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史 > 150章 > 沈庆之传

南史

《南史》150章沈庆之传

《南史》为唐朝李延寿撰,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沈庆之传

书籍:南史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10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少年有气力,晋朝末年孙恩作乱,派他的军队攻打武康,沈庆之还不满二十岁,跟随乡人、亲族攻击贼寇,屡次获胜,因此以英勇闻名。军乱之后,乡里人员流散,沈庆之在家种田,勤劳刻苦,自立度日,四十岁还没有出名。他哥哥沈敞之是赵伦之的征虏参军,监南陽郡,抗击蛮人有功,于是做了正式长官。沈庆之往襄陽看望哥哥,赵伦之见到后,对他非常欣赏,让儿子竟陵太守赵伯符任命他为宁远中兵参军。竟陵的蛮兵屡次侵犯,沈庆之为他设计了一套策略,常常把蛮人击败,赵伯符由此得到了将帅的称号。
永初二年(421),沈庆之被任命为殿中员外将军,又随着赵伯符在到彦之的率领下北侵。赵伯符生病归还,便隶属于檀道济。檀道济告诉文帝,沈庆之忠诚谨慎通晓军事,皇上让他担任领队,防守东掖门,逐渐得到提拔,出入宫庭。领军刘湛很欣赏他,准备进行引荐,对他说:“你在台阁年月已经很久了,最近我一定要加以推荐。”沈庆之严肃地说:“下官在台省十年,自然应该有所调动,不再因此连累您。”不久转任正员将军。等刘湛被捕的那天晚上,皇上开门召见沈庆之,沈庆之披甲着靴而入,皇上见了吃惊地说:“卿为什么要穿这样的紧急服装?”沈庆之说:“半夜里喊叫队主,来不及换宽绰的官服。”后来派他去把吴郡太守抓来杀掉了。
元嘉十九年(442),雍州刺史刘道产去世,各地蛮人大肆行动,征西司马朱修之讨伐蛮人失利,任命沈庆之为建威将军,率领军队去帮助朱修之。朱修之兵败下狱,沈庆之独自率领军队进讨,大破沔水沿岸的各帮蛮人。
后来担任孝武帝的抚军中兵参军。孝武帝以本官号为雍州刺史,沈庆之随着军府西上,征讨蛮寇屡建军功。回到京城,又做广陵王刘诞北中郎中兵参军,加任建威将军、南济陰太守。雍州蛮人又作乱,沈庆之以将军、太守的身份重新与随王刘诞一起进入沔水地区。等到达襄陽,率领后军中兵参军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等讨伐沔北的各帮山蛮,把他们打得大败。威震诸山,群蛮都叩拜行礼。沈庆之患了头风,好戴狐皮帽子,群蛮很厌恶,称他作苍头公。每当见到沈庆之的军队,就畏惧地说:“苍头公又过来了。”
沈庆之引军出发,前后破阵很多,又去讨伐犬羊各帮山蛮,借着山险建筑起多重城墙,设置的门楼十分险峻。沈庆之在山下扎起连营,营中开门互相连通。又命令诸军各自在营内挖池子,早晚都不向外打水。兼用它来防备蛮人放火。不久风刮得很大,蛮人夜间下山,每人提着一支火炬来烧营。火到后,沈庆之的军兵则用池水把它灌灭。蛮人被围困的日子久了,都是又饿又乏,自此以后渐渐出来投降。沈庆之前后所俘获的蛮人,都迁移到京城,作为营户。
