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史记 > 50章 > 郑世家

史记

《史记》50章郑世家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郑世家

书籍:史记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6
郑桓公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庶弟。
周宣王继位二十二年(前806),姬友才被封在郑。
郑友受封三十三年,百姓亲近拥戴他。
周幽王任他为司徒,安抚团结周朝的人民,人民都高兴,黄河洛水之间,人人都思念他。
任司徒一年,幽王因宠幸褒姒的缘故,王室盛行淫邪,诸侯有的背叛它。
这时郑桓公请教太史伯说:“王室有这多变故,我到哪里去逃命呢?”太史伯回答说“:只有洛河以东,黄河、济水以南可以安居。”桓公说“:为什么?”回答说“:那地方邻近虢国、郐国,虢、郐的国君贪婪好利,百姓不亲附。
现在您作司徒,人民都爱戴您,您如真的请求住在那里,虢、郐的国君看到您正在掌权,就会轻易分给您土地。
您果真居住在那里,虢、郐的人民将都是您的人民了。”桓公说“:我想往南到长江流域一带,不知如何?”回答说:“以前祝融作高辛氏的火正,他的功劳够大的了,但他的后代在周朝没有兴盛起来的,楚国就是他的后裔。
周朝衰落,楚国必将兴起。
楚国兴起,对郑国不利。”桓公说:“我想住到西方,怎么样?”回答说“:那里的人贪婪好利,难以久居。”桓公说:“周朝衰落,哪些国家将兴盛?”回答说:“大概会是齐、秦、晋、楚吧?那齐国,姓姜,是伯夷的后代,伯夷辅佐尧帝掌管礼仪。
秦国,姓嬴,是伯翳的后代,伯翳辅佐尧帝安抚各个部落。
至于楚国的先祖,都曾经有功于天下人。
周武王打败纣王后,成王将叔虞封在唐,那里地势险阻,凭这样有德的子孙与周朝的衰落相并存,它也一定会兴盛起来。”桓公说:“好。”于是终于请求周王,向东迁移他的人民到洛阳以东,而虢国、郐国果然奉献给他十座城邑,桓公终于在那里建立了郑国。
郑桓公二年(前771),犬戎在骊山下杀害了幽王,并杀死了桓公。
郑国人共同拥立他的儿子掘突,这就是武公。
郑武公十年(前761),娶申侯的女儿为夫人,叫武姜。
生下太子寤生,生太子时很艰难,到生下后,夫人不喜欢他。
后来生了小儿叔段,叔段分娩时很容易,夫人喜欢他。
二十七年,武公生病。
夫人请求武公,想立叔段作太子,武公不听。
这一年,武公去世,寤生继位,这就是庄公。
郑庄公元年(前743),把他弟弟段封在京,号称太叔。
祭仲说:“京邑大于国都,不能够封给庶出的兄弟。”庄公说:“武姜要这样,我不敢违反。”叔段到京邑,修理铠甲兵器,与他母亲武姜阴谋袭击郑都。
二十二年,叔段果然袭击郑都,武姜作内应。
郑庄公发兵讨伐叔段,叔段逃走。
讨伐京邑,京人背叛叔段,叔段出逃到鄢。
鄢溃败,叔段出奔到共。
于是庄公把他母亲武姜迁置到城颍,发誓说“:不到黄泉,不要相见。”一年多后,又后悔,想念母亲。
颍谷的考叔来向庄公贡献礼物。
庄公赐给他食物。
考叔说:“我有母亲,请君把食物赏给我母亲。”庄公说“:我也很想念母亲,又怕违背誓言,怎么办?”考叔说“:挖条地道到有泉水的地方,就可以会见了。”于是就听从他的意见,见了母亲。
