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100章 > 李愚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100章李愚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李愚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李愚,字子晦。自称是赵郡平棘西祖的后代,世代为儒生。父亲李瞻业,应进士考试没及第,遇战乱,搬家到渤海的无棣,用诗书教育子孙。李愚还是儿童时,就谨慎持重和一般孩子不同,年纪稍大立志学习,遍读经史著作。仰慕晏婴的为人,起初取名叫晏平。写文章崇尚气格,有韩愈、柳宗元的文章的风格。励志端庄,风度峻严,非礼的话不说,行为也不苟且随便。李愚开始时因为艰苦贫穷,求当假官,沧州卢彦威任他为安陵簿。遭父丧退职,随着到长安,碰上关内乱离,连年不得举荐,客居于蒲、华二州。
唐昭宗光化年中,军容使刘季述、王奉先废掉昭宗,立裕王,一个多月内,诸侯没有奔走应命的。李愚当时在华陰,写信给华州主帅韩建,大意是说:“我是关东一个布衣百姓,有幸得以读书作文,每当见到君臣父子之间有伤教化的事,常痛心切齿,恨不得抽肠蹀血,陈尸市朝。您住在靠近关隘的重镇,国家君父被囚禁受辱一个多月,却坐视凶顽篡逆,忘了勤王的义举,这是我不明白的。我心想朝中辅佐之人,虽有志却没权力;外镇诸侯,虽有权力却没志。只有您忠义,是国家的依靠。往年皇上御驾播迁时,您哭泣奉迎,供奉多年,再次复兴社稷,忠义感动人心,至今为人歌咏。现在的形势,跟以前大不一样,您地处要冲,官位兼任将相,自从宫闱发生变乱,已过了几十天了,如不号令天下率先勤王,以图谋恢复社稷,迟疑不决,一旦崤山以东诸侯倡议联合,击鼓西行,您想求自身安全,又将如何决策?这是必然之势。不如向四方颁发檄文,告诉什么是逆什么是顺,军声一振,则元凶胆破心惊,十几天内,将刘、王二贼的头颅传布天下,没有比这个计策更有利的了。”韩建对他十分礼貌,但他坚决告辞回山。天复初年,皇帝在凤翔,汴军攻打蒲、华等地,李愚避难往东回到洛陽。这时卫公李德裕的孙子李延古在平泉别墅,李愚前去依靠他。他的子弟自己采树背柴,朝夕供给,未曾求人。已故少师薛廷王圭掌管贡举的时候,李愚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河南府参军,于是定居在洛陽外面的白沙别墅。
梁太祖有禅代帝位的打算,柳璨迎合旨意杀害朝士,李愚看到绅士们自相残杀,便避难去河朔,和同宗的李延光到山东客居。梁末帝即位,爱好儒士,李延光与末帝一直关系友好,得以在宫禁中侍讲,多次说到李愚节行高尚学识渊博,有史鱼、蘧瑗的遗风。梁末帝召见李愚,久久叹赏,提拔为左拾遗,不久任崇政院直学士,有时参预咨询谋划,仍然庄重正色,不畏强暴。衡王入朝,重臣李振等人都向他磕头,只有李愚仅仅长揖而已。末帝责备他说:“衡王是我的哥哥,我还要向他下拜,崇政使李振等人都下拜,你竟这么傲气!”答道“:陛下以家庭礼节待兄长,李振等人是私臣。我位为朝官,与衡王素不来往,怎么敢谄媚行事。”他就是这样刚毅。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期间违法乱纪,没收老百姓的家财,这家人到朝廷告状,诏令弹劾华温琪,华温琪伏罪。梁末帝因他是先朝创业时的大臣,不忍法办,李愚坚决给他定罪。梁末帝下诏说“:朕如果不予追究,会说我不把百姓当回事;如果按法律行事,会说我不记念功臣。当你们的君主不也是很为难吗?华温琪所收赃物,应由官府代为还给告状的那一家。”贞明年中,通事舍人李霄的佣人殴打宫人致死,法司按照刑律,罪在李霄。李愚说:“李霄没有亲手殴打他,佣人打死他,怎么能牵连主人呢?”于是抗旨不从。李愚从拾遗两次任膳部员外郎,赐穿绯服;改司勋员外郎,赐穿紫服,到这时被罢免职务,任许州、邓州观察判官。
