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黄帝内经 > 灵枢篇 > 四时气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篇四时气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章节目录: 《素问篇》 《灵枢篇

四时气

书籍:黄帝内经章节:灵枢篇更新时间:2017-03-07
四时气第十九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风_肤胀,为五十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徒_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两_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_,必坚。来缓则烦悗,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_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睪,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睪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四时气相关文章

  • 祁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祁姓氏祖宗:名奚姓氏起源:一是来源于黄帝其中一子祁豹,他的子孙以祁为姓,世代相传;二是来源于封地,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奚,受封于祁(今山西祁县),人们称他为祁奚,他的子孙便以封...
  • 张媪问佛福事》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里有张媪,自云尝为走无常,今告免矣。昔到阴府,曾问冥吏,事佛有益否,吏曰:佛只是劝人为善,为善自受福,非佛降福也。若供养求佛降福,则廉吏尚不受赂,曾佛受赂乎?又问忏悔有益否,吏曰:忏悔须...
  • 剧盗婉言辞雷击》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吾锡东乡有巨盗曰林增嬉,常只身行劫江湖间,血案累累。尤善采花,常自言良家妇女为所污者甚众。一日,雷火绕其前,增嬉跪而辞曰:“以增嘻之罪,当死国法。若以雷击死,太便宜矣!&rdqu...
  • 僰人养猴》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咛,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百争之,翻壶而...
  • 大光明与复礼》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提到文天祥遇到异人传授大光明法的诗。座中有人问起原诗和关于大光明法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这里暂时搁下《论语》,谈一下这个问题。遇灵阳子谈道赠以诗:昔我爱泉名,长揖离公卿...
  • 周书·多方》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维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
  • 第一百零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馀痛触前情》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贾雨村刚欲过渡,见有人飞奔而来,跑到跟前,口称:“老爷,方才进的那庙火起了。”雨村回首看时,只见烈焰烧天,飞灰蔽日。雨村心想:“这也奇怪,我才出来走不多远,这火...
  • 李光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李光 水调歌头 白窃有恨焉,因以陶渊明为答,盖有激云耳 元亮赋归去,富贵比浮云。常于闹里,端的认得主和宾。肯羡当年轩冕,时引壶觞独酌,一笑落冠巾。园圃日成趣,桃李几番春。 挹清风...
  • 表第一·后妃表》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后妃表
  • 志第十九礼志二》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礼志二   ○凶仪   丧葬仪:圣宗崩,兴宗哭临于菆涂殿。大行之夕四鼓终,皇帝率群臣入,柩前三致奠,奉柩出殿之西北门,就辒辌车,藉以素裀。巫者袚除之。诘旦,发引,至祭,凡五致奠...
  • 梁师成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梁师成字守道,聪慧狡黠熟习文法,稍稍知道一点写作,开始隶属于贾详的书艺局,贾详死,他得以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库,负责出外传道上旨。政和间(1111~1118),受皇帝恩宠,把名字写入进士的名籍...
  • 王博文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王博文,字仲明,曹州济阴县人。祖父王谏,曾在宋太宗没即位前的王府任职,做过西京作坊副使。王博文十六岁时,会写文章,在开封府考进士时,用一百篇回文诗作为考卷,人称他为“王回...
  • 唐本纪第六》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世本夷狄,无姓氏。父霓,为雁门部将,生子邈佶烈,以骑射事太祖,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太祖养以为子,赐名嗣源。   梁攻兖、郓,朱宣、朱瑾来乞师,太祖遣李存信...
  • 卷八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也。母曰懿安皇太后郭氏。始封建安郡 王,进封遂王,遥领彰义军节度使。元和七和,惠昭太子薨,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 璀欲立澧王恽,而恽母贱不当立,乃...
  • 卷一百八十七下》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李憕,太原文水人。父希倩,中宗神龙初,右台监察御史。 憕早聪敏,以明经举,开元初为咸陽尉。时张说自紫微令、燕国公出为相州刺史、河北按察使,有洺州刘行善相人,说问:"寮采后谁贵达...
  • 薛修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薛修义,字公让,河东汾陰人士。曾祖绍,魏七兵尚书、太子太保。祖父寿仁,河东河北二郡太守、秦州刺史、汾陰公。父宝集,定陽太守。 修义年轻时奸侠,轻财重义,招召豪猾,如有急难前来...
  • 文苑列传第七十》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杜笃、王隆、夏恭、傅毅、黄香、刘毅、李尤、苏顺、刘珍、葛龚、王逸、崔琦、边韶) ◆杜笃传,杜笃字季雅,京兆杜陵人。高祖为杜延年,宣帝时做御史大夫。杜笃年轻时博学多闻,不修...
  • 郑同北见赵王》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7至24卷 - - 《战国策》卷二十 赵策三(郑同北见赵王) 【提要】本篇阐明了《战国策》的一个要旨:除非你作世外的高人,在这个人欲横流的世界上,如果仅有王道和仁义,而没有谋略和兵法,那么伤害侵...
  • 白居易经典诗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全唐诗卷四百六十 卷460_1 《昨日复今辰》白居易 昨日复今辰,悠悠七十春。 所经多故处,却想似前身。 散秩优游老,闲居净洁贫。 螺杯中有物,鹤氅上无尘。 解佩收朝带,抽簪换野巾。...
  • 腊雪》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水部 - - 腊雪 释名 取雪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腊雪用瓶密封贮存,放阴凉处,数十年也不坏。腊雪有益于菜麦,又能杀虫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