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史记 > 100章 > 南越列传

史记

《史记》100章南越列传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南越列传

书籍:史记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6
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赵。
秦国兼并了六国,攻取平定了杨越,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把犯罪而被迁徙的百姓安置到这些地方,同越人杂居了十三年。
赵佗,秦朝时被任命做了南海郡的龙川县令。
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嚣得病临死,把龙川令赵佗召来,并对他说“:听说陈胜等发动了叛乱,秦朝推行暴政,天下百姓怨恨,项羽和刘邦、陈胜、吴广等,都在各自州郡,同时聚集民众,组建军队像猛虎般争夺天下,中原地区就扰攘动乱,不知何时方得安宁,豪杰们背叛秦朝,相互对立。
南海郡偏僻遥远,我怕强盗的军队侵夺土地,打到这里,我想发动军队切断通往中原的新修大路,自己早做防备,等待诸侯的变化,恰巧我的病重了。
再说番禺这地方,背后山势险要,可依靠南方大海做屏障,东西几千里,有些中原人辅助我们,这也能当一州之主,可建立国家,南海郡的长官中没有谁值得我同他研究这些事,所以把你召来告诉你这些事。”任嚣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他代行南海郡的职。
任嚣死后,赵佗就向横浦、阳山、湟溪关传布檄文说:“强盗的军队将要到来,要疾速断绝道路,集合军队,保卫自己。”赵佗借机逐渐用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代之以他的亲信。
秦朝被灭亡后,赵佗就攻击兼并了桂林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高祖已平定了天下,因顾念中原百姓劳顿困苦,放过了赵佗,没有杀他。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派遣陆贾去南越,命史记令赵佗因袭他的南越王的称号,同他剖符订约,互通使者,让他协调百越,使其和睦相处,不要成为汉朝南边的祸患。
南越边界与北方的长沙国接壤。
高后时有关部门的官吏请求禁止南越在边境市场购铁器等。
赵佗说“:高帝立我为南越王,双方互通使者和物资,如今高后听信谄臣的意见,把蛮夷视为异类,断绝我们所需要的器物的来源,这一定是长沙王的主张,他想依靠中原的汉王朝,消灭南越,兼做南越王,作为自己建立的功劳。”于是赵佗就擅加封号,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的边境城邑,打败了几个县才离去。
高后派遣将军隆虑侯周灶前去攻打赵佗。
正遇上酷暑潮湿的气候,士卒中多数人得了重病,致使大军无法越过阳山岭。
又过了一年多,高后死去,汉军就停止了进攻。
赵佗因此凭借他的军队扬威于边境,用财物贿赂闽越、西瓯和骆越,使他们都归属南越,使其领地从东到西长达万余里。
赵佗竟然乘黄屋左纛之车,以皇帝身份发号施令,同汉朝地位相等。
待汉文帝元年(前179),天子刚刚统治天下,便派出使者向诸侯和四方蛮夷的君长告知他从代国来京即位的想法,让他们知道天子的圣明美德。
于是为赵佗在真定的父母的坟墓,设置守护人家,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又召来他的堂兄弟,用尊贵的官职和丰厚的赏赐表示对他们的宠爱。
天子命令丞相陈平推荐可以出使南越的人,陈平说好。。人陆贾在先帝时曾多次出使南越。
天子就召来陆贾,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前往南越充当使者,借机责备赵佗自立为皇帝,竟然不派一个使者向天子报告。
陆贾到了南越,南越王赵佗特别恐惧,向天子写信道歉,说:“蛮夷大长老夫臣佗,从前高后隔离歧视南越,我私下疑心长沙王是一个进谗言的臣子,又在这遥远之地听说高后杀尽了赵佗的宗族,挖掘并烧毁祖先的坟墓,因此自暴自弃,侵犯长沙的边境地区。
而且南方多低湿之地,在蛮夷中间,东边闽越只有上千民众,其君长却称王;西面西瓯和骆越这样的裸体之国也得称王,所以我狂妄地窃取皇帝的尊号,聊以自慰,怎敢把这事禀告天子!”赵佗深深叩头谢罪,表示要长久做汉朝的藩臣,遵守向天子纳贡的职责。
于是赵佗就向全国发布命令说“:我听说两个豪杰是不能同时并存的,两个贤哲也不能生活在同一世界。