二十四年(前719),宋缪公去世,公史记子冯逃奔到郑国。
郑国侵占周朝领地,抢收那里的庄稼。
二十五年,卫国州吁杀害他的国君桓公自立,与宋国进攻郑国,是因为公子冯的缘故。
二十七年,开始朝见周桓王。
桓王怨恨郑庄公抢夺庄稼,不礼待他。
二十九年,庄公怨怒周王不礼待他,用礻方邑交换鲁国靠近许国的田。
三十三年,宋国杀死孔父。
三十七年,庄公不朝见周王,周桓王率领陈、蔡、虢、卫各国讨伐郑国。
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室军队大败。
祝耳詹射中了周王臂膀。
祝耳詹请求追击,郑伯制止了他,说:“冒犯长者都不对,何况凌辱天子呢?”才作罢。
夜晚派祭仲慰问周王的伤情。
三十八年(前706),北戎进攻齐国,齐国派使者求救,郑国派太子忽领兵救援齐国。
齐矨公准备把女儿嫁给太子忽。
太子忽辞谢说:“我们是小国,不配跟齐国攀亲。”这时祭仲跟他在一起,劝太子忽答应娶亲,说:“国君有很多宠爱的姬妾,太子没有大国的援助将不得继立,三位公子都有可能作国君。”所谓三位公子,就是太子忽,他的弟弟公子突,次弟公子。。。
四十三年(前701),郑庄公去世。
当初,祭仲很被庄公宠爱,庄公使他为卿;庄公派他迎娶郑国女子,生下太子忽,所以祭仲拥立公子忽,这就是昭公。
郑庄公还娶了宋国雍家的女儿,生下厉公突。
雍家受宋君的宠爱。
宋庄公听到祭仲拥立公子忽,就派人引诱祭仲来到后抓起来,说:“如不拥立公子突,就杀了你。”同时也抓了公子突,借以索取财物。
祭仲答应了宋国的要求,与宋国订立盟约。
带着公子突回郑国,立他作国君。
郑昭公忽听到祭仲因宋国的缘故要立他的弟弟公子突,九月丁亥日,昭公忽出逃到卫国。
乙亥日,公子突到郑国,即位,这就是厉公。
郑厉公四年(前697),祭仲专擅国家大权。
厉公担心这件事,暗中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准备杀掉祭仲。
雍纠的妻子是祭仲的女儿,知道这回事,对自己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母亲说:“父亲只有一个,丈夫却人人都可以作。”女儿于是将密谋告诉了祭仲,祭仲反过来杀掉雍纠,在大街上陈尸示众。
厉公拿祭仲没办法,愤恨雍纠说:“与妇人合谋,死了是活该!”夏天,郑厉公出居于郑国边邑栎地。
祭仲迎回昭公忽,六月乙亥,又回到郑国,即位。
秋天,郑厉公突依靠栎邑人杀掉了栎邑大夫单伯,于是占据那里。
诸侯们听说厉公出奔,就讨伐郑国,不胜而回。
宋国很给了厉公一些兵,自守栎邑,郑国因此也不攻伐栎邑。
郑昭公二年(前695),在昭公作太子时,父亲庄公想以高渠弥为卿,太子忽厌恶他,庄公不听,还是任渠弥为卿。
到昭公即位,高渠弥担心昭公杀自己,冬季十月二十八日,渠弥与昭公出去打猎,在野外射杀了昭公。
祭仲与渠弥不敢迎回厉公,便改立昭公的弟弟子。。为君,就称子。。,没有谥号。
郑子。。元年(前694)七月,齐襄公在首止会盟诸侯,郑子。。前往赴会,高渠弥随往。
祭仲推说有病不去,其中原因,是子。。在齐襄公作公子时,曾与齐襄公斗殴,双方有仇,到会合诸侯时,祭仲请子。。不要去。