起初在朝内任职时,慈州举人张砺依附他。贞明年中,张砺从河北归顺唐庄宗,补授太原府掾,出入高门大府之间,称颂李愚的节操气概,还提到李愚所写的文章《仲尼遇》、《颜回寿》、《夷齐非饿人》等篇,北方人看了都叫好。到庄宗定都洛陽时,邓州主帅上奏章推荐李愚入朝,各位权贵见了礼遇如旧,不久任主客郎中,几个月后,召为翰林学士。同光三年(925),魏王李继岌征讨蜀地,请任李愚为都统判官,又带本职随军。当时舆论认为蜀地险阻,不可长驱直入,郭崇韬向李愚征求意见,李愚说:“听说蜀人厌恶他们的主人荒婬恣行,危急时刻必不会为他所用。应乘他们人心不一,风驰电掣进军,他们一定吓破胆,哪里还能守险。”当前军到达固镇时,收得军粮十五万斛,郭崇韬大喜,对李愚说“:您能预料事态,我军可以成功了。”招讨判官陈繧到宝鸡时,称病请求留在后方,李愚严厉地说“:陈繧见有利就前进,害怕艰难就停止。现在大军正经历艰险,人心容易惑乱,正好杀了他以儆人心。”因此军人没有敢滞留不前的。当时,军书羽檄都出自李愚之手。平定蜀地后,就拜李愚为中书舍人。回师后,明宗即位,这时西征副招讨使任圜为宰相,很钦佩李愚,多次对安重诲说到他,请求引用为同事。遇上孔循掌权,就任用崔协以应付任圜的请求。不久以李愚本职暂管贡举,改兵部侍郎,兼翰林承旨。长兴初年,任太常卿,碰上赵凤出任邢台镇守,于是拜李愚为中书侍郎、平章事,转集贤殿大学士。
长兴末年,秦王恣意横行,权贵之臣躲避祸害都来不及,国家的存亡没人敢说。李愚性格刚正,往往说出来,然而没人附和。后来转任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兼吏部尚书,和各位儒士写成《创业功臣传》三十卷。李愚开始时不建房舍,任命为丞相后,向公家借延宾馆居住。曾有病,明宗诏令近臣去向李愚传告慰问,李愚将近臣请到中堂,堂中铺设的席子只不过是秸秆编成的而已,使臣说到这事,明宗特地赐给帷帐毛毯。
闵帝即位,立志施行德政,刚刚改了年号,就请学士读《贞观政要》、《太宗实录》,有意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李愚私下对同事说:“我们的君主寻访学士,很少找到我们这些人,我们位高而责任重,国事让人担忧,国家怎么办呢。”同僚都害怕而不敢说话。闵帝以恩例升李愚为左仆射。清泰初年,徽陵的葬礼结束,冯道出镇同州,李愚加特进、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宰相刘日句和冯道结为婚姻亲家,冯道已经出外镇守,刘日句和李愚两人在中书,有的旧事不方便需要改革的,议论不定,李愚性格太严峻,因而说“:这事是你的亲家公所为的,更改一下不是很便利吗?”刘日句怨他的话太尖刻,于是每次说话必相互为难,有时会大吵起来。没多久,两人都罢了丞相守本官。清泰二年秋天,李愚已患病,多次请求告退,不允许,在任职内去世。

李愚传相关文章

  • 银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汉族银氏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银氏祖籍原为湖北襄樊麻城,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通过“湖广填四川”入川,在今富顺县赵化镇一带定居。祖上原本姓翁,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咸丰...
