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100章 > 张全义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100章张全义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张全义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原名叫居言,赐名叫全义,梁太祖改为宗。。,庄宗平定河南,回复张全义名。祖父张琏,父亲张诚,世代为种田人。张全义做县啬夫时,曾受县令侮辱。
乾符末年,黄巢在冤句起义,张全义逃亡进了黄巢军。黄巢入长安,任张全义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黄巢失败,在河陽依附诸葛爽,逐渐升至裨校,多次立战功,诸葛爽上书朝廷任为泽州刺史。
光启初年,诸葛爽去世,其子诸葛仲方为留后。部将刘经和李罕之争夺洛陽,李罕之在圣善寺打败刘经,乘胜想进攻河陽,在洛口扎营。刘经派张全义抵抗,张全义便和李罕之同盟结义,反过来在河陽攻击刘经,被刘经打败,集合剩下众兵,与李罕之据守怀州,向武皇求援兵。武皇派泽州刺史安金俊相助,进攻河陽,刘经、诸葛仲方弃城投奔汴州,李罕之于是自己掌管河陽,上表推荐张全义为河南尹。
张全义生性勤俭,善于安抚军民,虽然到处都有贼寇,仍劝大家耕种务农,因此仓库充实。李罕之贪暴不守法,军中缺粮,每次都向张全义索取。两人开始时相交很好,到这时李罕之贪得无厌,动不动加以凌辱欺压,张全义十分苦恼。文德元年四月,李罕之出兵侵犯晋州、绛州,张全义乘其不备,暗地带兵袭取河陽,张全义于是兼领河陽节度。李罕之向武皇求援,武皇又派兵帮助攻打河陽,遇汴州军救兵赶到而退。梁太祖用丁会守河陽,张全义复任河南尹、检校司空。张全义感谢梁太祖援助之恩,从此依附梁朝,全都受他制约。
起初,蔡州贼人孙儒、诸葛爽争夺洛陽,互相攻伐,七八年之内,都城化为灰烬,满目都是荆榛。张全义刚到任,只得和部下聚居在以前市区内,街市间穷苦百姓不满一百家。张全义善于安抚收纳人民,督促部下砍去杂草播种庄稼,一边耕地一边作战,用粮食换牛,每年扩大垦地,招收流亡散失人民,待之如子女。每当立春劝耕之日,张全义必亲自站在田边,送给酒食,政事宽大简易,官吏不敢欺瞒。数年之间,京郊附近没有闲田,编入户籍的有五六万,于是在过去的街市筑营垒,建置府署,防止外寇。
梁太祖逼迫唐昭宗东迁,命张全义修缮洛陽宫城,多年后才完成。唐昭宗到洛陽,梁太祖图谋取代他,担心张全义有异心,便任判官韦震为河南尹,调张全义任天平军节度使、守中书令、东平王。这年八月,昭宗被杀,辉王即皇帝位。十月,复以张全义为河南尹,兼忠武军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梁太祖建立年号,以张全义兼河陽节度使,封魏王。开平二年,册拜太保,兼陕虢节度使、河陽尹。四年,册拜太傅、河南尹、判六军,兼郑、滑等州节度使。乾化元年,册拜太师。二年,朱友王圭篡位叛逆,任张全义为守太尉、河南尹、宋亳节度使兼国计使。梁末帝在汴州即位,任张全义为洛京留守,兼镇河陽。不久,授天下兵马副元帅。