子。。说:“齐国强大,而厉公还虎踞栎邑,如果不去赴会,齐国就会率领诸侯讨伐我而迎立厉公。
我不如前往,去了不见得一定受辱,哪至于会到你所设想的地步!”终于前往。
这时祭仲怕齐国一并杀掉自己,所以称说有病。
子。。来到,不告谢齐侯,齐侯发怒,就埋伏带甲武士杀了子。。。
高渠弥逃回,回来与祭仲计谋,到陈国召回子。。的弟弟公子婴,这就是郑子。
这一年,齐襄公派彭生乘酒醉摧折鲁桓公肋骨将他杀死。
郑子八年(前687),齐国人管至父等作乱,杀害了他的国君襄公。
十二年,宋国人长万杀害他的国君盡公。
郑国祭仲去世。
十四年(前681),从前逃亡的郑厉公突在栎邑派人诱劫郑国大夫甫假,要挟他帮助厉公回朝复位。
甫假说“:放了我,我为您杀掉郑子而接您回去。”厉公与他订盟,才放了他。
六月二十日,甫假杀害郑子及他的两个儿子而迎回厉公突,突从栎邑又回来即位。
从前,有内蛇与外蛇在郑都南门中争斗,内蛇斗死。
过后六年厉公果然再次回朝复位。
厉公回朝后责备他的伯父姬原说“:我流亡在都城之外,伯父无意迎我回来,也太过分了。”姬原说:“服侍君主不能有二心,这是人臣应有的职份。
姬原明白自己的罪过了。”于是自杀而死。
厉王于是对甫假说“:你服侍君主有二心了。”于是诛杀了他。
甫假说:“厚德无法报答,的确如此啊!”郑厉公姬突复位后元元年(前679),齐桓公开始称霸。
五年(前675),燕国、卫国联合周惠王的弟弟姬颓攻伐周惠王,惠王出奔到温邑,拥立惠王弟弟姬颓为王。
六年,周惠王向郑国告急,郑厉公发兵攻击周王子颓,没有获胜,于是与周惠王一同返回郑国,惠王就住在栎邑。
七年春天,郑厉公与虢叔袭击杀死王子颓而送周惠王回到周朝京城。
秋天,郑厉公去世,儿子文公躾继位。
厉公刚继位四年后,逃亡住在栎邑,在栎邑住了十七年后,再次回京,复位七年,连同逃亡在外的时间总共二十八年。
郑文公十七年(前656),齐桓公领兵攻破蔡国,接着讨伐楚国,直到召陵。
二十四年(前649),郑文公的贱妾叫燕女吉,梦见天神给她一支兰草,说:“我是伯矹。
我是你的祖先,把兰草作为你的儿子,兰草是国中最香的草。”燕女吉把梦讲给文公听,文公与她同房,又给她一支兰草为凭证,于是生下儿子,名字叫兰。
三十六年(前637),晋国公子重耳路过郑国,文公不以礼相待。
文公的弟弟叔詹说:“重耳贤明,而且又与我们同姓,穷困时经过这里拜访您,不能没有礼貌。”文公说“:诸侯国中逃亡的公子路过的太多了,哪能全都以礼相待他们!”叔詹说:“您如果不礼待,就杀掉他;不杀他,假使他回到晋国,将是郑国的祸患。”文公不听。
三十七年(前636)春天,晋公子重耳回到晋国,继位,这就是文公。
秋天,郑国攻入滑国,滑国表示臣服,不久又背叛郑国投靠卫国,于是郑国再次讨伐滑国。
周襄王派伯服来替滑国求情。
郑文公怨恨周惠王逃亡住在栎邑时,是文公的父亲厉公护送他回朝复位,然而周惠王不赐给郑厉公爵禄;又怨周襄王帮助卫国和滑国,所以不听襄王的请求而关押了伯服。
周襄王大怒,与翟人一起讨史记伐郑国,没有获胜。
冬天,翟人攻伐周襄王,襄王逃奔到郑国,郑文公让襄王住在汜邑。
三十八年,晋文公护送周襄王回到洛京。
四十一年(前632),郑国帮助楚国攻击晋国。
因为晋文公经过郑国时郑国没以礼相待,所以郑国背叛晋国帮助楚国。
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一起围攻郑国,讨伐它曾帮助楚国进攻晋国,以及晋文公经过时对他的无礼。