元嘉二十七年(450),调任太子步兵校尉。这一年,文帝将要北侵,沈庆之劝谏说:“檀道济两次出兵无功,到彦之后又失利而返,现在预料王玄谟等人也不会超过前两位将军,恐怕要再次使皇上的大军受辱。”皇上说:“皇上大军两次受到挫折,另有原因。檀道济纵养敌寇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到彦之中途疾病发作。敌人所凭靠的只有马,夏天河水浩大,乘船渡河,。。郂的守兵必然逃走,滑台这个小据点,很容易就可以攻下。攻克了这两个地方,住那里的房,吃那里的粮,抚慰人民,虎牢和洛陽,自然就不巩固了。”沈庆之坚持说明不可以这样,当时丹陽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都在坐,皇上让徐湛之等人和沈庆之进行辩驳。沈庆之说:“治国好像是治家一样,耕田要问奴仆,织布要问婢女。陛下现在想要讨伐一个国家,却去和白面书生谋划,事情怎么会办得成?”皇上大笑。
后来军队出发,沈庆之做王玄谟的副将。王玄谟进军包围滑台,沈庆之与萧斌留守。。郂,他仍然兼任萧斌的辅国司马。王玄谟进攻滑台,一连几十天不能攻下,魏太武帝的大军向南开进,萧斌派沈庆之率领五千人去救王玄谟。沈庆之说:“少量军队轻率前往,必定没有好处。”正赶上王玄谟退回,萧斌将要把他斩首,沈庆之进行劝谏才算罢休。
萧斌因为前驱部队战败,打算死守。。郂,沈庆之认为不可以。正遇上皇帝的使者到来,不许撤退,各位将领都应该留下。萧斌又向沈庆之询问计策,沈庆之说:“国门以外的事情,将领可以独自作主,皇上的命令是从远处来的,形势已经不同了。您的帐下有一个范增而不能利用,空作议论有什么用处?”萧斌和在座的人都笑着说:“沈公现在又有了学问了。”沈庆之大声地说:“众人虽然读过古今的书,却不如下官的耳学。”王玄谟自己因为退败,请求守卫。。郂。萧斌便返回历城。申坦、垣护之共同据守清口,沈庆之乘驿马返回。
元嘉二十九年(452),军队又一次出发,沈庆之坚持劝阻没有听从。因为主张不同,没有让他北出。当时亡命徒司马黑石、庐江叛吏夏侯方进在西陽五水煽动各帮蛮人,从淮河汝水之间直到长江沔水,都受到他们的祸害,于是便派遣沈庆之督率诸将前往讨伐,诏令江、豫、荆、雍几个州都要派兵接受沈庆之的指挥。
元嘉三十年,孝武帝出京驻在五洲,总统各路将帅。沈庆之从巴水赶到五洲请示军事策略。正好遇见孝武帝的典签董元嗣从建邺回来,叙说元凶劭弑君叛逆,孝武帝派沈庆之率领众军返回。沈庆之对心腹说:“萧斌是个妇人,不值得计较,其余的将帅都容易合作。现在辅佐顺主讨伐叛逆,不愁不能成功。”当时元凶劭秘密地给沈庆之写信,让他杀死孝武帝。沈庆之入京求见,孝武帝假称有病不敢相见,沈庆之直闯到面前,把元凶劭的手书呈上,孝武帝哭着请求进去和母亲告辞。沈庆之说:“下官蒙受了先帝的厚恩,常常希望报答恩德。今天的事情,只是要看力量如何,殿下为什么有这么深的疑虑?”孝武帝起身郑重参拜说:“家国的安危,就在于将军了。”沈庆之于是便统领宫内外的军队进行部署。
府主簿颜竣听说沈庆之到来,驰马进殿见孝武帝说:“现在四方还不知道义军起事,而刘劭占据着天府,首尾不能呼应,这是很危险的办法。应该等各镇的力量联合在一起,然后再起事。”沈庆之大声地说:“现在正要举办大事,而黄头小儿都来参预,这样祸患就要到了,应该斩首示众。”孝武帝说:“颜竣怎么还不拜谢!”颜竣起身跪拜。沈庆之说:“您只能执掌文书的事情。”于是他进行了具体部署,十天功夫,内外全部办理完毕,当时都认为是神兵。百姓十分欢悦。
各路军队已经聚集,委任沈庆之为武昌内史,兼任府中的司马。孝武帝到了寻陽,沈庆之和柳元景等人都奉劝他即皇帝大位,没有答应。贼人刘劭派遣沈庆之的门生钱无忌送信,劝说沈庆之解甲退出,沈庆之抓住钱无忌,报告了孝武帝。孝武帝登基后,任命沈庆之为领军将军,不久派出担任南兖州刺史,加任都督,镇守盱眙,封为南昌县公。
