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150章 > 张彦泽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150章张彦泽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张彦泽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张彦泽,他的祖先出自突厥,后来成为太原人。他的祖父一生做陰山府副将。彦泽年轻时勇敢有力,眼睛是黄色的,夜晚有光亮,看上去就像凶禽猛兽的眼睛,凭骑马射箭的本领服侍后唐庄宗、明宗,因为跟随作战有功,接着担任郡守,高祖即帝位,被提拔为曹州刺史,跟随杨光远把范延光围困在邺都,因为有功担任华州节度使,不久调移镇守泾州。历任官职至检校太保。
有个名叫张式的随从人员,因与张彦泽同宗,得到张彦泽赏识厚待。当时张彦泽有个儿子在朝廷任官,一向不合父亲的心,多次被鞭杖抽打,由于害怕毒打,逃窜到外地,齐州官吏捕获送回京城,皇上下诏免除他的罪过,放还到他父亲的治所。张彦泽上书请求朝廷按朝中刑法治罪,张式以为这种举措有害于名声和教化,多次劝阻他。张彦泽非常恼怒,拉开了箭打算射杀他,张式奋勇脱逃而免。不久派人把张式逐出衙门。张式自从担任宾客幕僚,张彦泽把各种政务都委托给他,张彦泽身边的奸佞小人讨厌张式已经很久了,因此谗言陷害他,并相继前来威胁说“:张式你如果不马上离开,必将遭受杀戮的祸害。”张式于是称病,告假求医,带着他的妻子儿女准备投奔衍州。张彦泽派指挥使李兴率领二十个骑兵前去追赶,并嘱咐说:“张式如果不听从命令,就杀掉他,取他头颅来见。”张式恳切求告衍州刺史,刺史于是派人帮助把张式送到汾州。节度使李周派传送文书的骑兵信使把此事上报了朝廷,朝廷因宽容放纵张彦泽的原因,下令把张式流放到商州。张彦泽派行军司马郑元昭到朝廷辩解请示,当面上奏说:“张彦泽如果不能获得张式,恐怕会导致不测的后果。”高祖没有办法只好应允他。张式回来后,被剖腹挖心,砍断手脚致死。张式的父亲张铎到京城申诉冤屈,朝廷下令让王周代替张彦泽的职务。王周到了任所,将张彦泽在泾州的二十六劣迹、五千多户百姓逃离失散的情况上奏朝廷,张彦泽到了朝廷之后,刑部执法官李涛等上奏请求高祖治张彦泽的罪,高祖发布诏令,只贬降一级官阶、一级爵位罢了,当时人们认为量刑失误。
少帝继承帝位,桑维翰又举荐张彦泽,不久,镇守安陽,到任以后,屈己下人,尊重士人,安陽境内百姓称赞他治理有方。接着令他率领军队驻扎在北面的恒州、定州一带。当时,易州地理位置偏僻,水路运输不能衔接供给。少帝下令邢、魏、相、卫各州快速运输以供应那里的粮饷,老百姓在路上担着担子络绎不绝,张彦泽常拉着他们前行,看到疲弱困倦的人,便让他的士兵代替帮助。走到北方边境,不让百姓深入边地,就派遣骑兵将士用马驮着粮食前去。既往返快捷,又没有被拦路抢劫的危险,听说这事的人都称赞他。陽城战役中,张彦泽的功绩在各路将领之上,后来与敌人接战交锋,频频向朝廷告捷。大家都认为他在报答高祖不杀他的恩惠,弥补过去的过失。
开运三年(946)冬天,契丹向南侵犯,杜重威率兵驻扎瀛州,张彦泽被契丹利诱,私下叛变了,于是与契丹国主通好言和,请求让他做前导,马上派快骑游说杜重威,带兵沿着滹沱河向西援助常山。接着和杜重威勾结密谋。到朝廷军队在中渡投降时,契丹国主派张彦泽率领二千骑兵直奔京城以控制少帝,并且将爱护抚慰之意向公卿百姓昭示。张彦泽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十六日,从封丘门斩关进城,派兵围困皇宫。第二天,将少帝迁到开封居住,凡内府金帛珍货,全部用车运到自己私人宅邸里,再放纵士兵大肆抢掠,两天后才停。当时桑维翰担任开封府尹,张彦泽召他到自己帐下,不用礼仪接待他。桑维翰斥责说“:以前我从罪人之中提拔你,又统领大镇,给予你兵权,为什么忘恩负义竟到如此地步呢?”张彦泽无言对答。这天夜里,杀掉了桑维翰,全部掠取了他的家庭财产。
张彦泽认为自己对契丹有功,白天黑夜饮酒作乐以自娱。当他在京城巡检时,随他出入的骑兵常常是几百人,旗帜题写着“赤心为主”,看到的人没有不私下耻笑的。另外,他所居住的宅第,财帛钱货堆积如山。楚国夫人丁氏,是少帝的弟弟曹州节度使石延煦的母亲,容貌姿色漂亮,张彦泽派人去迎娶她。太后迟疑不予答复。张彦泽马上派人用车载着她离去,他背叛国家欺侮国君达到如此地步。几天之内,恣意放纵杀害,有时,军队士兵抓获罪人到他跟前,张彦泽不分清红皂白,只是瞪着眼睛,伸出一只手竖起三个指头,士兵按他的意旨,就拉到外面把犯人腰斩为三段。
张彦泽与伪阁门使高勋不协和,便乘着酒醉到高勋的门第,杀害了他的二叔、三弟,并暴尸在门外。到契丹大帐驻扎到城北的郊外,高勋就向契丹国主申诉了冤屈,这时契丹国主已憎恨张彦泽剽劫抢掠都城,便下令拘捕他。又把张彦泽的罪恶宣告于文武百官和京都士人与百姓,又问:“张彦泽的罪过,该杀不该杀?”百官连名上诉,都说其罪不可赦免。商人百姓也争相投诉,分条陈述张彦泽的罪过,契丹国主知道张彦泽犯了众怒,于是下令在闹市处死,暴尸街头。又让高勋监督处决,斩断他的手腕取下手械,然后处死了他。高勋派人剖开他的心脏来祭祀屈死的人,市民百姓都争着吃他的肉。

张彦泽传相关文章

  • 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四位老弟左右:  二月初十日,黄仙垣来京,接到家信,备悉一切,欣慰之至。  朱啸山亦于是日到,现与家心斋同居。伊兄代伊觅得房子,距余寓甚近,不过一箭远耳。郭筠仙现尚未到,余已为凭...