当初,郑文公有三个夫人,有五个宠爱的儿子,都因罪早死。
文公发怒,把众公子全赶跑了。
子兰逃到晋国,随着晋文公围攻郑国。
子兰服侍晋文公很小心谨慎,晋文公宠爱他,子兰于是在晋国暗中活动,争取回郑国作太子。
晋国这时想抓住叔詹把他杀掉。
郑文公害怕,不敢对叔詹说。
叔詹得知后,对郑君说:“我曾经对您说过,您不听我的,晋文公终于成为郑国祸患。
然而晋国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为了我,我死而能赦免郑国,是我的心愿。”于是自杀。
郑国人将叔詹的尸体交给晋国。
晋文公说:“一定要见到郑国国君,侮辱他一番才离开。”郑国人担忧这件事,于是派人暗中对秦国说:“攻破郑国增强了晋国,是对秦国不利的事。”秦军撤兵。
晋文公想送回子兰作太子,将这事告诉郑国。
郑国大夫石癸说“:我听说女吉姓是后稷的元妃,她的后代应当有兴起的。”子兰的母亲是女吉姓的后代。
再说夫人的儿子全都死了,剩下的庶子没有比子兰更贤的。
今围攻紧急,晋国为子兰请求,没有比这更大的好处。”于是答允晋国,与晋国结盟,而终于立子兰为太子,晋军才罢兵离去。
四十五年(前628),郑文公去世,公子兰继位,这就是郑缪公。
郑缪公元年(前627)春天,秦缪公派三位将军率领大军准备袭击郑国,到滑国,碰上郑国商人弦高诈称奉郑公之命用十二头牛慰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有准备,所以还没到达郑国就折回,晋军在崤山拦截打败秦军。
当初,郑文公去世时,郑国司城缯贺把情报出卖给秦国,所以秦军来攻打郑国。
三年,郑国发兵跟随晋国攻打秦国,在汪邑打败秦军。
上年,楚国太子商臣杀害他的父亲成王取代他继位。
二十一年,商臣与宋国华元攻伐郑国。
华元杀羊犒劳兵士,不赏给他的车夫羊斟,羊斟生气,将帅车驾入郑国阵地,于是郑国囚禁了华元。
宋国将赎回华元时,华元已逃回宋国。
晋国派赵穿领兵讨伐郑国。
二十二年(前606),郑缪公去世,儿子姬夷继位,这就是郑灵公。
郑灵公元年(前605)春天,楚国献鼋鱼给灵公。
子家、子公将要朝见灵公,子公的食指颤动,就对子家说:“往日食指颤动,一定会吃到珍异的食物。”当进入殿庭后,看见灵公正在喝鼋鱼汤,子公笑着说:“果然真的!”灵公问他笑的原因,子公全告诉给灵公,灵公叫他上来。
偏不给他汤喝。
子公生气,用食指蘸了鼋鱼汤,尝了尝就出去了。
灵公发怒,要杀子公。
子公与子家商量先下手。
夏天,杀死了灵公。
郑国人想立灵公的弟弟去疾,去疾辞让说:“必须用贤明的人,那么我却不贤;必须要按顺序,那么公子坚比我年龄大。”公子坚是灵公的庶弟,去疾的哥哥。
于是就立子坚,这就是襄公。
郑襄公继位,准备全部清除缪氏。
缪氏是杀了灵公的子公的家族。
去疾说“:一定要清除缪氏,我就离开郑国。”才作罢,将他们都任命为大夫。
郑襄公元年(前604),楚国愤怒郑国接受了宋国的贿赂而放掉了华元,就讨伐郑国。
郑国背叛楚国,与晋国亲近。
五年,楚国又攻伐郑国,晋国来救援。
六年,子家去世,郑国人又驱逐他的家族,因为他杀了灵公的缘故。
七年(前598),郑国与晋国在鄢陵结盟。
