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9至16卷 > 齐人有冯谖

战国策

《战国策》9至16卷齐人有冯谖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齐人有冯谖

书籍:战国策章节:9至16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十一齐策四(齐人有冯谖)
【提要】冯谖和孟尝君之间的故事是千古流传的美谈,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人人皆知的名篇。二人之间的故事显示了孟尝君睿智大度、善御人才的领袖风度,更显示了冯谖高瞻远瞩、谋略深远的战略家的魅力。
【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闻:“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闻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瓿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译文】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家境贫困,难以养活自己,托人请求孟尝君,愿意寄食门下。孟尝君问:“先生有什么爱好吗?”冯谖说:“没有。”孟尝君又问:“先生有什么特长吗?”他说:“也没有。”孟尝君笑了笑,接纳了他:“好的。”孟尝君身边的人因为主人不太在意冯谖,就拿粗茶淡饭给他吃。住了不久,冯谖就背靠柱子,弹剑而歌:“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左右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吩咐说:“给他一般门客待遇,让他吃鱼吧。”住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剑呀,我们还是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坐。”孟尝君说:“替他配上车,按照车客的待遇。”于是冯谖驾车带剑,向他们的朋友夸耀:“孟尝君尊我为上客。”这样过了一段日子,冯谖复弹其剑,唱道:“长剑呀,咱们回去吧,无以养家。”左右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得无厌。孟尝君问道:“冯先生有父母吗?”左右答道:“有个老母。”孟尝君资其家用,不使他母亲穷困,而冯谖从此不再唱牢骚歌了。
后来,孟尝君出了一通告示,问门下食客:“请问哪一位通晓账务会计,能替我到薛地收债呢?”冯谖署上名字说:“我能。”孟尝君看了很诧异,向左右随从:“这是谁呀?”人们答道:“就是那个唱‘长剑呀,我们回去吧’的人。”孟尝君笑道:“他果然有才能,我真对不起他,还未曾见过面呢。”于是请他来相见,道歉说:“田文每日为琐事所烦,心身俱累,被忧愁弄得神昏意乱,而且生来懦弱笨拙,只因政务缠身,而怠慢了先生。好在先生不怪我,先生愿意替我到薛地收债吗?”冯谖说:“愿效微劳。”于是孟尝君替他备好车马行装,让他载着债券契约出发。辞别时,冯谖问:“收完债后,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回答:“先生看着办,买点我家缺少的东西吧。”
冯谖赶着马车到薛地,派官吏把该还债的百姓都叫来核对债券,全部核对之后,冯谖站了起来,假托孟尝君的名义将债款赏给这些百姓,并烧掉了那些券契文书,百姓感激得欢呼万岁。
冯谖又马不停蹄地返回齐国都城临淄,一大早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很奇怪他回来得这么快,穿好衣服接见他说:“收完债了吗?何以回来得这般快捷?”冯谖答道:“都收完了。”“先生替我买了些什么回来?”冯谖说:“殿下曾言‘买些家中缺乏的东西’,臣暗想,殿下宫中珠宝堆积,犬马满厩,美女成行。殿下家中所缺少的,惟有仁义了,因此臣自作主张为殿下买了仁义回来。”孟尝君说:“你怎么买仁义的?”冯谖答道:“殿下封地只有小小薛地,不但不好好体恤薛地子民,反而像商人一样在他们身上榨取利益。臣为君计,私自假传殿下的命令,将所有的债款都赐给他们,并焚毁债券,百姓莫不吹呼万岁,这就是臣替殿下买的仁义呀!”孟尝君很不高兴,说:“我知道了,先生退下休息吧。”
一年以后,齐王对孟尝君说:“寡人不敢用先王的旧臣为臣。”孟尝君回到封地薛,还差百里未到,当地百姓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义’,今天方才看到。”冯谖对孟尝君接着进言说:“狡兔三窟,才可得以免死。如今殿下只有一洞穴,尚未能得以高枕无忧,臣愿替殿下再凿两穴。”孟尝君便给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去游说魏国。冯谖西入大梁,对惠王说:“齐国放逐了大臣孟尝君,诸侯谁先得到他,谁就能富国强兵。”于是魏王空出相位,让原来的相国做上将军,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去聘孟尝君。冯谖先赶回薛地对孟尝君说:“千斤黄金是极贵重的聘礼,百乘马车是极隆重的使节,咱们齐国该知道这件事了。”魏国使者接连跑了三趟,可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就。
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震恐,连忙派遣太傅带着一千斤黄金,两乘四马花车及宝剑一把,外附书信一封向孟尝君道歉说:“都是寡人行为的兆头不吉祥,遭受祖宗降下的神祸,听信谗言,得罪了先生。寡人无德,虽不足以辅佐,但请先生顾念先王宗庙,暂且回国执掌政务。”冯谖劝孟尝君说:“希望殿下索取先王的祭器,立宗庙于薛。”宗庙落成,冯谖回报说:“三窟已就,殿下可安心享乐了。”
孟尝君为相几十年,没有纤介之微的祸患,倚靠的正是冯谖的谋划啊!
【评析】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却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断的索要,以检验自己准备辅佐的领导到底是不是一个胸怀宽广、礼贤下士的真正领袖。当他试探后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时,毅然为孟尝君行了众多好事。我们在辅佐他人前,也要学学冯谖,要试探对方的胸怀和眼光,如果对方斤斤计较、心胸狭窄,那么完全不值得与他合作。
冯谖为孟尝君干得第一件好事就是在常人看来愚蠢之极的“千金买义”。说它愚蠢是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而正是这一点体现了冯谖的战略性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眼光短浅的常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小利,他却以损失眼前的利益换来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常人只能看出多少多少的实物价值,他却评估出了“仁义”二字的巨大无形资产价值,实际上他是最为精明和最会算计的人中之杰。
“狡兔三窟”,任何人都要在一定时候想好、安置好自己的退路和后路。冯谖为孟尝君造“三窟”的过程非常有谋略。他善于左右造势、哄抬价值,他深知人性的奥妙,凡人都是失去的才觉得珍贵,凡人都拒绝他人直接推销自己,而如果由第三方推荐或者与第三方竞争人才,那么人们会非常珍重人才。冯谖使魏王珍重、竞争孟尝君,引起了齐王的高度重视,失去的才觉得珍贵了,冯谖遂成大计。

