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庸庵笔记 > 下卷 > 山东某生梦游地狱

庸庵笔记

《庸庵笔记》下卷山东某生梦游地狱

庸庵笔记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然而,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挽回世道人心”,“有裨经世之学”,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全书共分四类。卷一、卷二为史料,卷三为遗闻,卷四为述异,卷五、卷六为幽怪。凡例称冀是书以奖善惩恶,故书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因果报应类的说教故事。是书现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遗经楼刊巾箱本,六卷。

《庸庵笔记》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山东某生梦游地狱

书籍:庸庵笔记章节:下卷更新时间:2018-07-30
山东某生者,老儒也,以授徒为业,博通古今,性鲠直,好任侠,见世间有不平事,则眦裂发指。少时读《左氏春秋》及《史记》,至楚穆王事,辄拍案呼曰:“嗟乎!商臣罪恶如此,而获保首领,子孙有楚国者数百年,尚得为有天道乎?”至为废食泣下。其后读史,至不平之事,辄郁郁不乐,搔首问天,或饮酒至醉,颓然就枕,鼾声如雷。一日方寝,忽见一吏役持柬来邀,不觉随之。

至一处,宫殿巍峨,门卒若已豫知,谓吏役曰:“王已坐殿相俟矣。”吏役引某生入殿,见一古衣冠者南面坐,白须颁颜。左右侍立者数十人,仪仗如王者。吏引某生行参谒礼,王者以手招之,使隅坐于旁,谓某生曰:“汝好善恶恶之心,诚属可嘉。然汝每读书辄呼天道无知,使汝徒见之,灰其为善之心,而长其为恶之胆。殊不知造物之理,因人善恶以为报施,铢两悉称。或前世有善恶,而今世报之。或今世有善恶,而来世报之。其它善恶,或本身受其报,或子孙受其报。变化万殊,不可执一。若夫汝所不平之事,固有罪大恶极,而身享荣富庆流子孙者,非特汝为之不平,即千古人心夕皆为之不平。今非借汝之口,不足以播告世人,故特召汝一游地狱。”某生惧曰:“某生平无大罪孽,应不至入地狱。惟遇愤激不平之事,每呼天道无知,则有之。请从此力改。”王者笑曰:“非欲汝常在地狱夕今遣判官导汝一观,即送还阳矣。”判官请曰:“地狱寒气惨烈‘销铄元神,非授以辟冷丹,恐遂不能还阳。”

王者付以二红丸,判官以一粒噙之子口,一粒授某生噙之。导至后园,地面有大石板,判官命鬼卒舁去之。俯视洞穴,黝黑如漆。穴有石磴,判官与某生抬级而下,高呼开门,则见两石门豁然洞开。阴风扑面如刀割,门内亦有光,与风雪阴晦之天相似。鬼卒倚门而立,皆突目獠牙,形状可怖。内有牢狱十余所,锁锢严密,某生欲入观之,判官曰:“此为第一层地狱,凡罪孽较轻者与下层地狱罪孽将满而减等者居之,数百年后便可出狱,不必观也。”导至空旷处,复有一石板,鬼卒仍舁去之。石磴、石门及监牢十余所,皆与前无异。如此旋绕而下,凡经十八层。愈下愈冷,渐不可耐,幸口噙红丸,勉强支持。某生瑟缩不前,谓判官曰:“吾不能复下矣。”判官曰:“此为最下一层地狱,无复有冷于此者,汝可放心。”因导观各狱,鬼卒以钥开狱门。其一日暴贼之狱。

入其中‘则裸身反接者数百人。鬼卒或锯其项,或剥其皮,或断其手足。一鬼卒提五首枭之长竿,判官曰:“此乃朱粲、黄巢、秦宗权、李自成、张献忠也。天道以人命为至重,凡杀一人者,必使饮刃一次,杀十人者使饮刃十次,其余皆各如所施于人者以报之。五贼杀人最多,今在此每日必斩首一次,明日合其尸首,灌以续命汤则复活,乃复斩之,每年斩首三百六十次。然巢贼杀人八百万,献贼杀人千余万,以一人一日抵之,其罪限正无穷期也。”某生曰:“白起自长平坑卒四十万外,节次杀人复不下四十余万,今其魂何在?”判官曰:“彼居此二千余年,罪孽甫满,今出狱不久耳。”复导观逆子之狱,则见铁架排列,数百人皆裸身反接,倒悬架上。鬼卒以驴粪杂秽水浇之,自踵至顶,淋漓腥臭,令人难耐。

