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史 > 150章 > 萧正德传

南史

《南史》150章萧正德传

《南史》为唐朝李延寿撰,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萧正德传

书籍:南史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10
萧正德字公和,从小凶狠奸邪,结交无赖亡命徒,盗掘坟墓,屠杀耕牛,又好打猎。齐朝建武年间,梁武帝还没有生子,收养他作儿子。等平定建康以后,生下昭明太子,正德还归本家。天监初年,封他为西丰县侯,逐渐升迁为吴郡太守。正德自以为本应作太子,心怀不满,常在言语中表露出来。普通三年(522),以黄门侍郎的身份作轻车将军,赐予设置佐史官。不久投奔魏国。离开梁朝时,作诗一首,放在火笼里头,即《咏竹火笼》诗。诗中说:“桢干屈曲尽,兰麝氛氲销,欲知怀炭日,正是履冰朝。”到魏国后自称是被废太子。当时齐朝的萧宝寅已先在魏国,向魏帝上奏说:“哪里有伯父作天子,父亲作扬州刺史,而抛弃骨肉至亲,远投他国?这样的人不如杀了。”魏国对他不加礼遇,正德就杀了一个小孩,说是自己的儿子,埋在魏国,魏人于是不再怀疑他。后又从魏国逃回去,在文德殿谒见武帝,到殿内磕头。武帝流着泪把他训诫一顿,又恢复了他本来的封爵。
正德恶行不改,经常公开抢劫。当时东府城有正德和乐山侯萧正则,潮沟有董当门的儿子董暹,即被人称为董世子的,南岸有夏侯夔的长子夏侯洪,这四条恶棍,是百姓的大祸害。他们招揽大批亡命之徒,黄昏时在路上杀人,把这叫“打稽”。当时的功臣豪门子弟多放纵不法,专门杀人抢劫奸人妻女,父辈管束不住,官吏也制止不了。驾车的牛马,号称西丰骆马,乐山乌牛。董暹用金帖织成战袄,值钱七百万。后来萧正则因为抢劫,杀害和尚,被流放到岭南,在那儿被斩。夏侯洪被他父亲告发,关押在东冶的监狱里,服刑时死去。董暹因和永陽王妃王氏通奸,被杀。三人被除后,百姓才稍得安宁。正德作恶不改。不久被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
普通六年(525),任轻车将军,跟随豫章王萧综北侵魏国。正德擅自弃军逃走,被有关官吏弹劾下狱。武帝又下诏说:“因为你是我侄子,又曾过继给我,所以对你倍加爱护,加官晋爵,超过你的兄长。以前在蜀地时,你亲近小人,还认为你是年轻不懂事。到吴郡后变本加厉,杀戮无辜,劫盗财物,全然肆无忌惮。等回到京城以后,专门收养亡命之徒,祸害得路断人稀,以至京城百姓门户早闭晚开。又夺人妻妾、抢人子女。徐敖不光妻子被夺,还横尸道路;王伯敖身为公卿,女儿被你诱作婢妾。我屡次为你遮掩,把事情压下去,希望你能改过自新,你却没有一点悔改之意,反而怨愤更甚。后来只身逃亡敌国,以亲为仇。我曾派人传信慰问,希望你能回来,结果真能回归故国,了却我平生之愿。心想你不好读书,志在武功,所以让你掌兵权,领兵上阵作战;谁知你狼心不改,包藏祸心,一心想使国家颠覆败亡,以快你的心意。如今宽恕你到远方去,不要让家属跟你同去了。我让你所在处供应你吃穿用度。你的新妇和儿子见理可以留在太尉府,其他家属也可以和你同去。”于是免去其官职,削去封地,流放到临海郡。还未到流放地,半道又追上赦免了他。普通八年(527),恢复了他的封地和爵位。