孝建元年(454),鲁爽反叛,派沈庆之和薛安都等前往讨伐。薛安都临阵斩了鲁爽,晋升沈庆之封号为镇北大将军。不久与柳元景一齐任开府仪同三司,他坚持推辞,改封为始兴县公。沈庆之因为年满七十,坚持要求辞职,便安排他做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又坚决推让,甚至于叩头自述,说话就流眼泪。皇上不能勉强,答应以郡公的身份罢职回府,每月供给钱十万,米一百斛,二卫史五十人。
大明三年(459),司空竟陵王刘诞占据黄陵反叛,又以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坚持辞让南兖州刺史,加任都督,率领军队讨伐。刘诞派遣门客沈道愍带着书信去劝说沈庆之,赠给他玉环刀。沈庆之让沈道愍回去,斥责了刘诞的罪恶。沈庆之到了城下,刘诞登楼对他说:“沈公,您白头之年,为什么还到这里来?”沈庆之说:“朝廷认为您狂妄愚蠢,不值得麻烦少壮将军,所以就让我来了。”沈庆之堵塞了护城河,挖掘进攻的通道,建造行楼土山和各种进攻器具。当时夏季下雨不能攻城,皇上让御史中丞庾徽之奏表免除沈庆之的官职来激他,而诏令并不追究。刘诞赠给沈庆之食物,提送的有一百多人,沈庆之并不打开,而把它们全部烧掉。刘诞在城上投下函表,让沈庆之为他转送。沈庆之说:“我奉命讨贼,不能为你送表。”每次攻城,沈庆之就身先士卒。皇上告诫他说:“卿担任着统率,应当是指挥有方,何须自身承受弓箭和石头呢?”从四月到七月,终于杀进城中,斩了刘诞。晋升沈庆之为司空,他又坚持推让爵位。于是和柳元景一齐依照晋朝的密陵侯郑袤的旧例,朝会时沈庆之位次于司空,柳元景位在群公之上,配给恤吏五十人,门前配备行马。
起初,沈庆之曾经在梦中带领仪仗队进入厕所中,沈庆之很厌恶入厕的鄙陋。当时有善于占梦的人为他破解,说:“您必定会大富贵,然而并不在旦夕之间。”问他是什么缘故,回答说:“仪仗队当然就是富贵的表征,厕所中则是所谓后帝。知道您富贵不在当朝的人主时期。”到了中兴成功,从五校到现在而登上三公的高位。
大明四年,西陽的五水蛮又做寇贼,沈庆之以郡公的身份统率军队讨平了他们。
沈庆之住在清明门外,有宅院四所,房屋非常华丽。又有园林在娄湖,沈庆之一夜之间带领子孙迁居到那里,把宅院还给了公家,把亲戚中表都迁到了娄湖,各家的门都开在同一个院墙上。他广开田园产业,常常指着土地对别人说:“钱都在这里呢!”中兴后他享受着大型的封国,家财一向丰厚,产业累计万金,奴仆数以千计。两次捐献钱一千万、谷一万斛,因为始兴郡的封地质量好距离近,请求改封为南海郡,没有批准。他有妓妾十几人,全都容貌美丽、技艺精工。沈庆之悠闲无事,尽情欢娱,除了进行朝贺,其他时间都不出门。常常随从皇帝游览视察和打猎,骑在马上动作凌厉,无异于青壮年。太子妃献给孝武帝镂金的调羹、筷子以及汤盂、饭勺,皇上都拿来赐给沈庆之,说:“酒具的赏赐,应该以大夫为先。”
皇上曾经饮酒饮得很高兴,便让群臣普遍地作诗,沈庆之粗略地有点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手不能写,每当要签署文件的时候,则恨眼不识字。皇上逼着让他作诗,沈庆之说:“臣不知书,请让我口授给师伯。”皇上就让颜师伯执笔。沈庆之口授说:“微生遇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冈。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皇上非常高兴,众人都称赞他的辞意之美。