及水将滴净,则复浇之。架上皆有牌标姓名,某生多不省识,惟见楚商臣、匈奴冒顿单于、吴孙皓、宋元凶劭及其弟溶,皆在焉。判官曰:“凡人富贵皆前定。商臣即不弑父,亦可得楚国。阴律凡获罪而及身未受其报者,罚加倍焉。子孙未受其报者,罚又加倍焉。商臣为楚君时,尚无过恶。又在此年代久远,本可赦至第十七层狱,然彼得保首领,而子孙又昌炽数百年,兹所以罚愈久也。”问:“孙皓岂尝弒父母乎?”判官曰:“以弒其叔母朱太后也。”又遥望一小室,有铁栅,四面冰雪莹然,一人单衣踯躅于其中,口噤项缩,呼曰:“寒甚。”判官曰:“此隋炀帝也。凡曾为一统天子者,未便施之以刑,但使千百万年在此寒冷之中,其苦不减于受刑也。”

又导观逆臣之狱,多有三代以前姓名,某生不暇谛视,但就其可记忆者,则寒浞、陈乞、陈恒、华督、王莽、董卓、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石虎、萧道成、萧鸾、高澄、高洋、侯景、武三思、安禄山、李希烈、朱温、石敬瑭、吴升、吴俦、范琼、胡沙虎、崔立,皆在焉。每数十人共荷一长枷,复桎其乎,梏其足。钳其口,稍一转动,则互相牵掣。判官曰:“此辈生前皆喜专擅权势,故死后束缚拘困,使不得自由。”某生曰:“曹操之恶不减司马懿,胡不在此?”判官曰:“曹操罪恶甚多,然芟刈群雄,使生民不罹兵革,其功亦稍足相抵。且享国未久,其子孙为司马氏所鱼肉,受报巳惨,故在第七层地狱。若司马懿阴险过于曹操,专以狐媚得天下,而东西晋享国至一百六十年,虽其时变乱频生,仍觉便宜太甚,故受罚于死后倍酷也。”

又闻夷羿、赵鞅、田和、王凤、梁冀、孙绺、王敦、桓温、桓元、王世充、史思明,在此上一层,即第十七层狱也。又望见冰室两处,如隋炀帝所居,判官指之曰:“此为隋文帝。此明永乐皇帝也。夫隋文帝毫无功德,欺外孙以篡其国,而杀机深险,至尽灭宇文氏之族。明之燕王不过吴王濞、赵王伦之徒,侥幸篡夺,而屠戮忠良,用心惨刻,绝无人理。此二人自隋、明既亡之后,拘到此间。隋文帝阴毒尤甚,故使坐针棘之上,每一动则痛彻心骨,燕王罪孽尤重,故其冰室四旁,独置粪缸百余,俾万古熏蒸于恶臭之中,罚亦酷矣。”

言未已,陡遇腥风一阵,浊臭难忍,某生几至呕吐,亟掩鼻疾趋而过。忽闻冰室中呼曰:“某生救我!我往时一逞雄心,罪恶滔天,后悔无及。所尤难受者,此百畲缸皆系驴粪,臭气沁我心脾,于其为我遍告世人,世上多一人知,我亦得早一日离此也。”判官笑谓某生曰;“燕王至此方悔,已晚矣。”生未及答,忽闻左边呼痛声甚惨,则隋文帝也。遥视其室,则四周皆以赤棘为藩,针长数寸,令人心悸。又导观谗佞奸臣之狱,人数不下数千。

