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9至16卷 > 孟尝君将入秦

战国策

《战国策》9至16卷孟尝君将入秦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孟尝君将入秦

书籍:战国策章节:9至16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十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
【提要】向处优势地位的人进言,一定要采用迂回战术。先顺着他爱听的说,然后不露痕迹的转到要进言的主题上。苏秦就是这样从小故事开始,改变在上位者的想法。
【原文】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译文】孟尝君准备西入秦国,劝阻的人极多,但他一概不听。苏秦也想劝他,孟尝君却说:“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没有听说过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苏秦说:“臣这次来,确实也不敢谈人间的事,而是专门为讨论鬼的事求您接见。”
孟尝君就接见他。苏秦对他说:“臣这次来齐国,路经淄水,听见一个土偶和桃人交谈。桃人对土偶说:‘你原是西岸之土,被捏制成人,到八月季节,天降大雨,淄水冲来,你就残而不全了。’土偶说:‘你的话不对。我是西岸之土,即使为大水所毁仍是西岸之土。而你是东方桃木雕刻而成,天降大雨,淄水横流,你随波而去,还不知止于何地呢?’现在那秦国关山四塞,状如虎口,而殿下入秦,臣不知道殿下能否安然而出。”孟尝君听了之后就取消了行程。
【评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社会上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要有自己的根,要将属于自己的范围经营好,而且轻易不要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否则就象一叶飘萍,没有根基,经不住风浪。要经营和发展人生,在地域的选择上初期一定要固定,要选择自己人际关系比较多、各方面比较适应的地方发展,等有足够实力,在向外拓展不迟。

孟尝君将入秦相关文章

  • 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弟左右:  围山觜桥稍嫌用钱太多,南塘竟希公祠宇,亦尽可不起。沅弟有功于国,有功于家,干好万好,但规模太大,手笔大廓,将来难乎为继,吾与弟当随时斟酌,设法裁减。此时竟希公祠宇,业将...
  • 鬼气》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雷出于地,向于福建白鹤岭上见之。岭高五十里,阴雨时俯视,浓云仅发山半。有气一缕,自云中涌出,直激而上,气之纤末,忽火光迸散,即砰然有声。与火炮全相似。至于击物之雷,则自天而下。戊...
  • 高阜雉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芮庶子铁崖,宅中一楼,有狐居其上。恒鐍之。狐或夜于厨下治馔,斋中宴客,家人习见亦不讶。凡盗贼火烛,皆能代主人呵护,相安已久。后鬻宅于李学士廉衣,廉衣素不信妖妄,自往启视,则楼上三...
  • 滇游日记二十八》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二十日晨起候夫,余以其欲壑无厌即贪欲太大,永不满足,另觅寺僧为负。及饭,夫至,辞之。索所畀索回给予的定金,彼展转不还。余乃以重物寄觉宗,令顾仆与寺僧先行。余乃入西门,自索不得,乃...
  • 孟春纪》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纪 - - 【孟春】  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
  • 论鬼》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管豹问曰:“人死而为鬼,有诸?”郁离子曰:“是不可以一定言之也。夫天地之生物也,有生则必有死。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几千万年,生生无穷,而六合不加广也,若使有生而无...
  • 阳货的火腿》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阳货 - -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
  • 指瑕》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管仲有言∶“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然则声不假翼,其飞甚易;情不待根,其固匪难。以之垂文,可不慎欤!古来文才,异世争驱。或逸才以爽迅,或精思以纤密,而虑动难圆...
  • 犬灯》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韩光禄大千之仆夜宿厦间,见楼上有灯如明星,未几,荧荧飘落,及地化为犬。睨之,转舍后去,急起潜尾之,入院中化为女子。心知其狐,还卧故所。俄女子自后来,仆佯寐以观其变。女俯而撼之,仆伪...
  • 殷其雷》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
  • 地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四卷 - - 【原文】凡与敌战,三军必要得其地利,则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所谓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利,胜之半也。此言既知彼又知己,但不得地利之助,则亦不全胜。法曰:“天时...
  • 破衣》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贫窭部 - - 破衣 一人衣多破孔,或戏之曰:“君衣好像棋盘,一路一路的。”其人笑曰:“不敢欺,再着着,还要打结哩。” 借服 有居服制而欲赴喜筵者,借得他人一羊皮袄,素...
  • 董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董 姓氏祖宗:董父 姓氏起源: 出自己姓。相传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的己姓(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的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之后裔飂(音刘)有个儿子叫董父,...
  • 德经·第五十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
  • 晋纪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十七年(壬辰、39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三十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公元392年)   [1]春,正月,己巳朔,大赦。   [1]春季,正月,己巳朔(初一),东晋实行大赦。   [2]秦主登立昭仪陇西李氏为皇后。   [2]前...
  • 施师点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他十岁就精通《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施师点成年后游学太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很朴实,有古代学者的遗风。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职...
  • 曾巩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幼小时就机智敏锐,如几百字的文章,一读过就能背诵下来。在十二岁时,试做《六论》,提笔就写出来了,而且文辞十分壮美。到二十岁时,已经名闻四方。欧阳...
  • 诸葛亮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诸葛亮传) 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王牙郡陽都县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王圭,字君贡,汉朝末年为太山郡郡丞。诸葛亮少年丧父,叔父诸葛玄受袁术委任为豫章...
  • 郡国五》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 州) ○益州 汉中 巴郡 广汉 蜀郡 犍为 牂牁 越巂 益州 永昌 广汉属国 蜀郡属国 犍为属国 ○凉州 陇西 汉陽 武都 金城 安定 北地 武威 张掖 酒泉...
  • 胡椒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胡椒 释名 昧履支。 气味 (实)辛、大温、无毒。 主治 1、心腹冷痛。用胡菽二十粒,淡酒送服。心下大痛者,用椒五十粒、乳香一钱,研匀,男用生姜汤、女用当归酒送下。 2、霍乱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