八年,楚庄王因为郑国与晋结盟,前来攻打郑国,围住郑国都城三个月,郑国献城投降楚国。
楚王从皇门进入郑都,郑襄公裸露上身,牵着羊来恭迎楚王,说:“我不能治理好边邑,使您心怀怒气来到敝国,是我的罪过。
哪敢不唯命是听。
您要把我放逐到江南,把郑国赐给其他诸侯,也唯命是听。
如果您不忘记周厉王、周宣王和郑桓公、郑武公,哀怜我们,不忍心毁灭我们的国家,赐给我贫瘠的不毛之地,使我再得以改而服侍您,是我的心愿,但这是不敢指望的事。
只是大胆陈述心愿,一切听从您的处置。”楚庄王为此后退三十里才驻扎下来。
楚国群臣都说“:我们从郢都来到这里,士大夫们都经历了长久的劳苦。
现攻下了郑国却又放掉它,是为什么呢?”庄王说“:我们所要讨伐的,是讨伐郑国不服从我们。
现在他们已经服从我们,还要求什么呢?”庄王终于撤兵而去。
晋国听到楚国讨伐郑国时,发兵援救郑国。
他们出兵时有两种意见争持不下,所以来迟了,等他们来到黄河边时,楚军已经撤走了。
晋军的将帅有的主张渡过黄河,有的主张回国,最后还是渡过了黄河。
楚庄王听到,回师攻击晋军。
郑国反过来帮助楚军,在黄河岸边大败晋军。
十年,晋国来讨伐郑国,因为它反叛晋国而亲附楚国的缘故。
十一年(前594),楚庄王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
晋景公想发兵援救宋国,伯宗劝谏晋君说:“上天正在振兴楚国,不能攻伐它。”于是搜求勇壮之士,找到一个霍人叫解扬,字子虎,欺骗楚国,叫宋国不要投降。
经过郑国,郑国正与楚国亲热,就抓起解扬而献给楚王。
楚王赐给解扬许多东西,与解扬约定,让他反过意思来讲,令宋国赶快投降。
经过反复劝说,解扬才答应。
于是楚军让解扬登上高高的楼车,让他向宋军喊话。
解扬竟违背与楚国的约定而将他晋君的命令传送给宋军说“:晋国正在调集全国的兵力来援救宋国,宋国虽然危急,但千万小心防守,不要投降楚国,晋国的军队今天就要到了!”楚庄王大怒,要杀掉解扬。
解扬说“:做国君的能执行天命就叫做义,做臣子的能接受和执行君命就是信。
我接受我的国君的命令出使,宁死不舍君命。”庄王说:“你已经答应了我,过后又背约,你的信在哪里?”解扬说:“我之所以答应您,就是想完成我君的使命。”临死前,解扬环视楚军说:“作为人臣不要忘记尽忠献身的道理。”楚王的弟弟们都劝谏楚王赦免解扬,于是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到晋国。
晋君封给他上卿的爵位。
十八年(前587),郑襄公去世,儿子悼公氵费继位。
郑悼公元年(前586),。。公在楚王面前说郑国的坏话,悼公派弟弟姬目仑到楚国去申辩。
辩解不成,楚国囚禁了姬目仑。
于是郑悼公来跟晋国讲和,就互相史记亲善。
姬目仑与楚国子反有私交,子反建议楚王放姬目仑回郑国。
二年(前585),楚国进攻郑国,晋军前来援救。
这一年,悼公去世,立他的弟弟姬目仑,这就是成公。
郑成公三年(前582),楚共王说:“我对郑成公有恩惠。”派人来与郑国结盟。
郑成公暗中跟楚共王订立了盟约。
秋天,成公朝拜晋君,晋君说“:郑公暗中与楚国讲和。”抓住郑成公,派栾书讨伐郑国。
四年春天,郑国害怕晋国的围攻,公子如就立成公的庶兄姬。。为君。
那年四月,晋国听到郑国新立了国君,才放回成公。
郑国人听说郑成公回国,也杀掉新君姬。。,迎接成公。
