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齐书 > 50章 > 张绪传

南齐书

《南齐书》50章张绪传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历史的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

《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张绪传

书籍: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张绪字思曼,是吴郡吴县人。其祖张茂度,曾任会稽太守。其父张寅,官为太子中舍人。
张绪少年时就很知名了。他心性清简寡欲,他的叔父张镜对人说:“这孩子,便是当今的乐广哩。”
州里聘请张绪为议曹从事,后推举他为秀才。他便被任命为建平王护军主簿,右军法曹行参军,司空主簿,抚军、南中郎二府功曹,尚书仓部郎等职务。都令史来询问郡县米事,张绪萧然直视,不曾放在心上。后被授予巴陵王文学,太子洗马,北中郎参军,太子中舍人,本郡中正,车骑从事中郎,中书郎,州治中,黄门郎等职务。
宋明帝每次看到张绪,都要称叹他的性情清淡。转任张绪为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迁任司徒左长史。吏部尚书袁粲对皇上说:“我看张绪为人有正始之风,适合担任宫廷职务。”于是又让张绪任中庶子,领翊军校尉,转任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不久兼职侍中,迁任吏部郎,参予领导朝廷选拔官员的工作。元徽初年,取消东宫官员编制,有关用人部门拟让舍人王俭任格外记室,张绪考虑到王俭人品和家庭环境都很出色,建议应当让他做秘书丞,皇上同意了。张绪迁官侍中,郎官仍旧。
张绪对荣名利禄从不放在心上,朝野人士一致推重他的风度。他曾和客人闲聊,说到一生不懂得应承人。当时正是袁粲、褚渊把持朝政,有人把张绪的话报告给了他们,于是张绪很快就被派出去做吴郡太守,当时张绪还不知道是这个原因。后来张绪迁任祠部尚书,又领中正,迁任太常,加散骑常侍,不久又领始安王师。升明二年,迁任太祖(萧道成)的太傅长史,加征虏将军。
齐王府设立建置时,张绪转任散骑常侍、世子詹事。建元元年,转任中书令,常侍仍旧。张绪善于谈吐,素望甚重。太祖对他特别予以敬礼。仆射王俭对人说:“在北方士人中寻觅张绪这样的人,过了江是找不着的。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否和他相比美?”皇上到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经,由于张绪的座位较远,皇上听不到张绪说话,又不便移动张绪,便给僧达换地方使自己接近张绪。
不久,加张绪骁骑将军。皇上打算让张绪任右仆射,征求王俭的意见,王俭说:“南方士人很少有任此职的。”当时褚渊在座,便启禀皇上说:“王俭还年轻,有些先例恐怕一下子还想不起来。东晋时的陆玩、顾和,都是南方士人。”王俭说:“东晋是衰败政治,不能用作准则。”皇上便作罢。建元四年,国子学校刚刚建立,便任命张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常侍、中正等职仍旧。张绪迁官之后,皇上便让王延之来代替张绪做中书令,当时人都认为这个人选很合适,像晋朝任用王子敬、王季琰一样。
张绪对《周易》很有研究,因此他总是言精理深,被当时人所崇仰。他经常说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七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卦中所包含的时义。
世祖(萧赜)做皇帝后,张绪转任吏部尚书,祭酒之职仍旧。永明元年(483),迁官金紫光禄大夫,领太常。次年,领任南郡王师、加官南齐书给事中,太常之职仍旧。永明三年,转任太子詹事,师、给事等职仍旧。张绪每次朝见,世祖都要目送他老远。对王俭说:“张绪是根据地位而尊敬我的,我是根据德行而显贵他的呢。”后来又迁任张绪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师等职仍旧。又配给他亲信二十人。又让他领任中正。长沙王萧晃示意他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认为他资历不合适,坚持不同意。萧晃派书佐到张绪那里坚持要用闻人邕,张绪便表情严正地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州郡,殿下怎么可以这样逼迫我!”永明七年,竟陵王萧子良领任国子祭酒,世祖下敕给王晏说:“我打算让司徒辞去祭酒给张绪来担任,外面有什么议论?”萧子良到底没有接受此职。张绪便任国子祭酒,光禄、师、中正等职务仍旧。
张绪从来不谈利禄问题,一有钱财就散给他人。往往是清言端坐,有时一天都不吃饭,门生们看张绪饿了,就给他准备膳食,但他从来不要求。去世时六十八岁。遗嘱只要求用芦葭作丧车,灵上放一杯水一柱香火,不设祭奠。从弟张融敬重张绪,拿他当亲兄一样看待,这时拿了酒来到张绪灵前酌饮,恸哭道:“阿兄风流顿尽!”朝廷追赠张绪为散骑常侍、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谥号为“简子”。
本史作者认为:王僧虔有大音希声的气量,又兼长艺术。能够警戒骄盈保守满足,委屈自己以求安全,和诸公相比照,的确是和平时期的良相。张绪衿怀充实气质清洁,风范自然,是官员们的模范,在朝廷和民众中受到普遍的敬重和钦仰。像张绪这般风流人物,难道不应该称为名臣么!
赞语:简穆有长者之德,他的节义广大宽阔。他对声律草隶无不精通,还能把中央工作治理得井井有条。思曼性情廉洁闲静,仿佛和世俗无关。对《周易》潜心钻研,他的才情真是清澹。