齐人有冯谖相关文章

  • 守道》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上下相得,故能使用...
  • 义犬》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王征君载扬言,尝宿友人蔬圃中,闻窗外人语曰:风雪寒甚,可暂避入空屋。又闻一人语曰:后垣半圮,偷儿闯入,将奈何?食人之食,不可不事人之事。意谓僮仆之守夜者。天晓启户,地无人迹,惟二犬偃...
  • 因果相偿》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浙江有士人,夜梦至一官府,云都城隍庙也。有冥吏语之曰:今某公控其友负心,牵君为证。君试思尝有是事否?士人追忆之,良是。俄闻都城隍升坐,冥吏白,某控某负心事,证人已至,请勘断。都城隍...
  • 朝廷》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一 - - 三皇为皇,五帝为帝。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 偷桃》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童时赴郡试,值春节。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余从友人戏瞩。  是日游人如堵。堂上四官皆赤衣,东西相向坐,时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闻人语哜嘈...
  • 我行其野》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 采蘋》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 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这回因果,劝人为善,切休作恶。一念生,神明照鉴,任他为作。拙蠢乖能君怎学,两般还是无心药。趁生前有道正该修,莫浪泊。认根源,脱本壳。访长生,须把捉。要时时明见,醍醐斟酌。贯彻三关...
  •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布乃收集败残军马于海滨,众将皆来会集,欲再与曹操决战,陈宫曰:“今曹兵势大,未可与争。先寻取安身之地,那时再来未迟。”布曰:“吾欲再投袁...
  • 元次山元子》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元次山有《文编》十卷,李商隐作序,今九江所刻是也。又有《元子》十卷,李纾作序,予家有之,凡一百五篇,其十四篇已见于《文编》余者大氐澶漫矫亢。而弟八卷中所载{宀昏}方国二十国事...
  • 曾栋、江开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曾栋 浣溪沙 落日蒸红山欲烧。短筇行药过山腰。松声隐隐晚来潮。 短树依岩无败叶,梅花当路少全梢。水村时有短长桥。 过秦楼 曙色开晴,轻飔敷暖,日影才经檐角。倦来芳径,且倚阑...
  • 杨无咎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杨无咎 水龙吟 当年谁种官梅,自开自落清无比。一朝惊见,危亭岑立,繁华丛里。知是贤侯,有难兄弟,素书时寄。纵舞携如意,吟搔短发,无从诉、心中喜。 却对斜枝冷蕊。似于人、不胜风味...
  • 庄公·庄公三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夏四月,薛伯卒。筑台于薛。六月,齐侯来献戎捷。秋,筑台于秦。冬,不雨。   【传】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
  • 庄公·庄公十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夏,公追戎于济西。秋,有《或虫》。冬十月。   【传】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珏,马三匹。非礼也。王命诸侯,名位不同,...
  • 周纪三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周纪三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 [1]卫更贬号曰君。 [1]卫国国君再次把自己的爵位由侯降到君。 二年(壬寅、前319) 二年(壬寅,公元前319年) [1]秦伐韩,取鄢。 [1]...
  • 本纪第二十九 天祚皇帝三》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保大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肆赦。初,金人兴兵,郡县所失几半。上有四子:长赵王,母赵昭容;次晋王,母文妃;次秦王、许王,皆元妃生。国人知晋王之贤,深所属望。元妃之兄枢密使萧奉先恐秦王...
  • 韩芃胄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韩..胄,字节夫,是魏忠献王韩琦的曾孙。他的父亲韩诚,娶高宗宪圣慈烈皇后的妹妹为妻,官至宝宁军承宣使。韩..胄因父亲的官位而进入仕途,历任..门祗候、宣赞舍人、带御器械。淳熙末...
  •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眭弘字孟,鲁国蕃人也。少时好侠,斗鸡走马,长乃变节,从嬴公受《春秋》。以明经为议郎,至符节令。 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
  • 于兴宗、李汶儒、卢栯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六十四 卷564_1 《夏杪登越王楼临涪江望雪山寄朝中知友》于兴宗 巴西西北楼,堪望亦堪愁。 山乱江回远,川清树欲秋。 晴明中雪岭,烟霭下渔舟。 写寄朝天客,知余恨独游。 卷...
  • 徐安贞、崔翘、裴士淹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二十四 卷124_1 《书殿赐宴应制》徐安贞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 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 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 卷124_2 《从驾温泉宫》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