正德从流放路上北归后,设法和朱异结交。武帝封了昭明太子和其他诸王子后,朱异向武帝进言说正德还没有应有的职分。中大通四年(532),特地封正德临贺郡王。后来作丹陽尹时,因其下属经常抢劫财物,又被官吏弹劾,罢免职位。外放作南兖州刺史,在任上苛刻残暴,百姓难以忍受。广陵富饶之地,竟成一片荒芜,以至于人相食。屡次任用他都无能力胜任,便从此废黜不用。这更加深了他的怨恨,于是暗地蓄养敢死之士,整天巴望国家动乱。从征虏亭到方山,都被他强占为田庄。蓄养奴仆数百人,都在脸上刺了字。
太清二年(548)秋天,侯景反,侯景的党徒徐思玉在魏国时常和正德交往,十分投机,知道正德有奸心。于是侯景派思玉到建邺,把侯景的打算告诉他。侯景又给正德写信说:“如今天子年迈,奸臣乱国,据我看,败亡之日已屈指可数。大王本为太子,半道上却受被废之辱,天下义士无不为之愤慨。大王怎能只顾伯侄私情而抛弃拥戴你的千万人呢?我虽说不上勇武,却也想奋起有所作为。”正德见信大喜说:“侯景的意思和我暗合,真是天助我也。”于是就应允给侯景作内应。等侯景军队到北岸,正德偷发空船,假说去运芦荻,把侯景渡过江来。朝廷不知道正德的陰谋,委任他为平北将军,驻军朱雀航。侯景来到后,正德向北拜了三拜,跪下辞别,并虚欠欷流泪。然后引贼入宣陽门,与侯景在马上互相作揖,退守左卫府。起先,他的军队都穿红袍,里边穿青衣,这时便里外反过来穿。侯景立正德为天子,号正平元年。因为起初童谣中有“正平”之语,所以用此年号以应童谣。另外人们在发怒争吵时,也都必口称正平。
正德立长子见理为太子,把女儿嫁给侯景,侯景作丞相。正德和他相约说:“破城之日,不能留下萧衍、萧纲父子。”又下令,京畿内王侯三天内不出城投降的,杀无赦。等到攻破台城,正德领人拿刀要闯进去杀萧衍父子,侯景令他们守门,因此正德未能得逞。侯景恢复太清年号,降正德为侍中、大司马。正德入宫向武帝问讯,一边下拜一边流泪。武帝说:“你哭得怪伤心,可后悔也来不及了。”正德知道被侯景出卖,深深感到后悔,写密信与鄱陽嗣王萧范相约,让他引兵入城。侯景截获书信,借武帝之命杀了他。
当初,正德的妹妹长乐公主嫁给陈郡谢禧,正德奸污了她,放火烧了公主的宅第,捆了一个婢女,给她手上戴上玉钏,身上佩上金饰,声称公主被烧死,收拾婢女的尸体和金玉一块儿埋了。继续和公主通奸,并称她为柳夫人,生下两个儿子。时间稍长,逐渐露出风声。后来黄门郎张准养了一只雉媒,就是经过驯养用以诱捕其他野鸡的野鸡,正德见了把它抢去。不久碰上重云殿作法事,皇储以下全部汇集,张准便在众人中骂道:“张准的雉媒不是长乐公主,怎么能随便抢走!”皇太子怕传到武帝耳朵里,赶紧让武陵王劝解才平息下来。出来以后,正德把雉媒送还。后来梁朝覆亡总归都是由于正德,百姓们甚至听到临贺郡名字都耻于出口。有童谣说:“宁逢五虎入市,不欲见临贺父子。”竟是如此憎恶他。