  • 楚游日记十二》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四月初一日 五鼓,雨大作,平明冒雨行。即从路亭岐而东北,随萧韶溪西岸行。三里,西望掩口东两山峡,已出其下平畴矣。于是东山渐豁,溪转而东,路亦随之。又五里,溪两旁石盘错如斗,水奔束...
  • 永平古迹》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沪报云,永平府城内,三山不显,四门不对。有黑水井,一石柱巍然竖于井旁。柱上有铁链一条入井,乡老称神禹治水时,捉一水怪锁于井底,人如掣链向上,水即上涌,故无敢掣者,且有人看管。又有铜...
  • 彭尚书回翔文武两途》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衡阳彭雪琴宫保,始以诸生佣书营中。道光季年,新宁雷再浩之变,湖南提督率师往剿。事平,彭公获保以把总拔补。曾文正公之起兵讨粤贼也,彭公带水师一营为营官。文正询知其实系诸生,始...
  • 众志成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孔子的政治哲学,能不能绝对奉...
  •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于是吃过门杯,因又逗趣,笑道:“实告诉说罢,我的手脚子粗笨,又喝了酒,仔细失手打了这磁...
  • 畏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十卷 - - 【解析】本篇以《畏战》为题,旨在阐述如何处置临战状态下的畏敌怯战问题。它认为,对于作战中畏惧不前或者未战先逃的士卒,必须择其甚者处死,以收杀一儆百之效。但当全军普遍存在...
  • 天话》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谬误部 - - 天话 一人说:“昨日某处,天上跌下一个人来,长十丈,大二丈。”或问之曰:“亦能说话否?”答曰:“也讲几句。”曰:“讲甚么话?”曰:“讲...
  •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 冉有问卫君》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
  • 陈师道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陈师道 菩萨蛮(七夕) 行云过尽星河烂。炉烟未断蛛丝满。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 河桥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菩萨蛮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
  • 后唐记一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二月,晋王下教置百官,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河东节度判官卢质为之首,质固辞,请以义武节度判官豆卢革、河东观察判官卢程为之;王即召革、程拜行台左、右丞相,以质...
  • 卷九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大公鼎萧文马人望耶律铎鲁斡杨遵勖王棠汉以玺书赐二千石,唐疏刺史、县令于屏,以示奖率,故二史有《循吏》、《良吏》之传。   辽自太祖创业,太宗抚有燕、蓟,任贤使能之道亦略...
  • 志第十五百官志一》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百官志一   官生于职,职沿于事,而名加之。后世沿名,不究其实。吏部,一太宰也,为大司徒,为尚书,为中书,为门下;兵部,一司马也,为大司马,为太尉,为枢密使。沿古官名,分今之职事以配之,...
  • 志第十地理志四》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本古冀州之地。高阳氏谓之幽陵,陶唐曰幽都,有虞析为幽州。商并幽于冀。周分并为幽。《职方》,东北幽州,山镇医巫闾,泽数貘养,川河、泲,浸淄、时。其利鱼、...
  • 杂传第三十一》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氏叔琮   氏叔琮,开封尉氏人也。为梁骑兵伍长,梁兵击黄巢陈、许间,叔琮战数有功,太祖壮之,使将后院马军,从攻徐、兖,表宿州刺史。使攻襄阳,战数败,降为阳翟镇遏使。久之,迁曹州...
  • 死节传第二十》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语曰:“世乱识忠臣。”诚哉!五代之际,不可以为无人,吾得全节之士三人焉,作《死节传》。   ○王彦章(裴约 刘仁赡附)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少为军卒,事...
  • 罗隐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罗隐,余杭人。以诗歌闻名于天下,特别擅长于歌咏史事,但做诗大多寓含讥刺嘲讽,因此不被科举录取,却大为唐朝宰相郑畋、李蔚所赏识。罗隐虽然负有文才盛名,但是形貌古朴而丑陋。郑畋...
  • 职官二》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谓之三师,并正一品。后汉初,太傅置府僚。至周、隋,三师不置府僚,初拜于尚书省上。隋炀帝废三师之官。武德复置,一如隋制。)三师,训导之官,天子所师法,大抵...
  • 蓑荷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蓑荷 释名 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 1、喉舌疮烂。用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2、吐血、痔血。用荷根一把,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