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曾国藩家书 > 修身篇 > 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家书》章节目录: 《修身篇》 《劝学篇》 《治家篇》 《理财篇》 《交友篇》 《为政篇》 《用人篇

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

书籍:曾国藩家书章节:修身篇更新时间:2020-01-16
四位老弟足下: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已,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余平生科名极为顺遂,惟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未尝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而已。至今思之,如芒在背。当时之不敢怨言,诸弟问父亲、叔父及朱尧阶便知。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五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此一定之理也。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

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相关文章

  • 魏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魏姓氏祖宗:毕公高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功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
  • 说秦》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瑕邱子既说秦王,归而有矜色,谓慎子曰:“人皆谓秦王如虎不可触也,今仆已摩其须拍其肩矣。”慎子曰:“善哉!先生天下之独步也,然吾尝闻赤城之山有石梁五仞,径尺而龟背,...
  • 功成身退》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这一篇上面都是讲学生的故事;下面是对当代一些人物的评论,说明待人处世的学问之道。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孟子反,是鲁国的大夫。在鲁哀公十一年...
  • 殷其雷》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
  • 精童》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精童 有好外者,往候一友。友知其性,呼曰:“唤精童具茶。”已而,献茶者乃一奇丑童子也。其人曰:“似此何名精童?”友曰:“正佳一些人(银)气也无得。&rdquo...
  • 企羡》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二卷 - - 王丞相拜司空,桓廷尉作两髻、葛群、策杖,路边窥之,叹曰:“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不觉至台门。   王丞相过江,自说昔在洛水边,数与裴成公、阮千里诸贤共谈道。羊...
  • 为文论事》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为文论事,当反复致志。救首救尾,则事词章著,览者可以立决。陈汤斩郅支而功未录,刘向上疏论之,首言:“周方叔、吉甫诛猃狁。”次言:“齐桓公有灭项之罪,君子以功覆过...
  •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张辅,字文弼,河间王玉长子也。燕师起,从父力战,为指挥同知。玉殁东昌,辅嗣职。从战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皆有功。从入京师,封信安伯,禄千石,予世券。妹为帝妃。邱福、朱能言辅父子...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 、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
  • 列传第四十七 魏韦郭》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跌荡少检,久不调,盩厔人江 融晓兵术,元忠从之游,尽传所学。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陽宫,言命将用兵之要曰: 天下之柄有二,文武而已,至制胜御人,其...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前代贲丘园,招隐逸,所以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故蒙叟矫《让王》之篇,玄晏立高人之传,箕、颍之迹,粲然可观。而汉二龚之流,乃心王室,不事莽朝,忍渴盗泉,本非绝俗,甚可嘉也。皇甫谧、陶...
  • 方技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华佗传、杜夔传、朱建平传、周宣传、管辂传) 华佗传,(附吴普、樊阿传)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又叫甫方。在徐土求学,精通几部经书。 沛国相陈王圭推荐他作了孝廉。太尉黄琬征召...
  • 吴延史卢赵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吴祐、延笃、史弼、卢植、赵岐) ◆吴祐传,吴祐字季英,陈留郡长垣县人。 父亲吴恢,为南海太守。吴祐十二岁时,随父亲到官舍。吴恢想用竹简写经书,吴祐劝阻说“:现在大人过五岭,...
  • 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公孙弘,菑川薛人也。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 武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士,是时,弘年六十,以贤良征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
  • 五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后代,姓公孙,名轩辕。 他生下来神奇灵异,才几个月就会说话,幼时十分机敏,长大诚实勤勉,成年后聪明通达。 轩辕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势力日渐衰微。 诸侯间相互侵伐,残...
  • 齐人有冯谖》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十一 齐策四(齐人有冯谖) 【提要】冯谖和孟尝君之间的故事是千古流传的美谈,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人人皆知的名篇。二人之间的故事显示了孟尝君睿智大度、善御人才...
  • 杜荀鹤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九十二 卷692_1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杜荀鹤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 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
  • 韩琮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五 卷565_1 《春愁》韩琮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秦娥十六语如弦, 未解贪花惜杨柳。 吴鱼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 劝君年少莫游春,暖风迟日浓于...
  • 韩愈的诗词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四十一 卷341_1 《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
  • 王建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九十七 卷297_1 《送人》王建 白日向西没,黄河复东流。 人生足着地,宁免四方游。 我行无返顾,祝子勿回头。 当须向前去,何用起离忧。 但恐无广路,平地作山丘。 令我车与马,...