萧正德传相关文章

  • 韩垣干齐王》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韩垣之齐,以策干齐王,王不用,韩垣怒出诽言,王闻而拘诸司寇,将杀之。田无吾见,王以语之。田无吾曰:“臣闻娵萌学扰象而工。北之义渠,以扰象之术干义渠君,义渠君不答,退而诽诸馆。...
  • 十四寒》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上卷 - - 家对国,治对安。地主对天官。坎男对离女,周诰对殷盘。三三暖,九九寒。杜撰对包弹。古壁蛩声匝,闲亭鹤影单。燕出帘边春寂寂,莺闻枕上漏珊珊。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锁闼;阶花雨过,月明...
  • 董公子》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青州董尚书可畏,家庭严肃,内外男女,不敢通一语。一日,有婢仆调笑于中门之外,公子见而怒叱之,各奔去。及夜公子偕僮卧斋中,时方盛暑,室门洞敞。更深时,僮闻床上有声甚厉,惊醒;月影中见前...
  • 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滕文公章句 - -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
  • 解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雷水解)震上坎下《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初六,无咎。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 大传》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祖。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设奠于牧室。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
  • 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徐晃引军渡汉水,王平苦谏不听,渡过汉水紥营。黄忠、赵云告玄德曰:“某等各引本部兵去迎曹兵。”玄德应允。二人引兵而行。忠谓云曰:“今徐晃恃勇而来,且休与...
  •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布乃收集败残军马于海滨,众将皆来会集,欲再与曹操决战,陈宫曰:“今曹兵势大,未可与争。先寻取安身之地,那时再来未迟。”布曰:“吾欲再投袁...
  • 日进》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闺风部 - - 日进 老年娶妾,欲结其欢心,说某处有田地若干,房屋若干。妾曰:“这都不在我心上。从来说家财万贯,不如日进分文的好。” 咬牙 有姑媳孀居。姑曰:“做寡妇须要...
  • 卷二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六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祖升,河南参政。慎言举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寿张知县,有能声。调繁曹县,出库银籴粟备振,连值荒岁,民赖以济。泰昌时,擢御史。逾月,熹宗即位。时方会议三案,慎言...
  •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
  • 本纪第三十九·顺帝二》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二年春正月壬戌,太阴犯右执法。甲子,太阴犯角宿。乙丑,宿松县地震,山裂。丁卯,太阴犯房宿。是月,置都水庸田使司于平江。   二月戊寅朔,祭社稷。辛巳,太阴犯昴宿。甲申,太白经天...
  • 四夷附录第一》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100章 - - 呜呼,夷狄居处饮食,随水草寒暑徙迁,有君长部号而无世族、文字记别,至于弦弓毒矢,强弱相并,国地大小,兴灭不常,是皆乌足以考述哉!惟其服叛去来,能为中国利害者,此不可以不知也。自古夷狄...
  • 王钅容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王..,祖先是回鹘部族人。远祖没诺干,唐朝至德年间,在镇州节度使王武俊手下为骑兵将领。王武俊喜欢他勇敢能干,收为义子,称王五哥,他的后代子孙便以王为姓。四代祖王廷凑,在镇州统帅...
  • 殷钧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殷钧字季和,陈郡长平人。晋朝太常殷融的第八代孙。父亲名睿,擅长辩论,齐朝时很有名气,曾任司徒从事中郎。殷睿娶王奂的女儿为妻。当时王奂担任雍州刺史、镇北将军,于是请求朝廷,任...
  • 刘秀之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县人,是司徒刘穆之的堂兄的儿子。他家先辈一直住在京口。他祖父刘爽,官至尚书都官郎,山陽县令。父亲刘仲道,高祖在京城时,让他补任建武参军,和孟昶共同留守京都...
  • 卫气失常》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 黄帝曰:取之...
  • 孙元晏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六十七 卷767_1 《吴。 黄金车》孙元晏 分擘山河即渐开,许昌基业已倾颓。 黄金车与斑斓耳,早个须知入谶来。 卷767_2 《吴。 赤壁》孙元晏 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
  • 张贲、李縠、魏朴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三十一 卷631_1 《旅泊吴门》张贲 一舸吴江晚,堪忧病广文。 鲈鱼谁与伴,鸥鸟自成群。 反照纵横水,斜空断续云。 异乡无限思,尽付酒醺醺。 卷631_2 《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
  • 匾蓄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匾蓄 释名 扁竹、扁辨、扁蔓、粉节草、道生草。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1、热黄疸疾。用匾蓄放豉汁中,下五味,煮羹汤吃。 2、蛔虫病。用匾蓄十斤,锉细,加水一石煎至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