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素问篇 > 四气调神大论篇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篇四气调神大论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四气调神大论篇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素问篇更新时间:2017-03-07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四气调神大论篇相关文章

  • 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季弟左右:  沉霆两军病疫,迄未稍愈,宁国各属,军民死亡相继,遁勤相望。河中积尸生虫,往往缘船而上,河水及井水,皆可不食:其有力者,用舟载水于数百里之外,秽气触人,十病八九,诚宇宙之...
  • 义犬四儿》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余在乌鲁木齐,畜数犬,辛卯赐环东归,一黑犬曰四儿,恋恋随行,挥之不去,竟同至京师。途中守行箧甚严,非余至前,虽僮仆不能取一物。稍近,辄人立怒啮,一日过辟展七达坂达——坂译...
  • 有憾于君》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御史某之伏法也,有问官白昼假寐,恍惚见之,惊问曰:君有冤耶?曰:言官受赂鬻章奏,于法当诛,吾何冤?曰:不冤何为来见我?曰:有憾于君。曰:问官七八人,旧交如我者,亦两三人,何独憾我?曰:我与君有宿隙...
  • 议对》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周爰咨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易》之《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周书》曰∶“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议贵节制,经典之...
  • 蛰蛇》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予邑郭生设帐于东山之和庄,童蒙五六人皆初入馆者也。书室之南为厕所,乃一牛栏;靠山石壁,壁上多杂草蓁莽。童子入厕,多历时刻而后返。郭责之,则曰:“予在厕中腾云。”郭疑...
  • 百家》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百家之言, 虽不皆清翰锐藻, 弘丽汪濊, 然悉才士所寄, 心一夫澄思也. 正经为道义之渊海, 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仰而比之, 则景星之佐三辰;俯而方之, 则林薄之裨嵩岳. ...
  • 劳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六卷 - - 【解析】本篇以《劳战》为题,取义于“劳困”,旨在阐述先敌占领有利地形对于争取战场主动权的重要意义。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有利地形先为敌人所占领,我后于敌人而...
  • 卖粉孩》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贪吝部 - - 卖粉孩 一人做粉孩儿出卖,生意甚好。谓妻曰:“此后只做束手的,粉可稍省。”果卖去。又曰:“此后做坐倒的,当更省。”仍卖去。乃曰:“如今做头而卧者,不...
  • 十只脚》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十只脚 关吏缺课,凡空身人过关,亦要纳税,若生十只脚者免。初一人过关无钞,曰:“我浙江龙游人也。龙是四脚,牛是四脚,人两脚,岂非十脚?”许之。又一人求免税曰:“我乃...
  • 张宰、梁大年、鼓峰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张宰 满庭芳(寿字守·四月十四) 气吐虹霓,笔飞鸾凤,从来锦绣文章。谪仙才调,复见庆流芳。向自题名雁塔,不十载、德播河阳。慰民望,一麾出守,风月任平章。 清和,时欲半,吕仙庭日,...
  • 道经·第三十一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道经 -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 昭公·昭公九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九年春,叔弓会楚子于陈。许迁于夷。夏四月,陈灾。秋,仲孙玃如齐。冬,筑郎囿。   【传】九年春,叔弓、宋华亥、郑游吉、卫赵□会楚子于陈。   二月庚申,楚公子弃疾...
  • 志第十九·礼乐二》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征用西夏旧乐。太宗十年十一月,宣圣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元措来朝,言于帝曰:“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旨收录。&...
  • 卷七十九 列传第十七》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萧孝穆子撒八孝先孝友萧蒲奴耶律蒲古夏行美萧孝穆,小字胡独堇,游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父陶瑰,为国舅详稳。   孝穆廉谨有礼法。统和二十八年,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  ...
  • 列传第五十五 裴阳宋杨崔李解》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裴漼,绛州闻喜著姓。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年甚少,不主曹务,刺史李崇义内轻之,镌谕曰:“同,三辅,吏事繁,子盍求便官?毋留此!”琰之唯唯。吏白积案数百,崇义让使趣断,琰之...
  • 《南齐书》简介》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撰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南齐书...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三 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提要】这是一段在战国史上著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口下。张仪...
  • 汤液醪醴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
  • 常衮、褚朝阳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四 卷254_1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常衮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 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 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祛三...
  • 无名精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无名精 释名 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 蓝、蚵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 根名杜牛膝。 气味 (叶、根)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