孝武帝逝世,沈庆之与柳元景都接受了顾命。皇帝的遗诏中说:“如果有大的军事征讨,都要交给庆之。”前废帝即位,赠给沈庆之几案和手杖,配给三望车一乘。沈庆之每次朝贺,常常乘坐猪鼻无幔车,左右的随从不过三五个骑士。在田园中步行,常常在农忙的月份亲自劳动,没有人随从,遇到的人不知道他就是三公。等给了他三望车,他对别人说:“从前我常常步行在田园中闲逛,有人时和马合成三个,没人时则和马合成两个。现在座了这个车子,还能到哪里去呢?”等赐给了他几案和手杖,都坚持推让。柳元景、颜师伯曾经去看望沈庆之,和他一块去田间游玩,柳元景等鸣笳列卒满路,沈庆之独自与随从一人在田里,见到他们表情变得忧愁地说:“贫贱不能长居,富贵也难自守。我和诸公都是出身于贫贱,因为遇上了时代,荣华富贵到这个地步,只应当共同回想艰难时的情况。我这个老头子八十岁的年纪,眼见的成功失败已经很多,诸位炫耀这些车辆衣服,想要做什么呢?”于是插下手杖耘起地来,全不顾及他们。柳元景等撤去侍者、提着衣服来到他跟前,沈庆之才与他们相对欢笑。
沈庆之尊贵以后,同乡旧人中过去轻视沈庆之的人,后来见到后都跪行到他跟前。沈庆之叹息说:“还是从前的那个沈公。”当时沈姓而作盗贼首领的有几十个人,民众都很害怕这些祸害。沈庆之假装为他们设酒举行大型宴会,一下子把他们全部杀掉,于是整个境内都得到了肃清,人们都很喜悦。
前废帝狂悖无道,众人都劝他废旧立新,柳元景等人联合谋划以后,就把打算告诉了沈庆之,沈庆之与江夏王刘义恭关系不深,告发了此事。废帝杀死了刘义恭、柳元景等人,任命沈庆之为侍中、太尉。等义陽王刘昶造反,沈庆之跟随废帝渡过了长江,总统众军。
废帝凶暴日益严重,沈庆之还是尽言劝谏,废帝心里逐渐不悦。后来处死了何迈,担心沈庆之不同意,估计他必定要来,便切断了青溪等几座桥阻隔他。沈庆之果然去了,不得渡过而返回。废帝又非常忌恨他,便派他的侄子沈攸之送毒药赐他自杀,当时年龄八十岁。这年的生日那天,沈庆之梦见有人拿两疋绢送给他,对他说:“这些绢足够长度。”醒来后他对别人说:“我老头子今年是免不了啦。两疋,就是八十尺;足够长度,就是没有盈余了。”死后,馈赠非常丰厚,追赠他为侍中,太尉依旧不变,给予鸾辂卧车,前后羽葆、乐队,谥号为忠武公。还没有来得及埋葬,前废帝失败。明帝即位,追赠为侍中、司空,谥号为襄公。泰始七年(471),改封为苍梧郡公。沈庆之的众多族人和姻亲中,因为沈庆之而得到职位的有几十人。
他的长子沈文叔位居侍中,沈庆之死的时候,不肯喝药,沈攸之用被子包住杀死了他,沈文叔偷偷地取药收藏起来。有人劝文叔逃避,沈文叔见到废帝截断江夏王刘义恭的肢体,担心逃亡的时候,废帝发怒,可能会导致与刘义恭同样的结果,于是饮药自杀。沈文叔的儿子沈昭明位居秘书郎,听说父亲死了,说:“怎么忍心独自生存!”也自缢而死。
元徽元年(473),恢复了先前的封号,当时改始兴为广兴,沈昭明的儿子沈昙亮承袭了广兴郡公的爵位,齐朝接受禅让,封国被废除。

沈庆之传相关文章

  • 仲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仲姓氏祖宗:黄帝姓氏起源:出自上古高辛氏,为黄帝的后裔。黄帝有曾孙,号高辛氏,有“八才子”,号称“八元”,与颛顼之子“八恺”齐名,高辛氏的&ldq...
  • 黔游日记六》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戊寅(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五日晨起,自鼎站西南行。  一里余,有崖在路右,上下各有洞,洞门俱东南向,而上洞尤空阔,以高不及登。路左壑已成涧,随之南半里,山回壑尽,脊当其前,路乃上跻,水则自其...