汉朝皇帝是贤明的天子,今后我去掉帝制,不再乘坐黄屋左纛的车子。”陆贾回京禀报此事,汉文帝大喜,延续到孝景帝时代,赵佗向汉朝称臣,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请天子,但在其南越国内,赵佗一直窃用皇帝名号,只在朝见天子时才称王,接受天子的命令如同诸侯一样。
到建元四年,赵佗死去。
赵佗的孙子赵胡当了南越王。
这时闽越王郢发动战争,攻打南越边城,赵胡派人给天子送信说“:南越和闽越都是汉朝藩臣,不应发兵相互攻击。
如今闽越发兵进犯臣国,臣不敢起兵抗击,希天子下诏书处理。”于是天子赞扬南越有忠义行为,遵守职责与盟约,为他们出兵,派遣两将军前往讨伐闽越。
当汉军还未越过阳山岭,闽越王的弟弟馀善杀死了郢,投降了汉朝,于是,停止了讨伐行动。
汉天子派庄助向南越王晓谕朝廷的意思,胡叩头说:“天子为臣发兵讨伐闽越,臣死也无法报答天子恩德!”赵胡就派太子婴齐到朝廷去充当宿卫。
他又对庄助说“:国家刚刚遭受侵略,请使者先行一步,赵胡正日夜准备行装,去京城朝见天子。”庄助离开后,胡的大臣进谏说:“汉朝发兵亦兼警告南越,且先王曾说过,侍奉天子,只不失礼则可,切不可听使者好话而去朝见天子。
否则就不能再回来了,这是亡国的形势啊。”于是赵胡就以生病为借口,最终也未朝见汉天子。
过了十多年,赵胡真病的很严重,太子婴齐请求回国。
赵胡死后,加给他文王的谥号。
婴齐代立为南越王后,就把他祖先武帝印收藏起来。
婴齐在长安做宿卫时,娶邯郸賬家的女儿为妻,生了儿子叫赵典。
待他即位为王,便向汉天子上书,请求立妻子賬氏为王后,赵典为太子。
汉朝屡次派使者婉转劝告婴齐去朝拜天子,但婴齐喜欢恣意杀人,惧怕进京朝拜天子会被强迫比照内地诸侯,执行汉朝法令,因此以有病为托辞,竟未朝见天子,只派儿子次公入京当了宿卫,婴齐死去,加给他明王的谥号。
太子赵典代立为南越王,他母亲当了太后。
太后在未嫁婴齐做妾时,曾同霸陵人安国少季通奸。
等到婴齐死后,元鼎四年(前113),汉朝派安国少季前去规劝南越王和王太后,让他们比照内地诸侯,进京朝拜天子。
命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谕这个意思,让勇士魏臣等辅助不足之处,卫尉路博德率兵驻守在桂阳,等待使者。
南越王年轻,王太后是中原人,曾同安国少季通奸,此次安国少季来当使者,复和她通奸。
南越国的人多半知道这件事,大多不依附王太后。
太后害怕发生动乱,也想依靠汉朝的威势,屡劝南越王和群臣归附汉朝。
于是通过使者上书天子,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撤除边境关塞。
天子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赐给其丞相吕嘉银印,也赐给内史、中尉、大傅等官印,其余官职,由南越自己设置。
废除他们从前的黥刑、劓刑,用汉朝法律比照内地诸侯。
使者都留下镇抚南越。
南越王及王太后整治行装和贵重财物,为进京朝见天子作准备。
南越丞相吕嘉年高,曾辅佐过三位国王,他的宗族当官做长吏的有七十多人,男的都娶王女做妻,女的都嫁给王子及其兄弟宗室之人,同苍梧郡的秦王有联姻。
他在南越国内地位非常显要,南越人都信任他,很多人是他的亲信耳目,在得民心方面超过了南越王。
南越王要上书汉天子,他屡次谏止,王未采纳,遂产生了背叛王的念头,屡托病不去会见汉朝使者。
使者介意吕嘉的言行,因为形势的关系没有诛杀吕嘉。
南越王和王太后也怕吕嘉首先发难,就安排酒宴,想借助汉朝使者的权势,计划杀死吕嘉等人。
宴席上,使者都面朝东,太后面朝南,王面朝北,丞相吕嘉和大臣都面朝西,陪坐饮酒。
吕嘉的弟弟当将军,率兵守候宫外,饮酒当中,太后对吕嘉说“:南越归属汉朝,是国家的利益,而丞相嫌这样做不利是什么原因?”王太后想以此激怒汉朝使者。
但使者犹豫不决,终究没敢动手杀吕嘉。
吕嘉看到周围的人不是自己的亲信,随即起身走出去。
王太后发怒了,想用矛撞击吕嘉,王阻止了太后的行动。
吕嘉就出去了,并把弟弟的兵士分来一部分,安排到自己的住处周围,托病不肯去见王和使者。
吕嘉就暗中同大臣们准备发动叛乱。
王一向无杀害吕嘉之意,吕嘉知道这一点,因此几个月过去了,叛乱仍未发生。
王太后有淫乱行为,南越人都不归附她,她想独自杀害吕史记嘉,又没有能力做成这件事。
汉天子听说吕嘉不服从南越王,王和太后力弱势孤,不能控制吕嘉,使者胆怯又无决断能力。
又认为王和王太后已归附汉朝,独有吕嘉作乱,不值得发兵,想派庄参带两千人出使南越,庄参说:“若是为友谊谈判而去,几个人就足够了;若是为动武而去,两千人不足以干出大事来。”庄参推辞不肯去,天子罢了庄参的官。
郏地壮士、原济北王的国相韩千秋奋然说道:“这么一个小小南越,又有王和太后作内应,独有丞相吕嘉为害。
我愿得二百个勇士前往南越,一定杀死吕嘉,回来向天子报告。”于是天子派韩千秋和王太后的弟弟賬乐,率兵二千人前往南越。