梁末帝后期,张汉杰、赵廷隐等掌权,段凝为北面招讨使,突然升居各将之上。张全义知道这样不妥,派使者上奏梁末帝说:“老臣受先朝重视,蒙陛下委任为副元帅,我虽年老,还可以带兵,请交给我北面军权,我将日夜工作。段凝是晚进之人,德望不够,担心人情不和谐,败乱国政。”末帝没理睬。张全义依附朱氏近三十年,梁太祖晚年时,猜忌宿将,四次想加害张全义,张全义卑身曲事,将所有家产献上。到梁太祖河朔一战丧师之后,每月献铠甲马匹,以补充其军队,再加上他服事勤谨尽瘁事职,找不到岔子加罪,所以最后免于灾祸。张全义的妻子储氏,聪明敏捷有才能谋略。梁太祖自从柏乡一战失败后,连年亲自征讨河朔,怀疑张全义,还有左右旁人进谗言离间,储氏每次进宫,委曲伸诉道理。有时怒不可测,急召张全义,储氏进见梁太祖,高声说:“宗。。(张全义)只是一个种田老汉,三十多年来,在洛陽城四面开荒砍草,招来百姓供应军粮,资助陛下创业。现在年齿衰朽,眼看要死的人了,而陛下还怀疑他,是为什么呢?”梁太祖马上笑着说:“我没有恶意,老太太不用多说了。”
庄宗平定梁朝,张全义从洛陽进见庄宗,顿首待罪。庄宗安慰他很久,因他年老,令人扶着他上殿,赐宴尽欢,下诏令皇子李继岌、皇弟李存纪等人都把他当兄长看待。这之前,天。。十五年(918),梁末帝从汴州前往洛陽,准备在圆丘祭祀。此时庄宗军攻下杨刘,占领曹州、濮州,梁末帝害怕,急忙返回汴州,祭礼没搞成,然而法物都在。到这时,张全义便上奏说:“请陛下就便巡幸洛陽,我已做了郊礼的准备。”第二天,发文任张全义复为尚书令、魏王、河南尹。第二年二月,郊祭礼结束,任张全义为守太尉、中书令、河南尹,改封齐王,兼领河陽。以前,朱氏梁朝的供应费用,全出自河南府,其后孔谦侵削张全义的权力,中官各领内司使务,有的强夺张全义的田园居室,张全义全都进献上。四年,撤河南尹职,授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尚书令。此时赵在礼占据魏州,都军进讨没有成功。明宗被众多小人离间迷惑,端居私第。张全义卧病时听说有变乱,忧惧不食,在洛陽家中死去,享年七十五岁。天成初年,册赠太师,谥号为忠肃。
张全义历任守太师、太傅、太尉、中书令,封王,封邑三千户。所领方镇有洛、郓、陕、滑、宋等州,三次临河陽,二次领许州,内外官有二十九任,做河、洛尹正共有四十年,位极人臣,善保自身到头吉祥平安的,只有他一人而已。张全义朴实大度,求根本务实际,从战士起家而忘却功名,尊重儒业而乐于善道。自家不是士族出身,但奖爱士族人家,开幕府征求贤士,一定要求有实际名望。属地封邑补充官员,不使用胥吏差役。位极王公之尊,不穿绫罗绮衣,信仰佛教道教,而不沉溺于左道邪门。像上面这些,别人都以为难以做到。自庄宗到洛陽,投奔者都走捷径求得恩宠,张全义不改往日行为,只是尽诚心而已。言事的人认为梁太祖是世代仇人,应破烧其棺材,只有张全义上奏章申述道理以止之,议论者称赞他。刘皇后曾随庄宗到他家里,对庄宗说:“我幼年时遇战乱,失去父母,想拜张全义为义父。”庄宗同意。张全义跪下顿首说:“皇后是万国之母仪,古今没有此事,我无地自处。”庄宗再三敦促,不能免此事,于是受刘后之拜。此事既然不是他的愿望,君子们也不非议他。然而张全义从小在军中成长,朴实迟滞,凡是百姓打官司告状的,他以先诉者为得理,因此人多冤枉失真,为时议所非。又曾对河南县令罗贯恼恨,通过刘皇后向庄宗说罗贯的坏话,使罗贯无罪而死,尸体暴露在府门,冤枉之声,远近相传,这也是良玉中微小的瑕疵。

张全义传相关文章

  • 崔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崔姓氏祖宗:季子姓氏起源: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
  • 某生》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王少司寇兰泉言,梦午塘提学江南时,署后有高阜,恒夜见光怪,云有一雉一蛇居其上,皆岁久,能为魅。午塘少年盛气,集锸畚平之。众犹豫不举手,午塘方怒督,忽风飘片席蒙其首,急撤去,又一片蒙之...