张绪传相关文章

  • 边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边姓氏祖宗:子边姓氏起源:1、 商代有诸侯国边国(今地不详),为伯爵,称边伯,其后以边为 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2、 出自子姓。周朝时,宋国国君的儿子名城(一名御戎),字子边 ...
  • 致诸弟·劝述孝悌之道》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澄侯叔淳季洪三弟左右:  五月底连接三月初一,四月十八,两次所发家信。四弟之信,具见真性情,有困心衡虑郁积思通之象。此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必要日积...
  • 周武王,始诛纣①。八百载,最长久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周武王,始诛纣①。八百载,最长久②。  [注释]  ①周武王:姓姬名发,文王之子。 诛:诛杀。  ②八百载:  周朝自公元前约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共约八百年。  [译文]  周...
  • 反应(现代译文)》原文翻译 - - 《鬼谷子》现代翻译 - - 在古代能以“大道”来化育万物的圣人,其所作所为都能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相吻全。反顾以追溯既往,再回首以察验未来;反顾以考察历史,再回首以了解当今;反顾以洞察对方,再回...
  • 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
  •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诗曰:都城大国实堪观,八水周流绕四山。多少帝王兴此处,古来天下说长安。此单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
  • 第十八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却说当下何观察领了知府台旨下厅来,随即到机密房里与众人商议。众多做公的道:“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荡荡,芦苇水港若不得大队官军,舟船人马谁敢去那里...
  • 戒狗肉》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世讳部 - - 戒狗肉 乞儿戒吃狗肉,众丐劝曰:“不必。”曰:“我不食之久矣。”众曰:“你便戒他,他却不戒你。” 病烂腿 一乞儿病腿烂,仰卧市中。狗见之欲...
  • 董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董 姓氏祖宗:董父 姓氏起源: 出自己姓。相传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的己姓(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的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之后裔飂(音刘)有个儿子叫董父,...
  • 袁盎温峤》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赵谈常害袁盎,盎兄子种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文帝出,谈参乘,盎前曰:“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陛下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上笑下谈,谈泣下车。温...
  • 哀公·哀公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六年春,城邾瑕。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吴伐陈。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叔还公吴于柤。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齐阳生入齐。齐陈乞弑其君荼。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宋向巢帅师...
  • 陈纪八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庚子,公元580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庙。   [1]春季,正月,癸巳(初七),北周天元皇帝到太庙癸祀祖先。   [2]戊戌,以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督缘江 军防事。   [2]戊戌(十二日),陈朝...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鉴,琼州知府,有惠政。溥,景泰五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宪宗初,擢左庶子,再迁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久之改吏部。孝宗嗣位,兼文渊阁大学士...
  • 本纪第九·章宗一》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章宗一   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小字麻达葛,显宗嫡子也。母曰孝懿皇后徒单氏。大定八年,世宗幸金莲川,秋七月丙戌,次冰井,上生。翌日,世宗幸东宫,宴饮欢甚,语...
  • 荀伯玉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荀伯玉字弄璋,广陵人。祖父荀永,是南谯太守。父亲荀阐之,是给事中。荀伯玉在宋朝做官,担任晋安王刘子勋的镇军行参军。泰始初年,跟随刘子勋起事。等事败回到京城,靠占卜挣钱为生。...
  • 崔彭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 祖父崔楷,西魏殷州刺史。 父亲崔谦,北周荆州总管。 崔彭小时即成孤儿,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 他生性刚毅,有武略,工于骑马射箭。 爱读《周官》...
  • 孝武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世祖孝武皇帝号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元嘉七年(430)秋八月十六日出生。十二年(435)立为武陵王,食邑二千户。十六年(439),都督湘州军事,任征虏将军、湘州刺史,兼管...
  • 百官一》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太傅 太尉 司徒 司空 将军 汉之初兴,承继大乱,兵不及戢,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至景帝,感吴楚之难,始抑损诸侯王。及至武帝,多所改作,然而奢广,民用匮乏。世祖中兴,务从节约,并官...
  • 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之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 他为人好客,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因病免职。 景帝初即位,他任詹事。 梁孝王是景帝的弟弟,其母窦太后十分疼...
  • 楚围雍氏五月》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七 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 【提要】向他国、他人有所求而得不到对方的援手是比较难堪的一件事。求人是被动的,如何将被动变为主动,使对方来积极的回应你的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