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100章 > 李袭吉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100章李袭吉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李袭吉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李袭吉,自己说是唐朝左相李林甫的后代,父亲李图,为洛陽令,所以居家洛陽。李袭吉在乾符末年应进士举,遇战乱,逃避到河中,服事节度使李都,提升为盐铁判官。到王重荣任节度使时,不喜欢文士。此时是丧乱之后,士族绅士多逃难到汾、晋二地,武皇的记室死了,有人推荐说李袭吉能文,召来一试果然合意,即刻任他掌管文书。李袭吉博学通识,特别是熟悉国朝近事,写的文章精意练实,引经据典,无所放纵,檄文军书,辞理宏大雄健。自从武皇在上源遭暗算后,与梁太祖不合。乾宁末年,刘仁恭负恩,这期间他写的论列各方是非,交相聘答的文书几百篇,名言警句,人人传诵,文士称赞。
光启三年(887),迁升为节度副使,随行征讨王行瑜,任右谏议大夫。到回师渭北,武皇没获准入宫见唐昭宗,李袭吉为武皇做违离表,里面有警句:“洞中飞禽有翼,听到舜乐仍飞来;天路没有长梯,望见尧云而不到。”唐昭宗看了后赞叹。到李袭吉上奏后,当面教导他,优待赏赐特别多。这一年十二月,回师太原,王珂在夏陽渡浮桥,李袭吉随军。这时竹索断开船只破裂,武皇仅免于落难,李袭吉掉进河里,落在一块大冰上,漂流七八里路,搁岸边停住而得救。
天复年中,武皇想和梁朝修好,命李袭吉写信给梁太祖,信上说:
“一别之后,十五年多,失意杯盘,争锋剑戟。山高水阔,难追二国之交欢;雁去鱼沉,久断八行之书信。
“近来,我与你联上同宗同姓,原先忝受您的恩知,意气相合,期望依托于您,在马背上论交,在朝廷上荐举,倾慕仁贤,不嫌我的疏缺。哪想到命运突起变化,诽谤起于奸邪。毒手尊拳,在晚上相加;金戈铁马,在白天交战。狂药引来我们失欢,往事只是值得一笑。现在都已登高位,均到中年,蘧公也知道过错,君子何必自恃强壮。今天您的尊贵超过同列,大名高过古人。合纵连横,是建立国家的计策;扩地守境,要留存给子孙基业。文王看重相随奔走的交情,孔子谈过损友益友的不同,我惭愧自己空虚浅薄,但以前和您有私交,许诺一言,万死不悔,壮怀忠力,仍然胜过他人,当着上天誓盟,愿赴汤蹈火而不辞。您又何必终年树敌,专心窥视他人,逞自己一时的心愿,在倦敝时占取,今天得到一些部众,明天攻下他的危城,军队劳累,邻国怀恨。又有荒谬之徒,以狂言扰乱您的听闻,看见我藏勇收威,息兵保境,便不量本末轻重,误引窥伺我们。
“而且我从壮年以前,历经冲锋陷阵,以杀戮之事当作日常耕作,把兼并当作长远目标。等到首登将台,身穿公侯衣服,皇帝命我为公卿,您与我结与朋友,所以收敛锋芒爱护他人,藏起武器务求德业,收复燕蓟后归还他的故将,进入蒲坂而不负以前的诺言。何况休兵五年,三边将士,铁骑犀甲,像云那么多,似谷粒一样数不清。马邑的儿童,都是锐将;鹫峰的宫阙,都作为京城。若问年岁我比您小,若说到地方则幸能凭依险阻,不知有什么可以图取的,影响了您英明的视听。
“况且我遇到战事指挥士兵,也略有策谋决断,屈伸进退,心中早有计划。胜了就安抚三晋之民,败了就征召五部之众,能长驱席卷,回首提戈。只是担心在中原奔突践踏,成为您的后患,四海群谤,尽归于您,终究不能见我一人,得我一马。倘若精锐军队有个差错,则难以保证整齐,请为预防事后的艰险,愿保留从前的友好。再说陰山部落是我的至亲;回鹘军队,多是我的后盾。以前文靖求始毕之众,元海征集五部之师,只是说些宽泛虚空的话,还能做得到、实现心愿。现在我散发积财募集壮勇之士,运去宝物招来节义之兵,征召亲戚,给他利益,带弓骑马的士兵,还会数得清吗?但因为在天朝任职有恻隐之心,不忍心起兵。也希望您理解我的心怀,洞察事理英明识断,论交情忘怨仇,考虑利害关系改变心意,不听浮议邪谈,以免损害霸业。《周易》说要防止太满,大道看重持盈,如果恃勇而丧失军队,就像高举盘子而失水,为蛇刻鹤,幸赐回心转意。
“我少时心地狭窄,性格耿直,离间诡计一类的事,发誓不干。只想说些劝人改过的话,愿维持兄弟情谊。如果我的衷心不露,别人的心仍然迷惑,即使用尽三朝的威信,说完九流的辩言,要使别人回心转意,就像等黄河水清一样难以实现。现在写信表明诚意,愿您鉴察。
“我自从与您私交断绝后,往来书信,有时会说些难听的话,伤害了您,也曾接到您的高论,每次赐给骂言。叙述欢乐能放弃打仗,消除诽谤能使文笔清洁,争言斗口就走不通,和心悦意就能快乐,愿意去掉旧嫌,修复兄弟之好。今天看在以前情份,不想托人,专门派遣使者,直到阁下跟前。古时两地交兵,使者在于其间,送信接信,幸存前志。昔贤看重意气相合,义士难于委屈事仇,若不是留恋恩情私谊,怎么会轻易说心里话。凄凄丹心,炳炳血情,临纸向往之情,千万中难述其一。”
梁太祖看信,到“毒手尊拳”一句时,高兴地对敬翔说“:李公占据着一小角地方,怎么会得到这种文士,如果用我的智谋,再得到李袭吉的文才,就像老虎添了翅膀。”又读到“马邑儿童”、“陰山部落”等句,梁太祖生气地对敬翔说:“李克用只剩下一口气,仍然气吞宇宙,可以臭骂他。”敬翔写回信时,词句理气均超不过原信,因此李袭吉的名气更大。
自从广明大乱后,诸侯割据各地,竞相延揽名士,掌管文书军檄,此时梁朝有敬翔,燕地有马郁,华州有李巨川,荆南有郑准,钱塘有罗隐,魏博有李山甫,都以文章出名,与李袭吉一起著称于当时。
李袭吉在武皇幕府有十五年,办公事之余,只是读书作文,手不释卷。性格淡泊于名利,提拔后进,不以自己的才能求财物。参预决策公事,务必公平,不互相送礼,绰绰有士大夫的风度气概。天。。三年(906)因患风病死于太原。同光二年(925),追赠礼部尚书。

李袭吉传相关文章

  • 品目》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夫天下重器,王者大统,莫不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故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
  • 安氏友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安氏表兄,忘其名字,与一狐为友。恒于场圃间对谈。安见之,他人弗见也。狐自称生于北宋初,安叩以宋代史事,曰:皆不知也。凡学仙者,必游方之外,使万缘断绝,一意精修,如于世有所闻见,于心必...
  •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玉见那麒麟,心中甚是欢喜,便伸手来拿,笑道:“亏你捡着了。你是那里捡的?”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l...