  • 粤西游日记十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丁丑(公元1637年)六月十二日 晨餐后登舟,顺流而南,曲折西转,二十里,小江口,为永福界。又二十里,过永福县。县城在北岸,舟人小泊而市蔬。又西南三十五里,下兰麻滩。其滩悬涌殊甚,上有兰...
  • 四书五经的假面目》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学而 - - 讲到四书也是一样,我们在这里讲推行复兴文化运动,而在外面,尤其是新的教育——国民义务教育施行以后,讨厌四书五经的情形,是无以复加了,而问题出在四书五经的孔孟思想被...
  • 忤合》原文翻译 - - 《鬼谷子》原文及注释 - -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世无...
  • 第十六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 溱洧》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
  • 张敬齐、徐照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张敬齐 贺新郎(寿欧阳新卿) 卓茕欧阳子,是江山、毓秀钟灵,异才间世。怜则韶光三月暮,蓂叶尧阶有四。正天启、悬弧盛事。金鸭亭亭书云篆,散非烟、南极真仙至。来为尔,荐嘉瑞。神清洞...
  • 庄公·庄公二十三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祭叔来聘。夏,公如齐观社。公至自齐。荆人来聘。公及齐侯遇于谷。萧叔朝公。秋,丹桓宫楹。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
  • 唐纪四十五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   [1]十一月,乙亥(初二),朝廷将陇州改名为奉义军,提升韦皋为节度使。朱又指使中使刘海广...
  • 晋纪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己亥、39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三十三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   [1]春,正月,辛酉,大赦。   [1]春季,正月,辛酉(初四),东晋实行大赦。   [2]戊辰,燕昌黎尹留忠谋反,诛;事连尚书令东陽公根、尚书...
  • 志第二十六·礼四》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历代帝王陵庙 三皇 圣师 国先师孔子 旗纛 五祀 国马神南京神庙 功臣庙 京师九庙 诸神祠 厉坛   历代帝王陵庙   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凡七十有...
  • 志第五》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兵卫志中   ○御帐亲军   汉武帝多行幸之事,置期门、佽飞、羽林之目,天子始有亲军。唐太宗加亲、勋、翊、千牛之卫,布腹心之地,防卫密矣。辽太祖宗室盛强,分迭剌部为二...
  • 钱元繭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钱元馞,是吴越国王钱..的第五个儿子。开始时任盐铁发运巡官,钱..上表推荐他任尚书金部郎中,赐给金玉紫衣。天复年间,杭州裨校许再思等人作乱,勾结宣州节度使田君页,田君页领兵突然...
  • 段凝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段凝,开封人。本名叫明远,年少时聪颖,多智谋。起初为渑池文书,脱去隐士之服服侍梁太祖,梁太祖渐渐器重他。开平三年(909)十月,自东头供奉官授为右威卫大将军,充左军巡使兼水北巡检...
  • 勿吉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勿吉国,在高句丽的北边,就是旧时的肃慎国。勿吉国内的村落各自有它的特点,并不完全相一致。国内的人强劲忄票悍,在东部各族中属于最强悍的。它的语言和其他民族很不一样。勿吉国...
  • 贯休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二十七 卷827_1 《循吏曲上王使君》贯休 需宿需宿,炳烂光合。 蒸蒸婺民,钟此多福。 自东自西, 自南自北。 伊飞伊走,乳乳良牧。 和气无形,春光自成。 大信不信,贻厥无朕。 ...
  • 李绅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八十二 卷482_1 《宿越州天王寺》李绅 海隅布政惭期月,江上沾巾愧万人。 休按簿书惩黠吏, 未齐风俗昧良臣。 壶冰自洁中无玷,镜水非求下见鳞。 清夜佛宫观色相,却归前老更...
  • 李白的唐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八十一 卷181_1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荆州记》云有玉女乘车投此泉)》李白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傍歊素烟。 沸珠跃明月,皎镜函...
  • 苘麻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苘麻 释名 亦名白麻。 气味 (果实)苦、平、无毒。 主治 1、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目生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