他们进入南越境内,吕嘉等终于造反了,并向南越国的人下令说:“国王年轻,太后是中国人,又同汉朝使者有淫乱行为,一心想归属汉朝,把先王的珍宝重器全都拿去献给汉天子,谄媚汉天子,带走很多随从的人,走到长安,便把他们卖给汉人做僮仆。
只想得到自己一时的好处,没有顾及到赵氏的国家政权,没有为后世永久的打算。”于是吕嘉就伙同他弟弟率兵攻击并杀害了南越王、王太后和汉朝使者。
他派人告知苍梧和各郡县官员,立明王长子与南越籍的妻子所生的儿子术阳侯赵建德当南越王。
这时韩千秋的军队进入南越境内,攻破几个小城镇。
以后南越人径直让开道路,供给饮食,诱引韩千秋的军队顺利进入离番禺四十里的地方,南越用兵反击韩千秋等,便把他们全部消灭。
吕嘉让人把汉朝人使者的符节用木匣装好封上,放到边塞之上,说了些好听的骗人的话向汉朝谢罪,同时派兵守卫在要害的地方。
于是天子说“:韩千秋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够得上军人的先锋之冠了。”天子封韩千秋的儿子韩延年为成安侯,賬乐的姐姐王太后首先愿意归属汉朝,因此封賬乐的儿子賬广德为龙亢侯。
天子就发布赦令说:“天子衰微,诸侯极力征伐,人们就讽刺朝臣,不知讨伐叛贼。
如今吕嘉、赵建德等造反,很安然地自立为王。
我命令罪人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十万人讨伐他们。”元鼎五年(前112)秋天,卫尉路博德当了伏波将军,率兵走出桂阳,直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当了楼船将军,兵出豫章,直下横浦;原来归降汉朝被封侯的两个南越人当了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率兵出零陵,然后一军直下离水,一军直抵苍梧;让驰义侯利用巴蜀的罪人,调动夜郎的兵卒,直下。。柯江。
最后都在番禺会师。
元鼎六年(前111)冬天,楼船将军率领精锐兵卒,首先攻下了寻陕,然后攻破石门,收缴了南越的战船和粮食,乘胜向前推进,挫败南越的先头部队,率数万大军等候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率领被赦的罪人,道路遥远,正巧又误会了会师日期,因此同楼船将军会师的才有一千余人,于是一同前进。
楼船将军在前边,直打到番禺。
赵建德和吕嘉都在城中防守。
楼船将军自己选择有利的地方驻防在番禺的东南面;伏波将军驻军在番禺西北边。
正赶上天黑了,楼船将军攻击并打败了南越人,放大火烧番禺城。
南越人平时听到过伏波将军的大名,如今天黑,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军队。
伏波将军就安营扎寨,派使者招来那些投降的人赐给他们印,又放他们回去招降别的人。
楼船将军奋力攻击焚烧敌人,反而驱赶乱兵跑入伏波将军的营中来投降。
黎明时分,城中的敌兵都投降了伏波将军,吕嘉和赵建德已在夜里同几百个部下逃入大海乘船西去。
伏波将军又乘机询问投降自己的南越贵人,才知吕嘉去向,派人追捕。
原校尉现为伏波将军的司马之官的苏弘捕到赵建德,被封为海常侯;南越人郎官都稽抓到吕嘉,被封为临蔡侯。
苍梧王赵光,与南越王同姓,听说汉朝军队已到,同南越名字叫定的揭阳县令自己决定归属汉朝,南越桂林郡监居翁,告知瓯骆归降汉朝。
他们都被封了侯。
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的军队,以及驰义侯所调动的夜郎军队还未到达,南越已经被平定了。
于是汉朝在此设置了九个郡。
伏波将军增加了封邑,楼船将军的军队攻破敌人的坚固防守,因而被封为将梁侯。
从赵佗最初称王以后,传国五世,共九十三年,南越国就灭亡了。
太史公说:尉佗当上南越王,本是由于任嚣的提拔和劝说。
正赶上汉朝初步安定,他被封为诸侯。
隆虑侯领兵伐南越,碰上酷暑潮湿的气候,士卒多染上疾病,无法进军,致使赵佗越发骄傲。
由于同瓯骆互相攻击,南越国势动摇。
汉朝的大军压境,南越的太子婴齐只得前往长安当宿卫。
后来南越亡国,起因就在婴齐娶了賬氏女。
吕嘉小小的忠诚致使赵佗断了王位的继承人。
楼船将军放纵欲望,变得怠惰傲慢惑乱。
伏波将军大志不顺,智谋思虑越来越丰富,因祸得福。
可见成败的转换,就同缠绕的绳索一样,难以预料。

南越列传相关文章

  • 远交近攻》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混战计 - - 原文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注释①形禁势格:禁,禁止。格,阻碍。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②利从近取,害以远隔:句意为。先攻取就近的敌人有利,越过近敌先去攻取远隔之...