  • 仙药》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内篇 - - 抱朴子曰:神农四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又曰,五芝及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母、太乙禹馀粮,各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
  • 有若》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史记•有若传》云:“孔子没,弟子以若状似孔子,立以为师。他日,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 赵时行、郭某、王大简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赵时行 望江南 霜月湿,人睡矮篷秋。惊觉夜深儿女梦,渔歌风起白苹洲。别岸又潮头。 郭某 菩萨蛮 卖饧天气箫声软。午院水沈烟未断。睡起补残眉。红绵入镜迟。 霎时开笑靥。花...
  • 谭方平、马迁鸾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谭方平 水调歌头 富贵在何许,五十已平头。人生得失且笑,体遣两眉愁。管甚轮云世变,管甚风波世态,沙渚且盟鸥。止即尽教止,流即尽教流。 田可秫,山可簌,又何求。问天只觅穷健,游戏八...
  • 范仲淹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志第一·天文》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天文   自伏羲仰观俯察,黄帝迎日推策,重黎序天地,尧历日月星辰,舜齐七政,周武王访箕子,陈《洪范》,协五纪,而观天之道备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故...
  • 林空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林空斋,永福人,佚失他的名字。父亲林同,官至监丞。空斋考中进士,历任知县,辞官在家居住。益王即皇帝位,张世杰包围泉州,林空斋就率领乡人黄必大、刘仝祖在他的家里开设忠义局,起义兵...
  • 卷四则天皇后 中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 封应国公。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 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
  • 列传第一百八》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曾祖载德,天后从父弟,官至湖州刺史。祖平一,善属文,终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事在《逸人传》。父就,殿中侍御史,以元衡贵,追赠吏部侍郎。元衡进士登第,累辟...
  • 刘粲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刘粲字士光,出生的那天晚上有香气,氤氲满屋。他自幼就很有聪明智慧,四岁死了父亲,与一群小孩在一起,只有他不做游戏。六岁诵《论语》、《毛诗》。心里不理解的,便能提出问题。十二...
  • 萧思话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萧思话,南兰陵人,是宋朝孝懿皇后弟弟的儿子。父亲萧源之字君流,历任徐、兖二州刺史。永初元年(420)去世,赠为前将军。 萧思话约十岁时,不懂书籍,好骑在屋梁上,打细腰鼓,侵害邻居,邻...
  • 室韦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室韦是契丹族的一个部落,住在南部的叫契丹,住在北部的叫室韦。 室韦又分为五个小部落,互不统一。 这五个小部落是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 五个部...
  • 三嗣主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孙亮传、孙休传、孙皓传) 孙亮传,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别关心。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经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母亲,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
  • 武灵王平昼闲居》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7至24卷 - - 《战国策》卷十九 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提要】“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在赵国改穿胡服,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作为君主,为了拓展疆土、富国强兵,他力排众...
  • 热病》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热病第二十三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
  • 杜光庭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五十四 卷854_1 《初月》杜光庭 始看东上又西浮,圆缺何曾得自由。 照物不能长似镜, 当天多是曲如钩。 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 直使奔波急于箭,只应白尽世间头。...
  • 崔曙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五 卷155_1 《古意》崔曙 绿笋总成竹,红花亦成子。 能当此时好,独自幽闺里。 夜夜苦更长,愁来不如死。 卷155_2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