋宣帝司马懿最小的弟弟谯王逊的后代。司马睿在江 南称帝,又让司马逊的子孙承袭其封授,直到司马休之的父亲司马恬,任司马昌明的镇北将军、青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