  • 观行》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
  • 永昌志略》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汉永昌郡,元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总管置司治于永昌,后改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洪武十五年平云南,前永昌万户阿凤率其众诣指挥王贞降附,仍置永昌府,立金齿卫。  十六年六月,麓川彝...
  • 交浅不言深》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张 - -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这个地方子夏教学生们将来作人处世的道理,上面两句话是讲如何做领导人,下面两句话,是讲做别人干部,&ldquo...
  • 曾子问》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大祝裨冕,执束帛,升自西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哭。祝声三,告曰:『某之子生,敢告。』升,奠币于殡东几上,哭,降...
  • 第九十回·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孔明放了孟获等一干人,杨锋父子皆封官爵,重赏洞兵。杨锋等拜谢而去。孟获等连夜奔回银坑洞。那洞外有三江:乃是泸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会合,故为三江。其洞北近平坦三...
  •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且说董卓欲杀袁绍,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杀。”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卓谓太傅袁隗曰:“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 道士狗养》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僧道部 - - 道士狗养 猪栏内忽产下一狗,事属甚奇。邻里环聚议曰:“道是狗养的,又是猪的种;道是猪养的,又是狗的种。” 跳墙 一和尚偷妇人,为女夫追逐,既跳墙,复倒坠,见地上有光...
  • 医银入肚》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古艳部 - - 医银入肚 一富翁含银于口,误吞入,肚甚痛,延医治之。医曰:“不难,先买纸牌一副,烧灰咽之,再用艾丸炙脐,其银自出。”翁询其故,医曰:“外面用火烧,里面有强盗打劫,哪怕你...
  • 利涉大川》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易》卦辞称“利涉大川”者七,“不利涉”者一。爻辞称“利涉”者二,“用涉”者一,“不可涉”者一。《需》、《讼》、《未...
  • 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许誉卿,字公实,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金华推官。   天启三年,征拜吏科给事中。疏言锦衣世职,不当滥畀保姆奄尹。织造中官李实诬劾苏州同知杨姜侵抚按职。中旨谓姜贿誉...
  •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七》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耶律屋质耶律吼何鲁不耶律安搏耶律洼耶律颓昱耶律挞烈耶律屋质,字敌辇,系出孟父房。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博学,知天文。   会同间,为惕隐。太宗...
  • 高季兴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本名季昌,到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为回避庄宗的庙讳“庄”而改“昌”名为“兴”。小时在汴州商人李七郎家中做事,梁太...
  • 陈后主本纪》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后主名叫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是宣帝的嫡长子。梁朝承圣二年(553)十一月二十日,出生在江 陵。第二年,魏朝平灭了江 陵,宣帝迁都到长安,把后主留在穰城。天嘉三年(562),回到建邺,立为...
  • 宇文弼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宇文弼,字公辅,河南洛陽人。 其先祖与北周帝王同一祖先。 其祖父宇文直力觐,西魏巨鹿太守。 父亲宇文珍,北周宕州刺史。 宇文弼慷慨有大节,博学多才。 仕北周为礼部上...
  • 吴盖陈臧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吴汉、盖延、陈俊、臧宫) ◆吴汉传 吴汉字子颜,南陽郡宛县人。家贫,供职为县的亭长。王莽末年,因宾客犯法,就脱其名籍逃亡到渔陽。因资用缺乏,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间,所到之处...
  • 萧相国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因为通晓法令公平无枉而任沛县功曹掾。 高祖为平民百姓时,萧何多次以官吏身份保护高祖。 高祖作亭长时,萧何经常帮助他。 高祖以官吏身份到咸阳出差,同事都...
  • 常衮、褚朝阳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四 卷254_1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常衮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 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 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祛三...
  •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当归 释名 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 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空当归身...
  • 淡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介部 - - 淡菜 释名 壳菜、海、车海夫人。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腹内冷痛、结块、崩中带下,壮阳,止痢,消宿食,治瘿气。 田螺 释名 气味 肉:甘、大寒、无毒。 壳:甘、平、无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