晋国军队撤退而回。
十年(前575),郑国背弃与晋国的盟约,与楚国结盟。
晋厉公大怒,发兵讨伐郑国。
楚共王援救郑国。
晋军与楚军在鄢陵展开大战,楚军战败,晋军射中了楚共王的眼睛,两方各自罢战撤回。
十三年,晋悼公攻伐郑国,驻军洧水岸边。
郑国据城防守,晋军也就撤了。
十四年(前571),郑成公去世,儿子姬恽继位,这就是郑矨公。
郑矨公五年,郑国国相子驷朝见矨公,矨公不礼貌。
子驷发怒,指使厨夫在食物里放毒毒死了矨公,发讣告给诸侯说“:矨公暴病身亡。”立矨公的儿子姬嘉继位,姬嘉当时年仅五岁,这就是简公。
郑简公元年(前565),众公子们相谋想诛杀国相子驷,被子驷发觉了,反过来全部诛杀了众公子。
二年,晋国攻伐郑国,郑国与楚国结盟,晋国撤兵离去。
冬天,郑国又与楚国结盟。
子驷害怕被杀,所以亲近晋、楚双方。
三年,国相子驷想自立为君,公子子孔派尉止杀死国相子驷而取代他。
子孔又想自立为君。
子产说:“子驷想做国君,不行,您杀了他,现在您又效仿他,这样祸乱将没有止息的时候。”于是子孔听从子产的话,作国相辅佐郑简公。
四年(前562),晋国怨恨郑国与楚国结盟,攻伐郑国,郑国与楚国结盟。
楚共王援救郑国,打败晋军。
郑简公想与晋国讲和,楚国又囚禁了郑国使者。
十二年(前554),郑简公怨怒国相子孔专擅国家权柄,诛杀了他,而以子产为卿。
十九年,简公到晋国给卫君说情回来,封给子产六座城邑。
子产推辞,只接受其中三座城邑。
二十二年,吴国派季札到郑国,与子产一见如故,季札对子产说“:郑国的执政者奢侈,祸患将来临,政权将落到您手里,您执掌政权后,一定要遵循礼法,否则,郑国将要衰败。”子产热情接待了季札。
二十三年,众公子争宠互相残杀,又想杀了子产。
公子中有人说“:子产是位仁者,郑国能生存就是由于有了子产,不要杀他!”这才作罢。
二十五年(前541),郑国派子产出使晋国,探问晋平公的病情。
晋平公说:“占卜说是实沉、台骀作祟,史官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请问他们是什么神?”子产回答说“: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阏伯,小儿子叫实沉,住在大森林里,不能相容,每天拿着干戈互相攻伐。
尧帝认为他们不贤,将阏伯迁到商丘,主持祭祀辰星,商族人继承下来,所以辰星称作商星。
将实沉迁到大夏,主持祭祀参星,唐国人继承下来,臣事夏朝、商朝,它的末代叫做唐叔虞。
当周武王的邑姜正怀着太叔时,梦见天帝对她说:‘我给你的儿子起名叫虞,就给他唐国,委托他祭祀参星,繁衍他的子孙!’到太叔生下时,在他的手掌上正有一个‘虞’字,于是命名叫虞。
到周成王灭掉唐国后就将太叔封在唐地。
所以参星称为晋星。
由此看来,那么实沉,就是参星之神了。
以前金天氏有后裔子孙叫昧,任水官,生下允格、台骀。
台骀能继承他父亲的官职,疏通汾水、洮水,堵住大泽,居住在太原。
颛顼帝因此嘉奖他,把他封在汾水流域立国,由沈、姒、蓐、黄四国掌管对他的祭祀。
现在晋国统治了汾水流域而灭掉了这些国家。
由此看来,那么台骀,就是汾水、洮水的水神了。
然而这两位神都不至于伤害您的身体。
山川之神,遇上水灾旱灾就向他们祭祀请求消灾除难;日月星辰之神,遇到风雨霜雪不合时令就向他们祭祀请求消灾除难。