某生所记忆者,则潘崇、费无极、竖牛、伯讥、郭开、江充、主父偃、息夫躬、贾充、萧遥光、元韶、王伟、虞庆则、杨素、李义府、许敬宗、周兴、来俊臣、李林甫、高尚、严庄、卢杞、柳璨、吕惠卿、章惇、蔡确、蔡卞、邢恕、蔡京、王时雍、徐秉哲、黄潜善、汪伯彦、张俊、万俟岗、韩诧胄、贾似道、胡惟庸、陈瑛、石亨、焦芳、江彬、严嵩、严世蕃、赵文华、魏广微、顾秉谦、温体仁、崔呈秀、许显纯、杨嗣昌、马士英、阮大铖,皆在焉。大抵割舌断腕之罚为最多,以其好用笔舌陷入也。亦每日一次,鬼卒各执一气筒,以生气煦之,则复连续。某生问:“秦桧何在?”判官曰:“此人跪在岳坟前,使万目昭彰,众口唾骂,且日饮过客之溺数十百次,厥味无奇不有,使彼呕逆眩晕,奇苦万状,亦奸臣受罚之变格也。”

又导观淫妒悍逆妇人之狱,则园圃一大区,其中多毒蛇猛兽恶鸟,而人数不下万余。鬼卒皆褫其衣,以陈醋灌其背,诸鸟兽闻臭味即来,或吞或啄。明日随鸟兽粪溺而出,鬼卒复以气筒吹之,须臾,复变为人形,则复为鸟兽所食,循环不穷。闻妹喜、妲己、褒姒、赵合德等,皆在其中,而未及睹。有两妇匍匐阶下,忽有豹来恬破其腹,先食其肠胃脏腑,再食其身体。

判官曰:“此晋之贾后,及明天启乳母客氏也。”复指一大酿瓮,有一入浸在酒中,掩面啜泣,腥臭难近。判官曰:“此唐之武后也。此瓮即彼浸死王皇后之瓮,阴司收其瓮与酒之余魄,积年愈久,酒愈臭败,今己隔千余年,故腥秽若此。武后常浸此中,每阅三日,有一蟒一虺一枭轮流食之。食而复生,终不离此瓮。”某生曰:“王皇后何在?”判官曰;“上帝怜其质直柔婉,惨遭残虐,巳列名仙籍矣。”导出狱门,历过酷吏之狱,逃将之狱、贪夫之狱、悍仆之狱、猾隶之狱、陋医之狱、奸商之狱,判官谓某生曰:“汝来此已久,恐不耐冷,无庸一一细观矣。”

又过淫贼之狱、凶僧之狱,某生曰:“此中最著名者何人?”判官曰:“淫贼以北齐主高湛、金主完颜亮受罚为最重;凶僧以杨琏真伽、姚广孝受罚为最重。”最后过奸阉之狱,闻内有呼号声甚厉,判官曰:“此魏忠贤方受炮烙之刑也。”问:“此中尚有何人?”则云:“赵高、曹节、李辅国、仇士良、王振、刘瑾,皆在焉。”于是周览既毕,判官导由原路旋绕而上。

至第三层,适过一逆子之狱,判官曰:“此中亦有一冰室。”某生问:“何人?”判宫曰:“唐宣宗皇帝也。”某生曰:“宣宗乃唐贤主,何以在此?”判宫曰;“以其弒嫡母郭太后也。且宣宗以琐屑治天下,不达人体,始兆衰乱,伺贤之有?”顷之,已至殿上,王者笑问:“汝来此颇增识见否?”某生曰:“某今始知天道之果不爽也。”王者命吏役送还其家,为吏所推,一跌而醒,则厥去已半日矣。觉寒冷特甚,亟煮姜汤饮之,数日始复常度。

某生常语门人:“妒妇之狱,未见吕后,或者在第十七层以上,惜未一问判官也。”