  • 天裂地动》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九 - - 或曰:“《传》曰:天裂阳不足,地动阴有余。然乎?”郁离子曰:“天道幽微,非可亿也。然以吾观之,天裂阳不足是也;地动阴有余未必然也。夫天浑浑然气也,地包于其中,气行不...
  • 乔女》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平原乔生有女黑丑,壑一鼻,跛一足。年二十五六,无问名者。邑有穆生四十余,妻死,贫不能续,因聘焉。三年生一子。未几穆生卒,家益索,大困,则乞怜其母。母颇不耐之。女亦愤不复返,惟以纺织...
  • 心狠》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心狠 一人戏将数珠挂猫项间,群鼠私相贺曰:“猫老官已持斋念佛,定然不吃我们的了。”遂欢跃于庭。猫一见,连捕数个,众鼠奔走,背地语曰:“吾等以他念佛慈心了,原来是...
  • 汉二帝治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
  • 郭璞葬地》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世说》:“郭景纯过江,居于暨阳。墓去水不盈百步,时人以为近水,景纯曰:‘将当为陆。’今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此说盖以郭为先知也。世传《锦囊葬经》...
  •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耕孙,宁国路推官,死长枪贼难。焘孙,常宁州学正,死僚寇。三吾避兵广西,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下广西,乃归茶陵。洪...
  • 韩芃胄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韩..胄,字节夫,是魏忠献王韩琦的曾孙。他的父亲韩诚,娶高宗宪圣慈烈皇后的妹妹为妻,官至宝宁军承宣使。韩..胄因父亲的官位而进入仕途,历任..门祗候、宣赞舍人、带御器械。淳熙末...
  • 姜才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姜才,濠州人。相貌矮小强悍。小时候被掠到河朔,逐渐长大逃了回来,隶籍淮南军队中,以善战著名,但因来归人不能够做大官,任通州副都统。当时淮地多健将,但勇猛雄杰没有人超过姜才。姜...
  • 吴昌裔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吴昌裔,字季永,中江人。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他和哥哥吴泳下决心自立,不肯追逐当时的学术风气,得到程颐、张载、朱熹的书,就不知疲倦地研究。嘉定七年(1214)吴昌裔被推举参加进士考...
  • 曲江公萧遥欣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曲江 公萧遥欣字重晖,是始安王萧遥光的弟弟。宣帝的哥哥西平太守萧奉之没有后代,就把萧遥欣过继为曾孙。萧遥欣在幼年的时候,就体形很高,明帝曾经对江 纏说:“遥欣虽然年幼,...
  • 列传第四十二》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 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 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 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
  • 奚康生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奚康生,河南洛陽人。其祖先是代人,世代为部落大人。祖奚直,官至平远将军、柔玄镇将。进入朝廷为镇北大将军,内外三都大官,赐爵长进侯。死后,赠幽州刺史,谥称简。父奚普怜,不仕而卒。...
  • 韦粲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韦粲字长..,车骑将军韦睿的孙子,北徐州刺史韦放的儿子。韦粲有其父亲的风范,好学、讲义气,身长八尺,容貌俊美。初做官时任云麾晋安王行参军,不久到法曹任职,迁外兵参军,兼任中兵。当...
  • 刘毅传一》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刘毅,字希乐,彭城郡沛县人。曾祖父刘距,做过广陵相。叔父刘镇,官至左光禄大夫。刘毅从小胸怀大志,不治家财产业,最初做官为州从事,桓弘召为中兵参军属。 桓玄篡位,刘毅与刘裕、何...
  • 郑范陈贾张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郑兴、范升、陈元、贾逵、张霸) ◆郑兴传,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少时学《公羊春秋》,晚年学《左氏传》,积累知识,深入思考,通达书中要旨,同学辈都以郑为师。 天凤年间,率领学生从刘...
  • 越王勾践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越王勾践,他的远祖是夏禹的后裔,夏后帝少康的庶子。 当时被封在会稽,负责掌管看守那里供奉夏禹的祭祀。 他们身绘花纹,剪短头发,开辟草莱,建起城邑。 以后经历二十多代,传到允常。 ...
  • 络石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络石 释名 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小便白浊。用络石、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
  • 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茱萸 释名 气味 辛、温、有小毒。 主治 1、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 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2、全身发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