至于您的疾病,是由饮食哀乐女色而产生的。”晋平公和叔向说:“好哇,真是博闻强识的君子啊!”置备丰厚的礼物送给子产。
二十七年(前539),郑简公朝拜晋国。
冬天,害怕楚灵王的威势,又朝拜楚国,子产作随从。
二十八年,郑简公生病,派子产参加诸侯盟会,在申地与楚王订立盟约,楚王诛杀了齐国庆封。
三十六年(前530),郑简公去世,儿子定公姬宁继位。
秋天,郑定公朝拜晋昭公。
郑定公元年(前529),楚国公子去疾杀害他的国君楚灵王而自立,就是平王。
平王想在诸侯间施行仁德,便归还楚灵王时侵占的郑国的土地给郑国。
四年(前526),晋昭公去世,晋国六位卿的势力强大,晋室政权衰落。
子产对韩宣子说:“执掌政权必须依靠仁德,不要忘记这一立国的根本。”六年(前524),郑国发生火灾,郑定公要祭神消灾,子产说:“不如推行德政。”八年(前522),楚国太子建逃奔到郑国。
十年,太子建与晋国合谋袭击郑国。
郑国杀死太子建,建的儿子胜逃奔到吴国。
十一年(前519),郑定公到晋国,晋君与郑君合谋,诛杀周朝王室的乱臣,护送周敬王回到洛京。
十三年(前517),郑定公去世,儿子献公姬虿继位。
郑献公在位十三年去世,儿子声公姬胜继位。
在这时,晋国六卿势力更为强大,侵犯掠夺郑国,郑国逐渐衰弱。
郑声公五年(前496),郑国国相子产去世,郑国人全都哭泣,悲痛得就像失去了亲人。
子产是郑成公的儿子,为人仁厚慈爱,服侍君主忠贞厚重。
孔子曾经经过郑国,与子产亲如兄弟。
当听到子产去世后,孔子为之悲泣说:“他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仁爱之人啊!”八年(前493),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反叛晋君,晋君向郑君告急,郑国救援晋君。
晋军攻打郑国,在铁丘打败了郑军。
十四年(前487),宋景公灭掉了曹国。
二十年,齐国田常杀害了他的国君简公,而田常作了齐国的国相。
二十二年,楚惠王消灭了陈国。
孔子去世。
三十六年(前465),晋国知伯攻打郑国,攻占九座城邑。
三十七年(前464),郑声公去世,儿子郑哀公姬易继位。
哀公八年,郑国人杀害哀公而立声公的弟弟姬丑为君,这就是共公。
郑共公三年,三晋消灭了知史记伯。
三十一年,郑共公去世,儿子幽公姬已继位。
幽公元年,韩武子攻伐郑国,杀死幽公。
郑国人立幽公的弟弟姬骀,这就是。。公。
郑。。公十五年,韩国景侯攻伐郑国,攻取雍丘。
郑国在京邑修建城堡。
十六年,郑国攻伐韩国,在负黍打败韩国军队。
二十年,韩国、赵国、魏国列为诸侯国。
二十三年,郑国包围韩国的阳翟。
二十五年,郑君杀死他的国相子阳。
二十七年,子阳的党徒一起杀害郑。。公姬骀而立幽公的弟弟姬乙为君,这就是郑君。
郑君姬乙继位二年,郑国负黍的人反叛郑国,又归属于韩国。
十一年,韩国攻伐郑国,占领阳城。
二十一年,韩哀侯消灭了郑国,兼并了它的国土。
太史公说:有这样的话:“为了权势和利益而相结合的,权势利益没有了交往就疏远了。”甫假就是这样。
甫假虽然用劫杀郑子的办法接回了郑厉公,厉公最后还是背弃而杀掉了他,这跟晋国的里克有什么不同?坚守节操如荀息,自己牺牲了却没能够保全奚齐。
变乱的发生,也有许多的原因啊!

