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9至16卷 > 魏相翟强死

战国策

《战国策》9至16卷魏相翟强死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魏相翟强死

书籍:战国策章节:9至16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十五楚策二(魏相翟强死)
【提要】在国际关系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自己国家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某个国家为自己利益去分化瓦解、挑拨离间其他国家,是天经地义、非常正常的事情。看看楚国是如何突出它的利益的。
【原文】魏相翟强死。为甘茂谓楚王曰:“魏之几相者,公子劲也。劲也相魏,魏、秦之交必劳。秦、魏之交完,则楚轻矣。故王不如与齐约,相甘茂于魏。齐王好高人以名。今为其行人请魏之相,齐必喜。魏氏不听,交恶于齐。齐、魏之交恶,必争事楚。魏氏听,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而魏、秦之交必恶,又交重楚也,’
【译文】魏国的相国翟强死了。有人为甘茂对楚王说:“在魏国,希望继任相国的人是公子劲。公子劲如果做了魏相,魏、秦两国必然友好。魏、秦两国友好,楚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就会降低。所以,大王您不如与齐国结盟,共同支持甘茂做魏国的相国。齐王以好居人上而出名,现在要他的外交使节活动,让甘茂出任魏国相国,齐王一定很高兴。魏国如果不同意,就会与齐国关系恶化;齐、魏两国关系恶化,他们都要争着拉拢楚国。魏国如果同意任命甘茂为相国,甘茂与现在的秦相樗里疾是势不两立的仇人。那末魏、秦两国关系一定恶化,这样,他们两国都会倚重于楚国了。”
【评析】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谋士们一心想着如何削弱、分裂除自己国家之外的所有国家,而自己的大国权威,完全是站在他国的纷争和损失之上的。国家之间如此,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也难免有这种唯自己利益是图、损害谋算其余的现象。“防人之心不可无”,古人留给我们《战国策》这个谋略宝库,也旨在让我们洞察阴谋、保护自己。

魏相翟强死相关文章

  • 崔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崔姓氏祖宗:季子姓氏起源: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
  • 致九弟·凡郁怒最易伤人》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弟左右:  内疾外证,果愈几分,凡郁怒最易伤人,余有错处,弟尽可一一直说。人之忌我者,惟愿弟做错事。惟愿弟之不恭。人之忌弟者,惟愿兄做错事,惟愿兄之不友。弟看破此等物情,则知世...
  • 城隍破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乾隆己未,余与东光李云举霍养仲,同读书生云精舍,一夕,偶论鬼神,云举以为有,养仲以为无,正辩诘间,云举之仆卒然曰:世间原有奇事,倘奴不身经,虽奴亦不信也。尝过城隍祠前丛冢间,失足踏破一...
  • 种梨》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
  • 瓠叶》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 舟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一卷 - - 【原文】凡与敌战于江湖之间,必有舟楫①,须居上风、上流。上风者,顺风,用火以焚之;上 流者,随势,使战舰以冲之,则战无不胜。法曰:“欲战者,无迎水流。”②春秋,吴子③伐楚。...
  • 赞马》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赞马 一杭人有三婿,第三者甚呆。一日丈人新买一马,命三婿题赞。要形容马之快疾,出口成文,不拘雅俗。长婿曰:“水面搁金针,丈人骑马到山阴。骑去又骑来,金针还未沉。”...
  • 罗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罗 姓氏祖宗:祝融 姓氏起源: 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之后裔。“妘”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后人尊为火神因有攻,能光融...
  • 光武弃冯衍》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汉室中兴,固皆光武之功,然更始既即天子位,光武受其爵秩,北面为臣矣,及平王郎、定河北,诏令罢兵,辞不受召,于是始贰焉。更始方困于赤眉,而光武杀其将谢躬、苗曾,取洛阳、下河东,翻为腹心...
  • 何梦桂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何梦桂 声声慢(寿何思院母夫人) 人间六月。好是王母瑶池,吹下冰雪。一片清凉,仙界蕊宫珠阙。金猊水沈未冷,看瑶阶、九开蓂荚。尚记得,那年时手种,蟠桃千叶。 庭下阿儿痴绝。争戏舞...
  • 成公·成公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晋栾书帅师侵蔡。公孙婴齐如莒。宋公使华元来聘。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 魏纪七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246)》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魏纪七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1]春,二月,吴车骑将军朱然寇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1]春季,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侵犯中,杀死掠夺了数千人之后,才离去。  ...
  • 列传第六十七 李杨崔柳韦路》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李麟,裔出懿祖,于属最疏。父濬,历润、虢、潞三州刺史,以诚信号良吏。开元中,终剑南节度按察使,赠户部尚书,谥曰诚。 麟好学,善文辞。以父廕补京兆府户曹参军,举宗室异能,转殿中侍御...
  • 列传第二十九》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寇俊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 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 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 。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
  •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gōng)叔段。庄公寤(wù)【通.啎wǔ】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爱共(gōng)叔段,欲立之。亟( qì )请于武公,公弗(fú)许...
  • 齐人见田骈》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十一 齐策四(齐人见田骈) 【提要】当面指出他人的缺点是比较伤人面子的事,如何批评他人是一门学问,看看古人是如何采取迂回、类比的方式指责他人的。 【原文】齐...
  • 于邺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五 卷725_1 《书怀》于邺 长安多路岐,西去欲何依。 浮世只如此,旧山长忆归。 自离京国久,应已故人稀。 好与孤云住,孤云无是非。 卷725_2 《书情》于邺 负郭有...
  • 王建古诗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三百 卷300_1 《赠王枢密》王建 三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小时。 脱下御衣先赐着, 进来龙马每教骑。 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 自是姓同亲向说,九重争得外人知。 卷3...
  • 女贞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女贞 释名 贞女、冬青、蜡树。 气味 (实)苦、平、无毒。 主治 1、补肾滋阴。取女贞子,去梗叶,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晒干,研为末,待早莲草出时,采数石,捣汁熬浓,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