此篇大有功于名教。须看其用笔虚实繁简,精心营度处,文法故自井然。

山东某生梦游地狱相关文章

  • 禀父母·附呈考差诗文》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五月初二日,赴圆明园,初六日在正大光明报考试,共二百七十人入场,湖南凡是十二人。首题无为小人儒,次题任官惟贤才一节,诗题霖雨即零,得沾字。男...
  • 致四弟九弟·谆嘱瑞侄用功》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澄沅弟左右:  纪瑞侄得取县案首,喜慰无已!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谆嘱瑞侄从此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切戒骄奢二...
  • 珍宝》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三 - - 山川之精英,每泄为至宝;乾坤之瑞气,恒结为奇珍。故玉足以庇嘉谷,珠可以御火灾。鱼目岂可混珠,碔砆焉能乱玉。黄金生于丽水,白银出自朱提。曰孔方、家兄,俱为钱号;曰青蚨、曰鹅眼,亦是...
  • 第一百八回 兼六国混一舆图 号始皇建立郡县》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王翦代李信为大将,率军六十万,声言伐楚,项燕守东冈以拒之,见秦兵众多,遣使驰报楚王,求添兵助将,楚王复起兵二十万,使将军景骐将之,以助项燕。却说王翦兵屯于天中山,连营十余里,坚壁...
  • 要愁哪得工夫》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述而 - -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说,人生的修养,“奢则不孙”。这个奢侈不止是说穿得好,打扮漂亮,家庭布置好,物质享受的奢侈。是广义的奢侈,如喜欢吹牛,做事爱出...
  • 有杕之杜》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 破衣》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贫窭部 - - 破衣 一人衣多破孔,或戏之曰:“君衣好像棋盘,一路一路的。”其人笑曰:“不敢欺,再着着,还要打结哩。” 借服 有居服制而欲赴喜筵者,借得他人一羊皮袄,素...
  • 吴益、利登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吴益 玉楼春(寿尊长) 玉楼春信梅传早。三八芳辰阳复后。称觞喜对一椿高,莱庭双桂森兰茂。 惭无好语为公寿。富贵荣华公自有,请歌诗雅祝遐龄,永如松柏如山阜。 利登 绿头鸭 晚春...
  • 马光祖、李南金、萧崱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马光祖 减字木兰花 多情多爱。还了平生花柳债。好个檀郎。室女为妻也不妨。 杰才高作。聊赠青蚨三百索。烛影摇红。记取媒人是马公。 李南金 贺新郎(感怀) 流落今如许。我亦...
  • 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明太祖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诫,谕翰林学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
  • 志第三十二·礼十》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巡狩 东宫监国 皇长孙监国 颁诏仪 迎接诏赦仪 进书仪 进表笺仪乡饮酒礼 蕃王朝贡礼 遣使之蕃国仪 蕃国遣使进表仪 品官相见礼庶人相见礼   巡狩之制   永乐六年北巡...
  • 列传第九十四·逆臣》原文翻译 - - 《元史》250章 - - 铁失者,当英宗即位之初,以翰林学士承旨、宣徽院使为太医院使。未逾月,特命领中都威卫指挥使。明年,改元至治,有珍珠燕服之赐。三月,特授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仍金虎符、忠翊侍卫亲军...
  • 曾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曾古心字仲常,是中书舍人曾巩的孙子。曾古心补太学内舍生,因父亲任郊社斋郎,累官司农丞、通判温州,停留在越州。   建炎三年(1129),金人攻陷越州,以琶八为主帅,约定早晨城中文...
  • 范祖禹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人。他出生时,母亲梦见一伟岸男子身披金甲进入寝室,说:“我是汉代将军邓禹。”既而醒来,好像还看见此人,于是取名祖禹。从小成为孤儿,叔祖...
  • 唐废帝家人传第四》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废帝皇后刘氏   废帝皇后刘氏,父茂威,应州浑元人也。后为人强悍,废帝素惮之。初封沛国夫人,废帝即位,立为皇后。其弟延皓,少事废帝为牙将,废帝即位,拜宫苑使、宣徽南院使。清...
  •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钞,以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
  • 孝昭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同母弟。幼时俊伟不凡,早有大志,深受武明皇太后宠 爱。魏元象元年(538),封常山郡公。文襄执政后,派中书侍郎李同轨入霸府做诸弟的师傅。...
  • 徐孝嗣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100章 - -   徐孝嗣字始昌,是东海郯县人。其祖徐湛之,在宋朝官至司空;其父徐聿之,官著作郎,都被太初(刘劬)杀害。徐孝嗣当时还在母腹中,故幸免于难。孝嗣少年时便很能自立,风仪端庄清简。八...
  • 郦生陆贾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 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 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
  • 骆宾王古诗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七十九   卷79_1 「棹歌行」骆宾王   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