郑世家相关文章

  • 文启》原文翻译 - - 《六韬》武韬 - - 文王问太公曰:“圣人何守?”  太公曰:“何忧何啬,万物皆得。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此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优而游之,展转求之;求而得...
  • 魂录冥籍》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人死者,魂隶冥籍矣。然地球圆九万里,径三万里,国土不可以数计,其人当百倍中土,鬼亦当百倍中土,何游冥司者,所见皆中土之鬼,无一徼外之鬼耶?其在在各有阎罗王耶?顾郎中德懋,摄阴官者也,尝...
  • 一 先》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
  • 左文襄公晚年意气》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左文襄公自同治甲子与曾文正公绝交以后,彼此不通书问。迨丁卯年文襄以陕甘总督入关剿贼,道出湖北,与威毅伯沉浦宫保相遇,为言所以绝交之故,其过在文正者七八,而自认其二三。文襄常...
  •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沈大脚问定了王太太的话,回家向丈夫说了。次日,归姑爷来讨信,沈天孚如此这般告诉他说:“我家堂客过去,着实讲了一番,这堂客已是千肯万肯。但我说明了他家是没有公婆的,不...
  • 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曹仁见关公落马,即引兵冲出城来;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关平慌与众将商议曰:“父亲若损此臂,安能出敌?不如暂回荆...
  •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张飞赶来,接着玄德、孔明,一同沿河到上流。刘封、糜芳已安排船只等候,遂一...
  • 盗跖》原文翻译 - - 《庄子》杂篇 - -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 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 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
  • 品藻》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一卷 - -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庞士...
  • 东晋将相》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西晋南渡,国势至弱,元帝为中兴主,已有雄武不足之饥,余皆童幼相承,无足称算。然其享国百年,五胡云扰,竟不能窥江、汉,苻坚以百万之众,至于送死淝水,后以强臣擅政,鼎命乃移,其于江左之势,固...
  • 庄公·庄公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秋七月,齐王姬卒。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乙酉,宋公冯卒。   【传】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奸也。...
  • 卷二百七·列传第九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邓继曾,字士鲁,资县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世宗即位之四月,以久雨,疏言:“明诏虽颁,而废阁大半。大狱已定,而迟留尚多。拟旨间出于中人,奸谀渐幸于左右。礼有所不遵,孝有...
  • 本纪第九·宣宗》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仁宗长子也。母诚孝昭皇后。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
  • 卷八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耶律斡特剌孩里窦景庸耶律引吉杨绩赵徽王观耶律喜孙耶律斡特剌,字乙辛隐,许国王寅底石六世孙。少不喜官禄,年四十一,始补本班郎君。时枢密使耶律乙辛擅权,谗害忠良,斡特剌恐祸及,深...
  • 卷九懿宗 僖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漼,宣宗长子也。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宣 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   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疾大渐,以夔王属内枢密使王归长、...
  • 李景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 父亲李超,北周的应、戎二州刺史。 李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 平定北齐,他颇有功劳,授为仪同三司。 因平定尉迟迥之功,升为开府,赐爵...
  • 常景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常景,字永昌,河内人。父常文通,终官天水太守。常景少时聪慧敏捷,初读《论语》、《毛诗》,一受便览。等到长大,有才思,雅好文章。廷尉公孙良举荐他为博士,高祖亲得其名,既而用之。后来...
  • 贺朝清、唐暄、张仲谋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七十 卷770_1 《昭君怨(一作董思恭诗)》董初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 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 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 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 卷770_2 《南山(一...
  • 伍乔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四十四 卷744_1 《僻居谢何明府见访》伍乔 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 马嘶穷巷蛙声息, 辙到衡门草色开。 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 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
  • 李乂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九十二   卷92_1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一作李义府诗)」李乂   远游冒艰阻,深入劳存谕。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   轩车行未返,节序催难驻。陌上悲转蓬,园中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