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悭吝孝廉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阅微草堂笔记》章节目录: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如是我闻(一)》 《卷八如是我闻(二)》 《卷九如是我闻(三)》 《卷十如是我闻(四)

悭吝孝廉

书籍:阅微草堂笔记章节:卷十如是我闻(四)更新时间:2020-01-02
香畹又言,一孝廉颇善储蓄,而性啬。其妹家至贫,时逼除夕,炊烟不举,冒风雪徒步数十里,乞贷三五金,期明春以其夫馆谷偿,坚以窘辞。其母涕泣助请,辞如故。母脱簪珥付之去,孝廉如弗闻也。是夕有盗穴壁入,罄所有去,迫于公论,弗敢告官捕。越半载,盗在他县败,供曾窃孝廉家,其物犹存十之七,移牒来问,又迫于公论,弗敢认。其妇惜财不能忍,因遣子往认焉。孝廉内愧,避弗见客者半载。夫母子天性,兄妹至情,以啬之故,人如陌路,此真闻之扼腕矣。乃盗遽乘之,使人一快,失而弗敢言,得而弗敢取,又使人再快,至于椎心茹痛,自匿其瑕,复败于其妇,瑕终莫匿,更使人不胜其快。颠倒播弄,如是之巧。谓非若或使之哉。然能愧不见客,吾犹取其足为善,充此一愧,虽以孝友闻可也。

悭吝孝廉相关文章

  • 城西古墓》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王梅序孝廉言,交河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不敢近。一老儒耿直负气,由所居至县城,其地适中过,必憩息,偃蹇傲倪,竟无所见闻,如是数年。一日,又坐墓,袒裼纳凉,归...
  • 狐神》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田氏媪诡言其家事狐神,妇女多焚香问休咎,颇获利。俄而群狐大集,需索酒食,罄所获不足供,乃被击破瓮盎,烧损衣物,哀乞不能遣。怖而他投,濒行时,闻屋上大笑曰:尔还敢假名敛财否。自是遂寂...
  • 丐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竹吟与朱青雷游长椿寺,于鬻书画处,见一卷擘窠,书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款题山谷道人。方拟议真伪,一乞者在旁睨视微笑曰:黄鲁直乃书杨诚...
  • 狐戏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朱竹坪御史,尝小集阎梨材尚书家,酒次,竹坪慨然曰:清介是君子分内事,若恃其清介以凌物,则殊嫌客气不除。昔某公为御史时,居此宅,坐间或言及狐媚,某公痛骂之。数日后,月下见一盗逾墙入,内...
  • 黑影扑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巴里坤辟展乌鲁木齐诸山,皆多狐,然未闻有祟人者。惟根克忒有小儿夜捕狐,为一黑影所扑,堕山崖伤足。皆曰狐为妖,此或胆怯目眩,非狐为妖也。大抵自突厥回鹘以来,即以弋猎为事,今日则投...
  • 勤有功,戏无益①。戒之哉,宜勉力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勤有功,戏无益①。戒之哉,宜勉力②。  [注释]   ①勤:勤奋,刻苦。 功;成就。 戏:游戏玩乐。 益:好处。 “勤有功,戏无益”,意思是做人、做事应当勤劳。所谓“天...
  • 狼虎丛中安身》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这个“危”字就是正的意思。“孙”字古代与“逊”字通用,逊者退也,就是谦退的意思。孔子说,社会、国家上了...
  • 鬼隶》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历城县二隶,奉邑令韩承宣命,营干他郡,岁暮方归。途遇二人,装饰亦类公役,同行话言。二人自称郡役。隶曰:“济城快皂,相识十有八九,二君殊昧生平。”二人云:“实相告:我...
  • 南山》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艹埶}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
  •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时太尉喝叫左右,排列军校拿下林冲要斩。林冲大叫冤屈。太尉道:“你来节堂有何事务?见今手里拿着利刃,如何不是来杀下官?”林冲告道:“太尉不唤,怎敢入来?见有...
  • 第一篇 立命之学》原文翻译 - - 《了凡四训》了凡四训白话文 - - 了凡四训白话文(了凡弘法学会整理)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
  •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冬,十月,己酉,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许敬宗奏:“故特进赠司空王仁祐告身尚存,使逆乱馀孽犹得为廕,并请除削。”从...
  • 列传第八十四·孝友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世言先王没,民无善俗。元有天下,其教化未必古若也,而民以孝义闻者,盖不乏焉。岂非天理民彝之存于人心者,终不可泯欤!上之人苟能因其所不泯者,复加劝奖而兴起之,则三代之治,亦可以渐复...
  • 本纪第十二·章宗四》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章宗四   四年春正月乙丑朔,宋、高丽、夏遣使来贺。丁卯,谕外方使人不得佩刀入宫。庚午,幸豫王永成第视疾。辛未,如光春宫春水。壬申,阴雾,木冰。丁丑,行尚书省奏,宋贺正使还...
  • 列传第三十九》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太祖受命之始,属天下分崩,于时戎马交 驰,而学术之士 盖寡,故曲艺末技,咸见引纳。至若冀隽、蒋升、赵文深之徒, 虽才愧昔人,而名著当世。及克定鄢、郢,俊异毕集。乐茂雅、 萧吉以陰陽...
  • 顾恺之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父亲顾悦之,任尚书左丞。顾恺之博学富有才识,曾撰写《筝赋》,赋完成后对人说:“我的赋可比嵇康的琴音,不愿欣赏者必以为它是后辈之作弃之不顾,但深...
  • 卫磞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卫馞字伯玉,河东安邑人。高祖卫詗,汉明帝时因精于儒学自代郡征召,行至河东安邑死于途中,皇帝将他死的地方赐给他做安葬的墓地,子孙也就在此地安家。父亲卫觊,是魏尚书。卫馞十岁丧...
  • 百官二》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太鸿胪 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
  • 蓑荷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蓑荷 释名 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 1、喉舌疮烂。用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2、吐血、痔血。用荷根一把,捣...
  • 贯众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贯众 释名 亦名贯节、贯渠、百头、草 头、黑狗脊、凤尾草。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贯众根研末,取一钱,水冲服。 2、各种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