  • 政理》原文翻译 - - 《说苑》前10卷 - -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夫化之不变而后威之,威之不变而后胁之,胁之不变而后刑之;夫至于刑者,则非王者之所得已也。是以圣...
  • 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卫人公孙鞅原是卫侯之支庶,素好刑名之学,因见卫国微弱,不足展其才能,乃入魏国,欲求事相国田文。田文已卒,公叔痤代为相国,鞅遂委身于痤之门。痤知鞅之贤,荐为中庶子,每有大事,必与...
  •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马二先生在丁仙祠,正要跪下求签。后面一人叫一声“马二先生”。马二先生回头一看,那人像个神仙,慌忙上前施礼道:“学生不知先生到此,有失迎接。但与先生素昧...
  • 陆押官》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公召入,见其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点辄胜...
  • 朱淑真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朱淑真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
  • 昭公·昭公二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二十有一年春王三月,葬蔡平公。夏,晋侯使士鞅来聘。宋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叛。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八月乙亥,叔辄卒。冬,蔡侯朱出奔楚。公如晋,至河乃复...
  • 梁纪二十二梁敬帝绍泰元年(乙亥,公元555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1]春,正月,壬午朔,邵陵太守刘将兵援江 陵,至三百里滩,部曲宋文彻杀之,帅其众还据邵陵。   [1]春季,正月,壬午朔(初一),邵陵太守刘带兵救援江 陵,走到三百里滩,部曲宋文彻杀了他,把他...
  • 梁纪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四年(乙未、515)》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梁纪四梁武帝天监十四年(乙未,公元515年)   [1]春,正月,乙巳朔,上冠太子于太极殿,大赦。   [1]春季,正月,乙巳朔(初一),梁武帝在太极殿给太子举行冠礼,并且大赦天下。   [2]...
  • 列传第一·后妃一》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孛儿台旭真,弘吉剌氏,特薛禅之女也。特薛禅与子按陈从太祖征伐有功,赐号国舅,封王爵,以统其部族。有旨:“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世祖至元二...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夷狄为中国患,尚矣。在前世者,史家类能言之。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方其时,群臣献议盈廷,或听或置,班然可睹也。 刘贶以为: 严尤辩而...
  • 殷不害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祖父殷任,齐朝豫章王行参军。父亲殷高明,梁朝尚书中兵郎。殷不害性情特别孝顺,父丧期间过于毁顿,因此年少时就知名。持家勤俭节约,住所特别贫寒,有五个弟...
  • 气厥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肺移寒于...
  • 韩愈、孟郊、贾岛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九十一 卷791_1 《城南联句》韩愈 竹影金琐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 ——韩愈 翡翠开园英。 流滑随仄步, ——孟郊 搜寻得深...
  • 徐铉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五十二 卷752_1 《观人读《春秋》》徐铉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 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卷752_2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徐铉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
  • 元稹诗词简介》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零八 卷408_1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次用本韵)》元稹 忽见君新句,君吟我旧篇。 见当巴徼外,吟在楚江前。 思鄙宁通律,声清遂扣玄。 三都时觉重,一顾世称妍。 排韵...
  • 狄仁杰、韦承庆、崔日用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四十六   卷46_1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狄仁杰   宸晖降望金舆转,仙路峥嵘碧涧幽。羽仗遥临鸾鹤驾,   帷宫直坐凤麟洲。飞泉洒液恒疑雨,密树含凉镇似秋。 ...
  • 酸枣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酸枣 释名 山枣。 气味 (酸枣)酸、平、无毒。 主治 1、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
  • 龙脑香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龙脑香 释名 片脑、羯婆罗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现在通称的冰片)。 气味 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 1、目翳。用龙脑末一两,每天点眼三至五次。 2、风热上攻头目。用龙脑末...
  • 白前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白前 释名 亦名石蓝、嗽药。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1、久嗽咳血。用白前、桔梗、桑白皮各三两(炒过),甘草一两(灸),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分三次服下。忌食猪肉、白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